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都匀毛尖>都匀毛尖的手工制作法

都匀毛尖的手工制作法

2019-09-1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采摘: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杀青: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揉捻: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搓团提毫: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有用+10
分享

都匀毛尖的历史渊源

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而且说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茶获优奖。

黔南《农业名特优资源》(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1988年6月)上说:“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

《都匀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匀毛尖茶:原产境内团山黄河,时称黄河毛尖茶。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这一。”

《都匀县志稿》卷十一“祠庙寺观”中记载:“西岳庙,在长秀(今都匀团山一带),旧建,乾隆间毁,知府宋文型重建”。在重建西岳庙时,宋文型刻立有《重建西岳庙碑序》。宋文型在碑序中说:“庚子岁(即清乾隆45年,1780年)余守匀疆,兼理厂务茶园一局,中在间有西岳王之庙,奉为本厂之神”,“爰是捐俸五十两,命薛允忠督造重修”,希望“镇彼西方,维兹厂局”以求“上裕国课,下佐工商”。由此可知,早在二百多年前都匀就已经有了官办茶园,而且直接由知府兼理,规模已经不小了,以至关系到“上裕国课,下佐工商”之大事。都匀毛尖茶在清乾隆年间,生产规模颇大,行销各地是无争的事实。

都匀毛尖历史文化概述及传说,都匀毛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都匀毛尖茶与贵州省的都匀市,属于贵州省的三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历史悠久,品质佳,在1956年之时,我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还亲笔为其提名。都匀毛尖产地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我们知道少数民族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历史典故传说,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都匀毛尖历史文化介绍?都匀毛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都匀毛尖历史文化概述

    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而且说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茶获优奖。

    黔南《农业名特优资源》(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1988年6月)上说:“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

    《都匀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匀毛尖茶:原产境内团山黄河,时称黄河毛尖茶。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这一。”

    《都匀县志稿》卷十一“祠庙寺观”中记载:“西岳庙,在长秀(今都匀团山一带),旧建,乾隆间毁,知府宋文型重建”。在重建西岳庙时,宋文型刻立有《重建西岳庙碑序》。宋文型在碑序中说:“庚子岁(即清乾隆45年,1780年)余守匀疆,兼理厂务茶园一局,中在间有西岳王之庙,奉为本厂之神”,“爰是捐俸五十两,命薛允忠督造重修”,希望“镇彼西方,维兹厂局”以求“上裕国课,下佐工商”。由此可知,早在二百多年前都匀就已经有了官办茶园,而且直接由知府兼理,规模已经不小了,以至关系到“上裕国课,下佐工商”之大事。都匀毛尖茶在清乾隆年间,生产规模颇大,行销各地是无争的事实。

    都匀毛尖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都匀地区有一个蛮王,蛮王有着九个儿子和九十个女儿。由于蛮王老了,有一次病了,病的比较重,他的那些儿女们就出去找药。其九个儿子找回来的药,老蛮王服用后并没有什么效果,女儿们带回来的药确实一样的,都是茶叶。

    老蛮王喝了后病就好了,于是问女儿们,这个是从哪里来的,女儿们异口同声说的是绿仙雀给的。老蛮王很高兴于是希望她们能去找些茶种回来栽种,这样老百姓们也就可以一起品饮、治病了。于是姑娘们就一起去寻找绿仙雀要茶种了。给她们茶种时绿仙雀口中一直说着毛尖、毛尖,姑娘们觉得应该是茶的名字。

    姑娘们来到原来获得茶叶的地方却没有找到绿仙雀,因此在高大的茶树王下跪拜。她们的真诚打动了天神,派来了绿仙雀给她们送来的茶种,这样,姑娘们将茶树带回去种植,第二年漫山长满了茶树,长成了一片茂密的茶园,都匀蛮王有了这茶园,国泰民康,人们就将其取名为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都匀市强力打造都匀毛尖茶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使沉寂多年的都匀毛尖茶产业重新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增长。该文主要阐述了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对都匀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都匀毛尖;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贵州都匀

    贵州出好茶,都匀出名茶。有着中国十大名茶、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美称的都匀毛尖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躲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为改变这一现状,都匀市大力挖掘和培育都匀毛尖品牌优势,把茶叶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紧紧围绕“强品牌、扩规模、造影响、拓市场、创效益”的发展思路,抓好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宣传、统一价格、统一店型这“六个统一”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力打造都匀毛尖茶这一特色优势产业,使沉寂多年的都匀毛尖茶产业重新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增长。

    1 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都匀市委、政府紧紧抓住省、州对茶产业大力发展的有利契机,着力打造都匀毛尖茶这一富民兴市产业。全市18个乡镇(办事处)的89个行政村3.5万多户11.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占农业人口的36.4%。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逾1.8万hm2,可采面积逾7 333.33 hm2,有机茶园面积逾1 333.33 hm2,年总产量逾2 200 t,总产值6.5亿元。现有茶企业47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41个。在47家企业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州级龙头企业4家,企业资产总额25 599万元,注册商标38个,加工设备合计5 529台(套),大部分企业都以生产高中档都匀毛尖茶为主。都匀毛尖茶已获得农产品证明商标,通过QS、有机茶、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出口卫生、测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并出台了都匀毛尖茶系列地方标准,确保了产品的优秀品质。并且重新修订了DB52/433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改进都匀毛尖产品的分级,细化都匀毛尖生产可操作性,对都匀毛尖制作工艺进行科学改进,增强都匀毛尖的市场认可度。

    都匀市茶叶示范园区自2013年建设启动以来,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四化同步”主战略,着眼省级高效示范园区“资金集合、项目集中、要素集聚、效益集显”的要求,围绕扩大高效茶叶产业示范园区生产规模、培育经营主体、创建产品品牌等方面进行建设,园区初见雏形,凸显了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1-3]。截至目前,园区共新建茶园666.67 hm2,续建大型茶叶加工厂2座,新增规模茶叶加工厂1座、茶叶粗加工厂1座,新建园区茶叶展示厅1个,续建茶区环线公路30 km,配套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完成茶园管护2 000 hm2,超额完成总投资2.5亿元的建设任务

 

都匀毛尖最好的产地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最好的产地是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团山、哨脚、大槽一带的最好。

都匀毛尖的产地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

都匀、贵州、都是都匀毛尖的主要产地。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都匀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雨热同季,立体气候明显,属国内少见的冬日温煦、夏季清凉的旅游度假型气候。

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

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属于贵州名优绿茶。

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

《都匀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都匀毛尖茶:原产境内团山黄河,时称黄河毛尖茶。该茶在明代已为贡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祯皇帝喜爱,因形似鱼钩,被赐名‘鱼钩茶’。1915年,曾获巴拿马茶叶赛会优质奖。……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都匀毛尖的加工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1、摊放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2、杀青

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3、揉捻

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

4、搓团提毫

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