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2019-05-26 访问量: 20 茶礼仪网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正所谓“红酒论酒庄,普洱论山头”,一山一味、一地一脉,每一个山头的普洱茶都有它独一无二的滋味和香气。那么,为什么不同地域的普洱茶会有不同的香型呢?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易武产区

  此产区位于澜沧江东以南,包括易武茶区,攸乐、倚邦等旧六大茶山。此地茶以香扬水柔而闻名看,不愧是贡茶之乡。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勐海产区

  此产区位于澜沧江西以南,包括勐海县的南糯山、布朗山、勐宋、巴达、贺开、景迈等。如果说易武是女士的茶,那么,大勐海产区的茶一定是男士的茶。茶气强劲霸道,刚入口苦涩刚烈,但回甘确是极好的。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普洱产区

  普洱产区位于澜沧江东以北,包括普洱市的困鹿山、小景谷、无量山、哀牢山等。茶叶滋味相对平淡温和,茶香中豆香明显,这与当地制茶工艺是分不开的。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临沧产区

  临沧从名字上看,似乎与普洱茶没有什么关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临沧在普洱茶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别不信,因为普洱茶新晋花旦冰岛、昔归皆出自临沧。

 

  临沧产区位于澜沧江西以北,包括临沧市的勐库茶区,勐库大雪山(即冰岛所在茶山)、邦东茶区等。茶甜中带苦涩,茶香秀于林,却独具特色。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的不同香型

 

  正是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香型。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香型。

 

  不同地域普洱茶的香型还与当地茶树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阳光、海拔等密不可分。同时,制茶工艺也完全可以决定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所以,工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有用+10
分享

10年的普洱茶价格多少钱?

普洱茶原产地在云南,采用的是当地特有的大叶种树,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甚至很难归类到中国六大种类茶叶中去。

普洱茶能够保存很长时间,属于越陈越香的种类,普洱茶价格受到产量品牌的影响,价格浮动非常大,但是10年普洱茶价格却一直走高。

很多人对10年普洱茶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大概情况:

不同品牌的普洱茶价格波动也比较大。一般的10年普洱茶价格大概在100元到200元之间,不过这种的品质不太能保证。

因为首先保存十几年的陈化茶叶光成本就很高了。

再好一点品牌的10年普洱茶大概要200元到500元之间,一些大厂品牌的普洱茶大概在这个区间,能够保证一定的茶叶味道。

500元至千元这个级别的10年普洱茶也比较常见,很多茶友喜欢这个价格区间的,品质和品牌都有保障。当然10年普洱茶千元以上的茶叶品牌也很多。

普洱茶属于发酵茶,其茶叶在时间的推移下也会不断发酵,所以陈化普洱茶才会那么受欢迎。

10年是普洱茶储存的一个阶段,10年以内和10年以上的陈化普洱茶味道有很大的区别。

10年以上储存时间的普洱茶味道是公认的醇香浓厚,口感上更加清冽,苦后回甘,清香扑鼻。

所以这种茶叶的价格也就更加昂贵一点,加上现在通货膨胀、收藏热这些因素,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不过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还是谨慎选择,多了解一下相关信息再做决定。

普洱茶形成勐海味的四个主要因素!

  勐海味,是干茶香和茶汤香气的总和,朴实无华、厚重无锋、不着浓艳,他积淀着岁月,但却一定是让人舒爽愉悦而又回味无穷。勐海茶的香,它的香味包括“荷香”“兰香”“枣香”“清香”“樟香”等,那么你知道勐海味是怎么形成的吗?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成因有四!

 

 

  勐海味成因之一

 

  勐海,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雾日107-160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山体土层深厚,生物资源丰富,无愧于“普洱茶圣地”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勐海茶优质的原料;源远流长的种茶、制茶、贸茶历史,积淀出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与创新中的神奇绝妙工艺,凝聚出品质独特、琳琅满目、陈韵诱人的普洱茶。

 

  勐海味成因之二

 

  勐海,保存完整的古茶树资源4.7万多亩,1800多年的巴达贺松野生茶树王、9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已经在百姓心中成为了神树。是一座座古茶山,一棵棵古老的茶树,一片片醇香的普洱茶,把勐海的神韵传到世界各地。

 

  勐海味成因之三

 

  勐海是茶树良种的种质基因库。云南省唯一的茶叶科学研究所就座落于勐海县内。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全球保存最多的茶树基因保存圃:“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保存了26个茶种2个变种的茶叶种质资源材料2000余份。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所望尘莫及。

 

  勐海味成因之四

 

  勐海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制茶工艺延续百余年,从未间断。长期以来,勐海各民族在加工晒青毛茶方面,各作坊、茶厂在精加工普洱茶方面,都探索、积累了成熟的制作技艺。同时,勐海味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它必须是原产地原料、原产地发酵加工,勐海大叶种晒青茶运到其它发酵地区发酵,用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时间和温湿度,无论怎样总是达不到地道的“勐海味”滋味。究其原因,制茶专家们发现这与酿酒发酵同理,是勐海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所致。东西可以搬运,而小气候环境搬不走、无可复制,这就是“勐海味”普洱茶发酵的得天独厚之处。

普洱茶人的生态观

图1:考察组成员拄棍在茶山中艰难行进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举行的第三届茶道高峰论坛结束后,谭云华女士和王雅清女士安排我们到勐海县的布朗山、勐腊县的易武和倚邦考察茶山和茶园。我们先后走访了云南勐海大叶茶厂黎琳夫妇、编年史茶庄李春良先生、麻黑王子品牌创始人胡先生、以及老特拉品牌创始人李建洪先生。与这四位茶人的接触与交流,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们在植茶、制茶、售茶、饮茶时所践行的生态观了。

生态茶山与茶园

虽然地域上相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但在四位茶人实践着相同的生态观。他们的茶山茶园均以林为主、茶树为辅。这种自然景观,从承包茶山之日起维护至今。二、三十年来,他们几乎没有砍伐过林木,任茶树与各类乔木和灌木相伴而生。与多种植物混生,使得土壤肥沃、茶树抗病虫害能力强、茶味丰富、茶质一流。黎琳夫妇的茶山,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参天大树拔地而起,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随处可见。李春良先生拥有倚邦的茶王树(命名“太上皇”),胡先生拥有麻黑村的茶王树,树龄分别达1700年和近1000年。这两颗茶王树生长在高高的陡坡上,枝繁叶茂,藏在深山无人知。进入它们所在的茶山,需要在杂草丛生的山路上困难行进,有时还要自辟小道。

当问及为何不锄草时,他们解释,杂草用来做肥料,因此一年一次、最多一年三次除草足矣。对于古茶树,他们都是一年一采。春季采摘后,留得茶树养精蓄锐。但茶树与林木混生和限制采摘,也意味着采茶困难、产量稀少。李建洪先生的茶园(78棵古茶树)年均产茶仅为30公斤。

除了森林中的野生型和过渡型茶树,他们也在山间空地或林木疏稀处栽培茶苗。茶苗全部用当地茶籽培育而出,无一扦插而成。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无性繁殖对茶树和茶质的负面影响,如难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抗病虫害能力低、茶味淡、香气弱等。为此,黎琳夫妇开辟苗圃、培育茶苗。移栽后的茶苗,生长十分缓慢,8-9年的茶树,仅一米见高,若干年后才可投产。

茶人的境界与理念

相对于庞大的茶山面积,四位茶人可采摘的茶树数量并不多、而且生长缓慢。对此,我们问黎琳女士:“这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益?”她回答:“当然会。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我们又问:“承包期满后,如果因某种不可左右的原因你的子孙无法继续租赁这片茶山,怎么办?”她轻松地笑道:“茶树本是古人所栽,今人受益;我们今天栽树,未来人受益。即便子孙无法继承茶产业,也算是回馈先人、回馈社会了。”我们为茶人的境界所感动。

在这些茶人的言谈举止中,总是不经意流露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李春良先生称茶是有灵魂的:茶叶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因而具有茶魂。茶人必须发现茶魂、尊重茶魂,不可违背其生长发育的规律。茶魂还可以度量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人的性格。

茶业似乎为茶人们提供了一种修行方式。黎琳女士反复强调,种茶、制茶、饮茶需要十二分的耐心、顺其自然。种茶的关键在于长期对土壤加以养护,制茶则要顺势而为,喝茶时“茶在泡人”。持之以恒,这难道不是一种修炼吗?

图2:倚邦编年史茶业公司总经理李春良站在1700年树龄的古茶树前

茶人的生态观源自何处?

近年来,虽然我国茶叶产量连年增加,但因施用农药、化肥,茶叶质量欠佳,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挫,茶叶销售在国内市场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我们因此好奇,四位茶人的生态理念从何而来?经观察与交谈,我们发现他们的生态观与以下因素相关。

一是多重角色

四位茶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既是植茶者,亦是茶叶制作者(初制与精制);既是茶叶的生产者,亦是经销商,产品直销终端消费者(而且多为小众消费者)。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提供了多个视角,使他们充分理解茶品质量的重要性,深知如何把控和提升茶叶质量-即通过良性循环的茶山和茶园生态系统。

二是市场导向

自本世纪以来,普洱茶市场热度不衰,茶叶质量优劣决定其价格高低。而普洱茶的质量,除却内含物质的丰富性和口感的层次性,又平添了年份、山头、古树等衡量指标,而这些标准的高低多与茶山和茶园的生态环境有关。

三是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

四位茶人当中,两位出生外地,两位系地方官员的后代和亲属。这种经历和背景,提升了作为茶人的文化习得性、整合性、实践性。比之土生土长的当地茶人,他们在平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人类福祉时,多了一些视野和胸怀。

图3:黎琳女士的勐海大叶茶厂茶园内有很多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

四是善于思考

与这些茶人交谈颇为愉快,他们植茶、制茶、售茶、饮茶的心得常常脱口而出,个个都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们的叙事,有时会将外界变迁、人生经历与个人茶业联系起来;有时含有宗教似的感悟,如茶魂、如修炼。或许,这是茶道精神的另一种表述?

在四个因素中,多重角色尤为重要。四位茶人中,黎琳夫妇的茶山和茶园面积达万亩以上;即便是将茶作为副业的李建洪先生,也拥有78棵古茶树。亲自植茶和制茶是重视茶业生态环境、进而保证茶品质量的首要条件。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没有茶园或茶山的个体茶商,他们仅在采摘季节进入茶山收购鲜叶做初加工或收购初制茶进行精加工。虽然他们的茶饼上印着不同山头的名号,如曼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但由于原料纷杂,茶叶品质毫无保证。

因此,就经营普洱茶而言,拥有自己的茶山或茶园是践行生态理念、生产优质茶的关键。市场导向则是一个变量。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当茶叶价格居高不下时,大多数茶人会遵循生态规律,生产名副其实的有机茶。即便如此,竭泽而渔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路过勐海县班章村时,看到那颗2018年单株茶叶售价68万元一公斤的茶王树,因近年来围观者众和过度采摘,虽然周边生态环境尚可,但古茶树日渐枯萎,其形惨不忍睹。据同行的茶人,它已接近行将就木了。

当茶叶价格低落时,能够坚守生态底线的茶人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单纯市场导向所造就的生态观,难以长久维持,它需要上述第一、第三和第四个因素的依托。(作者:黄西谊,图文来源:茶道哲学研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白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福建白茶网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dfdf3418 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