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鉴别>武夷岩茶铁罗汉好喝么铁罗汉有什么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铁罗汉好喝么铁罗汉有什么品质特征

2019-06-07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铁罗汉,是武夷四大名枞之一。茶树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原产福建武夷山慧苑岩。铁罗汉茶产量高适制武夷岩茶(乌龙茶),品质优良亦适制红茶绿茶。茶树抗寒性较强,适宜在福建武夷山茶区种植。那铁罗汉好喝么?铁罗汉有什么品质特征呢?

铁罗汉茶树的生育能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春茶适采期在4月尾,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绿褐润,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抗寒性与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很高,目前武夷山有大面积的栽培种植。

武夷岩茶铁罗汉好喝么铁罗汉有什么品质特征

铁罗汉好喝么?铁罗汉的口感是很难用文字来表达的,只有品尝过了才知道它的感觉。它给人的感觉是很大气、滋味特别的醇厚、喝下去以后喉部会有往上冒气的感觉,喉韵中有一股香味、甜味和丛味,而且铁罗汉特别的耐泡。

铁罗汉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基本一样,按乌龙茶采摘标准,采摘3-4叶开面新芽,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等等。但是铁罗汉一定要做青熟、焙火足,方能显出其霸道的特点。

铁罗汉成品茶的外形条索粗壮紧结,色泽绿褐油润,香气馥郁有兰花及果香,香幽而持久,岩韵特征明显。冲泡后观其汤色明亮橙黄,叶片红绿相间。

以上就是关于铁罗汉好喝么以及它的品质特征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茶叶的相关资讯,就继续关注茶艺网吧!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肉桂特征与功效介绍

武夷岩茶肉桂,亦称玉桂,下面来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及其功效。

武夷岩茶肉桂简介:

武夷岩茶肉桂亦称玉桂,该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乌龙茶,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别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大桂、辣桂、桂。

武夷岩茶肉桂特征与功效介绍

武夷岩茶肉桂品种特征:

武夷岩肉桂,属于无性系品种,茶树为大灌木型,树势半披张,梢直立,叶色淡绿,但随不同土质和施肥量多少而变深或变浅,育芽能力强,持嫩性尚好,抗寒性好,在武夷山这独得天钟地爱的生态环境中,每年四月中旬茶芽萌发,五月上旬开采岩茶,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采一季,以春茶为主。

武夷岩茶肉桂特征与功效介绍

武夷岩茶肉桂的功效:

武夷岩茶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是被誉为“健康之宝”,武夷岩茶肉桂具有防癌、防辐射、抗衰老、抗变异、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温而不寒,芬芳馥郁,香胜白兰,是下气解酒、提神消食的最佳饮品。

武夷岩茶肉桂特征与功效介绍

以上就是武夷岩茶肉桂的特征以及功效介绍。

武夷岩茶雀舌-大禹岭茶怎样冲泡

高山茗茶 武夷岩茶雀舌-大禹岭茶怎样冲泡



大禹岭茶怎样冲泡大禹岭高山乌龙茶极富茶韵,香味独特,带有冷矿山特有的山场气意,落喉甘滑韵味饱满,色、香、味、甘,回甘迅速有层次,喉韵甚佳,回香绕舌不退,是品质优异的一款茶品。那么,大武夷岩茶雀舌禹岭茶怎样冲泡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大禹岭茶冲泡方法

1、水温要求

由于大禹岭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腾过的95度C的水来冲泡。小提示:使用95度C的水泡制小叶或嫩叶型乌龙茶时,茶汤出水时间务必掌握在20~40秒之间。



2、开汤时间

台湾的泡茶法是高山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後每次冲泡时间往後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武夷山怎么样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3、冲泡次数

高山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十次以上。

泡制步骤解析:

(1)“乌龙入宫”:将高山茶放入茶壶。

(2)“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3)“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以示向客人致敬。

(4)“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5)“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全身。

(6)“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绿茶身体乳

(7)“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8)“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9)“奉茶”:以茶奉客。

(10)“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11)“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4、茶具用水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建议使用山泉水或纯净水,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的陶艾薇儿冰红茶广告器(如紫砂壶),景德镇的瓷器(盖碗)”为佳。

5、茶叶投放量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正常7克~10克)。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饮用禁忌

品饮大禹岭乌龙茶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可增添无穷乐趣。但也有禁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晕欲吐,人们称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饮,否则难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饮,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这三忌对初饮大禹岭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为大禹岭乌龙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

以上对“大禹岭茶怎样冲泡”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大禹岭茶产量稀少,比较珍贵,是十分不错的茶品。而且饮用大禹岭茶还能保健身体健康,起到抗衰老、降脂减肥、养颜、排毒等作用。



武夷岩茶茶文化--万里茶路

清乾隆二十年的春天,福建武夷山脚下一个叫下梅的村子迎来了几个操着山西口音的奇怪客人,和以往来这里的客人不同,这些山西人似乎对武夷山的奇峰秀水并不感兴趣,而是每天都在附近的茶山上走走看看,这一看就是两个多月。

终于有一天,他们向当地人提出一个请求,要购买下梅村附近所有的荒山。莫名其妙的当地人以为是笑谈,便随口开了一个高得离谱的天价,本以为对方会知难而退,谁料想这些山西人竟然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并且当即从身上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银票签字画押。

几年之后,这些山西人以下梅村作为起点,奇迹般地开辟了一条伟大的茶叶贸易之路,这条路不仅成就了武夷山的茶叶在全世界的声誉,也使得一批山西家族迅速崛起。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商帮晋商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那么,这些山西人为什么不远千里选择了武夷山,而武夷山的茶叶又是怎样成就了晋商呢?

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这种用来煮茶的茶炊是每一个俄罗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追溯到三百多年前,俄国人喝茶的习俗要从中国的武夷茶说起。1638年,一位俄国贵族从蒙古商人手中换得两大桶武夷山的茶叶,作为礼物送给了沙皇。沙皇品尝之后如获至宝,于是,武夷茶的大名在俄国上流社会中迅速传播开来。

然而,当时的俄国的贵族们决不会想到,这种令他们热情追捧的武夷茶,在中国的诞生却经历了一个阴差阳错的过程。

明洪武二十四年,一道特殊的诏令从紫禁城中发出。诏令规定,从此之后,各地向皇宫进贡的茶一律由团茶改为散茶。在明朝之前,地方向皇宫进贡的是一种工艺极其复杂,外形无比奢华的龙团凤饼,这种贡茶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民力和财力。明朝建国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减轻民间负担的政策,罢除龙团凤饼就是其中的一项。

但是,出乎朱元璋的预料,他的这一政策在武夷山催生了一项重大的茶叶制作工艺的诞生。后来,这种工艺改写了茶叶史。

黄贤庚(武夷山圣东茶文化研究所所长):“这个茶生产的量也大了,而且逐步走向了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以前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喝的茶,老百姓也能喝了,没有办法像以前做龙团风饼那么精细,特别在武夷山。”

武夷山道路曲折陡峭,山高峰险,茶树分散在方圆百里的不同地方,采茶时要翻山越岭。由于茶叶需求的急剧增加,采茶量也随之而增大,采好的茶叶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之下,其中大量的水分悄悄散失。再加上采茶者颠簸行走,茶叶在挑篮里不停地翻滚摇动。当时的采茶者并不知道,在他们的挑篮中,很多茶叶已经发生了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我们现在称之为发酵。

黄贤庚:“没有发酵以前,它这个叶脉里面含有很多水分,是透亮的,通过走了一次水分,水分走到一定程度,通过做青,做青的碰撞过程,它的边缘会有一些破损,这个内含物就起了一定的化学作用,内含物就会通过这种化学作用跑到这个茶叶的表面来。”

如果按照传统的制茶工艺,这些发酵的茶就成为废茶,除了丢弃没有选择。然而,武夷山聪明的祖先根据这种情况,发明了摇青,揉捻,焙火等独特的茶叶制法,这些几乎被丢弃的茶经过如此加工之后,味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最终一跃成为茶叶家族的新星。中国茶叶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也从此开始了。

王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它的生长特点是在石头上,它的韵味应该讲非常好,同时武夷茶它的发酵程度决定了它的香气特别好,我们叫高香,我想是它本身的骨韵,它的花香,它的香气的悠长。同时它经过发酵以后,对人体的肠胃的刺激比较小。”

黄贤庚:“俄罗斯这个地方比较寒冷,第二,对蔬菜比较缺乏,可能相对而言吃肉食比较多,他需要我们这种武夷茶,它那种发酵度比较高,含这个咖啡碱茶多酚比较高,有利于消化,有利于提高身体需要的热量。”

在十八世纪初,中国人优雅的饮茶风尚,以及充满艺术感的饮茶礼节,成为许多俄罗斯家庭谈论的话题。此时,这种曾经神秘的东方饮品,已经不仅是上流社会的钟爱,也出现在大多数平常家庭的餐桌上。在寒冷的冬天,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温暖醇厚的武夷茶,享受着那份与千山万水之外的中国人相同的从容淡定和宁静温馨,习惯喝烈性酒的俄国人似乎对儒雅的中国文化也略有所悟,性格也从暴躁刚烈变得温柔起来。慢慢地,喝茶对于许多人来说,不再是单纯地品尝一种饮品,而是体味一种跨越千里的精神愉悦。

与此同时,中俄贸易史上的一件大事发生了。由于当时俄罗斯商队频繁地进入北京进行贸易,皇城周围经常发生各种纠纷。1727年,清政府和俄罗斯签订了《恰克图界约》,其中规定,俄国的商队不再允许在北京经商,中俄贸易只限定在当时的边境城市恰克图展开。恰克图在俄语中就是有茶的地方,可见,茶叶买卖在当时的中俄贸易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很多中国商人来说,去恰克图贩卖茶叶成为一项获利非常高的生意。

张维东(山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它这个茶叶,一包茶叶运过去,大体上一包也就是现在的12.5公斤吧,市斤是25斤,它贩到恰克图,基本上一包它的这个利润有六七两白银,这很壮观的,所以当时他们分配以股分红的话,像有一些茶庄一年就可以分到14万到16万这个规模的红利。”

在众多前往恰克图贩卖茶叶的中国人之中,山西榆次一个叫常万达的商人敏锐地把握了先机。早在乾隆初年,常万达就从山西迁居到中俄边界做起了茶叶生意。《恰克图界约》签订之后,他经营的茶庄成为当时恰克图生意最好的店铺。然而,常万达的雄心并不止于此,为保证茶叶的品质,进一步打开俄罗斯的市场,他决定采取茶叶的收购、加工、贩运一条龙的方式,把生意直接从福建做到俄罗斯。

乾隆二十年,常万达千里迢迢从山西来到了武夷山脚下,当年的下梅村有着大片的荒山,一条连通东西水路的梅溪环村而过。常万达一眼就看中了这里便利的交通,最终花巨资买下了下梅村附近的所有荒山,作为种植茶叶的基地。然而,这只是那个庞大茶叶生意的开端,接下来常万达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挑战。

作为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山西的常万达首先遭遇的是当地茶叶同行的竞争和孤立。几经波折,他认识到,要想在武夷山立足,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本地家族作为合作伙伴,在下梅的诸多家族中,几经考量,最终“景隆号”茶庄的主人邹氏进入了常万达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