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品鉴之闻香!

黑茶品鉴之闻香!

2019-01-21 访问量: 49 茶礼仪网

黑茶品鉴之闻香!冲泡黑茶品赏的过程中,所说的“闻香”是指品赏茶叶自身的香气,而非茶汤的香。

品赏茶叶的香气主要是在温壶后放茶,借壶身的热度烘托出 茶叶的香气,因此置完茶,盖好壶盖,待整理完茶罐,方可打开壶盖品赏壶内茶叶飘出来的沁人香气。

泡茶者可利用闻香的契机进一步认知黑茶的品质情况,以便于后面的泡茶。

泡茶者闻香气,把壶递给客人逐一继续闻香,使客人在喝茶汤之前对此种茶有一定的了解。

把茶壶传递给客人闻香时,如果能做到把壶把调至客人的右侧,则客人就能很方便地用右手持壶,左手开壶盖进行闻香惯用左手者则相反。

泡茶者闻香后,把壶放下时将壶嘴冲前放,之后换左手持壶,递到坐在对面的客人面前,如此壶把就位于客人的右侧了。

坐在同一方向的客人间之传递,只需按同一方向把壶递送至下一位客人面前就行。

最末一位客人闻香后,需将茶壶返回泡茶者的操作台上, 还的时候也要把壶把调至泡茶者的右侧,方法是:闻香后将茶壶于自己面前摆正,让壶嘴朝前,之后以左手持壶,送至泡茶者面前。这是茶道处处为对方着想的具体体现。

持壶闻香时要养成随手盖好壶盖的习惯,勿将壶盖打开随手放在一边,仅拿着壶到处传递,这样香气不久就闻不到了,由于香气是易挥发的微量物质,千万要闻完香立刻盖上盖子。

即便这样做了,第三,第四个人之后仍闻不到过大明显的香气,此时可在压住盖子,用力震荡一下茶渣,使茶叶在壶内上下翻滚,这样又有两至三个人好闻香。

再接下来可就很难有闻香的效果了,如果是尚有客人没能欣赏到茶香可请他们稍等片刻,等泡完第一遍,倒出茶汤,还未奉茶时,再进行闻香,在用鉴定杯评茶时,闻香也是在茶汤倒出后闻茶渣(评茶时称作叶底)的香气。

有用+10
分享

喝陈年黑茶有哪些好处

  陈年黑茶滋味独特,与新的黑茶想必,陈年黑茶更加醇厚滑软,茶汤鲜红,香气醇厚,有着独特的韵味;而新黑茶茶香鲜浓,汤色清澈橙黄,回甘较快,性价比最高。在降脂降压功能方面,新茶更比陈茶胜过一筹。那么,喝陈年黑茶有哪些好处呢?下面我们具体的来了解看看。

  1、陈年黑茶的健康价值有哪些

 

  (1)清脂肪,减肥胖

 

  能溶解脂肪,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促进脂类物质排出,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被日本人称为"瘦身茶";韩国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2)清肠胃,助消化

 

  能消食去腻,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我国民间有利用陈年黑茶治疗腹胀、痢疾、积食的传统。

 

  (3)清血管,降三高

 

  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改善糖类代谢、促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抑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壁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达到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软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4)清毒素,护肝肾

 

  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既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促使其排出体外,又能对大多数病菌有抑制作用,被誉为"人工肝脏"。

 

  2、陈年黑茶的市场价值在哪里

 

  黑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保护范围为32个乡镇,普洱茶地理保护范围为639个乡镇。黑茶目前只有10多万亩,历史上最高30万亩,即使达到30万亩,全国人民平均也只有0.1斤左右黑茶,更何况还要大量的供应边疆牧民需要,还要大量出口,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黑茶肯定稀缺;黑茶本身就是稀有产品,因此安化陈年黑茶,发展空间巨大。

 

  陈年黑茶,收藏升值。黑茶由于是深度发酵茶,它存放的时间越久其味越醇厚、甘爽、陈香。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份越久的黑茶其经济价值越高,并且无保质期。

  由于黑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因此收藏环境应做到"通风、干燥、无毒、无异味",这样黑茶才能在陈放过程中长久保存。

 

  黑茶在适宜条件下存放,在后发酵的过程中,由于益生菌的作用、湿热作用、自动氧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物质发生一系列变化,茶多糖变为茶单糖,大分子的物质变成对人体有益的小分子物质;苦涩味物质减少,呈甜物质增多,越陈的黑茶汤色越红亮、口感越细滑,黑茶的品质和保健功效也相应提高。

 

  陈年黑茶不同于普通茶,珍贵的时光让它显得格外珍贵。冲泡陈年黑茶时,必定精心准备茶器。粗犷大气的厚壁紫砂壶、陶壶或如意杯是不错的选择。公道杯和品茗杯则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赏汤色。顺着陈年黑茶茶砖的纹路撬下一块茶,放进杯中,用沸水冲泡;慢慢看着茶叶从沉睡当中醒来,闻着芬芳缕缕,细品一口,万千滋味涌上心头。真正懂茶的人,才能读懂陈年黑茶的岁月沉香。

  上述关于陈年黑茶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喝陈年黑茶是有好处的,并且好处也是比较多。如果存放得当,也是会出现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喝陈年黑茶,保存陈年黑茶我们都需要注意的。

如何辨别假冒普洱茶方法?

如何辨别假冒普洱茶方法?查看图集

 

 

普洱茶是如何造假的?

 

这里说的假冒,主要是指通过假冒树种、工艺、山头、品牌、时间等。

 

一、假冒品牌

  假冒品牌就是非品牌企业冒充名牌企业,小厂冒充大厂,家庭作坊冒充热销知名品牌等。目前市场上假冒品牌的普洱茶占有一定的份额,一些二、三线小厂生产出的普洱茶产品,在包装、内飞、防伪等方面都与名牌企业热销产品一模一样,很难分辨。但并非所有假冒品牌普洱茶的茶品都很差,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品质较好的,甚至不比正牌的差。对于茶客喝茶而言,只要好喝就是好茶,无需分辨是正牌还是冒牌。而对于藏家则不同,是否假冒却显得很重要。

 

二、假冒老茶

  假冒老茶的唯一办法,就是新茶做旧。做旧通常有两种,一是茶做旧,另一种是包装做旧。因老茶难求,现在做旧已经很专业了,很难进行区分。假冒老茶汤色、叶相几乎能以假乱真,但唯一的一点做旧做不出的就是陈香老韵,所以,辨别“高品质”的假冒老茶只有通过试喝才能分辨。现在,假冒老茶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见过、喝过真正老茶的少之又少,分辨时缺乏鉴赏标准。至于包装做旧,名堂更多,如同书画做旧,没有非凡的水准难以鉴别。包装做旧的祖师爷出自台湾、香港,现在到处都有高手。所以,做旧老茶令人难以防范,除非对老茶情有独钟,否则还是远离的好。

 

三、假冒原料

  假冒普洱茶的原料主要来自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的小叶种原料,无论是按官方的标准还是茶友的说法,小叶种原料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普洱茶。一般情况下,这种茶相对分辨较易。这种茶有股酸味,不论是泡得浓还是淡,都无法去除。但这种茶看上去很漂亮,细芽细叶,精致玲珑,有的连芽带叶只有3、4毫米,与云南普洱茶的叶形极不吻合。又因汤色不错,很容易迷惑人,令人上当。

 

四、假冒工艺

  为迎合、迷惑茶客,在加工工艺上采用烘青工艺、红茶工艺制作普洱茶,使得茶变得香味浓郁,汤色红亮,增加了卖相。采用这种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茶,不一定都是品质很差的茶。采用烘青制作出来的茶,不能长时间存储,新茶喝起来很香,过几年就会变得很难喝。采用部分红茶工艺,即鲜叶采摘后并不按正常时间杀青,待叶梗叶片有些大面积发红才杀青,这种茶汤色非常漂亮,但香气、口感的转化明显不如普洱传统工艺所制之茶,且时间越长,问题越明显。鉴别这类茶比较简单,只要茶香得不同寻常,那定是烘青。如果茶泡开后出现大面积的红叶红梗,便是红茶工艺了。传统普洱茶叶也会出现一些红色,那是正常采摘时茶梗端头因指压变红,或因疏忽偶尔出现红边,与红叶红梗是不一样的。

 

五、假冒古树

  假冒古树茶,非常普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假冒的方式,就是以台地茶冒充古树茶,实质上是以次充好。但对于台地茶与古树茶的鉴别,是非常麻烦的,不是眼观鼻闻口喝就能区分的。

 

六、假冒名山

  假冒名山,就是以普通茶来冒充名山产的茶,本质上也是以次充好。这种茶市面上与假冒古树茶一样,泛滥成灾,班章、易武、冰岛、景迈被假冒最多。鉴别这些茶也并非一般茶客可行。

 

七、假冒纯料

  假冒纯料通常都是以拼配茶来冒充,与假冒古树、假冒名山如出一辙,但并非拼配茶就一定不是好茶。拼配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现、口感更加完美。所谓纯料指的是古树纯料,其价格自然昂贵,追求纯料其实就是追求风格。拼配之茶,适合规模化、标准化、大众消费的工业产品;纯料之茶,适合茶友们个性化、多元化的追求,更把普洱茶当成精神享受的文化产品。

 

八、假冒手工

  机制茶与手工茶,如同紫砂壶里的模具壶与手工壶一样,都是一个生产方式的问题,对于紫砂壶而言,是模具还是手工,有着天壤之别,机制茶与手工茶也是同样道理。普洱生茶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制作的主要区别在于杀青、揉捻、干燥三道程序,这三道工序会给口感、滋味及随后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至于是否石磨压制,是否笋壳篾框,不是主要问题,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对传统的态度、对工艺蕴含的人文美的追求,与品饮茶本身感官效果关系不大。用机制茶冒充手工茶,市面上很多,只要不是机器杀青烘干,仅仅是揉捻和压制用机器,对茶的品质影响不大,无须过于苛求。

 

九、假冒春茶

  最多的就是用台地夏茶来冒充,在口感和体感上有着本质的差别,鉴别起来相对容易。最根本的就是通过体感来判断茶的真伪及优劣,凡喝后令人神清气爽、生津回甘者,未必很好,但肯定不坏。至于普洱茶的美,实质在于其健康、文化及收藏价值,只要茶好,不必在乎是不是哪个寨,哪个山头,甚至哪棵古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如何辨别假冒普洱茶方法?

 

 

湖南茶业发展情况调查

湖南茶业发展情况调查

湖南是产茶大省之一,种茶历史悠久,素有“江南茶乡”的美誉,部分精品名茶畅销海内外。目前茶叶生产已成为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面对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全省茶叶产销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问题。对此,省城调队就茶叶产销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茶叶产销现状

茶叶是我省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2001年全省有茶园面积74.12 千公顷,占经济作物总面积5.68%,茶叶产值为38923万元,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4.82%。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湖南茶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茶叶是我省大宗的传统产品,群众基础比较坚实,茶园面积及生产规模都比较大。虽然近几年茶业生产低迷,挫伤了茶农积极性,但历经上千年的茶叶生产习惯没有丢掉。二是有稳定的品牌和一批名优产品。近几年来,全省通过大力调整茶叶生产结构,搞名优茶开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技术推广,已形成一批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品牌。如“猴王”、“潇湘”、“君山银针”、“古丈毛尖”、“南岳毛峰”等。三是全省有优质基地48个,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40万亩,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和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湘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湖南的红茶、绿茶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销往甘肃、新疆、宁夏、内蒙等地的黑茶倍受农牧民的青睐。

90年代以前,湖南茶叶生产面积和产量曾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茶叶生产连年滑坡。从生产方面看,2001年,全省茶叶产量5.84万吨,与1988年相比,种植面积减少30%,产量减少31%,面积和产量分别退居全国第六位和第七位。目前,我省茶叶生产仍以农户分散栽培为主,产量徘徊不前。1996~2001年6年间,全省茶叶总产量始终在5.49万吨~5.84万吨之间。从加工方面看,农户对茶叶的加工基本上是简单的晒干炒制方式,因而质量较差。分散的农户很难解决茶叶生产中要求极高的茶园管理、采摘、炒制、包装、市场宣传等问题。由于近几年茶叶市场疲软,原有的茶叶加工厂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已停产多年。从流通方面看,我省在茶叶销售方面轻流通现象十分突出。茶叶市场很大部分是个体经营户。大部分个体户在市场上为其他个体厂家收购,赚点差价;少数个体户收购后进行简单加工,再拿到市场上销售。

二、茶叶生产经历两次大起大落

改革开放22年来,特别是茶叶流通渠道放开后,茶叶产销已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给茶叶业发展带来的束缚。这种体制的转变,给茶叶产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从湖南来看,具体表现为两次大起大落:第一次是1980年到1988年,为重采轻培期。这一时期,我省茶叶产量由1980年的6.08万吨增加到1988的8.1万吨,增长33.2%。这一时期,大部分茶场由集约经营转为分散承包到户,多数茶农承包者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又重蹈“大跃进”时期重采轻培的老路,,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茶叶的质量、价格有所下降。第二次是1988年一2001年,为市场疲软期。这一时期,茶叶产量也由1988年的8.1万吨降到2001年的5.84万吨,下降38.7%。

三、茶业产销中的主要问题

(一)茶叶生产严重滑坡,茶园荒芜严重。例如,全国八大产茶基地县之一的临湘市,1991年全市有茶园面积9.6万亩,到1995年减少到不足8万亩,其中有30%的面积撂荒。近三年茶园没有培管,同时有30%的面积无人承包,有28%的茶园种上了茶叶厌耕作物,其中种竹面积达3200多亩,有四成以上的茶园成了“四多”(钩竽多、根雕多、冬茅多、缺蔸多)茶园,基本上找不到新式优质茶园。茶叶生产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对茶叶的一些优惠政策被取消,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二是资金不足,货款回笼慢。大部分茶叶生产厂家以前的货款都未收回,无资金发展生产,因而厂家被迫停产和半停产。

(二)茶叶产品严重老化,质量差,市场萎缩。湖南茶叶生产绝大部分没有形成模式经营,管理松散,作坊式经营使得茶叶质量差,市场狭小,出口减少。1998年,湖南出口茶叶总额为3489万美元,到2000年减少为1310万美元,减少62.5%。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如临湘市的紧压茶由原来占新疆市场的65.8%、青海市场的42.3%,分别下降为20%和15%。市场的疲软直接影响了茶叶产业的逐年萎缩。

(三)无序竞争,管理混乱,价格下降。绿茶生产的主要形式是承包经营、自主生产、季节销售,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紧压茶生产问题更为突出,国家核定的紧压茶销售价格为每吨4400元,而我省岳阳18家茶厂生产的产品,在新疆、青海、甘肃等市场的售价最高为3500元,且产量和价格每年均以20%左右的幅度下降。以临湘茶厂为例,1999年紧压茶价每吨为3500元,产量3000吨;2000年紧压茶价格降为每吨3000元;产量下降至2250吨;2001年再跌为每吨2800元,产量下降至2000吨。目前,个体茶厂的最低销售价每吨只有1800元,导致了整个紧压茶销售市场的混乱。

四、对发展茶叶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针对日益滑坡的茶叶市场,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扶持发展特色茶业,并给予政策扶持,如提供定量的化肥、农药,加大投入,在资金上给予扶持等。

(二)提高茶叶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要在提升产品的特点上下工夫。加强技术改造,使我省茶叶生产组建集团,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应发挥山区茶园优势,大力开发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有机茶、品牌名优茶。山区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茶叶的自然品质好,茶叶肉厚,内含物丰富,适宜发展名优茶生产。目前,安化松针、银毫、天星银茶等品牌名优茶的生产已有一定的基础,应组织力量,按照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企业标准、统一加工技术规范、分散加工的“五统一分”的办法,大力进行开发,以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效应。另外,可以利用绿茶防癌的特点,大力组织生产和开发绿茶保健系列(如银杏茶、杜仲茶、磨芋糖茶、青钱柳茶等)。风味茶、休闲茶也逐步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三)抓住机遇,开拓茶叶市场。一是抓住茶叶销售市场开始回升的机遇。近两年来,茶叶以其无糖、无添加剂等特点迎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崇尚健康的国际消费潮流,正成为时尚饮品。就国际市场而言,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红茶的需求普遍转旺,价格有所回升;另一方面,产茶大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受气候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仍处于复苏的初期,茶叶生产受到一定的制约,这给我国茶叶销往国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就国内市场而言,在各大中城市广大居民追求绿色食品已成时尚,茶馆、茶楼应运而生,使茶叶销售量增加。二是抓住发展环境明显趋好的机遇。随着茶叶管理体制的理顺,茶叶产销从计划控制到市场调节的过渡期将缩短,以往那种一方面多头管理、实际上放任自流的状况将很快结束,茶叶行业管理将进一步加强。这对我省的茶叶产销非常有利。

(四)大力宣传,发展湖南茶文化。湖南应注重茶文化的传播,创建湖南的品牌饮料茶,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需要。我省素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形式多式多样,主要有擂茶、芝麻茶、粒粒茶、泡茶、美容茶、补品茶等。将湖南茶业发展为一种茶文化,定期举办“湖南国际茶文化节”,引进客流和外商,将湖南茶业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