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发展史

普洱茶的发展史

2019-03-27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普洱茶最早栽种、使用和传播

史料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8个小国,共同伐纣。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蜀》有记载“丹漆荼蜜……皆纳贡之”的记载。晋《七诲》记有“南中茶子”,就是成个成块的紧茶。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以云南为主的西南地区已经有紧压茶,那么普洱茶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普洱茶的传说

三国吴普在《吴氏本草》中记载:“苦菜—名荼……生益州谷山陵道旁。”云南在汉朝产茶,已得到证实。三国“武侯遗种”云南民间传说,古六大茶山的茶树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所种,古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武侯留物赐名所得。具清人檀(tan)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撤。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唐宋时期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发展史

曾出使南诏的樊绰所著《蛮书》卷七载:“茶出银生城(今云南景东、思茅、西双版纳一带)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云南巍山、南涧县一带)蛮杂以椒姜桂烹而饮之。”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普洱茶的发展史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宋徽宗《大观茶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普洱茶在西域的影响力更为广大。

元明清时期的普洱茶

元朝地名“步日部”,转音成汉字就是“普耳”(当时“洱”字无“氵”偏旁)。普洱一词最早见于此。元朝无固定名称的云南茶统称“普茶”,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必需品。

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明代万历年间的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说明,明代的普洱茶是“蒸而成团”的紧茶。

普洱茶的发展史

茶马古道商人运来毛皮、布匹、纸张、刀具等日常用品交换云南茶叶,以人背马驮的方式运送。

清朝时期普洱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年销量号称十万担以上,宫廷将普洱茶饮为贡茶。对于普洱茶的文字论著来说达到历史顶峰。涵盖药学、诗词、小说等都有普洱茶的记载。

清末到解放前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发展史

光绪二十二年(1895)勐乌、乌德被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到5000担;民国10年(1921年)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到6700担。1937年后,茶区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农民起义,居民尽迁走他乡,因而使得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园荒废,到1949年建国前夕,年产量只有401担。

普洱茶历史归纳

 

 

 

普洱茶的发展史

有用+10
分享

制作云南普洱茶的茶树类型有哪些?

  野生茶树

  野生茶树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米以上;茶树嫩叶无毛或者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厘米,成叶可长达10~20厘米;茶树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水甜回甘长且稳定。

  已知目前最古老的野生茶树为思茅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野生大茶树,这棵茶树由天福集团认养;另一棵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就是勐海大黑山巴达野生大茶树,其树高32米,树龄为1700多年。

  过渡型野生茶树

  过渡型野生茶树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者半开展,树高1.5~3米;茶树嫩叶多银毫,叶缘有细锐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3~5厘米,成叶可长达6~15厘米;茶树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色或黄绿色;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略薄而刚烈。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过渡型野生茶树为思茅澜沧县邦威野生大茶树,树龄1000年,高度为12米。此树由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杂交而成,因此称为过渡型野生茶树。

  荒山茶

  荒山茶又称家茶,此种茶为栽培型茶树,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掺杂其中,无人采摘或者少人采摘,这种茶园可以说是荒废的茶园。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荒山茶园是景迈万亩古茶园,树高约为2~3米。

  老茶园茶

  老茶园茶又被称为生态茶,这种茶基本上由野生茶树移植而来,所以也称为栽培型野生茶;茶树芽体肥壮多银毫,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2~3厘米,成叶长5~10厘米;茶树叶缘有细锐齿,叶身最薄,毛茶多呈浅绿、黄绿色;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却留存较短,水薄甜而较不稳定。

  台地茶

  台地茶又被称为灌木茶,目前云南茶区这种茶园最多,光是大渡岗茶厂就有2万多亩。台地茶为现在使用最多的茶,因为台地茶较容易种植,产量也较多,其缺点就是没有遮荫,且有些茶园会喷洒农药或者必须喷洒农药。 目前,管理的好的台地茶园也叫有机茶园,有机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去脂的乌梅普洱茶

去脂的乌梅普洱茶

现代人的饮食多半太过丰富,以致于越来越多人营养过剩身材走样。学会吃,控制吃,那么就不用担心越吃越胖了。中国食物、中国茶就有很多可以去脂的,在你饱餐后喝一杯去脂的乌梅普洱茶不仅助消化,还能减肥。

去脂的乌梅普洱茶的做法步骤

1、乌梅以清水快速冲洗后加入约1500g清水。

2、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约20分钟。

3、普洱茶倒入茶壶中(小安的茶具不精请各位看官们多包涵)以沸水快速冲泡。

4、 倒掉第一泡水5. 滤去乌梅渣,留汁冲泡普洱茶,待出香味即可饮用。

小贴士

1、普洱茶的等级差异很大,价格也不一而足,依个人品茗习惯挑选。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不但唤醒茶味,同时将附着已久的尘灰冲净这是不可缺少的动作。

2、普洱茶对促进脂肪代谢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想保持身材的朋友很值得一试。

除了去脂的乌梅普洱茶可以消食解腻、去脂减肥,这些食物一样有助减肥:

冻豆腐:能吸收胃肠道以及全身组织的脂肪,有利脂肪的排泄喔。

绿豆芽:含有较高的磷、铁之外,主要含有大量的水份,多吃绿豆芽,也不容易让脂肪在皮下形成。

凤梨:有蛋白质分解酵素,具有分解鱼、肉的功能,吃过大餐后可以吃些凤梨。但是体质不适合吃太凉食物的人,要尽量少吃。

薏仁:美白治痘,对水肿型的肥胖也很有帮助喔(孕妇除外~要禁吃)。

乌贼:每100g脂肪含量才0.7g,吃了它要变胖是很困难的。

木瓜:本草纲目记载:木瓜可以去水肿、治脚气病。

陈皮:对脾肺很好,可以帮助消化、排除胃部账气、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但是如果您有心脏或血管毛病的人最好少吃。

竹笋:低脂、低糖、多粗纤维,可防止便秘。不过竹笋有难溶性的草酸钙,胃溃疡的人不可多吃。

普洱茶14门派,看看你属于哪派


  在喝普洱茶的人相当多,正在成为一种风潮,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而且可以说各有目的和习惯吧。有天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将制茶,喝茶,收茶,售茶的人分门别类呢?于是写出以下文字,仅供各位茶余饭后之谈笑。我觉得现在普洱茶界可分以下派别:

  1.考据派:上承宋明考据学之余脉,将每个茶品之树种,产地,季节,制程,存放一一考证,以此断定茶之好坏。从某些方面来看,还不得不佩服这样的有心人,问题是有部分人士似乎矫枉过正,粹是在考虑包装方式,印刷字体,何厂生产,何人订制,产量如何,拼配方案,叶底形状。他们说起来真的头头是道,何止是厂家那么简单,连具体之山头乃至山向,树龄和树种都分析得一清二楚呵!甚至可以告诉你每一个小小细节,似乎非此不足以成为懂茶的人。可谓达到格物致知的最高境界!可惜的是,茶叶品质口感几乎和任何自然及人为的因素都息息相关。总的来说,好的茶几乎都有共通点,不好的茶却各有缺点。直到现在能从叶底完全分析茶的人还没有出世吧?如果说起包装等附带因素,造假的人当然也会研究,以此分析茶品更是空中楼阁。

  2.地域派:又可分云南派、澜沧江流域派和古六茶山派。但是这样的分法更加没有依凭。传统产地当然是云南一定区域,可是现在由于普洱茶热,单是在云南就有许多县产茶,也不断有新的古茶资源被发现,强制划定什么区域才可叫普洱茶并不科学,对很多地区的茶农也不公平。并且不可否认普洱茶虽然是特种茶。具有越陈越好的特性。但也只是六大茶类之一种,实际上靠近云南的边境国家也有相当多原料是很好的(甚至于超过云南很多地区的原料)。就以云南省全境,乔木中小叶种的茶树也不在少数。而且现在市面上流通销售的普洱茶,绝对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别省别国原料生产(这从云南年产量和全国普洱茶年销量之差就可算出来)。而能分辨出来的人又有多少呢?我认为就算从国际通行的原产地保护做法规范普洱茶定义,标准制程的普洱茶对地域要求也只能是标注了《云南普洱茶》的才需要云南原料。

  3.现代派:又分1.绝对熟茶派和熟茶;2.陈年生茶派。第一部分人认为茶必须是经过人工后发酵工序的才能叫普洱茶(熟茶),这个提法可说是完全割断历史与传统。无视现实存在的做法。第二部分人说到后发酵,他们把生茶的自然陈化也称为后发酵,当然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只是发酵那么简单,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红茶或黑茶了。因此这一派把普洱茶内涵和外延都缩窄了。

  4.传统派:1.一部分认为原始森林里的野生茶(最好是大樟树林里的)做的青饼才是普洱茶。2.日晒派:他们认为从前的普洱茶就是生晒后随便蒸压一下就可行,不用炒不用揉,基本上可说是“散收无采造法”,但是也太糊弄人了,问题是现在也的确有人这样做普洱茶的,但是历史上生晒的茶叶是不蒸压而直接煮后饮用。这样做我看不可以叫传统,要叫原始就对了。这种茶可称生片不叫普洱茶。这部分人不能说孤芳自赏,而且孤陋寡闻。他们对传统一律赞同,对改良一律否认,却不知确切的传统。也不知道我们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不仅继承同时也应发扬传统,在后人喝起普洱茶的时候,会记住我们对普洱茶发展的贡献。

  5.师傅派:当中还包括了跟风派和人云亦云派。他们没有固定的师傅,同时没有自己确定的看法。这不是说他们已经到了无我的境界,而是根本不喜爱不了解普洱茶;只不过人云亦云,附庸风雅而已。总的来说这一派听所有“师傅”的谆谆教诲,牢记在心。学到了一些知识,但大部分没有主见。容易跟错师傅不说。这类人无论喝了多久的茶,终究是一个门外汉。相当一部分是:“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所有学问,会问固然重要,最后消化理解还是要能学——自悟自肯。古人云:“悬崖撒手,自肯承当”就是此理。

  6.湿仓派:当中还包括各种技术仓。这样的茶没有喝到口中还是不可轻易否定。毕竟现在很多发掘出来的资料证明——普洱茶的传统做法中就包括通过加大普洱茶后期存放含水量加速陈化的。熟茶的发明制作不也是借鉴了马帮运茶,黑茶发酵,粤港的发水茶等等经验吗?而且现在市面上卖的很多真假陈旧茶不正是这类茶吗?这些茶品仍然占据了整个市场老茶的很大部分,如何分辨茶质的好坏,年份的真假就要靠我们自身鉴定水平的提高。因为在暴利引诱之下要求奸商讲良心无异于与虎谋皮。

  7.干仓派:可以说理念的风向逐渐转向喝干仓,但真正的干仓定义也各有说法,依我自己的理解在人觉得舒适的环境自然存放就很好。但市面上卖出来的干仓也有作假的!为什么?试一下云南存放的干仓商品茶,其中的苦涩味又有多少人喜欢呢?毕竟人甚至所有动物的天性就是趋甜畏苦!因此就有轻湿后再转干仓存放的,有高温低湿加速陈化等等。还有矫枉过正的所谓纯干仓派,放茶处总在抽湿,那就不知何时能转变,不如去喝绿茶吧?

  8.创新派:依照传统的理念,现代的眼光来制作各种新品质的茶,这部分人当然会有成功会有失败。这些茶品都要市场和时间来检验,但是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试验才能做出更好的、超越前人的好茶。

  9.收藏派:这一派又分自留派、投资派和投机派。这些人自己喝的,听别人说的普洱茶多了,对各种普洱茶都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为了各种目的,买了很多的茶(甚至是绝对喝不完的茶),留待升值就抛赚钱或避免今后茶价升喝贵茶。想以茶养茶的人还无可厚非,而只是以投资或投机为目的买茶的话,只是将茶做为工具而已。相当大程度上和买股票类似,投资派还好些,要看看茶叶的性价比。投机派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只要有差价只要能出手,无论是何处生产,无论原料如何,无论仓储干净与否,无论茶品的真假。总之无论如何,照收可也。

  10、名牌派:又分大厂派和纪念茶派及名人派,他们主要是大厂出的就好,纪念茶更好,名人也不错。在他们心中只要是大厂的茶没有不好的,不止是升值,茶质也肯定好。纪念茶也肯定比常规品要好。名人出的也不错(如果是大厂出来的名人就更好了)。当然能够包含这里两项或三项条件的茶品就更是好上加好!而这一派人很容易被收藏派利用,同时他们很多也是师傅派人士。

  11、陈茶派:基本上把旧茶、陈茶、古董茶吹到天上,反正大部分人喝不到,由得他们说。但是我认为如果不能兼收并蓄,对现在的新茶有了解。那也只是守茶奴(鬼)而已。

  12、玄玄派:主要有茶中茶派和无味之味派,基本上他们能把喝茶说成修道,普洱茶是种仙药。我们常人不要说向他们学习,想跟在后面瞧一瞧也看不到。因为他们和我们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的物种。

  13、独立派: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吸收各种知识并能与实际相联系。他们能够就茶论茶,别人说的有道理就接受,有不同意见就研究。决不用死的眼光看问题。而且他们才是真正的爱茶人。实际上,普洱茶也只是茶中一种,甚至是很普通的一种。生茶可说是特种绿茶,熟茶可归作特种黑茶。只是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八千多种茶中有其独特的地方,但并不是说普洱茶就是高不可攀的什么“茶中之茶”。普洱茶因为有越陈越好,生长环境较环保,养生作用较明显且有独特风味而受到喝茶人的喜爱而已。我们喝普洱茶不用研究太多的说法,只要能够不要太怕苦,不要太怕臭青味,日晒味,茶底有些许花朵和梗不必太在意。其他和一般的茶评价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茶质更加厚些。时间和普洱茶的关系就是——去芜存菁。时间给普洱茶带来了更好的质量,时间减去了普洱茶多余的重量。

  14、鱼目混珠派:包含忽悠派,这一派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存在,是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名不副实,假冒伪劣产品之根源。同时以上各派都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还有一些人士被忽悠,上当受骗。他们主要是利用现在普洱茶的蓬勃发展,品种繁多,定义不清,市场混浊,消费者资讯不足。滥竽充数来谋取不当之利。他们常用的手段有乱用茶箐,胡乱制作,伪造品牌,混淆概念,虚假宣传。而且经常几种手段同时使用,迷惑性更强。

  例如在制茶时使用不合等级,不是包装标示产地的茶箐。并且制程也不标准以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消费者买到贵茶不说,如果买到的是烘青存放N年之后,才知不可饮用。损失的就不止是金钱那么简单了。就说现在一些产茶省,使用本地烘青中小叶种茶叶制作普洱茶,每年各省的产量甚至达到几千吨之巨。这可以从各省茶业统计和发展纲要中证实。其后果很严重,影响很恶劣。还有就是有些人看到有利可图,市场上什么品牌畅销就贴什么牌。他们制作的茶品绝对“适销对路”。

  不一定物美价廉,但一定是侵权假冒。而混淆概念常常和虚假宣传混合使用。这样的方式隐蔽性和欺骗性更强。就说现在很多打注“乔木普洱茶”的茶品吧——实际上,云南台地茶园(密植新茶园)种的几乎都是大乔木种的茶树,反倒是野生茶有许多灌木种。再比如说“千年野生茶”,暂不说千年的茶树不多,就有也不准不应该采摘了。

  实际市场上卖的“野生茶”,有严重湿仓的级外粗梗老叶。也有用芭蕉叶包裹台地茶再火烧的茶品。甚至一些理条茶,把把茶只不过是台刈茶而已(台刈就是将地上的茶树全部砍伐)。因为重新发出的一些枝嫩梢较少,长出的鲜叶又长又大又嫩。如果是台地茶园种植的,因为太嫩,制作时会过热水再晒干就完成。这样的茶有收藏的价值吗?又比如说“螃蟹脚”,有人称景迈古茶树上才有。其实这种寄生植物无论在新老茶园,老树小树都有生长,就算是非茶植物也有寄生。只是说在某些地域多些罢了。而且管理水平越低的茶园越多。希望消费者今后不要再上当了。还有卖各种湿仓茶的时候乱报年份,赚取超额暴利。总之各种说法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消费者要避免上当,一定要多喝多问多听多看多学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