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生产性方式保护武夷岩茶(大红袍)

生产性方式保护武夷岩茶(大红袍)

2019-06-09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生产性方式保护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晒青工艺

一、 关于生产性方式保护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传统手工技艺,并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领域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技艺被替代而逐渐流失,以至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再具有相应的竞争力。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对技艺体系和核心技艺的保护,维护其完整和纯粹,以减少现代工业技术的渗透。而手工技艺的生命力依附于实际的操作,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一旦脱离,就沦为呆板的表演和干枯的标本,毫无意义。

之所以提出“生产性方式保护”,是因为它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扶持和改善,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修复自身传承的内在活力。

二、 武夷岩茶及其传统工艺技能和习俗

武夷山自古产茶,山中所产之茶被称为“岩茶”。由于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丘陵区,沟壑纵横,云雾缭绕,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所产之茶具有特殊的滋味醇厚、香高悠远的“岩韵”。古人曾用活、甘、清、香四字来形容岩韵:“活”指鲜爽润滑,“甘”指舌本回甘,“清”指滋味醇厚无苦涩,“香”指香幽而清无异味。

在漫长的茶叶生产史中,武夷山茶人不断创新。约在明末清初,创造了类似乌龙茶的制作方法。他们采用了独特的做青工艺,边萎凋边发酵,使鲜叶部分发生变质,叶缘变红后,断以高温杀青,阻止红变,形成“三红七绿”的独特风格。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汤色金黄、香气馥郁、滋味酽浓,饮后齿颊留香,具有香高、味醇、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这就是介于全发酵茶与不发酵茶之间的乌龙茶,现在意义上的武夷岩茶也正滥觞于此。其工艺扬红绿茶之长,避红绿茶之短。

武夷岩茶制作工序繁冗,工艺细致,主要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炒青与揉捻—烘焙—拣剔等。

采摘:时间要恰到好处,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采摘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过嫩,不但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相反,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采摘优质品种、名丛如肉桂等有特殊要求:雨天不采,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时—14时之间。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新鲜度,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变热等现象发生。

有用+10
分享

武夷山大红袍的故事

  武夷山大红袍这个大名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你知道武夷山大红袍的来历吗?但凡是名茶,民间总是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这名茶武夷山大红袍背后的故事吧!

  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武夷山“大红袍”,都禁不住垂涎三尺。“大红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极为稀少的产量,成为茶中之王。

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贵在稀贵。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6株为正宗,据载它们的树龄已逾340多年。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

  不过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相当稀少,每年不过数百克,基本上在市面上无法寻找到其踪影,所以也有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而打着武夷山大红袍的幌子,大多数都只是滥竽充数。

当金边齐兰邂逅银凤(奇种)


欣瀹“金兰”“银凤”

凝紫叠翠的武夷山,烂石沃壤,孕育了岩茶的神奇。无论土生土长,还是南种北移,从古至今,经“天人合一”——自然选择与人工选育的改造,形成了多如繁星的“花名”,“四大名枞”则为其中的佼佼者。名枞之所以“名”,因其声名在外,众所周知,欲品易得,而其它一些“花名”,常常耳闻却难目睹,更遑论品赏,是为可遇不可求。兴许是口福,恰恰在茶友的小店中“偶遇”了两只“花名”——金边奇兰和银凤,欣喜之情不言自表。这一“金”一“银”,就品名而言,一为名花,盖以茶品香气见长;一为神鸟,盖以茶树树型名之。二者虽不可等而视之,但其韵其质令人印象深刻,都具有鲜明的品种香,因而姑且“拉郎配”,并延请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陈郁榕老师来一同冲瀹赏鉴。

金边奇兰

奇兰本产自安溪及闽南乌龙茶茶区有竹叶奇兰、金边奇兰、慢奇兰、白奇兰、黄奇兰、早奇兰、小叶奇兰等品种,用它所制的乌龙茶以清高似兰花之香著称,如漳州平和的白芽奇兰。上世纪90年代,金边奇兰由南往北“迁徙”,栽植于武夷山,经十多年的进化而融进了许多当地的“本土气息”,成为武夷茶“花名”中一员,并且在闽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熏陶”下,形成独特的品质风格。这泡金边奇兰便是采制于该良种茶树。

它条索紧结稍壮实,乌黑油润,节间较长,全然不同于它生活在南边的“姐妹”那样有着圆结砂绿的颗粒,它似乎来得更飘逸些。

先是醒茶,以最快的速度将茶汤滤出,淋洗茗杯。热嗅,一股高扬的花香从盖杯中溢出,优雅清纯,香如幽兰。

第二道,注入沸水,静置几秒后出汤。花香袭人,浓郁稍锐,并溶解在橙黄略深的茶汤中。轻啜茶汤,滋味浓厚稍有回甘,香气仿佛在口中丝丝化开。

第三、第四道,冲泡静置时间与第二道大致相同。品种香仍然保持地很到位,既非内敛,又非张扬,不愧为“君子”。汤色则更显清澈明亮,滋味基本维持在第二道的水平,持久耐泡。

第五道时,兰花香仍然明显,汤色橙黄清澈,滋味有所减淡,但不失醇和,舌根感到有几分清甜。

第六、第七道,相应地延长出汤时间,以便于茶更充分地浸出。揭盖后,嗅到的依然是不曾减弱的兰香,浅橙黄的汤色愈发显得澄净。

至第八道,清杯盖、杯底还隐隐留有兰香,茶汤始有水味出现。

翻看叶底,它“继承”了岩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搓捻起来,匀齐柔软。

欣瀹“金兰”“银凤”

银凤

银凤,望文生义,银色凤鸟,一个富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寓意的花名,名字来源大概与茶树叶色和树型有关,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菜茶品种。其叶厚而脆呈浓绿色,叶片光滑,呈椭圆形。边缘锯齿较深,叶脉细而隐,萌芽力强。花甚多,发芽偏迟。

一如闽北乌龙茶大同小异的外形,条索紧结,在白瓷赏茶盘衬托下,乌润带褐。

煮水冲瀹,因其炭火烘焙,花果香较显,隐隐约约地带着一种大气。

润茶烫杯后,注水冲泡第二道。细嗅杯盖,花果香细腻,疏林薄雾般柔和。汤色橙黄略深,澄澈透明。微含茶汤,品种与生俱来的香气溶在口中,浸润喉间。

细细回味着茶香,咀嚼着茶味,迎来了第三道。启盖后,轻柔的花果香萦绕杯沿,使人宁静冲淡。舌头搅动茶汤,浓酽顺滑。汤色较之前道并无多大的变化。这样的香、味、汤色一直保持到第五道。

很巧的是,它与金边奇兰似乎有一种默契。同样到了第六、第七道时,还是“笃定”地保留着让人感到愉悦的品种风格,虽然滋味上有所式微,香气却始终如一。实属难得。

沉浸在清水中的叶底,匀齐而红边明显,或隐或现地透着几缕清香。

欣瀹“金兰”“银凤”

专家建议:莫把酵味作花香

在乌龙茶初制过程中,有时做青程度会稍微过度。虽然在闻香时也会有花香,但花香不纯正,酵味和品种香、花香会混杂在一起。因此,在品鉴乌龙茶时,应仔细分辨,莫把酵味作花香。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一茶友,把今年剩下的最后三斤慧苑百年老丛水仙给圈走了。


忍痛割爱!


今年年终,只有牛栏坑肉桂形单影只地出现茶桌上。


差一点,不够圆满。


这位神交已久,素未谋面的茶友,分享了诸多喝茶体验。


选购、冲泡、保存,相谈甚欢。


其中,提到了一个大多数茶友关注的话题——到手的岩茶,要怎么保存。核心在于:怎么存茶,才不会返青?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岩茶不返青,防止水分过多


岩茶之所以会返青,在于密封没做到位或者是岩茶焙火不够透,水汽太高,致使水汽反作用在茶上,出现了青味。


故而,要让岩茶能较长时间保存,要从规避水分下手。比如,买焙火足的岩茶,保存时隔绝水分。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焙火足的岩茶,需要茶掌柜的靠谱程度。选择一位能够信任的掌柜,认准自己喜欢的岩茶,即可。


而到手后,存茶环境的水分控制,则需要购茶者自己营造。


如保持空气的干燥是关键。


茶友问:岩茶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直接将干燥剂放在里,像包装月饼那样。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岩茶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最好不要!


使用干燥剂保存岩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其一,干燥剂安全性不确定


干燥剂,我们都不陌生,在日常购买一些零食的过程中能够见到。


这些干燥剂,被装在一些白色的包装袋里,小小一袋,长度2厘米左右,宽度1.5厘米,比较不起眼。


从外观来看,千篇一律。但内在成分却千差万别。


常见的干燥剂成分有三种。


生石灰干燥剂

硅胶干燥剂

氯化钙干燥剂


这三种成分,生石灰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带有腐蚀性,用手接触都会有瘙痒感,跟水在一起还会起化学反应,从而爆炸。


这对岩茶储存而言,是一大风险。


茶友兴许会说,那我选择不是生石灰的干燥剂不就行了。


理论上行得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诸多制约因素。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其二,干燥剂使用寿命有限


存茶使用干燥剂,并不能一劳永逸,永除后患。


有的干燥剂使用寿命,是看它的吸水性。就像是海绵,当它吸饱水后,内部处于饱和状态,再也吸收不下一滴水。


干燥剂也是如此,当它的使用寿命结束后,再也不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彻底失去效用。


且这个干燥剂什么时候寿终正寝,我们也不知道,若是盲目相信干燥剂的使用而忽视保存细节,将会带来诸多后遗症。


说不定岩茶将会偷偷返青,连声“你好”都不和你说。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其三,干燥剂未必能顾全大局


使用干燥剂存岩茶,真的能做到一劳永逸吗?


不一定!


干燥剂的能力有限,它只能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发挥作用。面对来势汹汹的湿气,可谓是螳臂当车。


比如,我们存的岩茶有一整箱,但只有在干燥剂附近的茶叶才能得到保障,远离干燥剂的部分,则失去了庇佑。


难道,我们要在箱子里洒满干燥剂吗?


显然不实际。


对于岩茶爱好者而言,干燥剂保存 ,非明智之选。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岩茶,我到底该拿你怎么办!


对于岩茶爱好者而言,我们想将岩茶长久保留下来。


它的色,它的香,它的味,最好能长时间保存,永不变化,这是我们的愿景。


为了能实现这些目标,我们会为之而努力。


比如,要求茶农将岩茶的火焙足、焙透,以保证岩茶能够长久存放。


除了对茶有严格要求,在日常存放时也要注意细节!


岩茶保存,有五大原则。


遮光

密封

干燥

阴凉

无异味


在存放岩茶时,这五点请先自查,是否都能做到。


尤其是干燥这一点,不可忽视。


日常我们能买到的岩茶,多数是泡袋装好的茶,一次8克,用覆铝牛皮纸袋密封好。


到手后,还要放在一个干燥的房间里。


为保证房间的干燥度,可以开空调抽湿功能,或者是使用家用小型抽湿机。这样才能做到一劳永逸。


要保证空气中没有异味,可以用竹炭吸附。



水仙、肉桂、大红袍保存,能不能使用干燥剂?


于岩茶拥趸者而言,遇到一款好喝的茶,只有一个旋律——买,买,买。


这一点,麻花深有感受,就像慧苑老丛水仙,虎口夺肉,冒着被丢臭鸡蛋的危险,夺了十斤茶。


到手后,用最高规格保存。


塑料袋密封好,套两层,纸箱用五层瓦楞纸,四周都统一密封好。放在阴凉、避免光线直射的房间里,抽湿机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


好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这世上存岩茶,并无双全法,要岩茶永远不返青,这是不存在的!


最行之有效,最偷懒的方式,就是趁早喝完。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