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说说三大主流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包括红茶)

说说三大主流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包括红茶)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文/景云

虽然没有系统的统计,但我想,全国茶叶销量,应该是三者的天下,也就是说,平常百姓跟他们接触的最多。有趣的是,这三个主流茶,正好代表三个工艺,而这三个工艺又直接影响三者的价值体现以及各种特点。

我先说一些,平常大家听过对于三者茶的一些话:“绿茶要喝新鲜的,不能放过年,最好当年喝完!”“乌龙茶长时间不喝要焙火,并且最好三年内喝完”“普洱茶新茶不好喝,放时间越长越好喝”等等等等,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听过类似的话,但为什么会这样呢?相信大家心里都会有个疑问。

先说绿茶:

说说三大主流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包括红茶)

绿茶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个字“鲜”因为重视这个鲜,所以绿茶工艺选择的是高温炒青,百度高温下不离锅,一气呵成!其目的是尽可能的杀死茶叶中的酶,从而茶不再发生变化,把茶的香气活性鲜爽度等得到最大的保持,可以这样说,炒茶的师傅相当重要,不过目前也有机器烘青绿茶的出现,这种工艺下的茶,把参与茶叶后发酵的酶大量的杀死了,导致绿茶一开始品质最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品质会每下愈况!用不了几年就发黄,茶汤浑浊,无味等等。

再说乌龙茶(包括红茶):

说说三大主流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包括红茶)

其实景云知道严格来说这是两个茶类,但是他们的工艺很接近,加上最近全国上下一片红啊~我就把红茶也拉进来一起说说,呵呵。

乌龙茶大体上是炒青加轻发酵,部分焙火,红茶则是全发酵,焙火(目前两者都有机器烘青)。由于这类茶的工艺目的是,要短时间内把茶的缺点苦涩降低!又要有高扬的香气,同时把茶的口感变柔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人为让茶发生发酵过程,等于说有目地的加速茶的陈化,往往难就难在到底发酵多久,焙火又应该多久。而这样的新茶,也是半年内品质最佳,比如铁观音,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大红袍,新茶往往火气比较大,半年后,喝口感更佳,但一样都是三年后茶内营养成分大量减弱,茶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化。除非再次焙火提香,不然不会好喝,当然也不可能比新茶时好喝。

最后说普洱茶:

说说三大主流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包括红茶)

普洱茶的工艺,简单来说就是晒青加发酵的工艺,简单来说,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各种工艺温度一直处于70度左右,导致大部分酶得以保留,为后续发酵留下催化剂。这种茶刚出来时候不好看也不好喝,更不会香,甚至难以下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茶会变得越来越好喝,等于说,茶在后期其实是自身发酵,把茶本身的苦涩等东西转化掉,当然现在因为需求加大越来越多机器烘青的普洱茶了,对于这部分茶,有待时间的印证。这里我表示的是传统工艺下保存得当的普洱生茶

简单说大体就这样,不过近年,景云发现越来越多茶不是按照传统的工艺去进行,比喻是明明是普洱茶却用了部分铁观音的工艺,明明是红茶却结合了绿茶的工艺,明明是绿茶的好材料,因为追流行,硬去做红茶普洱茶,等等等等,对于这些茶,我不想武断的去说好于不好,只能告诉大家,有得必有失,作为消费者清楚知道自己消费的是什么就好了。

说到这,有朋友会问,景云,你丫到底喜欢什么茶!?或者说到底哪个更好呢!?

老实说,三者我都喜欢,是茶我都喜欢,只是我不会用绿茶的标准去要求乌龙茶,乌龙茶的标准去要求普洱茶,普洱茶的标准去要求绿茶几年后的表现,也就是说,大家对待一款茶的时候,就应该成熟的用A茶类的特点去衡量喝的A茶,不要用A的标准去看待B。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行业洗牌,大品牌商先倒闭?

毛茶价格居高不下,成品茶价格一落再落,低迷的交易让很多茶人灰心丧气。房租、水电、用工薪水像一座座大山压的大大小小的茶商喘不动气。行业洗牌已迫在眉睫,这牌该如何洗,洗完之后市场会是什么样子将是业界最关心的问题,这里就跟大家聊一聊即将到来的市场洗牌。

【正文】

 

普洱茶行业洗牌,大品牌商先倒闭?

 

与大部分行业不同,普洱茶市场一向不受资本青睐,从事普洱茶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全部靠自力更生。大到年产值过亿的茶企小到茶叶市场的一个档口,自给自足是整个行业最真实的写照。所以普洱茶市场洗牌的形式以末尾淘汰为主,很少像其他行业那样,因为银行催债引起的资金链断裂导致行业巨头破产,在巨头破产后市场份额被排在后面的企业瓜分。然后银行又会为新起来的企业提供贷款,从而诞生新的巨头。

任何市场进入寒冬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销量下滑,对于自给自足的普洱茶行业来说,因为不需要偿还银行的贷款,所以不需要维持产量来作资产抵押。这与煤炭、钢铁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市场的表现为茶企减少产能、降低价格、经销商与终端零售商减少进货。如果寒冬持续的很久,最上游的茶企就会缩减规模甚至从茶企变为当前市场能出货品牌的经销商,而经销商由于终端零售商的停止进货转为自己做零售。而终端零售商因为房租、水电、人工的压力被迫倒闭。当终端零售商推出市场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同时普洱茶整体产量与价格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市场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从寒冬中复苏。

 

普洱茶行业洗牌,大品牌商先倒闭?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普洱茶行业洗牌会从大品牌商的倒闭开始,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很难发生。因为整个行业贷款规模很小,由于资金链断裂出现资产抵押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而且芳村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圈,通过股权转让来获取资金以维持企业的运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行业严格遵循末尾淘汰的法则。

自改革开放到现在,普洱茶市场几经起伏。到今天为止,只要成长起来的茶企最多因为寒冬的影响沦为2、3流小企业的,没有哪个大品牌彻底从市场中消失。就连经历过资金链断裂的昌泰号,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各大茶博会上看到他的身影。但是这么多年倒掉的零售商不计其数,所以研究普洱茶行业洗牌以及判断行业何时走出寒冬应该从上游茶企缩减规模的情况,中间经销商转作零售商的数量以及终端零售商倒闭的规模来综合判定。

普洱茶村寨之巴来小寨村

  巴来小寨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来村委会,该村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水量1400毫米,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

 

  位于基诺乡东南边,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乡政府65公里

 

  特产茶叶、橡胶等知名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

 

  村情概况

 

  巴来小寨村隶属于基诺山基诺族乡巴来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基诺乡东南边,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乡政府65公里。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59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6929亩,其中橡胶6812亩,茶叶17亩。有农户83户,有乡村人口342人,其中农业人口342人,劳动力2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3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59亩(其中:田226亩),旱地33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6929亩,主要种植橡胶等经济林果。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3.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12万元,占总收入的15.83%;畜牧业收入19.33万元,占总收入的6%;林业收入240万元,占总收入74.3%。农民人均纯收入3743元,农民收入以橡胶等为主。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6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83%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云南茶叶的发展时期是明代,较为有名的茶是太华茶、感通寺茶和湾甸(今昌宁县内)茶。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明代,云南茶流通全省,普洱茶当数是销量最大的一类,销量在天启年间(1621~1627)已达到四百石左右。

  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车里之普耳(明代”普耳“之”耳”无三点水),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明谢肇淛《滇略》中也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两条是最早有普洱茶的记载,对其名称和产地都有重要意义。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清朝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马古道、贡茶、古六大茶山、普洱府、改土归流、茶法、七子饼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或得到极大发展。

  在清人阮福《普洱茶记》中,首句就写“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普洱茶”一词完完全全的出现在了记载中,一直沿用至今。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现今,普洱茶这一叫法也被部分人认为是云南普洱产的茶叫普洱茶,也有人误认为普洱茶是一类叫做普洱茶树做的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给大家介绍一下普洱茶的标准定义了。

  普洱茶是指云南一定区域内以大叶种为原料,按特定工艺制成的晒青毛茶和紧压茶,这一类被通常是指普洱生茶,属于后发酵茶。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通常称为普洱熟茶。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故而,只要是满足以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按特定加工工艺而成的茶就可称为普洱茶,这个定义直接否定了上面所讲的两种单一误解:

  普洱市在2007年1月由思茅市更名过来,普洱茶叫法要比这个早很多,早期记载的区域还包含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部分地区,划分区域要比现在的广很多。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普洱茶树并不是一种单独的茶树,也属于茶树一类,部分人所说的普洱茶树制作的,从字面上理解为茶树的适制性,只是单一表明这类茶树更适合做普洱茶而已,这一类说法也极大的误导了一部分人对普洱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