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秋冬季节如何存放普洱茶

秋冬季节如何存放普洱茶

2019-07-03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立秋之后,气温就要开始陡然降低了,若是进入冬季,亲吻就进入了一年四季中最寒凉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于茶叶储存来说的影响比较大。为了能够在冬季更好的储存茶叶,大家可就要提早掌握好茶叶的储存禁忌了,否则一旦茶叶变质,那么损失就不小了。

冬季储存茶叶要四防。第一是湿气,茶叶具有吸附性,所以很容易吸收到空气中的湿气,加入变质。第二是要预防低温,很多人都以为高温才是诱导茶叶变质的罪魁祸首,以绿茶为例,高温会加速茶叶中的叶绿素降解,那防低温又是为了什么呢?温度过低就不利于茶叶的转化,对于普洱茶来说若是停止了转化就达不到口感上的纯正、醇香,所以防低温工作也决计不能忽视。

第三是要注意防止异味,冬季茶叶是最容易吸收到异味而变质,所以储存的空间一定要密封及相对隔离。最后要防止的是紫外线和强光,别以为阳光是夏季的专属,在冬季的光照相对紫外线更强,茶叶长期受到光照直射就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其变质,所以在储存的时候,一定要寻找阴凉的环境,避免茶叶因为光照变质。

上述就是关于冬季普洱茶储存的一些禁忌,大家可记牢了。千万别嫌弃麻烦而就认为敷衍了事,品茗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若是吸附了异味的普洱茶,相信茶客的味觉也会发出无声的抗议吧。另外我们也提醒大家,若真是因为变质后不能饮用的茶叶,大家也不要随意丢掉,可以变废为宝,作为他用。

有用+10
分享

钟广林:普洱茶收藏也应“走出去”

钟广林:普洱茶收藏也应“走出去”

中国茶企应带着自己的高品质好产品大胆“走出去”,不要让茶叶出口仅仅停留在农产品输出的层面上。

专家论道

本期专家:广州茶业协会副会长、合和昌董事长钟广林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郭晓昊

今年春茶的收购已结束,纵观上半年普洱茶市场行情走向,毛茶收购价格跟去年同期相比,整体降幅在25%左右。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茶企普遍观望情绪较为浓厚,热情没有往年那么高涨。就像股市一样,经历过一波上涨之后,普洱茶的行情也处于调整期。

经过近几年“普洱北行”的发展,中国北方市场对普洱茶的总体接受程度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即使是像今年这样不太景气的时候,好的茶企北方市场的销量并没有下降,真正萎缩的反而是南方市场的需求。

据我们了解,以广州、东莞为代表的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存茶量占了全国的60%以上。这些爱好者们原本只是为了自己保存起来慢慢品饮,但这些年不知不觉中茶叶价格在上涨,手中藏的茶有了一定利润空间,便有人开始卖出一部分旧茶,但买入一部分新茶,即是“以藏养藏”。但今年这部分收藏客也处于观望中,所藏的茶处于消耗阶段。

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今年很多企业为了应对行情的变化,开始调整经营模式和产品线,开发一些比较方便携带的旅行装,转向消费市场。如今,在很多大超市里也能找到有品牌的普洱茶,这种渠道上的拓展也是积极的信号之一。普洱茶也要有“接地气”的成分,而且大众消费永远是最值得关注的市场。

除了扩展北方市场,我认为普洱茶也应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走出国门去。

以前出口的红茶、绿茶比较多,但缺乏品牌效应。最近我们和欧洲友人和华人商会代表在俄罗斯考察时发现,得益于中国的崛起和茶文化的推广,再加上双边贸易往来频繁,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喝茶既是一种时尚,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过调研,俄罗斯喝茶的人群集中在20~40岁,比国内更加年轻化,目前他们对口感较为接近的熟茶接受程度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人的喝茶习惯跟国内不太一样,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喝两到三杯茶。而且跟中国人一小块茶叶泡十几泡不同,他们泡茶是不会再加水的,喝一次就换掉,这样一来,日常消耗量远大于国内。

尽管目前欧洲人喝红茶居多,而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红茶市场份额较大,但这正说明前景广阔,中国茶企应该怀有信心,带着自己的高品质好产品大胆“走出去”,不要让茶叶出口仅仅停留在农产品输出的层面上。

易武茶与普洱茶文化普洱茶的民族文化

说起西双版纳,人们想到的总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其实,西双版纳在中国的普洱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了我国顶级普洱茶的最主要产地。西双版纳悠久的种茶、饮茶、贸茶历史,加之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孕育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

易武茶与普洱茶文化普洱茶的民族文化

要谈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文化,就不能不提到易武,这个让爱茶客们神往的地方。清朝在云南设立茶叶局,统管茶叶贸易,云南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进贡朝廷。易武茶山的七子饼茶就是敬献皇室不可或缺的重要贡品,每年清明节以前的茶叶必须在完成进贡任务后才能上市交易。同时,由于地处普洱茶产区的中心位置,易武还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光绪年间,易武就已经成为了普洱茶交易的主要集散地和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的易武,延续了昨天的历史:万里茶乡,依旧拥有着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茶园;边陲重镇,依然汇聚着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再现那“驮马铃儿响、青石路儿弯、云深茶儿香”的古镇印象。今天的易武,处处可见爱茶人,可以说是家家有茶具、人人是专家,以茶会客、以茶交友,彰显出易武人对茶的热爱和弘扬普洱茶文化的自觉。

斗茶大会动员起了全易武“七村八寨”的茶农们,大伙们围绕采茶、手工制茶、古树茶晒青毛茶开展擂台比赛。说起手工制茶技艺,它已经被认证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村选派的制茶能手们,用双手在铁锅里快捷地将新鲜茶叶进行操、抛、揉、翻炒、均匀杀青,将炒熟的茶叶放在簸箕里反复均匀地揉捻。评委们现场闻香、看色、揉捏检验,当场唱分、点评。各村寨的乡亲们、各地的茶商和游客们,各各踮足探首、屏息凝神,时不时要冲进组委会设置的比赛区,巴不得都像评委一般,当场抓把茶来评个究竟。易武的斗茶,斗出了全乡各村寨乡亲们争相提高茶叶品质的干劲,更斗出了茶乡文化的新景象。

随着普洱茶文化的复兴,新的马帮队伍带着来自云岭深处的普洱茶,伴着悠扬的驮马铃声,再次踏上了从易武前往北京的路途。人们重走马帮路,是为了把深藏在云岭大山中的普洱茶展现给中国和世界,让世人再次领略普洱茶的无穷魅力和文化内涵。

云南江聘号普洱茶

老班章普洱茶产区的山头名称,“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班章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个村寨所产的云南普洱茶,老班章也叫班章老寨。
老班章村的百年历史
据载公元300年前后,今日老班章村所在地,就已是现老曼峨寨布朗族先民世居辖地,如今依然星罗棋布在老班章村古茶园中生机勃发的千年乔木大茶树,就是这一历史变迁的见证。
据传公元1476年,老班章村的哈尼族先祖——爱伲人,自毗邻的格朗和山迁徙至此。慷慨的老曼峨寨布朗族先人,应到来的爱伲人请求,将老班章村周边的山地、林木、田坝及已是数百年树龄漫山遍野的大树茶一并出让给客居的爱伲人,为此老班章爱伲人自建寨先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岁岁年年向老曼峨寨奉献谷种及牲畜,以示世代不忘布朗族的恩典。
公元1800年前后及公元1950年左右,老班章村因人丁兴旺,先后经历二次人口迁出,其中60年前搬离的人群移居距老班章村一山之隔约20余公里处生活,为区别于迁出地故取名“新班章”,称老寨为“老班章。”
“班章”二字源自傣语:“巴渣”,意为:“一条鱼”。汉语音译为:“班章”。这就是班章的含义及新、老班章的由来。
1954年3月,地辖老班章村的布朗山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人民政府。老班章村的爱伲人民自此改变了千百年只由“龙巴头”统领,信奉鬼神巫师的历史传统。
1987年,老班章村实施按人分田地、茶地和山地到户的承包制,结束爱伲人世代狩猎种地缺衣少食的贫困历史进入到人人温饱的年代。
1992年,老班章寨全村竭力集资数万元,青壮人人出工,从原始森林中的羊肠小道,人背肩扛将百根水泥电杆抬上布朗山,终结了世代靠火塘和松脂照明的“黑暗”年月。
2002年,政府修通了老班章村通往外界的乡村路,结束了千百年来老班章人与世隔绝的历史。自此秘藏深山的千年老班章茶渐为外界所认知,独特品质渐为人们所喜爱,价值渐显。至2007年,老班章村100余户茶农,户年均收入近10万元,已告别温饱步入小康生活。
老班章古树茶的感官审评
干茶色泽乌润,芽头显灰白,条索粗大,芽头壮实显毫;茶汤黄绿明亮;香气高扬,有独特的花蜜香,有人称作班章香,杯底留香持久;滋味浓醇,饱满而协调,回甘快,气韵强劲,而且耐冲泡;叶底颜色黄绿,叶质厚实、柔软,多椭圆形,也有细长形。总体感觉是,茶气足,苦涩化得快,生津强,回甘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