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即是“濮(pu)茶”

云南普洱茶即是“濮(pu)茶”

2019-07-08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普洱茶即是“濮茶”,对此,笔者的论据、论证如下:一,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思(茅)普(洱)区有茶的是唐代樊绰《蛮书》,其卷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合烹而饮之。”这里未指出茶名,只说地界,“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当指产茶的哀牢山、无量山“银生节度”所辖的县,自当包括今普洱(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蒙舍蛮”中亦有“濮蛮”,或许当时就叫“濮茶”,其用“椒姜桂合烹而饮”之法,至今还保留在佤族饮用的擂茶中。二,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普茶”一词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谢肇淛所著《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澜沧布朗族叫“蒸而成团”的圆形紧压茶叫“腊广”。请注意,谢公第一次提到的是“普茶”,没有“洱”字,明代时就叫“普茶”。笔者认为,它指的就是“濮茶”,可说是“濮儿茶”的简称,因是“濮儿”人种出来的茶,便简称“普(濮)茶”,全称为“濮儿(普洱)茶”,所以“普”就是“濮”,“普茶”就是“濮茶”。这个观点,笔者在2004年8月《云南日报》考察组到思茅召开的座谈会上谈过,后被记者写成《学者考辨“濮”与“普”》一文,刊登在《云南日报》上。三,清嘉庆年间,檀萃在《滇海虞衡志》说:“普茶,名重于天下”,“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都只说“普茶”,而无“洱”字。此记载指出了银生府的“普(濮)茶”,早在唐代南诏时期,已销往西康、西藏等地“西蕃”地区了。四,清道光《普洱府志》、光绪《普洱府志》中叙述〈物产〉时,只曰“茶”一字,没有“普洱”二字,因这是当地的府志,茶又是在普洱本地所出的,自不必说地名,而直接记述一个“茶”字。故笔者认为,“普(濮)茶”、“普洱(濮儿)茶”是外地购茶者根据产地族群地名叫出来而传扬闻名的。

多年来,在全国茶界,小叶种专家占绝大多数,未能把大叶种普洱茶列入“全国十大名茶”,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全国植物学界权威已改写“正名”,确立了大叶种“普洱茶”在中国茶史上的重要地位。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数百年来以“普洱”二字出名。然而,“普洱”地方,在唐宋元明时期,名为“步日睑”、“步日部”,到清代时才叫“普洱府”,而茶名却在清代前已称“普茶”。如何解读普洱地名与普洱茶的关系,值得学术界研究。对此,笔者在2001年4月曾有论文在“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和公开发表过,作过一些解读。笔者现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的角度再作综合研究辨析,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普洱”是佤语“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濮人”是最早种茶的民族,“普茶”即是“濮茶”。(组织文章http://www.puercn.com)

“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

有用+10
分享

为什么广东人喜欢喝普洱茶?

  广东人喝茶是历史悠久、雷打不动的饮食习惯。

 

  若说到茶楼“饮茶”,便意味着吃点心。过去,如果光喝茶,叫“净饮”,是要“双计”的,即多收一倍茶费。

 

  既然名为“饮茶”,那么茶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东人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以饮食养生,就连在喝茶这件小事儿上,广东人也是相当的注意。

 

  茶那么多,为什么广东人对普洱茶情有独钟呢?

  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入口的东西,安全是第一位的。

 

  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干净的,一定是自然的,没有任何的添加物,喝了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负担。

 

  云南的西双版纳、临沧等地区,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大叶种茶树在肥沃的土壤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它是普洱茶的原材料。树龄过百的茶树大都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中,远离了都市的污染和农药肥料的干扰。

  养生

 

  广东地处南方,广东人的普遍饮食清淡,好过夜生活,睡眠较晚,火气(主要是虚火)偏旺,在这种情况下,喝普洱茶就能达到降火的功效。因此,普洱茶深得长寿老人的喜爱,又称“寿星茶”、“伯公茶”。

 

  普洱茶暖胃不伤胃,这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现代科学证明,普洱茶中含有他汀类物质,因此在降血脂方面有特别功效。

 

  因此广东人喜欢在饭后喝几杯普洱茶,这样既有助消化,又可以维持肠胃健康。

  口感

 

  万佛朝宗,百川入海,普洱茶有“爱茶人的最后一站”之美誉。

 

  爱茶人都说“普洱茶是饮茶者的最后一站”,无论你是爱绿茶的鲜爽、白茶的清雅、还是红茶的馥郁、青茶的韵味、黄茶的温润、黑茶的质朴,最终都会回归到普洱茶的深邃和回味无穷。

 

  关于茶的所有的美好期待,你都可以在普洱茶中得到体会与玩味。茶气、滋味、茶香、水香、生津、回甘、喉韵……古树普洱茶更是稀有的,古树茶带给爱茶人的美妙体验也是无与伦比的。

  越陈越香

 

  普洱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正确存放后,能够转化出醇厚的味道,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独有的特性。

 

  广东的温湿度比较高,这样的环境提高了酶的活性,再加之一部分微生物的参与,能够大大加速普洱茶的后发酵。

 

  随着时间的流逝,普洱茶汤色会变为宝石红,陈香独特且其释放出来的果胶、皂甙及咖啡碱等等都是丰富的营养物质,品饮口感饱满且滋味多变,持久耐泡,韵味无穷且具有陈香。

  投资收藏

 

  普洱茶的综合品质和养生功效会因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提升,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藏普洱茶是具备增值空间的。

 

  2000年10万元钱存入银行放到今天应该不会超过20万元,2000年10万元的普洱茶放到今天,只要仓储没问题,肯定会超过100万。因此,广东珠三角地区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存钱不如存茶”。广东人家里少也有一两提普洱茶,多则自租一个仓库存茶。

普洱熟茶的回甘有何特点?

  我是小小发酵师,熟茶也会回甘,与生茶的回甘相似,但区别比较明显。

 

  熟茶的回甘要快,一般的回甘是苦味化开后的甜,熟茶的回甘是苦味的感受大大减轻,很快呈现了甜味,即熟茶的回甘是苦味不显的回甘。

  在渥堆发酵中,茶多酚类物质被大量转化降解,消耗,苦涩大幅度降低,只有一些残留的多酚类物质,品饮熟茶时,苦味较轻,苦味化得很快,回甘马上可以感受。实际效果等同于生茶在良好仓储很多年的时候,回甘体验不断提前,甚至最终产生瞬间回甘的现象,就是这个道理。

  熟茶的回甘感持续时间要长,熟茶的回甘与熟茶的甜味是交替进行、伴随发生的。渥堆发酵以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类物质被分解,小分子化,生成甜润的物质,以单糖、寡糖为主。这些物质直接呈现甜味,与熟茶的回甘配合,品饮过程中难以分辨二者的区别,导致似乎全程回甘,其实是一种错觉。

  故意降低熟茶的成熟度,发酵偏轻导致熟茶苦涩重呈现回甘是难以归入熟茶回甘的,并且这类回甘往往还产生极强的酸涩感,至于达到如笔者所说这种美妙的熟茶回甘体验,当然也是比较困难的。

 

  它需要内含物较转化充分,不会出现酸、腐、臭、霉味,不然就算回甘也会被掩盖的面目全非;原料内含物要丰富,不然寡淡,发酵出来的熟茶虽醇,但回甘无从谈起;它需要后期良好的仓储,实际上这种高级的回甘体验多数出现在中老期熟茶里。

  新熟茶,转化不完全,香气也没提升,堆味也有不少,还有一定的刺激和收敛,回甘悠长这种奢华级的体验是指望不上的!

本网专稿:一敲《云南古茶树保护条例》,直击普洱茶行业的“浮夸”风气

本网专稿:一敲《云南古茶树保护条例》,直击普洱茶行业的“浮夸”风气

图为:网传“68万一公斤老班章”章茶王树、茶皇后开采微视截图

此时节,正值云南普洱茶古树茶的采制时段,在云南普洱茶三大主产区(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各山头茶区域纷纷拉起了诸如某某茶王、茶后等横幅的开采阵势。这些阵势着实让人眼花缭乱,无论是否知名茶企,这时节都忙于邀约各大主流媒体前来观秀,这场春茶宴,在我等看来,怎不是那群山羊吃草,这山望着那山高?

近年来,市场在古树普洱茶概念的推动下,云南普洱茶价整体呈上涨趋势,一些名山茶、小产区茶价呈倍数上翻。据昆明日报的一则报道,“今年春季新茶价格悬殊,从每公斤百元到万元不等,普洱春茶价格涨幅达30%到50%,其他单品价格与去年同期差别不大,包装简单的平价茶叶受到客户青睐。”

所谓是,“瞎子见钱眼也开”,普洱茶价年年上扬,于市场而言,看似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也不乏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混进圈子内胡乱一搅,赚得个盆满钵满后只身而退,以致闹得整个行业掀起一阵接一阵地“浮夸”风气。

从普洱茶产业链的源头来看,古树茶确实给予先民之后代之福气,大多数从业者甚是气势高昂,坐地起价,脸颊上大书“喜”字,此“喜”背后却是古茶树那一脸颊上展颜之“恶”。随后,古茶树仙逝的“噩耗”源源不断的从源头传来。

如是,勐海巴达古茶山1700年树龄的野生茶王树仙逝,这个“噩耗”似乎并未给予行业什么警示,随之而来的却是“在巴达古茶山野生茶王树附近又发现一颗茶王树”的喜讯。紧接着,再是“易武落水洞茶树王凋零枯竭,现已确定死亡”等“噩耗”。

回眸时,又遇当下号称布朗山系老班章村的“茶王树”,这株古茶树现已岌岌可危,同去年相比,其枝叶稀疏不少,容颜也“憔悴”许多。造成诸如此类有关古茶树死亡和衰退的现象,这究竟是何因?是植物体的自然现象还是“人祸”呢?(本文系独家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