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是一款什么茶呢?

武夷山大红袍是一款什么茶呢?

2019-06-09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武夷山大红袍是一款什么茶呢?对于武夷山大红袍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国内市场上武夷山大红袍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送礼都选择武夷山大红袍,这款茶叶非常有气势,礼盒都霸气外露。下面就让我们见识一下武夷山大红袍的魅力所在。

武夷山大红袍是一款什么茶呢?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

武夷山大红袍,茶之王者也。生于武夷峭崖悬壁之间。自然纯粹,品高自显,向谓“岩茶之首”。大红袍臻武夷山川灵秀之所钟,蕴岩骨花香至味为涵,口碑极佳,备受茶友青睐。而今武夷山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武夷山大红袍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其条形壮结、 匀整,色泽深褐鲜润,武夷山大红袍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独处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岩韵”。

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武夷山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系植于山腰石筑的坝栏内,有岩缝沁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15日高架云梯采之,武夷山大红袍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武夷山大红袍在国内的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相信大家在购买了武夷山大红袍之后就会被这款茶的质量和品质所感染,也会真正体会到武夷山大红袍果然是一款非常难得的好茶。

有用+10
分享

金骏眉和大红袍哪个好不都是红茶吗?

金骏眉和大红袍都是红茶的种类,很多茶友把它们进行对比,金骏眉和大红袍都生长在武夷山上,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的,下面小编就带各位了解下金骏眉和大红袍哪个好?一起来看看吧~

金骏眉和大红袍哪个好不都是红茶吗?

金骏眉和大红袍哪个好

1.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类,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茶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同时大红袍色调丰富,有三节色、蛤蟆背和三红七青等色。大红袍滋味甘爽,香气清爽,其中由于大红袍在焙火程度的不同,其香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足焙火熟香型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品。

2.金骏眉属于全发酵茶类,金骏眉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全程都由制茶师傅手工制作,每500g金骏眉需要数万颗的茶叶鲜芽尖,采摘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高山原生态野茶新鲜茶芽,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加工步骤而得以完成。金骏眉是难得的茶中珍品,外形细小紧密,间杂金色毫尖;香气幽雅多变,既有传统的果香,又有显著的花香,还有蜜香、花香等韵味。汤色较淡,金黄透亮;滋味特别甘鲜圆润,回味悠久。

金骏眉和大红袍哪个好不都是红茶吗?

说到金骏眉还是大红袍好喝,那还得从两者的泡法开始说起。金骏眉是属于红茶且为正山小种茶类,它的口感是纯红茶的甘甜味,而且它的冲泡水温适宜采用90度左右的水,而且冲泡方法要讲究,冲了就要喝,千万不要泡,泡了就会浓,就喝不出金骏眉的鲜味和甘甜味了。

而大红袍因生长在岩缝当中,它的泡法就是要泡2-3分钟,茶叶里夹带的岩香味才会散发出来,而它的口感则是备感温润,前头会略带苦涩味,但过后口会生甘有留香,它是既有红茶的甘甜,也有绿茶的清香。

所以说金骏眉和岩茶哪个更好喝,最主要掌握好两种茶叶的泡法,如此才会泡出两种茶叶各自的味道,而喜欢喝甘甜类茶叶的可以选择金骏眉,而喜欢喝清香型茶叶不妨选择大红袍。

正山小种与金骏眉都是红茶,有联系吗?

正山小种指的是当地很小众的茶,也被当地人称为菜茶或奇种,由于不是使用无性繁殖,茶籽受各种影响很大,品种不纯正,所以有些生长早,有些生长晚,有些叶大,有些叶小。红茶因无意被桐木关人所发现并加以传承,后因红茶广受欢迎,加工红茶遍及福建及周边省。而桐木关为了区分自己茶的品质与其他产区的区别,就起名为正山小种。正山可以理解为与桐木关相同或类似环境、相同品种而用红茶工艺加工的红茶,都称为正山小种。

理解了红茶和正山小种,那么理解金骏眉就容易多了。金骏眉就是正山小种的茶树和工艺的基础上,早期采摘茶叶的茶芽【单芽】,使用红茶的工艺【略有不同】制作而成。由于生长环境非常特别,长期生长的茶芽可以说是头芽,只有少数的茶树有长芽,一棵茶树上没有几个,采摘难度大,一人一天采摘基本就是半斤的茶芽,再加上一斤茶需要好几万个的茶芽,成本高,当地价格也极高。一经加工,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红茶,也是价格最高的红茶。

也由于金骏眉的高大上,品质好价格高,其他产区的茶农和茶商看到商机,不管什么茶树,也学习采摘茶芽,使用红茶工艺制作类似的红茶。也跟着叫金骏眉,这种金骏眉,就和武夷山的桐木关,正山小种无关了。此时的金骏眉,应该是茶芽用红茶工艺制作而成,最为准确。

综上,金骏眉和大红袍没有好坏之分,根据每个人的口味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

正确冲泡和品鉴“大红袍”《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3月28日起实施

本报讯 全国首个茶叶冲泡与品鉴方面的地方标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经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以地方标准发布,将于2016年3月28日起实施。由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起草的《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DB35/T 1545 -2015),有利于消费者科学、明了地进行武夷岩茶的冲泡,提高消费者对武夷岩茶的鉴赏水平和辨识度,进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一种说法便是,这个地方标准将进一步指导全社会正确冲泡和品鉴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

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的始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2年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并制定了实物样标准;2006年修订了《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经过十多年的宣传推广,武夷岩茶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销区由闽南沿海地区、潮汕地区扩展到全国各省市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地。

《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能够让更多人领略武夷岩茶的岩韵和品质特征。由于武夷岩茶品种繁多,山场和工艺复杂,产品的特征和风格多样化,不同的水质和冲泡方法,泡出的茶汤效果大相径庭,甚至体现不出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为了区别于武夷岩茶的专业审评,让更多的武夷岩茶爱好者和消费者领略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韵和丰富多彩的品质特征,《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从术语和定义、冲泡流程与要求、品鉴等几大部分进行了规定。

(裴礼辉 李茜 上官健华)

大红袍的制作方法,十道手工工序环环相扣!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当地的茶工将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归纳为:“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这四句简单的民谣,实际上每一句都包括了极其复杂的工艺流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红袍的制作方法

采摘工艺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初制工序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即俗称“拉锅”。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时间虽仅30s,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走水焙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簸扇、凉索与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精制工序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毛茶拼配和付制: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由此看来,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