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茶文化之茶之性——靜

茶文化之茶之性——靜

2019-05-15 访问量: 20 茶礼仪网


茶樹生於山野,稟山川之靈氣,聚天地之精華,被人們視為“草木之靈者”,備受鍾愛。唐朝杜牧更有詩雲:“山實東南秀,茶為瑞草魁”。茶樹默默生長,寒冬不凋,四季常青,既不似蒼松迎風而立,也不如翠竹搖曳而惹人注目,自可是生的君子謙遜之風。

儒家以靜為本,止於至善。是以虛靜之態作為人與自然萬物溝通的渠道。

道家把“靜”看成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靜虛則明,明則通。“無欲故靜”,人無欲,則心虛自明,所以道家講究去雜欲而得內在之精微。《老子》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莊子》也說: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老莊認為致虛、守靜達到極點,即可觀察到世間萬物成長之後各自複歸其基础。

茶人需求的,正是這種虛靜醇和的境界,因為藝術的鑒賞不能雜以利欲之心,一切都要極其自可是真摯。因此必須先行:入靜,潔淨身心,純而不雜,如此才能與天地萬物“合一”亦即暢達對象之中,不僅“品”出茶之味道,而且“品”出茶的精神,達到形神相逼的狀態。

記得周渝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靜不是死板,靜是活的,要由動來達到靜。由動入靜,這話說的多好啊。動和靜的不同體驗,會讓人愈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靜。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茶藝入門易,入道難。爾等需繼續努力。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