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工艺独特

六安瓜片工艺独特

2019-09-1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六安瓜片工艺独特。其独特处是无法用机械,必须采用传统工艺,工具是生锅、熟锅和竹丝帚或芒花帚。炒制时,每次投鲜叶100克左右,翻炒1—2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暗时,转至熟锅,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

六安瓜片的颜色、香味之所以与其它茶叶不一样,其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拉毛火时,均用精选栗炭,每烘笼投2—3斤,烘到八九成干时,拣去黄片、 漂片、红筋、老叶等。拉毛火的后一天开始拉小火,每烘笼投叶5—6斤,火温不宜太高,烘到足干。

拉老火,场面很大,木炭通红,火焰冲天,两个人抬着烘笼烘上3—5秒钟.拾下翻茶,如此这般,连续翻烘81次.直至叶片绿中带霜.趁热装桶密封。这样,六安瓜片就形成了特殊的色、香、味、形。

有用+10
分享

六安瓜片是怎么来的六安瓜片的历史发展如何

一般情况下,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给我们说些远古的小故事的时候第一句的口头禅总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像是着了魔似的,现在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小朋友这样说。关于六安瓜片的由来,童鞋们,你们没觉得我要是这样开头,你们保证不会打爆我眼睛吗?扯完有的没的我们就进入正题吧。

关于六安瓜片的由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民间的,另一个就是官方的;版本的不同导致在细节上描述也是有所不同的,先来了解民间版本吧。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六安瓜片的由来并没有实际上的考证,正史那么多都还会来得及解说,更何况是写如芝麻绿豆的小事件呢?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成了今日的六安瓜片茶。

作为全国小有名气的名茶而言,六安瓜片的由来是很值得人们去了解的,只有了解了一个事物的起源,才能够看到它的未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

品质独具一格、制作工艺独到的六安瓜茶,虽无历史考证六安瓜片的由来,但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它的地位都有着不可明灭的说法,可见其可贵之处了。六安瓜茶作为众多名茶中的一种,自是被当代人所喜爱,也被保健公司挖掘出来作为保健品的噱头在推广。

六安瓜片的品级区分一共多少个等级区域

众所周知,六安瓜片在绿茶中是属于极具营养价值的一种类型,在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系列中,其更是牢牢的占据着一席之地,可见,大家在平时常喝六安瓜片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一般来说,在六安瓜片的选择中,是需要根据其品级的不同来进行的,因此,接下来本文就将六安瓜片品级的区分告知大家。

首先,我们就来介绍六安瓜片品级的具体区分依据,现在的六安瓜片分为‘名片’和‘瓜片’四级,共五个级别。其中‘名片’只限于齐云山附近的茶园出产,品质最佳。‘瓜片’根据产地的海拔高度不同又可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其中内山瓜片的质量要优于外山。

除了要了解六安瓜片品级的区分外,对于六安瓜片的品级标准,大家也是应该详细了解的,六安瓜片的品级具体可以分为极品,精品,通品,而通品中由包括了一级,二级,以及三级,依此排序,六安瓜片的品质便依次下降。

作为绿茶中的一种,六安瓜片可谓是有着渊源的流传历史的,其在唐朝时期就已经被誉为名茶之一,而且,在清朝时期,六安瓜片更是作为朝廷上常用的贡茶品种,可见,六安瓜片是十分值得我们在平时去饮用的,需要注意的,由于六安瓜片品级的不同,其在价位和口感上也是有所差异。

六安瓜片选购常识

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干茶评赏

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干茶发汤品尝

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