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2019-05-18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闲来与三五好友品茶而得意趣,更有两位茶友带了些老茶来一同分享,不亦乐乎。

茶友所带来的据说是当年六堡茶出口外贸仓库中所得,甚为珍贵,据说有二十多年了,是外贸一位退休工人所赠,颇能代表当年出口南洋的六堡茶之风格。另一款则是有近10年的传统工艺原种六堡茶,干仓存放。

好茶是必须好水的,正好有茶友取来的山泉水。

准备妥当,开始用铸铁壶烧水。水声轻响中,大家说起该先喝哪种茶,后喝哪种茶,还是一起对泡,不过,很快意见便统一了,先喝出口渥堆工艺老茶,再喝传统工艺老茶。

笔者提议:现代工艺的渥堆六堡茶,其茶气茶香茶味较为细腻,口味较为醇和清雅,需静心细品。而传统工艺的原种六堡茶,香浓味足,可放在后面喝,等两者都到了二十道左右,可以同时泡饮,再作比较。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出口老茶的醇和雅致


第一款是当年出口的老茶,条索粗老,偶见茶梗,估计是当时的出口四五级茶,与笔者所见的当年出口茶外形较类似。干茶无仓味,存放良好。


看开汤,汤色红浓,通透如红酒,沉香内秀。口感细腻,醇和雅致。水路很细,隐隐有木香,茶气平和而耐读,韵味悠长而富于内涵。综合干茶、茶汤、工艺、风格、叶底来判断,确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口的陈年六堡茶,经历岁月的洗礼,干茶益显朴实内在,茶汤口感尤为优雅细致、余韵绵长。二十多道后,依然色红味浓。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原种陈茶的味厚蕴香


另一款茶友所提供的是有近10年的传统工艺原种六堡茶,干仓存放。


条索粗壮、尤显厚实。表面有轻微自然白霜,无异味杂味,也是存放良好的体现。


开汤即可闻香气四溢,显然已经初步陈化完成,可以进入品饮阶段了。看汤色,棕红明亮,琥珀红光,茶香自内而发,味浓而纯厚,无杂味。细细品之,水路偏细而清雅,茶气刚中带柔,路子大中至正,茶韵雅和,丰腴而不杂乱、持久而不妖媚。


历二十多道而色味几乎不减,香尤为纯正。确实也是难得的好茶。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茶友对两者看法差异大


按笔者所提议,在两款茶都到了二十多道的时候,然后“对泡”。对泡是茶友们常用的说法,就是将这两款茶,分别用相同的水及器具,一同泡饮对比。一般而言,对泡甚至可以增至三款茶一起泡,但更多的四款、五款对泡就往往要考虑更多的干扰因素,不好操作了。


基于前面对这款泡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口老茶的十多道的品饮,笔者估计其在口感浓厚层面上的冲泡,是已经到了顶峰,二十多道接下来的,应是其在陈香木香之中透出来给予品者的陈茶特有的精神愉悦。


果然,尤其是对泡着原种的近十年陈茶,其比对效果特别明显,于是几位茶友,特别是一些资历稍浅的茶友纷纷说二十多年的出口老茶已经走下坡路了,比不上原种的老茶。甚至在后者再单独多泡十多道后,仍然是大部分茶友更为推崇后者。


不过,也有唯坚持现代渥堆工艺方为正宗的茶友对传统工艺六堡茶持否定态度,觉得口味不接受、存放及生产不规范,坚持认为不符合《六堡茶》生产标准,不经渥堆发酵的茶,甚至连六堡茶都称不上。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需按不同坐标来评判


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到的,笔者对此颇有感触,也想就此谈谈。


以笔者之见,就这两款茶而言,其实是各有各的精彩,各有优势不分伯仲的。好与不好,更多取决于品者个人的偏好和对茶的理解。


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中,这两大类六堡茶的原料品种、工艺以及成品风格特点都有所差异,其存放成熟年份、适饮时间也都不同,其存放品饮峰值也有很大差异。


传统工艺的原种茶,其内含物丰厚、茶味浓重,未经渥堆发酵,其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存放,将近10年的话,是进入可品饮阶段,还未达到其品饮品质的顶峰。


根据不同茶质、产地及工艺的不同,其品质峰值估计应在十五到二十五年之间。因而,甚至有资深茶人说:“十年之内的茶,喝不得。”固然,这是一家之言,也反映出不同的茶友对存放成熟标准的差异。


而现代工艺的六堡茶,经过渥堆发酵晾置等标准工艺,已经去除掉大部分茶多酚等物质的苦涩,经过后期适当的存放,可以很早进入适合品饮阶段。不过,这个存放时间的长短判断,与茶的工艺,如茶青原料、发酵度的轻重、产品形态(散茶或茶饼、茶砖)等有关,也与茶友各人的饮茶习惯、爱好和品茶水平有关。


对这两种茶的审评,需立足于不同的坐标,以不同的标准去判断,方能客观公正,需如此,方能领略到两种工艺六堡茶各自的妙处,尤其是对于陈茶老茶而言。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差异更显六堡茶之精彩


就笔者看来,从我们的品鉴经验得知,六堡茶的陈化口感曲线,呈现出一个类似于抛物线的形态。


而且,六堡茶的品饮,呈现出两个层面,一个是纯粹从口感感官而言的品饮,从纯粹物质方面来评价的品饮层面”,另一个是包括前面所述物质的纯粹口感的方面,综合老茶的茶气、茶韵,再加上对老茶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所感所悟,而形成的一种对老茶历史沧桑的综合感受,笔者称之为“艺术层面”。


这两者所表现的老茶,应该是一前一后的双抛物线的形态,着重器官感受的品饮层面曲线在前,在其抛物线的顶峰落下之后,另一条老茶艺术层面的曲线或者正在慢慢走向顶峰。


从物质理化变化的角度,若干年(经验估计,根据工艺不同,有十多年也有三十多年),陈茶达到一个口感最佳的顶峰阶段,之后,香气、滋味物质如醇类、醛类等继续变化、挥发,渐渐减少(这个时候,假如愿意,可以通过存储手段加以控制,减缓削弱过程)。


不过,随着这些物质减少,茶会逐步出现一种陈韵,呈现木香木味的橙花叔醇等一倍半萜烯类、4—乙烯基苯酚等物质逐步凸显,茶慢慢出现一种陈香老韵,品饮起来别有风味,此时可以理解为老茶正走向一个品饮的艺术层面阶段。


数十年、近百年的“老茶”从逐年渐渐淡去的茶味中,品饮历史,品味沧桑。


有幸饮过不少真正的老六堡茶,得以体会到老茶的魅力,也得以体会到从老六堡茶“品饮层面”到“艺术层面”的不同。


一款老茶,假如品质优秀存储适当而且年份真实,它的品饮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一定很高,是难得一遇的。


很多茶友不了解或否定老茶,大多源于没有接触到真正的老茶。


传统工艺的六堡茶(古法原种)和现代工艺六堡茶在具体的表现中,也呈现出其各自的不同,有着很大差异,正因为如此,六堡茶才更精彩纷呈。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各具特色比翼发展


其实,传统工艺、现代工艺两类六堡茶都各有其优点和消费群体。


现在市场上,包括茶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争论,争论哪种属于正宗,哪种更好。


笔者认为,争论孰优孰劣,其实大可不必。


市场存在即是合理,其能够生存、发展,证明市场上有其消费群体,无论是哪种工艺的六堡茶,都是六堡茶历史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摈弃了传统工艺原种六堡茶,就是否认了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六堡茶品种和其特有的品质工艺,割裂了历史,现在的六堡茶,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单纯强调原种与古法工艺,对现代规范生产抵触,也是与现在茶叶市场状况脱离的做法,是与现代市场化对六堡茶品质和管理的要求背离的。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普洱茶也曾经历生茶熟茶之争,在尘埃落定后,能接纳并将其作为普洱茶的两大品类,齐头并进,六堡茶为什么就不能有历史上的古法六堡茶和近代发展起来的现代工艺六堡茶两大种类一起发展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六堡茶这两大品类兼容互补,比翼发展,岂非更好?


传统制作六堡茶VS现代工艺六堡茶,哪个更好?


丰富品类规范生产


国人消费茶叶有一个特点:在同一地域内,对某种茶类有所偏爱,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喝习惯的茶叶会产生审美疲劳,转而求新,追逐市场流行热点“尝新”。这就出现了中国茶叶市场绿茶“兴”几年、铁观音“兴”几年、普洱茶“兴”几年、金骏眉“兴”几年、湖南黑茶也“兴”几年的特有现象。


口味单一、品类少的茶更易被市场淘汰。如果六堡茶品类过于单一,整个产业缺乏搞活市场的活力,长久下去,很容易造成产品相对过剩,因为一定时期内的单一品类,所有的企业都做同样的产品,尽管口味有所差异,很容易在圈子里面形成同性竞争,争来争去,不过是此消彼长,是不利于把整个产业的规模做大的。


如何在稳固、保有现有市场的前提下,在传统工艺原种茶品中,深入研究,研发新的品类,提升六堡茶的附加价值,赋予六堡茶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做适合市场的、基于六堡茶的新品乃至衍生产品,才能让六堡茶走出单品类同性竞争的怪圈。

笔者认为,现有的古法原种六堡茶生产往往还存在分布散、规模小、生产不规范、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政府应鼓励各六堡茶生产厂家利用现有的资源,投入到原种六堡茶的研究种植生产中,以现代制茶技术和管理水平,开发原种古法工艺六堡茶,打造高端产品,丰富现有产品系列,并进一步拉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原种六堡茶的研究、种植和推广。

而对现代渥堆工艺的六堡茶生产,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也逐步规范原料采购,逐步加强和完善地理保护标志中产区范围的茶园管理,并建立一套可逆溯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对不符合品质要求和伪劣的产品,实行追究和惩处。以确保市场上的茶品安全和卫生,以品质打造六堡茶品牌。


在名茶的发展史上,数百年岁月长河,黄沙淘尽始见金,能够流传至今并焕发光芒的名茶为数不多,能够经受得起风吹雨打的,经受得起市场竞争和冲击,经受得起让消费者用口选择、用口传播并得到海内外民众认同并喜爱的古法六堡茶,应该能够在今天作为一个六堡茶品种,再接受市场的品评和检验,让消费市场带动产业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有用+10
分享

六堡茶的越陈越佳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堡茶的越陈越佳表现在哪些方面?

“越陈越佳”是六堡茶非常重要的概念,“越陈越佳”赋予了六堡茶时间之美,在时间淬炼之下,成就了六堡茶的独特之美。关于“越陈越佳”的概念,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六堡茶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从业者们从生产、销售及品鉴经验中做出的精辟性总结。

考据历史上关于六堡茶“越陈越佳”的文字信息时发现,在《中国名茶》92页中就有“六堡茶其所以脍炙人口,有它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有优异品质。泡饮时汤色红亮,滋味醇和爽口,佳气纯正,堪与武夷岩茶比美;耐于久藏,越陈越好。”的明确记录。在中国百科大辞典(十六)“农业卷” 中293页,“六堡茶”的词条中也有“此茶不忌陈味,越陈越好。”的文字记载。《中国茶叶大辞典》权威著作里面的“茶类部”第273页“六堡茶”词条里,也有“有特殊的槟榔香气。存放越久品质越佳。”的字眼。而同样的在同页的“四川黑茶(四川边茶)”、“湖北黑茶”“湖南黑茶”、“云南普洱茶”词条里,也同样没有发现类似的提法。整个黑茶类中,所有茶种包括普洱茶,都没有像六堡茶那样注明“存放越久品质越佳”的说法。那么六堡茶的越陈越佳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品质上的“越陈越佳”

陈化的六堡茶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发生了复杂的成分变化。六堡茶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加速了茶多酚的氧化降解,导致茶多酚含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茶汤的苦涩味,使茶汤醇和度逐步变好。另外,茶叶中的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等,在微生物的参与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具有挥发性的佳气物质和醇类、醛类物质,这些物质参与和促进了六堡茶色泽、滋味和香气的形成。所以人们说的六堡茶“越陈越佳”是表现在口感、滋味、香气等多方面综合品质的提高。

功效上的“越陈越佳”

因为六堡茶耐久藏,越陈越佳,而且陈年六堡茶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养胃健身等功效,民间常用陈年六堡茶作为防病治病的良药。据说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主要做矿工,劳累一天后必须要喝上一大碗浓浓的六堡茶才能消除疲劳,因此,矿主招工时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否则就招不到工人。由于六堡茶特殊的保健作用,故其一直成为马来西亚华侨的生活必需品。根据《陈年六堡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调脂护肝作用研究》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且陈年六堡茶的儿茶素、茶褐素、茶多糖等物质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甚至还有目前未知的陈化分解的新化合物一起构成了调节脂质代谢物质基础。

价值上的“越陈越佳"

六堡茶是茶中的一大瑰宝,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它的品饮属性已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其保健功效也获得了科学实验的证明,并且在近几年,六堡茶价值属性也逐渐得到发掘,价格愈涨愈高。据了解六堡茶的价格2017年比2016年大约上涨了30%,如果是10年左右的老六堡,2017年比2016年上涨幅度更高达50%。目前,不少茶叶经销商看到了六堡茶的市场前景,有的改旗易帜,有的则增加六堡茶品类。

六堡茶名字的由来,六堡茶的历史传说!

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与其它茶品一样,关于六堡茶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历史典故的。

六堡茶的名字由来

因六堡茶原产地是广西梧州,这个由来自然是与当地有关。故事关于一位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的女首领,那位女首领名为龙母,她利泽天下备受后人爱戴和拥护。

但身为凡人总是难逃一死,只是龙母在死后由于其有丰功伟绩所以被封为神仙,在封神后她还不忘苍梧的老百姓们,因此她回到苍梧体察民情,可当她回到苍梧却发现这里山多田少,人们种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够,还要拿出一部分出山换生活所需的盐巴,因此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看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善良的龙母很想替他们解决问题,可是龙母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种出更多的稻田,就在一筹莫展时她看到黑石山下的泉水清澈明亮忍不住尝了一口,顿得清甜滋润异常鲜甜,而且连身上所有疲劳全都一扫而空!龙母仔细思量着如此甘甜可口的泉水一定能灌溉出好的植物。于是龙母呼唤农神让它在山上拿了颗茶树种子,经过龙母悉心栽培以及黑石泉水的灌溉,茶树种子果然长成了一棵长势旺盛叶绿芽美的茶树。

之后龙母带领着百姓去到茶树前告诉他们,只要把茶树的叶芽拿去卖钱就能换回盐,这样就可以把粮食存着留给自己吃,后来百姓们按着龙母所说的卖茶叶换盐。在了却这桩心事后龙母便返回了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茶树开始开枝散叶,六堡镇满山遍野都长满了这一种茶树,百姓们能收获的茶叶也就越来越多,生活随之得到了改善,茶叶本没有名字,买的人多了就将这种甘醇可口的茶叶按地名称呼为六堡茶。这就是六堡茶名字的由来。

六堡茶的历史渊源

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嘉庆年间,其以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24个名茶之列。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味而入中国名茶之列。同治版《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产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说的即是苍梧六堡茶。

经过发展,六堡茶的产地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20余县。在六堡茶区范围内,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离涌村茶、蚕村茶等,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叶最好,横县岭溪所产茶叶品质和制法与六堡茶相近,亦统称为六堡茶。

六堡茶祛湿效果怎么样

六堡茶是一款品质非常不错的黑茶,其不仅口感滋味甘醇可口,而且保健功效显著,长期饮用有利于身体健康,平时买一些存放家里饮用是不错的选择,那六堡茶祛湿效果怎么样呢?具体如下!

六堡茶祛湿效果

南方自古多瘴气,六堡茶产区在两广地带的广西梧州,在山上常年萦绕着雾气,湿气很重。进入六堡茶茶园低头便可看见在茶树周围长着许多清热祛湿解毒的中草药。六堡茶树和那些清热祛湿的中草药一样,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为了适应环境,本身具备了抗“湿”的能力,再经过罨、蒸、焗等工艺加工后,六堡茶就有了清热祛湿的功效,对解热毒、振阳气、祛湿邪有极大帮助。常喝六堡茶,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发汗祛湿。

六堡茶祛湿的原因

1、工艺

六堡茶在渥堆发酵和后期陈化的过程中,微生物有利于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活化益生菌群,换句话说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而且,经过渥堆发酵后,六堡茶的茶性变得温和,对胃产生刺激的物质已经大部分氧化,因此,六堡茶是非常适合肠胃较差或者有胃寒的人饮用。

2、环境

六堡镇的山系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矿质养分含量丰富,峰峦耸立,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茶树得益于高品质的生态环境,芽头粗壮,芽叶重,持嫩度好。在这种高湿环境下,日积月累,天然养成了对抗湿气、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六堡茶独特品质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3、菌群

当六堡茶处于合适的存储环境,并陈化至合适的时间后,随着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茶叶中的有益菌大量生长,甚至产生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金花”本身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具有较强的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金花”有利于淀粉、蛋白质消化吸收,改善人体肠道功能,抑制脂肪在消化系统中的降解、吸收。

六堡茶的营养成分

1、冠突散囊菌

属益生菌,是黑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在国家标准中,茯黑茶是唯一要求“冠突散囊菌”这项指标的茶类品种。

2、硒元素

硒的抗氧化功能氧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铁管生锈。人体内也存在着氧化现象,正常的氧化反应是生命活动中必须的,然而过度的氧化反应会给人体造成损伤,医学上称之为“氧化损伤”

3、锗元素

临床研究发现,锗对抗肿瘤、治疗老年痴呆、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抗类风湿关节炎、调节内分泌、止痛消炎、降血压、治疗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治疗慢性肝炎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广西六堡茶中的“锗”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茶种,长期饮用能够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抑制多种病变,全面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4、茶多糖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多糖是茶叶治疗糖尿病时的主要药理成分。而在民间,中国和日本都有用粗老茶医治糖尿病的传统。

六堡茶的功效

1、养胃暖胃

六堡茶为碱性食品,它能跟酸发生离子反应,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避免了饥饿时的疼痛。六堡茶中的淀粉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它们都具有调和及收敛酸分泌物过多的作用。胃的脾性喜燥恶寒,而六堡茶经过后发酵后,茶性是比较柔和的,因此六堡茶适合胃不太好的人群来喝,对身体无刺激作用。

2、抗衰老

适量饮茶有化痣润肤健美的功能。茶多酚、维生素C和烟酸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促进血管微循环。茶多酚既能为人清除“氧自由基”,就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保护了内皮细胞,防止了平滑肌斑块状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肠胃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促进消化

六堡茶中含有的氨基酸等维生素物质,以及脂多糖和芳香族化合物等都具有调节、促进脂肪代谢的功能,帮助消化,滋润肠道。刺激胃液分泌,消除胃内积食,帮助消化。

4、增强免疫力

六堡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特别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5、抑菌消炎

六堡茶中所含的鞣质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还有保护作用,因此具有治疗便秘的效果。

6、利尿解毒

六堡茶的咖啡硷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

综上所得,六堡茶有一定祛湿的效果,但是对于祛湿也只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真的祛湿的话这是需要合理调理自己身体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