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对于茶的种类黄茶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

对于茶的种类黄茶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

2019-07-23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黄茶基础知识,黄茶,名之由来: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对于茶的种类黄茶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这道工序有的称之为“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

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黄小茶主要有北港毛尖、沩山毛尖、远安鹿苑茶、皖西黄小茶、浙江平阳黄汤等;黄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和湖北英山所产的黄茶和广东大叶青等。

黄芽茶之极品是湖南洞庭君山银针。其成品茶,外形茁壮挺直,重实匀齐,银毫披露,芽身金黄光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鲜爽。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久负盛名,身价千金(现北京市场零售价每市斤已逾千元)。

安徽霍山黄芽亦属黄芽茶的珍品。霍山茶的生产历史悠久,从唐代起即有生产,明清时即为宫廷贡品。霍山黄大茶,其中又以霍山大化坪金鸡山的金刚台所产的黄大茶最为名贵,干茶色泽自然,呈金黄,香高、味浓、耐泡。

有用+10
分享

岳阳黄茶:地理标志保护助力千年黄茶荣耀创辉煌

黄茶,中华瑰宝,是我国独有的茶类。

    岳阳,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灉湖即今岳阳南湖。同时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出嫁西藏时,曾带去灉湖茶。可见,岳阳黄茶早在唐代就已誉满神州。

    民国时期,岳阳黄茶产业几经沉浮,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走向兴旺。

    1954年岳阳黄茶君山白毫首次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在博览会上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

    1957年,君山银针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0年11月,岳阳黄茶“君山”品牌被评为黄茶标志性品牌;

    2011年10月,岳阳市获评“中国黄茶之乡”。

    岳阳黄茶,以卓越之姿,在历史的车轮中大放异彩。

    上品茶香,成皇朝贡茶

    茶中三味,一味茶苦如人生,二味茶甘如人生,三味茶淡如人生。

    黄茶的历史沉积千年,有不少古老传说。这些传说中尤以娥皇女英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嶷山下。两位爱妃娥皇、女英奔丧途经洞庭遇险,湖面飘来七十二只青螺,把她们托起聚成君山。其间,二妃将随身所带的茶籽播于君山。茶籽经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鹤寺长出了3兜健壮的茶苗,成为君山茶母本,也是黄茶之源,自此君山有茶。

    传说始终是传说,真正说到有据可循的历史,是从唐代的“灉湖含膏”开始的。“灉湖含膏”被称为是黄茶的萌芽,诗人释齐己的“灉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将当时“灉湖含膏”的地位表露无遗。这样的情况在宋朝更是得到发展,从宫廷官府到平民百姓,饮茶盛行。

    清代时期的岳阳黄茶步入了鼎盛时期,岳阳黄茶已经由单一的品种发展为君山茶、北港茶、龙窖山茶等,深受社会的欢迎。清同治《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始,每岁贡十八斤。”却在民国时期露出衰败的迹象。

    在民国时期,我省茶叶一度消沉,岳阳黄茶也不例外,但岳阳黄茶的面积和加工依然位于全省十四个市州的第一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独立团派遣直属连来君山种植茶叶,以恢复黄茶生产。2000年出版的《君山银针》中的数据显示,全市的茶园面积达到1.48万公顷,至此,岳阳黄茶的发展步入正轨,产业不断扩张。

    一方水土,养一方名茶

    岳阳黄茶的特别,离不开“岳阳”。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成为黄茶之乡自然是有其渊源的。它作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大;它作为黄茶之乡来说,雨量充足,气候适宜,并且具备充足而无污染的优良的水资源,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让黄茶的茶园建设极具优势,茶树也得以茂盛生长。

    岳阳黄茶的特别,离不开代代茶农的共同努力。是茶农用心对待留存下来的古茶树;是茶农采用各种方法对茶树进行繁殖;也是茶农努力选料,一遍遍的加工、炼制,一步步的用心制作。黄茶珍品是数代茶农的努力研制,再经过千锤百炼的产物,可谓用心至极。除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历史名茶北港毛尖外,新创紧压黄茶作为新品,也正在市场上走俏,备受欢迎。

    岳阳黄茶的特别,离不开它独特的“黄茶工艺”。国内首创的“双焖黄”工艺是岳阳当地黄茶制作大师经验结晶。两次焖黄的发酵工艺,研发出了味醇耐泡、醇香持久、汤色明亮的黄茶产品。特有的黄茶品种,搭配独特的冲泡工艺,在泉水的冲泡下,最后成为颜色纯正、芳香浓郁的茶汤,工序繁杂、工艺考究……这杯茶端在手上,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珍贵无比。

    黄茶文化,品茗独有岳阳气息

    黄茶作为中国历史上继绿茶之后出现的第二大茶类,在众多茶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魅力,已深入人心。

    它的保健价值人所必需。黄茶中含有独特的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其富有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经过多方科研机构认证,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茶多酚能杀菌、除口臭、抗病毒,还可以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糖等;氨基酸可以减肥、护肝增强免疫力等等。闲时静坐,泡一壶养生黄茶,心畅、身康。

    有关它的民风习俗深入生活。喝茶不能只是一种消遣、一种享受,抑或只是养生。岳阳这座黄茶之乡让茶习俗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以茶待客、客来敬茶。在岳阳,茶还有“红娘”的地位,民间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无论是相亲、婚宴,还是入洞房,都离不开茶。这些在湘北人民的心中是一种信仰,对茶文化的信仰。

    因它也衍生出了茶馆文化。茶馆,是当前岳阳的一大特色,因其是茶馆的发源地之一,茶馆已遍布岳阳的大街小巷。身处闹市却又隔断尘嚣,恪守着一份宁静与从容,积淀了数千年的岳阳茶文化,其精髓在这里展现无遗。或优雅、或宁静;或安逸、或平静,无论哪一种,都是现代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大部分人所极其欠缺的,它的存在,源远、静谧。

    养生、风俗、茶馆……浓郁的氛围造就了如今的黄茶地位。

    2008年君山黄茶成功入选“奥运五环茶”;

    2011年,岳阳市被评为“中国黄茶之乡”。

    在岳阳市政府政策的全力支持下,黄茶产量节节攀升,产值也不断提高,2013年,该市加工、销售各类茶叶4万吨,产值10多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近45亿元。

    加速发展,打造地标品牌

    7月29日,2014年湖南省新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岳阳黄茶正式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这一成功,有力地打击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使得“岳阳黄茶”更加的规范化。

   “岳阳黄茶”受到认可,不光是岳阳的黄茶产业得到发展,对于岳阳市来讲,亦是一种机遇与挑战。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不仅标志着黄茶产业走入了新篇章,也将带领岳阳人们走得更远、更好。

    关于“岳阳黄茶”未来的发展,岳阳市委、市政府早在2012年便提出了目标,要把岳阳黄茶产业作为农业和食品行业的重点产业来发展,致力将黄茶打造成为茶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茶叶之一,同时,还将黄茶作为未来岳阳市经济的重心打造,可见决心与斗志。

    而对于“岳阳黄茶”的美好未来,我们翘首以盼。

黄茶是怎样分类和储存的?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按其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其特殊的“闷黄”工艺造就了自身独特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黄品质特征,滋味甘醇鲜爽、耐冲泡。

 

  黄茶的三大品种:

 

  (一)黄芽茶

 

  黄芽茶的原料细嫩采摘的时候以单叶或者摘一芽一叶加工而成。黄芽茶主要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的蒙顶黄芽及安微霍山黄芽。湖南新化奉家山的蒙洱黄芽以一芽一叶用焯后再烤黄而成。


 

  (二)黄大茶

 

  黄大芽以采摘一芽二、三叶乃至四、五叶最为原材料加工制作而成。主要有安微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三)黄小茶

 

  黄小芽是以采摘细嫩的芽叶经加工而成。主要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及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的平阳黄汤。


 

  几种主要代表性黄茶的工艺流程:

 

  1、君山银针:杀青→初烘→初包闷黄→复烘→复包闷黄→烘干

 

  2、蒙顶黄芽:杀青→初包闷黄→复炒→复包闷黄→三炒→零放→四炒→烘干

 

  3、北港毛尖:杀青→锅揉→闷黄→复炒→烘干

 

  4、鹿苑毛尖:杀青→二青→闷堆→炒干

 

  5、平阳黄汤:杀青→揉捻→闷堆→初烘→布袋闷烘→烘干

 

  6、皖西黄大茶:杀青→二青→三青→初烘→闷堆→烘干

 

  7、广东大叶青:杀青→揉捻→闷堆→烘干

  黄茶的储存方法:

 

  保存黄茶时,可在茶叶袋中放入保鲜剂并密封,以隔绝空气;要将含水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最佳的含水量在7%左右;一般情况下,茶叶保存在5~6℃为好(将温度控制在5℃左右,保存不“发酵”或轻“发酵”茶叶的质量较好),因为茶叶在高温或常温条件下可加快氧化速度,很容易陈化,从而影响黄茶的品质。故可以把茶叶用铝箔袋装好再放入易拉罐中,然后再在外面套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并扎紧,直接放入冰箱内储存,并注意避免与其他食物在一起冷藏,以免茶叶吸附异味。

黄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品质

黄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品质

 

  黄茶最主要的晶质特征是“三黄”,即色黄、汤黄、叶底黄。变黄对于绿茶来说无疑是品质上的一·大缺点,而对于黄茶来说,绿叶变黄是黄茶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因而要创造条件促进绿叶变黄。将茶树叶片变黄的本质研究清楚,不但对掌握好黄茶闷黄的技术有利,而且对其他茶类的制造加工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热化作用是黄茶品质形成的主导因素。热化作用主要包括湿热作用和千热作用,湿热作用指的是以一定的温度作用在含水分较多的茶叶上;而干热作用指的是以一定的温度作用在含永分较少的茶叶上。在黄茶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湿热作用和干热作用交替进行,黄茶的独特品质也是在这两种热化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中,湿热作用造成了黄叶、黄汤和滋味醇浓的内质特征,因为这一热化作用能够引起茶叶内部品质成分的一系列氧化和水解作用;而干热作用,则进一步促进了黄茶香味的形成。

 

黄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品质

 


  其次,黄茶的加工工艺本身具有独到之处,这也是形成黄茶特有的品质特征的重要保证。在多闷少抖的同时,还要采取降低火温杀青的方法,从而使叶绿素在高温高温的条件下受到较多的破坏,而黄茶内部所含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在这种湿热的条件下也发生自动氧化和异构化,蛋白质、多糖类等水解,从而为黄茶形成甘醇浓厚的滋味及特有的黄色创造了条件。其中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就是闷黄技术,闷黄技术是在杀青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能够使茶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大量减少,从而大大改善原有茶汤所特有的苦涩味,并形成黄茶特有的醇和滋味和金黄的色泽。叶绿索在经过杀青、闷黄等工序后遭到大量的破坏,叶绿素减少,同时叶黄素显露,这也是形成黄茶的一个关键变化。在进行黄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时,采用毛火进行低温烘炒,足火进行高温烘炒,干燥温度先高后低,这不仪能形成黄茶特有的香味风格,而且由于堆积变黄的叶子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烘炒,干燥速度会变得缓慢,水分蒸发较慢,这一工序促进了黄叶黄汤的进一步形成。最后用较高的温度烘炒,将已经形成的黄茶品质加以固定。同时在干热的作用下,更有利于显露出黄茶香气。经过这一道的制作工序之后,最终产生了黄茶特有的色、香、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