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都说普洱“越陈越香”,我自家存了几年的茶香气为何会消失?

都说普洱“越陈越香”,我自家存了几年的茶香气为何会消失?

2019-03-27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都说普洱“越陈越香”,我自家存了几年的茶香气为何会消失?

相信很多茶友们在品饮、收藏老茶的过程中可能都会发现,有很多种茶香会伴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此处抛开仓储有问题的茶不谈),大部分老茶都并不具备其“年轻时期”的丰富香气,那为何如此?

客观地说,普洱茶的原有的部分内涵物质确实会随着陈化而流逝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主要内含物质都会有所减少(更多的是在陈化的过程中进行了转变)。

这直接可在品饮中得到明显的体验,代表苦、涩的咖啡碱、茶多酚明显减弱,咖啡碱给肠胃带来的刺激和提神效果也几乎不显,鲜爽度的降低也说明氨基酸含量确确实实在减少,更不用说体现香气的速溶性内含物质了。那何为“越陈越香”?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主要香气种类!普洱茶的香气是其品质特征的体现方式之一,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普洱茶的香气及其在冲泡品饮中的变化,再借助于其他外在的表现方式比如滋味、体感等,来判断一款普洱茶的原料品质、加工工艺以及曾经的仓储状态,来判断这款茶品的好坏,确定其品饮以及收藏价值。

普洱茶中的香气从何而来?有人说是与之生长的环境有关,最典型的说法就是普洱茶的樟香与他生长的环境中的樟树有关,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我们知道绿茶的香气往往与之生长的环境有关系,比如太平猴魁的兰香,比如洞庭碧螺春的花果香,似乎已是十分确定的了,因为离开了那个特定环境种出来的绿茶确实没有原产地的特定的香气。

但是,普洱茶因为有长期存放和转化的原因,在香气的形成上就比绿茶要复杂得多。普洱茶原料产地之广、生产季节之长、等级之多、加工工艺之众、仓储环境之异造就了普洱茶区域香型非常复杂。普洱茶的香气既包含其新茶时自带的芬芳,又包含被认定是在长期的存放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芳香物质。这些芳香物质在数量和类型上相当多,因生态环境、仓储环境不同、茶的转化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比例,从而形成不同的香型。

都说茶树的喜好习性与人是非常相似的,相似的温湿度、相似的生态环境,四季如春的云南不只令人感到适宜,同时也正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大概这也正是茶树源自云南的原因吧!云南省复杂多变的地形造就了一缕茶香就是一个地域特色,一片茶叶亦是一种民族文化。

以至于目前仍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开采的天然古茶园,这“高山云雾出好茶”、“百山百韵”等美誉绝对是名不虚传、实至名归的。

细分普洱茶香气,最少可以说出十几种,但最受人们喜爱的实属兰香与蜜香,这两者在生、熟普洱中皆很常见。“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这是描写普洱茶最美的诗句,也正阐明是古人对普洱茶最真切的印象,兰香无疑是普洱茶最美的香气之一,纯正优雅,风韵迷人。

蜜香比较常见,很多普洱茶品经过一定时期的存放、仓储,往短短几年即可会有蜜香出现,陈化期较长的熟茶中更为明显,这两者最易被茶友们接受。

荷香来自幼嫩的普洱茶菁(笔者至今依旧很难区分荷香与毫香的差别),芽头虽非辨识普洱茶好坏的标准,但荷香深受“嫩芽党”茶友们的喜爱,是辨识茶叶嫩度的衡量标准之一。梅子香、枣香这类果香相对常见,烟香和木香也深受特定的一部分茶友们喜爱,这四者本身辨识度很高便不再多介绍,往往会与花香、蜜香等并存。

值得一提的是樟香与陈香,这两者在人们生活中听起来并非是多么令人愉悦和喜爱的气味,但这两者却是衡量老生茶的一种标志(药香与参香是衡量老熟茶的标志),是我们凭借气味辨识普洱茶年份和仓储的有利手段。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是奇偶我们追求和收藏先决条件,而真正能实现越陈越香的香气,无外乎这两者与前文提到的兰香。

我们要知道,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低温杀青”保证了内含酶类物质的活性不被杀死,同时也将其进行钝化,使其具有更大的转化空间。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

在茶叶仓储过程中,类酯、醇化合物氧化,产生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兰香、樟香、陈香等味的特征;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的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多糖类的物质生成,增加了茶汤的甜度;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于冲泡时既能溶于水,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达到补气功效。

使普洱茶青味散尽、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转甜、趋于醇和,同时茶气也会明显增强。

这就导致陈年普洱茶的少去了令人不悦的苦涩等刺激感与青味,增加了甜度、滑度、茶气等等令人心旷神怡的特质,这才使得“越陈越香”成为实质,这便是我们藏茶的真实依据!(本文来源网络,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陈放多久是最佳的饮用期

  有人以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和转化为基础解读普洱茶适饮期问题,有普洱茶经销商以茶叶选料为基础来解读,也有茶友以普洱茶的香气为基础来解读普洱茶适饮期。对于普洱茶的适饮期,有着诸多的决定因素。

  以品质划分:古树普洱茶的适饮期基本取决两大因素,一是普洱茶的品质因素,另外一点是品茗者的自身因素。普洱茶的品质因素由普洱茶的选料、加工工艺、存放环境和存放时间决定。原料等级高的普洱茶如芽茶类的,其转化规律是依次由青叶香向花香、果香、坚果香、木香转化,最后转化为陈香。口感滋味则由烈转柔。以加工工艺来区分,发酵过的普洱熟茶比普洱生茶转化时间要快,口感也更平和。存放环境对普洱茶的品质转化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湿度和温度较高,转化较快,反之则转化较慢。陈放时间越长,普洱茶的口感越平和。总体趋势是由烈转柔,由浓转淡的过程。

  另一个判断古树普洱茶适饮期的因素就是我们自身对普洱茶的口感要求。无论是普洱熟茶还是普洱生茶,其味觉体现基本都是甜度与苦度的高低、涩感与回甘的强弱以及汤感的浓厚稠润。对于新茶来说,口感一般浓强度要比旧茶要高,即所呈现的苦涩度和回甘都比较强烈,对于品茗者而言可能难以接受,所以需要通过陈放使苦涩度降低,但伴随的是回甘也会降低。

 

  由于陈放后苦涩感降低以及糖类物质的降解,使得茶汤的甜味更容易被味蕾感觉到。茶叶中的果胶类物质陈放后降解使得茶汤从浓稠变得清爽顺滑。

  以品茗者口感划分:由于每个人对味道的感受都有特殊的偏好,比如男性茶友大多会喜欢味道浓重且回甘强烈的口感,对苦涩度的耐受性较高;而女性茶友则偏向于甜润感较强的茶品,对苦涩感耐受性相对较低。所以同一款茶男性茶友喜欢而女性茶友却会觉得过于浓重难以下咽。反之,口感温和的茶品男性茶友则可能会觉得平淡无力。另一个因素是我们在不断品茗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对茶的了解,我们也会不断修正对茶品的要求,所以会出现以往觉得好喝的茶现在觉得不好喝,或者以往觉得不好喝的茶如今会变得适口。

  就一般而言,古树普洱茶的适口性一则是普洱茶综合品质的表现如何,二则我们自我的口感的要求如何以及对茶叶的陈放变化规律及转化后口感的判定,不同的茶品不同的品茗者不同的口感要求和对茶叶的理解不同,都会改变对同一款茶适饮期的判定。其实所谓的适饮期就是以当下的茶汤是否符合品茗者的口感要求,如已达到这一基本条件,我们则可以广义地认为这一款茶对某一人进入适饮期。

普洱茶要如何醒茶泡普洱茶之前的准备工作

醒茶是黑茶一道重要的步骤,一张普洱茶饼, 刚刚从竹筐、竹壳中拆出来的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要想品饮到口感上佳的老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不可遗漏的。普洱茶要如何醒茶呢?

醒茶,就是唤醒茶质。即使是只有七八年的老茶,经过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茶叶的品质提升。首先是拨茶,用茶刀将茶体分解,茶块的重量以七八克最佳。对于茶砖来说,从侧面开茶,可以轻松地将茶剖成两片,再用手掰成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影响茶汤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之后就是通风透气,将茶内的杂味吹散出来。将拨散的茶叶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为了防止茶沾染其他的杂味,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灯光照射。为了有效的醒茶,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是最好的选择。通风的时间根据茶叶的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两天,而入仓茶,陈化较久的茶则可延长至一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最后一步是,将通风后的茶收入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

确保茶罐干透的方法是将一把生茶投入罐中,盖好盖子闷放一日,茶叶不会吸潮变软即可。同时罐中放入一些干净的竹碳,更有利于吸附杂味,提升老茶的的品质。这就是普洱茶要如何醒茶的三个步骤了。

普洱茶知识:光照对于普洱茶树的影响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谁都知道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但并非所有植物都是喜光植物,有的是喜阴植物。

普洱茶知识:光照对于普洱茶树的影响

茶树就属于喜阴、耐阴植物。对茶叶生长最佳的光是漫射光,将光照遮挡30%~40%时茶叶品质最佳。日本的有些茶园为了品质甚至人工遮阴。全光照的茶树叶形小、叶片厚、节间短、叶质硬脆。遮光条件下的茶树叶形大、叶片薄、节间长、叶质柔软,茶叶中的含氮化合物量提高,咖啡碱、氨基酸、叶绿素、含氮芳香物质合成量增加,持嫰性好;同时碳水化合物相对减少,茶多酚含量相对降低,茶的涩味降低。

但是很多茶农不懂这些道理,认为增加光照可以增加产量,可以让茶发芽时间提前好满足不懂茶科学道理的外地茶商追求"明前茶"的要求,结果将古茶园中的其他树木大量砍伐,使茶园生态破坏,使遮阴度本来最适合高品质茶叶生长的茶园改成全光照茶园,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部分"茶专家"也在教茶农这样干。近年来除景迈等少数茶园保护较好外,大多数茶园在不停的砍伐破坏,茶叶品质严重下降,将来这样恶果会留给他们的后人去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