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老茶如何鉴赏

普洱老茶如何鉴赏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老茶越品越好,那么老茶的内在有什么呢?而普洱老茶又如何来品鉴?

  有人说学茶先从老茶品鉴,还有人说先从新茶入手。无论如何,有能力品鉴老茶体悟茶性的朋友都是非常懂新茶的。都有一定的茶叶鉴赏水平,能从物质形态上认识茶,通过行家的正确引导从感官鉴别茶的类别、优劣。这是品鉴老茶的基础。

  品老茶的体会及古人对老茶的体会:

  唐代诗僧皎然和尚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又说:“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丹丘子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皎然和尚认为只有像丹丘子那样的神仙才能真正领,悟高深莫测的茶道。可见在我国,茶道一词原本指的是通过饮茶来摆脱精神上的苦恼。这正

  应了《周易》所言的“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正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的问题。

  品了一杯老茶,如遇春风,醍醐灌顶,心中苦闷已是九霄云外,得舒服自在,从此不能自拔。后来发现,喜欢老茶,能够与老茶产生共鸣的多是一些政界,商界,艺术家等精神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的朋友。

 

有用+10
分享

大益普洱茶是怎么拼配的?

大益普洱茶是怎么拼配的?

所谓拼配,是指茶产品制作过程中,根据需要,由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级别、不同存放年限、不同发酵程度的原料按一定比例科学组合,是普洱茶制作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拼配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口味和口感的和谐,茶气和茶性的和谐,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达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普洱茶体形粗壮肥实,不像红茶、绿茶那样苗条紧细,拼配时除应注意运用常规的拼配技术达到拼配的目的外,还要注意扬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之长,凸显出普洱散茶粗壮肥实的外形风格和内质风味,使产品别具一格。

大益普洱茶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建立在规模化生产基础上的独特拼配技术。首先,大益广泛占有云南优质普洱茶产区原料,并通过资金、渠道、评定机制、存储能力和存放条件等方面优势综合体现。每款大益茶品背后,可能包含着细分到数十种原料拼配组合;其次,勐海茶厂作为现代普洱茶最早生产企业,在多年规模化生产基础上掌握了基于筛分和拼配所形成的独特工艺,造就了产品的鲜明个性及品质的稳定。第三,巨大的人才优势,是大益茶拼配技术不断发展创新,长期位居行业领先的保障。

几十年精良的拼配技术,造就了大益的每一饼茶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纯正血统;积累了一大批包括75、85、05、06系列在内的科学成熟配方,被业界奉为普洱茶经典。

普洱熟茶的加工工艺,简单一点说,可称之为快速后发酵工艺,与传统的普洱茶缓慢自然发酵相对而言,主要改变的就是发酵的技术。时间的重量,在这里完全被颠覆。1973年是一个值得被所有普洱茶人所铭记的年份,普洱茶的人工后发酵技术在勐海茶厂试验并获得成功。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一个广大的普洱茶熟茶市场被创造出来。勐海茶厂也以其里程碑式的贡献进一步奠定了在普洱茶行业技术巅峰的位置。在随后的岁月中,7572、8592、金针白莲、v93等一大批出自勐海茶厂的产品更成为顶级熟茶工艺的代表。

熟茶工艺一般包括了晒青毛茶初制、发酵、分筛、拼配、成型等众多环节。其中发酵是普洱熟茶加工工艺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其与普洱生茶之所以有生熟之分的关键,是普洱熟茶制作过程的精华所在,一般要持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其间,大量的微生物作用于茶叶,茶叶内涵物质发生大量的化学物理反应,并重新生成大量的水溶性物质,使毛茶原有内涵物质发生很大改变,汤色由黄绿变为红褐,滋味由苦涩变为醇厚,香气由清香变为陈醇,叶底也由翠绿变为红褐。

今天,人工后发酵技术已经在勐海茶厂普洱熟茶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数十年,其核心一直是国家保密技术。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普洱茶的后发酵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特别是2005年二次改制以来,茶厂不断补充技术力量,大量引进茶学专业人才,并和一些农业科学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大益普洱熟茶加工工艺也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大益熟茶不断风靡海内外,勐海茶厂也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普洱熟茶圣地。2008年6月,包括熟茶工艺在内的“大益茶制作技艺”,已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为提供更多行业资讯,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本网立场。

中国普洱茶网讯:普洱春茶预订品鉴展销会

  近日,一饼上万元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老普洱茶亮相报国寺中国民间收藏馆,被普洱爱好者和收藏者泡饮鉴定。专家现场讲解了在泡饮普洱茶的时候如何选择茶壶、处理茶叶、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方式等。与此同时普洱春茶预订品鉴展销会也在此拉开帷幕,展会将历时八天。主推千年古茶树有机茶、百年古茶树有机茶、百年古茶树熟茶等。

  随着普洱茶的升温,很多爱茶人士在喝普洱茶的同时还喜欢收藏,“一块老茶饼,价值数万元”:“可以饮用且具有一定保健作用,而且也有收藏价值,并且越老越值钱。”上述这些都是对有“养生极品,能喝古董”之美誉的普洱茶的描述。从多年来并不为都市人熟知到如今茶友开始大量收藏、茶商哄抬价格,关于普洱茶的收藏热已经在京城兴起。但是俗话说:“隔年茶如草”,茶叶讲究新鲜,时间一长不仅功效丧失殆尽,而且身价日趋衰微。但是普洱茶却是茶中特例。当年的新茶不值钱,倒是越陈越好。原来,普洱茶是茶叶中惟一具有生命力的茶叶,可在空气中继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加醇厚。

  此次展会聚集名家多年收藏珍品,收藏年限之久、品种之多、质量之好均为历年之罕见,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收藏层面,本次展会不失为一次广大普洱爱好和收藏者的一次饕餮盛宴。

  人们愿意消费普洱茶,表明人们开始追求更多食物之外的消费带来的满足;人们愿意收藏普洱茶,则象征着人们已经不把眼光仅仅放在喝茶本身,而是主动去寻找茶之外的精神乐趣;而人们愿意投资普洱茶,代表着人们愿意已经认识到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既然收藏普洱茶是一项风险小又极具增值空间的投资项目,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普洱茶的十大特色文化

一、特色历史文化;二、特色地域文化;三、特色民族文化;四、特色岁月文化;五、特色工艺文化;六、特色品饮文化;七、特色当代文化;八、特色存贮文化;九、特色健康文化;十、特色精神文化。

一、特色历史文化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它弥透着历史岁月的芬芳。普洱茶又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云南原产地澜沧江畔的各大茶山之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表述界定有三:1.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的大叶种茶,2.使用阳光干燥的方式;3.经过后发酵加工。这个定义包括历史上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制成品经自然发酵而来的普洱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式),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

普洱茶是云南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名茶,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到唐代,普洱茶已经成为主要商品;明代“士庶所用皆普茶”,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茶”;清代入贡朝廷,名声鹊起,遐迩闻名,成为华茶名品。普洱茶原产于澜沧江流域的普洱、版纳、临沧等世界茶源中心地带,集散与思普地区,闻名于普洱。如今普洱茶已成为融入传统与时尚元素的健康绿色饮品。

二、特色地域文化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南地域特色。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和和高度。而需求也呈多样化,又促使人们对过去尘封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深层次追溯和挖掘历史,寻找不同地域的文化宝藏。

在山川秀美的云南的不同地区,繁衍生息云南不同的民族。他们从古到今世代相传,与大自然赋予的生存条件相依为命,子子孙孙延续下去,将百年、千年的古树茶保留至今。

据成书于明嘉靖四年的《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属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易武),周八百里,人山作茶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这是史料对六大茶山及对普洱茶采撷和运输状况的记载。唐人樊绰所著《蛮书志》写道:“茶出银生茶界诸山......”。银生茶城界诸山即包括今版纳、思茅(普洱市)地区。在新政区划上,西双版纳长期隶属“思茅”或“普洱府”,指导新中国成立后才单独设立西双版纳自治州。元朝大理国灭后,西双版纳进入土司统治时期,元、明两代,中央王朝册封了"车里宣慰司",刀氏为世袭土司,共传41代,成了元代后解放前的最高世袭领主和统治者。

从历史沿革和西双版纳十二大茶山(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江内外茶山)土著民族种植茶及世居民族迁徙和茶文化演变发展史实,已确定普洱茶实则普洱府所辖之西双版纳,普洱并非茶主茶区,乃思茅沿边十二版纳所产之茶,盖以行政区域之名而得名。

今西双版纳和普洱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普洱茶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种茶、制茶、茶贸易的历史悠久,名重天下。在澜沧江东岸,以易武(曼撒)为中心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等六大传统的古茶山和位于澜沧江西岸的(亦称江外)以佛海(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山、巴达和景迈等六大古茶山与江内六大古茶山同为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共同成为自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普洱茶主茶区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三、特色民族文化

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愧宝,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晶。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云南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26个民族,国境线全长4060公里,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早在21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朝廷就在云南设立郡县,不仅在云南驻军,还有不少内地汉族工商业者来到云南,尤其是明代实行卫所军屯,内地数以万计的劳动人民携家带口落户云南。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与当地民族友好往来,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濮人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农,他们是当今布朗、德昂、佤族的先民。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树的云南少数民族。

唐代樊绰在《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都是指当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据有关人士研究,除澜沧邦威过渡性千年古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驯化、载种存活至今外,历史悠久的勐海南糯山800年栽培性大茶园是距今55代人之前被称为“铺满族”的布朗族先民种下的。澜沧景迈栽培性千年万亩古茶树,是公元695年由布朗族先民濮人栽种的,首领趴岩冷最先把野生茶称为“得责”,把栽培茶称为:“腊”。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布朗族和德昂族历史上统称仆子族,善种木棉和茶树。澜沧芒堆寨佤族怖饶人种茶,上交的贡品就是棉花和茶叶。勐海布朗族以茶树为始祖,认为茶不仅孕育了人,还孕育了日月星辰,因此布朗族无论迁徙到何地,都要先种茶。

四、特色岁月文化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岁月荡涤着人类与世界,考验着主观与客观事物,净化着一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几千年来普洱茶接受和适应了大自然的优选而生存与成长。

“茶为佳饮,茶为世饮,茶为国礼”、“普洱茶越陈越香”等至理名言,决定了普洱茶其自身的岁月价值。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沧桑的变迁,随着岁月的衍生,普洱茶发生着质的变化。一饼上百年的普洱茶,价值不菲,其原因是它蕴藏着岁月中沉淀而成的优秀品质,能给品饮者带来稀世的享受。许多普洱茶优秀特质,只有在陈年普洱茶中才能寻找到。

珍藏岁月,收藏普洱,是无数普洱茶爱好者的心愿。珍藏精品普洱茶,不仅可供鉴赏,而且还可以保值增值,使其身价倍增,在岁月的陈化中获得珍稀的茶性。无论过去和现在,爱茶人像文人收藏字画一样收藏普洱茶,把普洱茶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清代以前的普洱茶现已成为国家级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清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在云南、广东、福建以及港澳台地区收藏之风盛行,特别是广东收藏普洱茶在全国算数一数二。其收藏动力再与普洱茶的升值潜力,其升值潜力在于它在岁月陈化中产生的独特品质,如色、香、味、气、韵等。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