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喝黄茶的好处

喝黄茶的好处

2019-03-21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黄茶是中国的特产,同时也是六大茶类之一。黄茶茶香浓郁,口感诱人,营养价值也特别高,那么喝黄茶有什么好处呢?

 

  黄茶的功效

 

  1、对肠胃好,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2、黄茶的功效和作用之消除脂肪,纳米黄茶能够很好的发挥黄茶原茶的功效,纳米黄茶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3、促进人体脂肪代谢,用黄茶茶根来按摩二扇门,能使黄茶中的微量元素透入穴位,增强人体穴位磁场,增加脂肪代谢。

 

  4、美容抗衰老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体中的SOD能帮助改善肌肤粗糙问题,增加肌肤弹性,减少细纹,延缓皮肤的衰老。金花黄茶中的特殊活性物质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水平,降低MDA等引起皮肤衰老成分的比重,促进人体自身形成修复机制,延缓衰老。

 

  5、调节免疫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提高免疫力成为了日常养生的重要一环。金花黄茶通过对胸腺和脾脏这两大免疫器官的有效保护,促使人体形成自身免疫的防火墙。同时金花黄茶还能有效提高人体中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含量,进一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6、抵御辐射

 

  辐射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是紫外线辐射。金花黄茶能有效提高紫外线辐射下皮肤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的损伤。因此将冲泡好的金花黄茶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或与面膜混合使用,能有效抵御辐射,修复损伤。

 

  黄茶适合人群

 

  1、黄茶适合脾胃不好的人喝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消化酶。这些成分对脾胃最有益处,有助于肠胃消化,对于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最适合喝黄茶了。

 

  2、黄茶适合疲倦困乏的人喝

 

  黄茶中含有咖啡碱成分,能刺激大脑神经中枢系统,振奋精神,起到提神、舒缓疲劳来达到提神解乏的目的。尤为适合上班一族,既能提神,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3、黄茶适合肥胖的人喝

 

  黄茶含有消化酶、纤维素、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助消化、消脂、帮助减肥等功效,非常适合肥胖的人喝。此类人群若能在每天饭后1小时都喝杯黄茶,便能起到良好的减肥效果哦。

 

  黄茶的不适人群

  1、缺铁性贫血者:黄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

 

  2、神经衰弱者:黄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

 

  3、溃疡病患者: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

 

  4、肝功能不良者: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

 

  5、便秘者:鞣酦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

 

  6、哺乳期妇女: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7、心脏病者: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8、孕妇:尤其是不宜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黄茶是发酵茶,独特的口感和诸多功效作用深受众多茶友的喜爱。但不同的茶其功效作用不同,喝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今天笔者为各位茶友介绍喝黄茶的好处,希望能帮助茶友挑选适合自己的茶。

有用+10
分享

沩山毛尖有什么历史渊源?获得了那些荣誉?

沩山毛尖有什么历史渊源?获得了那些荣誉?

历史渊源

沩山毛尖,在唐代就已著称于世,历史上一直是贡茶。

清同治年间,《宁乡县志》曾记载:“沩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

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品尝沩山毛尖后,托工作人员写信向沩山乡致谢。刘少奇主席生前把沩山毛尖作为家乡茶,款待国内外友人。华国锋同志题词称“沩山毛尖,具有独特风格”。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宁乡县茶叶生产面积57000亩,其中采摘茶园27600亩,无性系良种面积10000亩。全年共生产加工茶叶6491.6吨,茶叶生产总值18738万元。

产品荣誉

清同治六年(1867年),沩山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沩山毛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黄茶故事:乾隆江南品贡茶

 乾隆江南品贡茶

说起乾隆皇帝,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游江南的故事。可是在这些故事中,人们还很少知道乾隆与君山茶叶的不解之缘。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来到岳阳,饱览了江南的美好春色,登上千古名楼十分高兴,当即挥毫泼墨,赋诗一首:“百尺高楼雉堞临,洞庭胜概目前寻。临风把酒自怡性,去国怀乡熟苦吟。尚觉蝇头易为笔,竟如蚁目细标针。先忧后乐仲演记,至语真先获我心。”次日,乾隆又乘一艘民歌泛舟洞庭,登上君山,并品尝了君山茶,当他看到柳井水冲泡的君山茶,水色清冽,幽香四溢,乾隆喜笑颜开,赞不绝口,当即封银针茶为御茶。虽然这是民间传说,但同治《巴陵县志》对君山贡茶进行了记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遣人监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呼白毛尖”。

乾隆皇帝是一位品茗斗茶的行家,晚年他更是嗜茶如命。在乾隆做满60年皇帝传给嘉庆之后,他就到御花园度晚年去了。在御花园里有他专门饮茶的亭阁,并有纳贡的君山银针、西湖龙井、铁观音等。他也常去精心斋(今北海公园内)品饮君山银针,那里有幽静的书斋,烹茗的茶室,乾隆在皎洁的月光下,清爽的秋风里,挺拔的长楸树边,朝听潺潺流水,悠闲煮泉烹茗。君山茶产于唐代,而君山银针盛名于清朝,恐怕与乾隆皇帝纳君山茶为贡茶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茶故事:乾隆江南品贡茶

堆闷黄茶滋味醇

关于黄茶的记载,史料并不多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黄茶的概念和内涵,悬殊很大。如唐代的寿州黄茶、蕲门团黄、四川的蒙顶黄芽,皆因茶树的芽叶,自然泛黄故名,通常称为黄芽茶或黄叶茶。那时的黄茶,是根据茶树外在的原有特征,朴素地去命名的,其实还是蒸青绿茶。
唐代,杨晔《膳夫经手金录》记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元曲《折桂令》唱到:“你本是秋水无尘,我本是美玉无瑕。十字为媒,又不图红定黄茶。”这里的“黄茶”,仍然属于绿茶。
到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准确描述了绿茶变黄的原因,他说:“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枯焦,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在崇尚绿茶的时代,因不善制茶或低温杀青,或杀青时间过长,或杀青后干燥不及时等因素,茶坯在水热作用下,发生了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了黄叶黄汤,阴错阳差,无意间诞生了黄茶。但真正意义上的黄茶工艺形成,不会早于明代。可见,任何茶类的诞生,都是一场美丽的误会,而这种错误,恰恰造就了茶叶世界的五彩缤纷。
四川的蒙顶黄芽和蒙顶石花,是最早见于记载的“黄茶”。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黄茶,大概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莫干黄芽、温州黄汤、沩山毛尖、广东大叶青等。黄茶的品种,多以中、小叶种为主,因大叶种的多酚类含量较高,在闷黄过程中,黄变比较迅速,时间一久,可能会变为黑色,影响视觉和观感。
黄茶的制作工艺,虽然近似于绿茶,必须高温杀青,使茶叶中的生物酶完全失去活性。但是,也区别于绿茶,它比绿茶多了一道攸关茶品的闷黄工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进行鲜叶杀青或杀青不透,而将茶叶进行堆闷,茶叶就会变红,而不是变黄,这样的工艺,走的是红茶的酶氧化路线。这也充分证明了,黄茶的闷黄是在湿热条件下的自然氧化,其氧化产物不同于红茶发酵。红茶发酵生成的物质,主要是茶黄素和茶红素。
黄茶的基本工艺包括杀青、堆闷、干燥三个环节。堆闷,是黄茶区别于绿茶的独特工序,通过堆闷的湿热作用,或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叶内物质发生深刻的理化变化,为形成黄茶“干茶黄、叶底黄、汤色黄”的独特品质,创造了技术条件。
黄茶根据鲜叶的老嫩,通常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相对于绿茶,黄茶的杀青温度要适当低些,杀青采用多闷少抛的手法,以形成高温湿热的条件,尽可能较大程度地破坏叶绿素。通过闷黄,促进叶绿素的氧化降解,从而使绿色减少,黄色显露。由于热化作用贯穿于黄茶制作的始终,因此,苦涩味较强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蛋白质便会在湿热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淀粉水解为单糖;咖啡碱也会减少20%左右,由此,综合形成了黄茶的浓醇鲜爽、不苦不涩、香气清悦的品质特点。
黄茶轻微发酵的特点,使得黄茶醇和而不苦寒。在其他茶类还没有普及的过去,黄茶的诞生,对传统的绿茶产区,显得尤其重要。黄茶的存在,让不宜品饮绿茶的老人、胃肠虚弱的爱茶者,多了一种温和的选择。当红茶、黑茶、乌龙茶等发酵茶类渗透到传统绿茶产区之后,黄茶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本来市场份额不大的黄茶,逐渐式微没落,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茶的五彩世界里,不能没有了黄茶,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认识黄茶,更期待黄茶的蓄芳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