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安吉白茶>安吉白茶的人文历史

安吉白茶的人文历史

2020-02-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安吉中国对的记载,最早是在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说了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

自从这个记载后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就再也没有发现过。因此,安吉的的发现,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安吉,地处浙江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分析表明,大凡四周为竹林或邻近有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豆花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香越明显。也许正是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才孕育出了惊世的茶树和安吉这样的品种。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被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的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技术人员历经艰辛,经过剪取、插穗等,最终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但是可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安吉,在1996年,每500克售价高达1500-2200元,2001年,安吉首次举办安吉节,在上海举行安吉拍卖会,50克安吉竟拍出了20500元的天价,终因数量较少,供不应求。

有用+10
分享

讲述绿茶安吉白茶是怎么制成

  安吉白茶属于绿茶,也是中国名茶之一,对于绿茶狠多知道,但是一说到安吉白茶,很多都不知道是绿茶类。小编介绍说,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那么,安吉白茶是怎么制成的呢?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讲述安吉白茶是怎么制成?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滋味鲜爽,饮毕,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安吉白茶还有一种异于其它绿茶之独特韵味,即含有一丝清泠如“淡竹积雪”的奇逸之香。茶叶品级越高,此香越清纯,这或许是茶乡安吉的“风土韵”。

安吉白茶制法

  讲述安吉白茶是怎么制成:

  步骤一:摊青。叶质发软,芽叶舒展,水分散发,清香透露即可付制。

  步骤二: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鲜叶的组织,使鲜叶内含物迅速转化。核心是控制茶叶温度和湿度。杀青的技术因素包括锅温、投叶量、时间和方法等。这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影响杀青的质量。

  1、杀青原则: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2、杀青技术:采用多功能名茶机杀青。

  步骤三:理条。采用多功能机理条,杀青后,逐步提高转速,先慢后快,叶温从烫逐步降到比较热,锅内湿度逐步降低。待条索挺直、紧结时出锅摊凉。采用理条机理条时,投叶量、槽温、时间根据机器要求操作。

  步骤四:初烘。采用履带式或五斗式烘干机进行烘干。

  步骤五:摊凉回潮。将初烘叶摊于软匾上,进行摊凉回潮,使茶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步骤六:复烘。采用微型烘干机或名茶烘焙机烘干。

  安吉白茶采摘时应分批多次早采、嫩采、勤采、净采。明前茶要求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且要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讲述安吉白茶是怎么制成?经过小编的详细介绍后,人们对安吉白茶有了新的认识,安吉白茶的茶品优异,特别是在冲泡后,可闻到茶香浓郁,醇香扑鼻等特点,而且在品饮起来的时候,味道也十分的鲜醇爽口,让人们喜欢她!(编辑:chenyu)

随笔:安吉白茶的品茗心情

  跟大多数人一样,笔者第一次听闻安吉白茶的大名,总是认定它是白色的,闻名不如见面,第一次目睹安吉白茶的真身,竟然是生青翠绿的模样,细瞧之下,发现它还有一丝淡淡的鹅黄,那种粉嫩的色泽让人心情顿时愉悦起来。

  抱着一种久违的好心情,特地找一只透亮透亮,样式可爱的玻璃杯,把玻璃杯用水洗干净,便掇一撮白茶,放进杯里。手持杯子,担忧那稚嫩的美丽,一定经不起沸水的狂暴,遂用60℃的纯水,缓缓注入杯中。这时,茶叶在水波的轻微冲力下,便一片片翩翩起舞,上下旋转翻腾起来,一会儿水定茶浮,杯口犹如披了一层池塘的嫩黄与新绿,这新绿嫩黄里好像还掺进着一些淡淡的白果白,让人身心双清,神骨俱爽,不知身在闹市。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的冲泡,一定要用温水,稍置片刻,那茶叶便纷纷沉下了一半儿去,举起杯子轻啜半口,顿时便觉满口的雅逸,满口的文气,味淡淡兮爱此珍稀。品完头杯,再冲第二杯,这青青黄黄的叶片,便全部展了开来,于是这青黄也就渐渐换上了淡淡的百合白。

  一杯安吉白茶品茗,才恍然中发现,原来这世间还有如此珍品,上善若水,温润如玉,单是那清凉透彻的色泽,就让人觉得满足,满口生津的茶香,更是绿茶之中独一无二的精品。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第一次见到龙王山东坞林茶园,是在做龙王山杂志广告页的时候,在看到那么多航拍摄影作品已经渐渐产生免疫力的时候,还是被龙王山的航拍作品狠狠震撼到了。当下心中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这个茶园!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航拍下的东坞林茶园,像是一枚大大的指纹,印在山间。不知这是否是茶仙为它留下的一个大大的“赞”!茶园间各色服饰采茶工,为满眼绿色增添了点缀,更显灵动风韵。而最出彩的是那两大一小的三棵树,见多了以樱花装饰的茶园,没想到同为绿色的树更添惊艳。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本以为这已经是我所见到的全部,没想到到了实地,才发现航拍根本没有拍全它的美貌。


午后两点,一行人赶着烈日来到茶园。仅在山脚,便被墨蓝的湖水惊艳到,环山一席水,枕在茶园边,远处一树铜花,近处蜿蜒小道,在匆匆行车间,在快速移动树木间隙,呆呆观望那仿佛添加了颜料的池水,只想留在此处便足够了。然而庆幸上了山,见到了更为波澜之景。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茶园入目是三分之色,最下面是黑色的培育大棚;中间是那碧翠的茶树,脆口垂涎,远处高处是那墨绿的群木,沉稳养眼;哦!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碧天,就连刺眼的太阳也成了那嫩芽的陪衬。若只是如此,还不足为奇,不过其他茶园的常态,但是茶园间那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为这片景色添加了一份灵动,仿佛是蒙娜丽莎那抹神秘的微笑。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常言曲径通幽处,在这却恰恰相反,一曲幽径,把我们正式引向了连绵壮阔茶色的世界。满山圆乎乎胖乎乎连绵起伏的在山坳处错落相连,不同品种不同色彩的茶树在烈日的渲染下错落分布而又自然衔接。据负责人介绍,在清晨、傍晚与刚下完雨的日子还要更更更更美!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爬至茶山的最高处,沿途是勤劳的采茶工正在抓紧每一份每一秒收获新叶,正是有了他们,才让这片寂静的茶园添加了更多灵气与精神,正是有了他们,才让这满目各种绿色的茶园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茶山上下来的采茶工,行走在两篇不同品种不同色彩的茶园间,无需刻意装饰,自成一部大片。


走在山峦交汇的最低处,听着小伙伴们下山的嘻闹声,看着被阳光照耀的茶苗们,感受着风儿吹过带起的茶树连绵波浪,还有前方山坡间服色各异的采茶工,被松树隔断的朦朦胧胧茶园山林景色,只缺一杯现泡的安吉白茶,这个春天便圆满了。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


只可惜没有上帝之眼,无法实地见到俯瞰的茶园,相信那一定是更为壮观、让我止不住拍照的手的景象吧!


期待下一次再看到那烟雨朦胧下的东坞林茶园,看到它的另一番风情!


安吉白茶龙王山系列报道之龙王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