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为何会成为中国名茶

六安瓜片为何会成为中国名茶

2015-09-14 访问量: 213 茶礼仪网

  六安瓜片为何会成为中国名茶,关于绿茶六安瓜片的得名,尚且没有史料考证,所以民间的传说也是众说纷纭,且不论其真假,闲来无事,我们也当着一笑置之的趣闻。

六安瓜片

  不过,在茶界六安瓜片的历史,关于六安瓜片比较靠谱的两个说法是,在1905年前后,由六安茶行发评茶师,导致了同行的金寨麻埠茶行及另外一家茶行,引发了行业内的竞争,竞技之下,各施所长,最终的成茶色香味形兼具,于是流传开来。

  而另一种说法,是和袁世凯扯上了关系,麻阜附近的祝家楼财主是袁世凯的亲戚,因为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不过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都不能让袁世凯满意,为此,祝家为了取悦袁世凯,不惜血本的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这就是绿茶六安瓜片的前身。

  以上两种说法,随着时过境迁,我们已经真假难辨,但是我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六安瓜片采制技术是在大茶的基础上,汲取兰花茶、毛尖制造的技术精华,逐渐演变而来的,其色香味形可谓都是独具一格,因而受到了爱茶之人的喜爱,成为了绿茶中的上品茶叶,也是中国名茶之一。

有用+10
分享

六安瓜片等级

  众所周知,六安瓜片在绿茶中是属于极具营养价值的一种类型,在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系列中,其更是牢牢的占据着一席之地,可见,大家在平时常喝六安瓜片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一般来说,在六安瓜片的选择中,是需要根据其等级的不同来进行的,因此,接下来本文就将六安瓜片等级的区分告知大家。

  首先,我们就来介绍六安瓜片等级的具体区分依据,现在的六安瓜片分为‘名片’和‘瓜片’四级,共五个级别。其中‘名片’只限于齐云山附近的茶园出产,品质最佳。‘瓜片’根据产地的海拔高度不同又可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其中内山瓜片的质量要优于外山。

六安瓜片等级

  除了要了解六安瓜片等级的区分外,对于六安瓜片的等级标准,大家也是应该详细了解的,六安瓜片的等级具体可以分为极品,精品,通品,而通品中由包括了一级,二级,以及三级,依此排序,六安瓜片的品质便依次下降。

  作为绿茶中的一种,六安瓜片可谓是有着渊源的流传历史的,其在唐朝时期就已经被誉为名茶之一,而且,在清朝时期,六安瓜片更是作为朝廷上常用的贡茶品种,可见,六安瓜片是十分值得我们在平时去饮用的,需要注意的,由于六安瓜片等级的不同,其在价位和口感上也是有所差异。

六安瓜片工艺独特

六安瓜片工艺独特。其独特处是无法用机械,必须采用传统工艺,工具是生锅、熟锅和竹丝帚或芒花帚。炒制时,每次投鲜叶100克左右,翻炒1—2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暗时,转至熟锅,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

六安瓜片的颜色、香味之所以与其它茶叶不一样,其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拉毛火时,均用精选栗炭,每烘笼投2—3斤,烘到八九成干时,拣去黄片、 漂片、红筋、老叶等。拉毛火的后一天开始拉小火,每烘笼投叶5—6斤,火温不宜太高,烘到足干。

拉老火,场面很大,木炭通红,火焰冲天,两个人抬着烘笼烘上3—5秒钟.拾下翻茶,如此这般,连续翻烘81次.直至叶片绿中带霜.趁热装桶密封。这样,六安瓜片就形成了特殊的色、香、味、形。

安徽名茶: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茶是绿茶中的名品,但由于产量的制约,很多茶客对它“只闻其名,未见其容”。绿茶按外形区分,可有7种,一是扁平挺直状的,如西湖龙井;二是芽茸状的,如碧螺春;三是芽苞状或芽尖状的,如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四是圆珠状的,如平水珠茶;五是眉条状的,如屯绿;六是针状的,如南京雨花茶;还有一种便是片状的,其代表品种就是六安瓜片了。

顾名思义,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县,外形似瓜子,呈片状。实际上这句话还不够准确,六安瓜片的真正产地的安徽省的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故又称“齐云名片”。而之所以称“六安瓜片”,主要是因为金寨和霍山两县旧时同属六安州。这个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备了良好的产茶自然环境。更为奇特的是,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沁人茶香。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曾一度作为贡品,献于宫廷,明朝闻尤《茶笺》一书称:“六安精品,入药最佳”。解放后,三次被评为国家优质名茶,出口到香港等地。据周恩来总理的卫士乔金旺回忆,总理病重期间,有一次突然提出想喝六瓜片茶,办公厅的人费了很大周折,才满足了他老人家的心愿。喝过茶后,总理解释说,抗战初期,新四军军长叶挺曾送他一大筒六安瓜片茶,喝了这种茶,就好像看到了叶挺将军。可见六安瓜片在两人心中的位置。

六安瓜片的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窍散风之功效。如此优良的品质,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离不开精细考究的采制加工过程。瓜片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谷雨致电立夏之间,较其它高级茶迟半月左右,攀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随攀随炒。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仅烘片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然后趁热密封储存。果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
(摘自《农业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