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正山小种>茶界泰斗张天福的正山小种情结

茶界泰斗张天福的正山小种情结

2019-04-26 访问量: 23 茶礼仪网

有“中国茶界泰斗”之称的张天福,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所列现代十大茶叶专家目前唯一健在的。另几位相继过世的是吴觉农、王泽农、陈掾、庄晚芳、胡浩川、方翰周、冯绍裘、李联标、蒋芸生等。张天福1910年9月21日出生于福州名医世家,是福建茶业科研与教育的创始人。他一生从茶、嗜茶,惟茶是求,以身许茶,与茶有不解之缘,为福建省的茶业发展和巾国的茶事活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茶界泰斗张天福的正山小种情结

正山小种是发源于现武夷山市星村镇的桐木。桐木位居星村镇两北部,地处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海拔2185米黄岗山的西南方深处。因生产桐油而名。宋代为崇安县仁义乡周村里桐木关,古代为中原人闽咽喉要道。

20世纪30年代的桐木,南于受战争的影响,穷乡僻壤,道路崎岖,土匪出没,人烟稀少,与世隔绝,茶园荒芜,正山小种几乎绝迹。

为发掘和恢复中国特有正山小种红茶的生产,改善茶农的生活水平。1940年张天福先生和随从,身带大笔生产贷款资金,冒着生命危险,从星村出发,翻山越岭,途经曹墩、黄竹坳、皮坑口、高桥等地,借宿荒野人家,在桐木建立“正山小种红茶示范基地”,由正山小种第二十二代传人江润梅先生负责收茶、制茶和基地的管理工作。

为提高保证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品质量,张天福感到零星分散于山村小户的茶叶是没有发展前途和市场优势的。要发展高质量的顶级红茶,只有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技术指导、科学管理、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于是,他又在桐木的庙湾、龙渡、三港成立了三个茶叶生产合作社。三个合作社共有社员代表及社员40余人。分别由江润梅、张金发。傅贵发任理事主席,张如清、温其玉、邓文亮为监事主席,徐义兴,傅根旺。雷隐渔为经理,并由示范茶厂给予直接贷款。这一年星村制茶所共收进桐木三个合作社正山小种干毛茶54166斤,发放贷款40478元,应得价款41135.73元;按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级的占13.6%、乙级占59.4%、丁级占8.4%、丙级占18.6%,收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大家非常满意。它使已濒临衰亡的正山小种得以生机和延续,为后来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茶界泰斗张天福的正山小种情结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受市场的影响,正山小种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张天福作为福建省政协委员,在委员提案中提出“应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和正山小种红茶”。他在提案中说:“正山小种是我省唯一独特的外销产品。不能以眼前经济效益来衡量,应慎考虑,清醒认识‘倒牌容易创牌难’,从全局长远和生产发展的观点出发,保持我省茶叶种类多,出口货源丰富多彩的优势。”在张天福的建议下,政府部门给予重视,使正山小种这一传统红茶得以继续保留并发挥效益。

下面是张天福先生于1984年3月12日给福建省政协关于《建议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红茶》的提案:

建议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红茶

提案人:张天福

附议人:李润梅林承周

理由:

五六十代福建省主要生产红茶(即闽红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自1970年起,为适应市场需要,实行红改绿后,历年仍保留生产部分工夫红茶1.2万担,正山小种0.3万担。其目的:一是不使历史传统名茶绝迹于国际市场,二为今后扩大销售,积极创汇,提供有利基础。在省茶叶学会第三届代表会上,建阳和宁德地区的代表反映:1984年外贸部门对三大工夫和正山小种,因出口成本换汇率低,采取一刀切,全部砍掉停止生产。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不妥,不论从生产观点和长远眼光来看,这两种红茶,生产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早负盛名,其中闽红三大工夫早在国内就与“祁红”、“滇红”并列驰名于世界。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工夫红茶必须保持出口,占领市场,何况“祁红”、“滇红”等产量都比我们多,现仍始终保持历年出口,唯独福建仅留极少量的工夫红茶,不留余地全部砍光,把三大工夫绝种于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感到“倒牌容易创牌难”。至于正山小种更是福建省唯一独特的外销产品,市场容纳量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据传英国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泡一杯正山小种,这使其成为贵重的珍品。且正山小种在国内外是我们福建独家经营的商品,因此我们对上述两个品种的砍留问题,不能单凭眼前经济效益去衡量得失,应慎重考虑从全局长远和生产观点出发,采取定点定量发展生产,努力提高品质,积极开拓市场,增加出口品种花色,合理调剂外贸出口盈亏汇率或向省财政部门申请拨补扶植生产款(特别正山小种是产于崇安桐木关老区根据地),以求保持福建省茶叶种类多、出口货源丰富多彩的优势。

办法:

建议省外贸部门从全局长远和生产观点出发,会同省茶叶公司商讨,采取定点定量保留生产,努力提高品质,积极开拓者市场,合理调剂出口盈亏换汇率或向省财政部门申请拨补扶植生产款加以解决。(1984年3月12日)

乡情,会浓浓地浸润在每个人的血脉里。一个人生中,经常让你牵挂,最让你放不下的,就是那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桐木是张天福先生70余年前工作过的地方。不论他走到哪里,心里最让他割舍不下的,还是正山小种以及为正山小种恢复发展一同并肩一工作的茶人茶友。2002年6月20日,93岁的张天福在中共武夷山市委副书记黄雄、武夷山市茶场场长祖耕荣等人的陪同下来到阔别60年的桐木村,重登桐木关。看望当年庙湾茶业合作社理事主席江润梅的老伴,问寒问暖,并赠以厚礼。

当看到江润梅孙子、正山小种第二十四代传人汀元勋继承祖业,事业有成,十分高兴。在交谈中,张天福对江元勋说:“正山小种完全有条件再度成为世界顶级红茶。”“看得准,还必须抓得紧,看准了抓紧了就得干。看得准、抓不紧,不如不干,干好一个,再干一个。干事业切记一心二用,事无巨细,从细微人手。”并欣然提笔书写了“正山小种发源地”、“茶业世家”两幅墨宝赠与江元勋。这无疑是对江元勋和桐木茶农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

张天福此次桐木之行,为立志继承祖业,做大做强正山小种红茶事业的江元勋,指明了方向,使江元勋看到了新的希望,新的更大的发展前景。2004年6月l5日,为庆祝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会成立,江元勋由心而发,撰写了题为《六十年半世纪情感故人心为茶农为茶业心系桐木关——记茶界泰斗张天福爷爷60年后重返桐木关》的文章,在大会上交流。现予转录:

六十年半世纪情感故人心为茶农为茶业心系桐木关——记茶界泰斗张天福爷爷60年后重返桐木关

江元勋

2002年6月20日,对桐木人来说是个难忘的好日子。在武夷山市委副书记黄雄、市茶场场长祖耕荣、武夷星老总何一心先生的陪同下桐木关迎来了一位世纪老人、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桐木的山欢了,水笑了,桐木关的茶农以及我家四代人都沉浸在无比的快乐和激动中。因为人们知道,我们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已太久、太久了。60年了,张爷爷再度光临桐木关,是我家继承先人与其交往,使得这种情谊能承上启下得以延续。张爷爷的到来坚定了我继承先辈从事茶业事业的信心,这将给正山小种红茶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发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0年一晃而去。当年风华正茂的张厂长,现在已是九十有三高龄的茶界泰斗。张爷爷从车中下来,健步来到寒舍,他老人家容光焕发谈笑风生。关心地问我们的生产、生活和今后的发展,并总结性地将他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我们好好干。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张爷爷拉着我奶奶的手,问寒问暖了解我祖父去世后这几十年期间我家的情况,并赠予她老人家厚礼。此情此景让人感动,难以言表,真可谓山高水长、情深义重。这足以体现了张爷爷怀旧,不忘旧交的可贵情怀来到厂区后,张爷爷高兴地与我们讲起了60年前(1941)来桐木关的过程及桐木关当时正山小种红茶的发展情况,并欣然留下“正山小种发源地”与“茶业世家”两幅墨宝,为正山小种和我家、我厂“正名”,并将他总结的茶学精髓“俭、清、和、静”题匾赠予我,以勉励我今后努力工作,并教诲我为人和创业的道理……

茶界泰斗张天福的正山小种情结

抚今追昔,张爷爷60年前第一次来时,桐木关是处于大山深处的穷乡僻壤,与外界几乎隔绝,这里没有农田,没有交通,唯一与外界相通的是崎岖弯曲而叉陡峭的羊肠小道,居住在这里的人,开门见山,生产生活靠的是肩挑背驮。

桐木早在明末清初就创制生产了正山小种红茶,并曾一度闻名繁荣于欧洲茶叶市场。大革命时期受战争影响,桐木关人烟凋敝,一片凄凉,土匪出没,打家劫舍,茶园荒芜,正山小种红茶生产几乎绝迹,茶农的生活苦不堪言。可幸的是,就在这危难之时,正当华年的张爷爷为振兴中国茶业,改善茶区人民生产生活,在崇安创建了福建示范茶厂并担任厂长。为发掘和恢复正山小种红茶的生产,他不顾道路艰险,从崇安赤石徒步翻山越岭,北上桐木关,往返途中借宿于荒野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大笔生产资金来到桐木,为的是建立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示范基地”,并将其管理工作交付于我祖父江润梅办理。我祖父在张爷爷的关心和帮助下开展茶叶工作,使桐木部分茶园又恢复生产制作。桐木关的茶农在青黄不接之际又有了生活来源。这些使得正山小种红茶得以延续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正山小种红茶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都得益于我祖父结识了张爷爷这位良师益友。

古老的正山小种红茶几百年来一直是桐木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它也是众多红茶的奇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下,正山小种红茶原始的手工制作已无法适应生产需要,20世纪50年代,桐木关改用了张爷爷发明的木制揉捻机械,大大提高了正山小种的制作水平和品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正山小种红茶在原“桐木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期间的几十年里,张爷爷虽未来桐木,但他还一心牵挂着桐木茶农的生产生活。就如何更好发挥正山小种红茶的经济效益,解决好桐木茶农的生产销售出路,使茶农能够逐步走向富裕等问题,他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如在计划经济的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受市场的影响,正山小种红茶又一次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时,他在省政协的提案中提出建议:“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功夫和正山小种红茶”。他说:“正山小种是我省唯一独特的外销产品,市场容纳量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据传英国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泡一杯正山小种红茶,其成为贵重的珍品。正山小种在国内外茶的砍留问题,不能单凭眼前经济效益去衡量得失,应慎重考虑从全局和长远观点出发,采取定点定量发展生产,努力提高品质_积极开拓市场,增加出口品种花色等办法_并合理调剂外贸出口盈亏汇率或省财政部门申请拔补扶植生产款项(特别提示:正山小种是产于崇安桐木关老区根据地)以求保持我省茶叶种类多、出口货源丰富多彩的优势。”在张爷爷的义、支持和帮助下,政府部门给予重视,使得正山小种这一传统红茶得以继续保留并发挥效益。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作为“茶业世家”正山小种茶事的传人,茶界泰斗张爷爷的谆谆教导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正如他老人家教导我时所说:“看得准,还必须抓得紧,看准了抓紧了,就得干。看得准,抓不紧,不如不干。干好一个再干一个,干事业切忌一心二用,事无巨细,从细微处入手。”他还教导我:“为人处事应正直坦荡,胸怀有志,做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两年来我虽逐步取得一些小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与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有关。他的言传身教,给人以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鞭策着我去努力、求上进;这种精神力量也来自张爷爷“俭、清和、静”四字箴言的启示。我想这种精神不仅是张天福精神,也是中华茶人的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他不为名利,胸怀大众,勤俭朴素,清正廉明,待人和蔼,不畏权贵与困难,为中国的茶叶事业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他广博精深的茶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一代叉一代茶人已成为我国优秀茶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高尚人格值得所有茶人及后生晚辈尊崇和学习,是与今天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一致的。今天,张天福茶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无疑将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我祝愿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发扬光大。值此之际,我祝愿张爷爷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张天福爷爷是我们茶业战线上的老师、茶界泰斗。我只是一名新兵,他的茶学思想全而丰富,我接触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虽然我有幸能走近当代茶界泰斗,但认识肤浅,不免错误,敬请指正。

2004年6月15日

有用+10
分享

正山小种红茶的保存方法值得了解

原产于中国福建的正山小种红茶,可称得上是红茶的祖先了,其他的红茶大多源自于它。而如此历史悠久的红茶,自然也是备受人们青睐,尤其是对于茶爱好者来说,又怎么会放过如此难得的机会呢。茶虽是极品,然而保存时却也是不易,如何才能使得正山小种红茶历经年月却不变质呢,那就往下看吧。

正山小种红茶的保存方法值得了解

正山小种红茶诞生于明末清初;产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世界双世遗产地”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早在17世纪初就远销欧洲,并大受欢迎,曾经被当时的英格兰皇家选为皇家红茶,并因此而诱发了闻名天下的“下午茶”。

与其他的茶叶品种相比,正山小种保存起来相对会显得简单些,通常情况下是将其放置在密封、避光的地方,同时我们知道不论是那种茶叶都会比较容易受潮,所以存放的地方要选择干燥通风些的比较好。

正山小种因为它本身所具备的红茶的性质,使得它成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叶,储存时间越长,茶的口味越醇厚,口感越独特,对于爱好喝正山小种红茶的人来说,学会恰当且正确的储存正山小种成为特别关键的一步。上述文章中所介绍的方法比较简单,也适合家庭或者茶室保存茶叶,大家一定要记住哟。

正山小种桐木红茶传统味

正山小种属于红茶类,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有养胃护胃、提神消疲、生津清热、抗衰老、解毒等多种功效作用,那么喝正山小种怎么冲泡呢?

一、准备所需要的茶具:

白瓷壶、公道杯、品茗杯、茶刀、茶荷、茶匙、茶叶过滤网、茶盘

二、准备冲泡正山小种要用的山泉水:

冲泡正山小种最好是使用新鲜的山泉水,水温控制在100摄氏度以上,这样才能把正山小种的韵味散发出来。

三、洁具:

湿壶:将随手泡中的热水冲入壶中温汤。

温公道杯:将紫砂壶中的水倒入公道杯中温汤。

温杯:将公道杯中的水再次温烫品茗杯。

四、冲泡:

根据茶壶的大小选择适量的茶叶,用茶匙将正山小种红茶放进茶壶中,然后将煮沸的山泉水用悬壶高冲的方法倒入茶壶中,这样可以使茶叶在茶壶里滚动起来,从而达到茶汤均匀的效果,冲泡好后可以将它分进各个茶杯进行品饮。

冲泡正山小种的注意事项

冲泡的水温

掌握冲泡正山小种的水温是非常重要的,适合的水温有利于正山小种茶叶香气、滋味以及所富含的内含物的浸出。一般我们选用煮沸后自然凉至90℃左右的水冲泡,会较传统绿茶水温偏高的原因是在于正山小种红茶的选料及制作工艺特殊。

头泡的“温茶”

头泡的“温茶”出水要快。这一泡的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0秒,5秒内出水为佳,防止正山小种红茶香气产生不良的影响,不同品种的正山小种红茶浸泡时间不同,通常来说正山小种红茶不适合长时间的浸泡,一般前4泡的浸泡时间不宜超过30秒,后几泡浸泡时间可以略长一些,但也以不要超过60秒为宜。

茶具选用红茶茶壶茶杯组泡,杯子选用白瓷杯或玻璃杯。采用工夫泡法也可,但要用瓷类盖碗或玻璃组具。因为玻璃杯和瓷杯口大,属口开放型,而且杯壁保温性好,散热均匀,常用于冲泡红茶。将杯具洗净暖热之后,即将5~8克红茶放入白瓷杯中,然后冲入沸水,3~5分钟后出水,先闻其香,再观其色,然后品味。一杯茶叶通常可冲泡8~10次,与乌龙茶的功夫泡法基本相同。

正山小种武夷红茶送礼

正山小种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红茶,产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崇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又称星村小种、桐木关小种和拉普山小种,茶叶经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正山小种曾夺得中国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五星级国际茶王”的桂冠,并有“英国皇室茶”之称。那正山小种属于十大名茶之一吗?

正山小种虽然名气大,但却不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国的“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多种说法,现在一般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正山小种属于红茶,茶叶乌黑发亮,茶汤呈深红色,因为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的,所以茶香带松烟香并且经久香浓,茶汤味道浓烈,带有桂圆味。一般茶待茶汤冷后会出现苦涩味,而优质的正山小种茶汤冷后,却会有甜味润口,且有耐泡、再浓也不苦的特点。人们喜欢用正山小种来调配饮料,因为正山小种能够起到提高味感的作用,因此也被作为咖喱和肉的菜肴搭配。

根据茶叶品质的不同,正山小种又细分为四大类:

1、碎茶:碎茶呈颗粒状,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香气芬芳,汤色红亮,味道浓强鲜爽,叶底红匀。碎茶当中还有一种茶称为叶茶,它属于传统红碎茶中的一种,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嫩茎较多。

2、片茶:形状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香气比较纯,汤色稍红,味道浓但略涩,叶底红匀。

3、末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末,色泽乌黑或灰褐,茶汤深暗,茶味粗涩,叶底暗红。采用的原料为菜茶。

4、菜茶:条索状,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花籽特别多,可供播种。

正山小种虽不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但也是红茶中的精品,是值得一尝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