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陈郁榕与《泡好茶》茶友畅谈武夷岩茶

陈郁榕与《泡好茶》茶友畅谈武夷岩茶

2019-06-08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泡好茶》周刊的10名茶友来到苑芳茗茶进行了一场轻松愉快的岩茶之旅。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原站长、着名的乌龙茶评茶师、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陈郁榕老师与众茶友在闲适的气氛里畅谈了关于岩茶的分类、岩茶的品鉴、岩茶的历史、岩茶的岩韵等方面的话题。陈老师与读者表示,希望《泡好茶》周刊以后能多办这样形式丰富的茶活动。

在活动现场,陈郁榕老师亲自示范教读者冲泡茶叶、闻茶、品茶。

她说,冲泡茶叶的时候一定要用沸水,第一泡为洗茶,要快速出水,并将茶汤倒掉。冲泡时要沿着杯的边沿悬壶高冲,这样有助于茶叶在沸水里充分翻滚,一来激发茶性使茶叶的香气、滋味能够充分表现,二来使茶叶受热均匀有助于杀菌。冲泡的水量要盖过茶量,水最好处于茶壶的边沿,既不会溢出也不会太少,盖杯时不宜从正上方往下盖,而应该将杯盖沿着杯的边沿稍斜插入杯中再盖上,这样可以防止茶汤溢出。

在闻香时,要专注,不能说话,将盖子靠近鼻子,缓缓吸气,用心体会茶香,直至不能再吸气为止。这时不能对着盖子呼气,而应该先将盖子放回原处再呼气,以免口腔、鼻腔异味污染杯盖。陈老师还特别指出,作为专业评审人员需要分辨茶香的种类、特质,而一般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这样的茶香是否闻着舒服即可。

在品茶时,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而不是一饮而尽。将茶汤伴随着空气小口吸进嘴里,再翻腾舌头,让茶汤与口腔各个部位充分接触,用心体会茶汤在口腔里的变化,及舌头的表面和两侧的感受,最后喝下茶汤,体悟口腔是否有生津、回甘等感受。

在掌握了上述正确的品鉴方法后,就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幽雅的环境里静心感受每一泡茶的滋味。品鉴前要先牢记不同茶类、产品的固有品质特质,再依照特征去验证所喝的茶是否符合特征、特征是否明显,从而得出自己的品鉴结果。

另外,在活动上苑芳茗茶为读者提前准备了中秋博饼游戏,在一片欢乐的气氛里,读者不仅收获了茶叶专业知识,更收获了意外的中秋好礼。

茶友会问答摘录读者:市面上的大红袍是怎么回事?

陈郁榕:在武夷山九龙窠上有6棵大红袍母树,2005年起处于停采保护状态。目前市面上的大红袍基本是由这6棵母树无性繁殖而出,尽管如此,它们也完全保留了大红袍母树的品质特点,因为无性繁殖说通俗点就是“复印”。

读者:泡茶时对水的温度有什么要求?

陈郁榕:我主张,不管什么茶都要用沸水冲泡。有些人说茶叶娇嫩开水会烫坏它,这是胡说。茶叶在烘焙时温度远不止100℃,怎么会怕开水?

读者:为什么感觉在武夷山喝的金骏眉和在福州喝的差别很大?

有用+10
分享

震撼世界的正山小种红茶

———读邹新球主编的专著《武夷正山小种红茶》

□倪木荣


  秉烛之下,认真阅读邹新球先生主编的世界红茶《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专著,被深深地震撼。该书追忆了武夷山文化丰厚、经济繁荣的一段历史,为提升武夷山知名度又上了一个高台;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分析考证了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在世界茶史上突出的地位和经济价值以及正山小种红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环境、传播途径、贸易往来、兴衰情况、社会影响、文化内涵等方面作了比较权威的论述。文章以大量史实考证了“红茶”之“正山”是表明产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真正高山之地区所产的红茶。正山者所指的地区,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至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市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洋庄乡大安村,西到光泽县司前村,西南到邵武到观音坑,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所产红茶为“正山小种”,其范围之外,因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
  该书以大量翔实的文献记载,考证了公元1610年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已远销至荷兰,公元1640销英国,最初进入西方社会的就是来自崇安县(武夷山市)星村乡桐木关的红茶。有趣的是在英国《茶叶字典》中:武夷(BOHEA)条注释为武夷(BOHEA)中国福建省武夷山(WU-1)所产的茶,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IA BLACK TEA)。武夷茶早期就是正山小种红茶在国外的称呼。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正山小种首次输入英国,公元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为妻,带去嫁妆武夷茶叶,饮红茶之风由凯瑟琳公主传入英宫廷。经过300年的逐步发展形成了优雅的世界红茶文化,并已经深入到英国的朝野上下,随之在全世界传播。饮用红茶的普及,使英国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茶叶的税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的1/10。茶叶丰厚的贸易利益还引起了两次英荷战争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最初也是从茶叶贸易开始的,许多美国商人因为经销中国茶叶而获巨利成为富豪。随着外销的不断增加,种茶有利可图。史载武夷山“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幕效,漫山遍野,逾种逾多”,星村、下梅成为茶市中心,星村因九曲溪水运发达还建有雄伟的天后宫,全盛时“商贾云集,穷岸僻经,人迹络绎,哄然成市矣”,公元1751年前后崇安输出茶叶已达10万担以上,值银200万两。下梅邹元老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获茶利百万,“在下梅购地建宅七十多栋,所居成市”。正山小种中心产区桐木村在咸丰同治年间有家“梁品记”茶庄,生产正宗的正山货,品质优异,卖价最高,其家族经营红茶获利巨万。清咸丰五年武夷红茶有记录的最高销量为26万担。1838年广州出口的武夷茶30万担1.5万吨,红茶占24万担。最鼎盛的1880年福州港出口茶叶74万担,其中武夷红茶和工夫红茶共出口63万担。其时,茶叶贸易的发展使白银源源流入中国,估算18世纪从欧美运往中国的白银约1.7亿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在中国还一度造成"钱贵银贱"。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一杯好的武夷岩茶是如何制成的

一杯好的武夷岩茶是如何制成的,所谓好茶好水出好茶。岩茶的山水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场”,就是茶叶的出身地,是一泡好茶的品质保证。

所谓好茶好水出好茶

武夷岩茶是如何制成,一份好茶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只是山场,从茶树品种到制茶、再到泡茶的人和水,每一道茶都要经历三个半师傅,才能得到最好的展现。在武夷山,要看茶做茶、看天做茶、看人做茶,太多的变化的因素,导致了做茶成为了一件极其艰辛又充满未知的刺激的事情。

岩茶的香,除品种外主要源于工艺,青叶在制茶师傅的手中演化出了不同的效果,幻化出复杂而又迷人的重重香气。武夷山各处独特的小气候又使得茶叶生长带有特定的山场味。许多岩茶品种,在香气上仅有零点零几分的差异,就连资深茶师也有可能看走眼、拿捏不准,也有个人喜好掺杂其中。仅从香气就能辨别出是哪个品种,实在是不靠谱。每个人的味觉不同,对于香气的敏感度不一样,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喝到相同的感觉。

岩茶的拼配比初制更难

武夷岩茶是如何制成,拼配在武夷岩茶中属于每一个茶厂、茶师的独门绝技,不外传。

作为商品销售的茶,品质稳定是必须的,但是众多树种,各类香型要做出量来几乎是不现实的,拼配是不得已的选择。只有茶性相容的茶,才够相互拼配,拼配考验的是功力,要做到通过拼配让品质稳定的茶叶总体提升,让茶的香气保持、苦涩成份没有了,让茶与茶相互弥补。粗老的茶叶香气好,嫩的茶叶滋味浓,会泡茶的人都是粗细结合,搭配来泡,茶叶的拼配也是这样,能做好一款茶的拼配,确实独门绝技,功夫了得。

岩茶越陈越香

武夷岩茶是如何制成,泡茶的水要做到干净、水要走透就是一款合格的茶。香的东西容易过期,而好喝的岩茶可以长期存放。香气高的茶叶容易涩,含水量高,茶是拿来喝的,更要重视口感,水走透了,茶性才会更稳定,也更有利于后期加工。所以,传统的岩茶在刚加工好时反尔不好喝,而高香的茶叶大都不易存放。做透的茶更容易冲泡,也更适合长期存放。

总的来说,泡一杯好的岩茶却也不易。毕竟这中间有太多不能确定的因素,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茶叶的品质,所以岩茶的好主要体现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妙。

武夷岩茶保质期-揭露普洱茶骗人伎俩

茶叶小包袋 武夷岩茶保质期-揭露普洱茶骗人伎俩



揭露普洱茶骗人伎俩

揭露普洱茶骗人伎俩之一





最近又有点不务正业了。





没有了热泪盈眶,没有了激情。

都忘记继续讲讲普洱茶常识了。是该讲讲了,现今喝普洱茶的人是多,可是真的有点难过,懂喝普洱茶的人太少了。

前段时间还是蛮有耐心的对不了解普洱茶的人进行普及,现在听到那些不懂普洱茶又装懂的人,简直没耐心和他(她讲话),你爱买不买武夷岩茶保质期,反正在外面花高价买茶也不是花大桶的银子,反正花高价买到发霉的烂茶喝坏的也不是大桶的身体。

你怎么可以这样呢?

前几天,有个东莞过来的一个朋友的同事,带着一个朋友过来,来的时候满是专业和我说茶,当时我想,此人无生理期能喝茉莉花茶吗论怎么滴,他自己个喝的茶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可是,大桶太过于直爽了,刚来的那天,坐着喝茶,朋友的同事及家属才喝了一杯茶,就直接对他朋友说“这茶真好喝,比你家喝的茶好喝多了!”

人家这么说或许他朋友不会太介意。

问题在大桶身上,大桶很自然的说“那怎么能比呢,我收藏的好茶现在一般的人哪里可能相媲美嘛!”

这下估计他朋友脸上挂不住了。其实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大可不必很在乎,大可不必有所谓,大可以对我说“何必勒”

结果,人家朋友还非要争口气的样子,临走那天,把他带来喝的一个沱茶拿出来说试试叫我他的好茶

那个沱茶据他说是10几年的生沱,花了大价钱买的,在此之前就和我说过那个沱咋样咋样的好喝,我都差点有些相信难道小厂家也偶尔会有一些好茶出来?

结果,打开一看表面确实很长时间乌龙茶多少钱一盒了,茶底都已经完全发酵了。只是在其中夹杂着些许生茶的条形。

爷爷的,被人骗了还要使劲帮人家忽悠,这明摆着是用熟茶和生茶混在一起压的用来忽悠人说时间很长的生茶的老伎俩嘛。

伎俩揭露:

(生熟混压出来的茶汤色给外行人一看以为时间真的很长了,都发酵成红色了)

(外表一看,都快成熟茶的茶底颜色了)

(喝起来没有生茶的青涩味了)

泡出来一喝,呸!吐掉!

揭露普洱茶骗人伎俩之二

曾经遇到过有些朋友买了普洱茶后,问我说“为什么在茶店泡给他喝的口感不错,回去后自己泡了口感完全不一样?”

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

口感略有差别的话,那是因为泡茶的方法不一样导致的,例如回去后用大杯泡,那么没法控制茶的浓度,那口感肯定会有差别,这个无可厚非。

其二是:

口感完全两回事,那么其中就有猫腻了,最显见的是茶店给泡的茶和卖给客人的茶不是同一种茶。也就是调包了。方法是用同样的包装纸和内扉,茶饼给换掉了,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话,可以打开所买的茶看内扉,内扉的日期和批武夷山岩茶佛手号要和所试喝的样品茶一样,最重要的是看内扉贴在茶饼上的印模,如果是后贴上去的,那内扉平面看起来是平整的,出厂贴上去的话,内扉一定是有凹凸纹理的手感和视觉的,同时内扉外表多少都会有些许茶业印在内扉上面,感觉很天然合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