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茶叶知识我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茶叶知识我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2019-06-27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红茶色泽红艳,因而被称之为红茶,红茶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自古就是招待宾客的必备。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茶叶知识我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有用+10
分享

红茶怎么做出来的,红茶制作步骤详解

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是经过,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培—复培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是一种品质非常高的茶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红茶的制作方法吧!

红茶的制作步骤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制作红茶的关键步骤

1、茶青

红茶茶青头春茶的茶青品质最好,因为内含物丰富,嫩度高,更易做出高品质,而夏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做出的红茶一般汤色都偏深红,苦涩度也高。

2、发酵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艺。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才能形成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

发酵一开始结合成茶黄素,茶黄素的特性,色黄,茶汤亮度的主要物质。茶黄素是影响红茶汤色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红茶汤色的明亮度决定于茶黄素的含量;之后是茶红素,茶红素是决定红茶汤色红艳程度的主要因素,而且其收敛性、刺激性较小。

茶黄素与茶红素的比值是判断红茶品质的关键指标,如果比值过高,则茶汤虽然刺激性强,亮度好,但汤色不够红浓,形成不了“金圈”;如果比值过低,则不够鲜爽,汤色不够亮,暗淡;再后就是茶褐素,茶褐素是一种暗褐色的高聚合物,是导致红茶汤色暗的主要原因,含量过高将会导致汤暗味淡,叶底也会发暗。

以上就是红茶的制作方法,总的来说,红茶的制作非常严格,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在整个红茶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发酵,因为发酵决定了红茶的品质!


餐后喝红茶可以降低血糖

餐后喝红茶可以降低血糖!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红茶对糖尿病人有好处,因为它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

研究者给16名志愿者喝含有75克葡萄糖溶液,不过糖液有四种配制方法:1组是白水配的,2组是白水加咖啡因配的,3组是用1克茶包溶出的红茶水配的,4组是用3克茶包溶出的红茶水配的。然后,观察他们喝下糖水后150分钟内的血糖和胰岛素反应。

结果发现,1克茶包就能让受试者的120分钟血糖更加平稳,而咖啡因丝毫没有帮助。这可能是因为红茶中的大量多酚类物质引起的。

很多地区的居民习惯于食用肉制品,同时也喜爱红茶,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饮食搭配。高血脂患者和肥胖者饮用红茶,也是有益控制病情的做法。

绿茶红茶有助记忆力

作为传统茶的红茶、绿茶虽然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但对人体并不能达到治疗具体病症及养生的功效,而且,这些传统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咖啡因等成分,易让人兴奋失眠,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饮用的。

传统中草药汤剂不等于茶疗

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防止和抑止同记忆力相关的大脑中某种酶的活力。

通过这个研究,可以确定一个新的有助于治疗痴呆症的治疗方向香。至少这个研究成果证明在一些产品中添加如绿茶或红茶的成分可以减缓痴呆症的病情发展。

虽然现在欧洲红茶市场状况并不看好,因为现在大多数的欧洲人选择喝水果或草本茶来代替红茶。

据悉,绿茶和红茶主要是抑止了一种叫乙酰胆碱酯酶酶的活力从而起到作用。

据中国日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普普通通的茶叶是改善记忆力的"良品"之一,多喝茶能使人的大脑更健康,还能预防因衰老引起的记忆力减退和阿尔茨海默症(俗称为早老性痴呆)等。

据英国媒体10月26日报道,上述研究结论是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提出的。负责此项研究的埃德·奥凯洛博士介绍说,他和他的同事用红茶和绿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后发现,茶叶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能有效防止一种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的过度缺失,从而有助于记忆力的保持。

有关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部,乙酰胆碱水平都非常低。因此,在治疗这一病症时,医生通常都是让患者服用一些药物,促使其脑部的乙酰胆碱恢复到正常水平。奥凯洛博士说,茶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正好可以保持脑部的乙酰胆碱量,不会使它下降到太低的水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孙静等通过对国外文献的综述表明,饮茶对铁贮存充足(以血清铁蛋白浓度为指标)的西方人群的铁营养状况影响不大,而对铁营养状况处于临界水平的人群,饮茶与铁营养状况似乎呈负相关。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茶叶中的酚类物质能与铁离子络合为不溶性物质,这可能就是饮茶导致抑制铁吸收的生化原因之一。然而这种反应只是对非血红素铁起作用,对血红素铁不起作用。此外,由于维生素B12与红血细胞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与维生素B12之间存在络合现象,此也可能是助长缺铁性贫血的机制之一;茶叶中还存在有大量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它们又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所以,茶与铁的关系,要从各因子的平衡关系综合考虑。一般认为,以鱼、肉为主的饮食结构,由于食物中铁含量丰富,且大部分的铁是以血红素铁形态存在,所以进餐前后饮茶对铁的吸收影响不会太大;而以素食为主的,其食物中铁含量较少,且多数铁是以非血红素铁形态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食前后饮茶就有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所以,我们提倡避开用餐时间饮茶,孕妇、幼儿等特殊人群宜少饮茶、不饮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