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藏民新选择——藏式普洱茶

藏民新选择——藏式普洱茶

2019-07-09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是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同云南滇区普洱茶近乎相近。

藏民新选择——藏式普洱茶

在历史上藏区社会形态处于农奴节段,以物易物是交易主流,藏茶按条(竹篾长条,有10kg/条、5kg/条等)比值论价交易,又因为藏茶贮存越久,价值越高,藏族同胞把条茶囤积起来,以货币等价交换和生活必需品使用。随着民族融合,云南产茶区特有的普洱砖茶等紧压茶逐步深入到藏区,为藏民提供了口味更为丰富的日常饮用茶品,且藏民以牛羊等高热量荤食为主,辅以普洱发酵茶饮用助以食物消化。

藏民新选择——藏式普洱茶

云南古茶树的生长环境一般都很自然,没有工业污染,气候宜人;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因此鲜有虫害,无须喷药杀虫;大树茶生长在高海拔山地,那里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强度大,芽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数量多,而夜晚气温低,一方面可以减少呼吸消耗,保存较多的有机物,另一方面,茶树体中的果胶物质充分发育,芽叶中果胶含量增加,因此,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品质优异。

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森林茂密的自然环境,使得湿润的水汽化为层层云雾,缭绕徘徊于群山之间,增强了光照的漫射效应,茶树是喜阴耐阴植物,在漫射光的作用下,叶片无折卷或折卷少,枝条向外展开,叶面幅度加大而隆起,叶色变深而更具光泽,芽叶中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增加,而粗纤维含量减少,嫩度更持久,而涩类物质的茶多酚不多不少,相对平衡,因此茶汤的饱满度较好,苦涩味较均衡,而芳香度和鲜爽度却得以提升。

每年春茶时,云南的古树茶都要比小树茶迟十天左右才采,古树茶的生长成熟天数明显长于小树茶,所以,古树茶更肥硕,更耐泡。因古茶树的叶子更大、更厚(相对于小茶树而言),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强,生成的有机物(糖)更多,茶汤口感更醇、更甜。

有用+10
分享

关于普洱茶冲泡,有很多技巧需要你掌握好!

  喝的普洱茶多了,就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不都是普洱茶,怎么滋味那么不一样。这里的学问不小,不同情况下冲泡的普洱茶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先不说山头不说品种,单单从茶叶外形出发,普洱茶的冲泡就有一番大学问。

 

  一、新、老、生、熟

 

  首先,确定所泡普洱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

 

  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二、条索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

 

  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三、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

  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四、发酵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五、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六、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透”和“闷”

 

  “透”和“闷”,是普洱茶的冲泡技巧。把握“透闷”技法,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闷”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茶市低迷,普洱熟茶当道?

茶市低迷,普洱熟茶当道?

一、被遗忘的熟茶

普洱熟茶,根据中国大陆于2008年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来看,将普洱熟茶定义为晒青茶经后发酵制成,而该标准中,对于后发酵的定义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送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而普洱熟茶,众所周知,由生茶经过渥堆发酵而来。那么,渥堆发酵自然也属于后发酵了。在普洱茶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熟茶算是新面孔,至少从官方记载来看,生茶早已出现而熟茶需要等到公元1973年才正式研发试制成功。而从口感来看,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条件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熟茶来得明显,且口感上要富于变化,茶汤活泼许多。而熟茶,其研发初衷就是因为生茶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变得适口,所以熟茶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使得其在出厂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发酵度,改变了生茶在新茶时期生利的口感,使得熟茶口感醇厚,茶性温和。因此,创造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消费。

实际上,长期以来,熟茶的发酵都是看天做事,一堆生茶进行渥堆发酵,其过程虽然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但是更多的是依靠发酵师的经验进行操作。从生产工艺流程来说,生茶不需要一个人工发酵的环节,无论厂家是自己投资初制所又或者直接找到茶农收购原材料,只要掌握好原材料初制,以及后期的精制,要出产一款优质的生茶,并不是非常困难一件事情。而反观熟茶,即便是一些经验老到的发酵师,都依然存在将整批毛茶发酵失败的风险。而熟茶的发酵,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来说,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发酵技术,由于熟茶的人工发酵主要由微生物完成,因此,在什么地方发酵、什么季节发酵、每次发酵投放多少毛茶、每次泼水的比例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发酵师来完成,而最终成品的口感,相对来说较为不可控。因此,很多新兴品牌往往前面数年依靠生茶主打天下,然后慢慢摸索熟茶发酵技术。也正是因为渥堆发酵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熟茶质量长期良莠不齐,偶尔发酵出一堆质量上乘的熟茶,其感觉更像是运气赋予的。

但是后来,茶商及消费者又发现,早期熟茶刚出厂之时,口感依然不够理想,熟茶也存在后发酵的空间,只要存放一段时间,熟茶的口感依然有提升空。所以,一样有人存放熟茶。但是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相对较小。因此,陈年优质生茶的价格往往是陈年优质熟茶的一倍甚至数倍。

二、现实中的熟茶

事实上,与生茶在藏家圈中热销不同。在普洱茶传统消费市场中,“贵生不贵熟”的现象并不存在。普洱熟茶从量来说,主要是酒楼、茶楼、办公场所中消耗掉。事实上,市面上大部分消费者所理解的普洱茶,都是指熟茶。因为生茶在新茶阶段普遍苦涩不看难以下咽,而熟茶本身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快速消费。

所以,熟茶根本不愁市场。实际上,普洱茶每年几万吨的产量里,大部分也是熟茶。但是,为何这一轮普洱茶市场低迷的时候,熟茶好像突然有异军突起的迹象呢?其实从市场角度分析,并不难理解。普洱茶市场其实应该分为收藏市场与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没有什么好说的,熟茶,包括不限于各种诸如陈皮熟茶、菊花熟茶等等花式熟茶,是绝对的主力军。而在收藏市场,则一向贵生不贵熟。因为熟茶价格一般远低于生茶,陈年熟茶价格往往只有同年份生茶的一半甚至更低。(上述情况仅限于同样年份以及同样仓储条件下才能成立)所以,收藏市场重视生茶是正常的。

那既然是收藏市场,肯定会有不同的热点,如同2005-2007那波热潮是由干仓陈年生茶引起的,而当时市面上大部分干仓陈年生茶多为勐海茶厂与下关茶厂所产制,因此当时市场追涨的大都为大厂常规茶。而到了2010年市场从2007年崩盘的阴影走出来,广东的许多资金实力雄厚的茶商开始进入云南,从事普洱茶生产。应该说,正是这一群人,使得古树茶、大树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以合和昌、宝和祥、巅茶、广雅为首的等新兴品牌的努力下,使得古树茶、大树茶的概念在2010年开始,有了全新的诠释。他们一反以前古树茶、大树茶就是纯料茶的概念,相对应的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古树茶/大树茶拼配概念。在他们的努力下,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开始逐渐的恢复传统。他们的所生产的茶不再是香甜润滑,清淡爽口的感觉,而是更为接近普洱茶传统工艺的一种口感。

所以,在2010-2013年这一波热潮中,大树茶/古树茶是热点。那么,现在市场又处于衰退期,自然需要寻找新的热点。于是,包括大益在内的许多茶厂与茶商把目光投到了纯朴的熟茶身上。在以前茶厂的认知里,熟茶是快速消费的,既然是快消品,只要保证安全卫生、质量稳定、口感方面过得去就行了。谁会想过要把熟茶做出亮点来。

但是,市场总有一些特例,比如勐海茶厂早期的大白菜系列熟茶,以及福今、今大福等茶厂也一直都出产高端熟茶,一饼熟茶几千甚至过万。那些喝过顶级熟茶的人都不会忘记在传统熟茶醇厚甘甜的口感外,顶级熟茶还有这变化的香气、润滑的口感以及最重要的鲜活度。笔者认为鲜活度是顶级熟茶的标志。这好比同样是快餐,街边快餐店十元一份的快餐自然不能与一些日本料理店一份五十元的定食相比。但是本质上,无论是是快餐店的套餐还是日本料理店的定食,都是快速消费品,都只是快餐而不是大餐。

所以,同样都是快速消费品,既然有的便当可以卖高价,为什么熟茶不可以呢。于是,很多厂商早早就把目光盯在熟茶上。笔者2013年时候曾与合和昌的创始人进行过交流,均一致认为熟茶未来在普洱茶收藏市场中的重要性将大大提高,也是同年,润元昌的营销负责人也告诉笔者,他们正在革新熟茶发酵技术。所以,其实熟茶的热度早在几年前就埋下伏笔了。

三、熟茶早已当道

笔者前文已经说过在消费市场,熟茶一骑绝尘,在消费市场上,生茶只能依靠诸如“茉莉普洱”这类花式生茶来争取消费者,熟茶则一直占据主流。所以,熟茶早已当道。只是当的是消费市场的道而不是收藏市场的道。而现在大家重视熟茶,有如下几个原因:

1、市场低迷,需要有新的热点出现

2、熟茶可以快速消费,是茶商们可以依靠的长期稳定的盈利产品

3、熟茶的技术积累已经达到了质变的阶段

所以,熟茶已经开始进入价值重估的过程。前文已经说过,普洱熟茶的发酵技术经过这几年的不断积累,已经逐渐摸索出诸如小框发酵、离地发酵等新技术。在大量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大益、合和昌、润元昌、巅茶、广雅等都在近几年推出高端熟茶。以往的高端熟茶,主要是从茶叶等级方面进行区分,比如芽头较多的熟茶被冠上“宫廷普洱”的称号。而近些年来,由福今等开创的高端熟茶则主要在原材料方面进行区别,比如采用知名茶区如班章、易武等的生茶进行渥堆发酵。

但是,如果笔者在2013年底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

“如果熟茶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厂家需要在技术研发这领域转变思路。熟茶需要从口感上进行变化,首先,看是否能够通过现代的生物科技手段来使得熟茶的口感真正解决优质陈年生茶的口感;其次,通过技术手段研发出可以模拟诸如五年陈、十年陈、十五年陈的优质陈年生茶口感的熟茶出来,然后根据模拟出来的不同年份的口感的茶来进行差异化定价。

如果这个技术研发成功,那么熟茶的高端快消市场才能说完全打开。

另一方面,优质的毛茶、成熟的发酵技术、均匀的拼配工艺是一款优质熟茶所必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便诸如大益、合和昌这一类品牌厂家,若不使用优质的毛茶,依然生产不出优质熟茶。对于普洱茶而言,优质的毛茶是最基础的要素,离开了这个基础,再好的发酵技术、再好的拼配工艺,无非就是可以使得普通的毛茶变成稍好一些的成品而无法使得普通的毛茶变成优质的成品。”

在该篇文章中,笔者建议普洱厂商对熟茶的消费观念进行转变,要让消费者明白高品质熟茶的可贵之处,进而去完成普洱茶的价值重估。

四、重估过后的普洱熟茶

在长期的“贵生不贵熟”的思路影响下,熟茶的价值其实处于被低估的地位。事实上,普洱茶长期宣传的一些诸如减肥之路的健保功效,主要都是基于对熟茶的研究之上的。也就是说,在一些健保功效上,熟茶其实比生茶来得有优势。

另一方面,熟茶具有生茶所没有的快速消费属性。因为熟茶最初就是作为陈年生茶替代品的面目出现的。所以熟茶的温和属性使得其更容易被新进普洱茶消费者所接受。虽然熟茶已经人工发酵了,但熟茶仍然具备一定的陈化空间。

熟茶虽然为快速消费品,但是就如前文所述,即便是快餐,一样有好吃与不好吃的区别。一份选用名贵食材、制作精良的便当,一样可以卖出很好的价格。同样,选用好的茶青、精准发酵、口感一流的熟茶,没有理由以低价贩售。

得益于普洱茶发酵技术的革新,以及这两年许多茶厂、茶商的宣导,普洱熟茶市场的性质已经慢慢向中国其他茶类相似,就是消费者购买熟茶的时候,并不会考虑我要不要大批量的囤积,而只是需要在消耗完一饼熟茶后,然后再购买即可。中国茶叶市场向来不缺乏概念,无论是十五年前铁观音以优雅的兰花香红遍大江南北,亦或是五六年前以金骏眉为代表的红茶旋风,又或者这两年岩茶掀起的传统乌龙风,都是在厂家、商家共同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当市场低迷,遍寻亮点而无所得的情况下,默默无闻的熟茶,便被茶厂、茶商拿出来。而经过前期的大量技术储备,熟茶正好处于技术革新状态,各种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所以,熟茶正好具备了形成新一轮热点的条件。于是,便不难理解这一两年,市场一窝蜂的在讨论熟茶。

但是,在笔者看来,无论熟茶是否是热点,熟茶终将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中坚力量。尤其在茶市低迷的时候,熟茶才是商家们可以保持长期稳定销售的抓手,生茶要进入品饮期所需时间毕竟较长,而此轮技术革新过后,新出厂的熟茶往往已经有非常不错的口感。而另一方面,在商家引导出熟茶这个热点之后,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正确的普洱茶消费观念带给消费者。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引导出一个健康的普洱茶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市场。否则,这个市场将缺乏一个持续上升的动力,依靠资金炒作的模式,普洱茶市场将无法摆脱崩盘、重建、繁荣的轮回。

文/笨泥(Benny_Fu)

普洱茶老黄片有什么样的特点

普洱茶老黄片有什么样的特点

  黄片的介绍

  

  所谓“黄片”说得直白点就是茶树上的老叶子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在众多的普洱茶爱好者甚至是发烧友中,真正弄清楚它的人没有多少。

  

  普洱茶黄片其实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菁,俗称为“黄片”。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菁的品质是一致的,一般都是第三叶。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

  

普洱茶老黄片有什么样的特点

 

  老黄片的形成

  

  老黄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这部分茶菁拣出,那么压成型后条索的观感就差了。

  

  老黄片的优点

  

  有不了解情况的人说,老黄片是“病叶、枯叶”,这是不对的。因为那样的叶子茶农是不会采的,原料收购时也是不会过关的。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

  

普洱茶老黄片有什么样的特点

 

  老黄片的冲泡

  

  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而定。

 

转载:天下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