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鹭岩】武夷山岩茶的贵族“范”儿——杯底见莲花

【鹭岩】武夷山岩茶的贵族“范”儿——杯底见莲花

2019-05-15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这不是新颖的诗句了,可是我们难以找出比这更可以传递武夷山岩茶意蕴的句子。

  武夷山岩茶……是当今世界茶叶大帝国中,我国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代表。

   ——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声誉主任 骆少君

  茶之贵族,杯底见莲花

  


武夷山岩茶

  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一篇《叶嘉传》,说叶嘉“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后入朝,得到汉武帝垂青,谓之“清白之士”。虽然遭遇臣僚嫉恨,仕途不是一帆风顺,但好歹最后武帝思之,恩遇如故。闽中叶氏,都是叶嘉后嗣——“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各位看官不要太诧异,这个叶嘉,其实是武夷茶!诗人取“叶子嘉美”之意,以拟人的手法写了武夷茶的源流。而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出土的大量茶具,也证实了闽越国先民已经普结茶缘。依照苏轼的说法,原来早在汉朝,武夷茶已经“高人一等”了。

  武夷山岩茶的这一“贵族”范儿,就这么不断延续了下来。

  唐代,已经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了,这一时期,茶多制造成团状。

  发展到宋朝,团茶工艺已经出神入化。到现在,凡是是个武夷山岩茶茶友,都晓得当年的“龙团凤饼”。龙团凤饼的制造工艺细致而讲究:鲜茶要再三洗濯,蒸得恰如其分,然后榨去水和茶膏,用瓦盆、木杵加2~16次净水碾磨,研到水干茶熟,才能造茶压花。最后还要火焙,厚的茶团甚至要焙15次之多!为了使茶饼表面色泽荧光,还要过汤。

  到了元代更不得了,朝廷索性在武夷山建了御茶园,制茶充贡。依据《御茶园记》的说法,最初只要80户采茶,仅能贡20斤茶。渐渐地,发展到250余家茶户,“制为龙团五千”。看来御茶园对武夷山岩茶茶业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到元代末期,散茶诞生了,延续至今。

  由明入清,武夷山岩茶的工艺经过了炒青绿茶、松萝茶(精密炒青绿茶)等阶段,山人贸茶为利,发展快速而茶山分散,逐步改变工艺,岩茶渐生。康熙年间,武夷岩茶手工制造工艺成形,最终发展成为完善、复杂、技艺高明的乌龙茶制茶工艺。

  岩茶,不仅是指茶树长在山岩之间,更是指一种独特的制茶工艺,梁章讵称赞它说:“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到武夷山找老茶师聊天,他们未必能把茶道说得玄妙飘渺,也说不清武夷茶显赫的“家世背景”,但只消让他给你泡一杯茶,一切就不言自明。“话头皆俗语,杯底见莲花”,闻香品韵,你就能晓得这武夷山岩茶,不是几代就可以炼成的。

  更多有关武夷山岩茶的资讯,敬请关注鹭岩茗茶。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