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2019-07-03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茶气是一种物理现象,从医学生理角度去窥探茶气,它是一种贯通三焦的生物碱效应,其中引发机体不同感受的直接物质就是微生物,在茶气中有大量的酵素、微生物通过人体的味觉和嗅觉触动了粘膜感官神经,某物特性香气化合物,如存在于深度发酵藏茶中的菇稀醇就是通过刺激机体的植物神经发生作用的。所以,当茶汤顺喉而下是,千变万化的微生物就刺激了人体,调动了不同感受器,形成了生理上自然反射,并集中而上升到大脑,神经迅速舒展,甚至产生出一种闪念或意愿。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这是茶气对人和人与茶气的互动产生的效应,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样。感受茶气也有层次之分、轻重之别,有直观感受,有重叠感受,也有多重感受,包括参与了文化、艺术、宗教的通感。茶气可以说是把禅茶一味推向最高境界的助然体和推进器,刹那间的灵光闪现就在茶气上升之时。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特色之一。

品饮陈年普洱茶茶汤后,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达到补气功效。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美妙的境界?一来真懂得品尝茶气者不多,二来有茶气的好茶却得来不易。

有用+10
分享

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储藏?

  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储藏?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箐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压制及自然陈化或人工渥堆发酵,制作而成的茶。大家从中不难看出,定义普洱茶主要是从原料和制做工艺上进行定义的,而不一般朋友认为的“云南产的茶,或思茅、版纳产的茶”就是普洱茶了,龙井、信阳毛尖等才是真正的地名茶,所以我个人认为,普洱茶是一种主要以制做工艺成名的茶,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名茶!或者说普洱茶具有严格地域和制做工艺双重属性的茶。

  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储藏呢?由于后熟作用,经过一定时间贮藏的普洱茶,品质会得到提高,价值也随之上升。因此有了普洱茶是"能喝的古董"的说法。

  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储藏?收藏普洱茶,一般以生茶和紧压茶为主。熟茶已经过渥堆发酵,虽然也会随时间提升品质,但口感变化不大。生茶则更具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生茶初成之时口感苦涩,但在良好的储藏环境中,茶气和茶质的变化很大。

  我们建议收藏级别较高的茶叶,这样的茶叶内容物多且纯,容易陈放出好口味。品质优良的好茶,一般保存一年,价值会增加10-20%。普茶客的生茶饼,每过一年的售出价自动提高10%;普茶客的熟茶饼,一年售价的升值为5%。如果有心保存增值,您可以购买当年茶饼后在家保存,届时无论馈赠亲友,还是自己品尝,都是件其乐无穷的事情。

文献中关于普洱茶的史料

  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平均茎粗不低于勐海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由此测算,这片茶林的树龄应在55代以上。

  一、古茶山

  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

  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后从老树桩根部发出3叉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

  2、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包括今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武、易田、曼洛村公所辖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嶍崆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国民经济研究所《云南经济·滇茶概述》说:“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勐海)为胜,年产茶约4000担……”清乾隆(1736年)以前已有汉族在易武制团茶(砣茶)。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汉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初年(1877),仅易武就制茶5000多老担。民国初年,易武除种些玉米外,民众以采茶揉茶为生。茶叶盛产时,一般每户产茶十来担,多的有15、16担。易武乡的黑水梁子现存一大茶树,根围208厘米,直径66.2厘米,高11米。另落水洞有一大茶树根围124厘米,直径48厘米,高11.72米。

  3、曼砖茶山

  曼砖(今曼庄)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村公所辖区。曼砖茶山的形成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以前,由石屏汉人或早居曼庄的其他民族栽植。当时茶叶产量在1000担以上。据曼庄关帝庙(已倒塌)碑文载:“曼庄为六大茶山之一。”

  4、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公所辖区。倚邦街曾系象明县府所在地。倚邦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石屏会馆。早在石屏人未来之前就有四川人和楚雄人在倚邦落户营茶,曾建盖过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园茶畅销省内外,后又扩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民国24年(1935)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三国,茶叶滞销,茶园荒芜。

  5、革登茶山革登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后全寨搬迁。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茶叶年产量均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种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上曾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野火烧死。

普洱茶的魅力根源是人在普洱茶变化过程中的情绪

  个人拙见,不在形、不在香、不在味、也不在产地那异域风情;而在过程、在这时间跨度较大的精心收藏呵护的过程中。

  这是一个我们自由主导的过程。这是一个与种茶、采茶、制茶不同的,我们可以自由参与且主导的成茶过程、炼茶过程。我们不单是享用者,更重要的是参与者、主导者,这使我们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自豪感。

  这是一个我们辛勤付出的过程。我们选茶、购茶、存茶,每一个环节特别是仓储的过程中都浸透了我们的心血、汗水和希望的寄托。我们象呵护婴儿般精心呵护着那充满灵性的饼、砖、沱。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正因为我们有所希望、有所期待,我们才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的付出,数十年如一日。我们希望那沉睡的饼、砖、沱悠悠醒来时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

  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温湿度的变化、虫鼠的破坏、环境气味的影响等等,都有可能使得最后的结果不可预料。我们努力把握、坚守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自己战胜困难的伟大力量,也感悟相比大自然来说我们却又是多么渺小。

  这是一个猎奇探险的过程。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果的虽可预见却又不能精确确定,这就会出现另我们惊奇的结果。我们时刻都再憧憬着最后的结果,尔最后的结果却又往往出乎意料。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过程!

  这是一个唯我独尊的过程。我们自己在这一长达数十年的过程中辛勤付出,带来的结果是一个世上唯一的产品,一个只有我们真正拥有、只有自己才能品评出其妙处的独一无二的产品。

  所以,我说普洱茶的魅力根源是过程,因为这一过程和其结果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