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浅谈云南茶区十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特色

浅谈云南茶区十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特色

2019-07-16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浅谈云南茶区十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特色

1、 布朗: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2、 班章: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

特色:云南大叶种,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但口感香气下沉,刺激性更强,为舌面苦味最重者,上颚表现不明显。

3、 景谷: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景谷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4、 邦崴: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5、 南糯: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扬清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6、 革登: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7、 蛮砖: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相较其他古六大茶山,茶箐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如曼撒易武香扬。

8、 无量:

茶区位置:云南省大理、思茅地区无量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舌面中段香甜回甘,香在上颚中段,苦涩度不高,因茶区生产范围大,较无个别茶区特色。

9、 易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原属古代曼撒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有用+10
分享

怎样提高普洱茶的香气?这个秘诀少不了!

  关于冲泡,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比如,正式冲泡前要温杯、洗茶,冲泡时要用新沸的,不能是反复烧开的水,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喝茶要温茶淡饮。

  于是我们一点一点地学习、修正,泡出来的茶也越来越好喝,可以跟茶叶店里专业茶艺师冲泡出来的一争高下。今天,小编透露一个秘诀,可以让你冲泡普洱生茶时,更好地释放它的香气和滋味。一个字——“转”。

 

  1、怎么转,转杯子吗

 

  欲泡好茶,先择好器。还是推荐有条件的茶友尽量使用盖碗。盖碗观看茶汤与茶底方便,散热性好,不易闷坏茶。可以泡出普洱茶的原味。简单说,纯熟的高手,可以用盖碗泡出你不敢相信的变化。

  接下来说重点:泡生普,要让茶随水转。以一个容量在125~150cc的盖碗为例。水烧开后,等壶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3厘米,同时壶嘴与盖碗内壁成15~30°斜角。

 

  刚注水时,水流要冲在碗底收腰处,出水要粗要急,当水流沿着盖碗旋转时就会带动茶叶也旋转起来,茶叶的香气被激发出来,明显的花果香和茶香让人薰然欲醉。

 

  如果是新茶,冲泡的时候尽量不要盖盖子,老茶可以盖盖子,因为在时间的变化上已经没有涩味了。当然还有一点,冲泡普洱茶水温要高,通常用95-100℃的刚沸水。水温对香气和滋味都有很大的影响,水温低的话,普洱茶的香气不易充分展现出来。

  2、你精心泡出的茶,怎么鉴赏

 

  普洱生茶汤色黄绿透亮,盛在玻璃公道杯中,晶莹剔透,极具观赏性。尤其是生态环境佳、做工优良的茶叶泡出的茶汤,汤色明艳透亮,看起来就要赏心悦目。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因为运输、撬茶时可能造成一些碎渣。

  品饮经验丰富的普洱茶高手,看一眼茶汤就可以对茶叶品质有个初步判断:主要看其深浅、明亮。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

 

  如果你觉得一眼看过去就准确判断茶叶品质,不妨先看再喝,如果能印证自己的判断,说明品鉴水平又提高了。喝的时候,主要从滑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评判。好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而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甚至会让舌根两侧感觉不适,有“涩麻”感。喝完之后,再看看叶底是否完整,是否柔软。如果色泽匀亮,叶片完整,叶质柔软,就更加可以肯定这款茶的品质了。

全面分析影响普洱茶茶质的多种因素

  茶的质量包括其先天所含的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形状、色泽及化学变化类型等。影响茶质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17个方面:

 

  一是茶种。

 

  茶叶种类不同,其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形状、色泽都会有别。如大叶茶和小叶茶有别,龙井茶与乌龙茶有别等。六大茶山茶种除了大叶茶、中叶茶、柳叶茶、小叶茶、红茶、紫茶外,还有椭叶茶和嫩红茶等。

 

  二是土壤。

 

  唐代陆羽的《茶经》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清代《普洱府志》“物产”部分载:“其余小山甚多而以蛮松产者为上。大约茶性所宜,总以产红土带沙石之阪者多清芬耳”。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也载:“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即使是同种类的茶,其所生长的土壤不同,其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色泽也会有别。

  三是气候。

 

  生长在同类土壤的同种茶,所处的气候不同,其茶质也不同。而气候又受所处的纬度与海拔的影响,相同的土壤与纬度下,生长在海拔较高地带茶的质量,优于生长在海拔较低地带的同种茶的质量。

 

  “古六大茶山”所处经纬度范围内的茶,其苦涩味普遍平衡而适中,而且耐泡。

 

  四是其树型与生长的自然度。

 

  同山坡、同树龄的同种茶,受修剪成灌木者和散放而自由生长的乔木者,其茶所含的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色泽也有别。有性繁殖的茶苗,本性是乔木;无性繁殖的茶苗,本性是灌木。

 

  五是生长地之背阴与当阳程度。

 

  其它因素相同,则当阳者的比背阴者优良。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性凝滞,结瘕疾。”

  六是栽培管理方式及养分种类。

 

  密度稀、与其它多种树木自然和谐地杂生者,自然养分充足,其生长与抽芽健壮;密度大又不与其它多种树木杂生,确与草莽杂生者,往往营养不足而引起所抽之芽的病态,甚至多虫。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野者上,园者次。”

 

  七是树龄。

 

  清代《普洱府志》“物产”部分载:“茶之嫩老又则别之”。同山坡、同树种和树型、栽培管理方式及养分都相同的高龄老树茶之味,比低龄嫩树茶纯厚又甘甜,也更耐泡;而低龄嫩树茶味,比高龄老树茶苦涩。

 

  八是采摘时节。

 

  晴天采者比阴天采者优良;阴天采者比雨天采者优良。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春茶的色泽、茶味都比谷花茶(即秋茶)优良,谷花茶又比小满茶(即夏茶)优良。

 

  九是生态性。

 

  包括茶树所吸收的养分的生态性及茶树保健的生态性。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自然地与其它杂木混居,完全以多种腐殖质组成的有机肥为养分,或人工施放畜肥或绿肥者的先天茶质,远比施放化肥者优良。全靠鸟类、寄生蜂蝶等虫敌除虫,加上边采边修叶,不喷洒点滴农药也能够健壮生长抽芽者的茶质,远比因生态失衡而多虫,不得不喷洒农药者优良。

  十是采摘的老嫩长短与健康程度。

 

  其它因素相同的茶,采得越嫩而短,其形状、色泽等越理想,但其涩味越重而且更不耐泡;采得越老而长,其形状、色泽等越差,但其味越纯厚,尤其是其甘甜味和香气越浓而且更耐泡。因而茶尖采摘的老嫩长短要适当,一般以一芽二叶为宜,能兼顾滋味与外观。

 

  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者次。”

 

  十一是茶林及其周围的气味。

 

  茶林及其周围有芳香者,其茶叶气味尤佳;茶林及其周围有异味者,其气味劣。故茶林周围不宜种橡胶。

 

  十二是杀青与揉作技术。

 

  杀青方式分为农家的手工炒青、毛茶厂的蒸青、烘青和晒青4种。其中以炒青最佳。六大茶山自古至今采用的杀青方式是传统的手工锅炒萎凋方式。

 

  杀青剧烈度是指鲜茶一开始受杀青时的温度是低于温准、高于温准、还是恰到温准。始温偏低则受闷;始温偏高则易糊,而且往往杀青不均匀。杀青的及时度是指鲜茶采下时起,至杀青时,所间隔的时间是否过长。隔夜以后才杀青者色黑;夏茶表面水未凉干就杀青者色泽也黑。当日杀青后就晒干者色黄。

 

  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所谓:“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

 

  杀青程度与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的长短有关。杀青不熟,不仅所加工成的干毛茶形状、色泽差,茶汤带绿色,其味还会带有生气味。杀青过甚,色黑且不易抖散,甚至炒焦而带糊味,故宜在适温下延长炒青时间。

 

  十三是干燥的方式、及时程度及其场所的卫生状况。

 

  茶的干燥方式主要有晒干、烘干和烤干3种。晒干者远比烘干者理想;烘干又比烤干者理想;及时干燥者比延时干燥者理想,但隔日干燥者比当日及次日干燥者陈化快。有烟的火烤干者会使茶带上烟臭味;3日后的延时烤干者会带上馊味或酸味。烘干室温不宜偏高,约32℃至36℃左右为宜。

 

  通常所说的“烘青”、“晒青”,并非杀青方式,而是指炒青以后的干燥方式。

  十四是选料与制作标准。

 

  选料与制作要求越高,成品质量越优。选料包括收购何种毛料和筛选时选取何料。制作要求包括筛选、配料、蒸压、干燥、包装等工序。筛选是关键而又艰苦的工序,低要求者只须基本拣尽黄片与渣滓,筛尽碎沫;高要求者除此以外,还须拣尽因受闷或杀青不匀等造成的色黑而无光泽者、色杂者、色褐者、色黄者、色红者、色绿者以及发霉者、疙瘩茶、碎片、老梗等。茶饼的薄厚应基本匀称,松紧适度,窝深,周边光滑。中心部厚度宜23-24毫米,周边厚度宜12-13毫米。松紧度宜稳固而不易脱落,但表面条索仍清晰可辨。

 

  十五是加工与再干燥环境。

 

  若其它因素相同,厂房内外无污染者的质量较优。

 

  十六是储存环境。

 

  其它因素相同的茶,保存在透气而避风、透光而避晒、温热避烤、干湿适度又无任何污染的场地而无霉烂者的质量,比保存在闷气或吹风、暴晒或阴暗、寒冷潮湿又有污染的场地而有霉烂者优良。气温和湿度分别宜为约24℃至36℃之间和50%至65%之间。

  十七是发酵的种类与单纯度。

 

  目前为止,发酵总的分为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类。其中人工发酵分为毛茶前发酵和成品后发酵,自然发酵除了成品后发酵,还有成品前发酵,即妥善保存毛茶以使之自然适度发酵。相同条件下,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其中自然发酵者往往比传统人工发酵者的质量优良,饮用也更安全;而两者中纯发酵而不发霉者的质量,又远比有霉烂者优良。

古董-普洱茶

  哈尼族的土锅茶又称待客茶,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法。将盛有清泉水的土锅支在铁三角架上,待锅内的水烧开后,再放入新鲜的老普洱茶叶,不断加水煮三至四道方可饮用。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

  普洱茶茶叶一般来说要喝新鲜的,但普洱茶却被喻为“能喝的古董”,是茶叶中最独特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普洱茶具有的收藏特性,使许多爱茶之人将普洱茶收藏家中。

  爱茶的朋友都喜欢隔上一段时间就翻出来看一看闻一闻茶独特的清香,少卿则取出少许冲泡,观察茶叶颜色的改变,品尝逐渐增加的香醇,玩味茶香的变化。更有爱茶之人还把收藏的茶比喻成抚育子女的过程,收藏的茶也要用爱怜、赞叹、欣慰观赏之心看着普洱茶一天天“成长”,感慨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历史和时间的积蕴,使得普洱茶同字画、古董、瓷器一样有收藏价值,越藏价越高,韵味无穷。

  普洱茶之道思茅汉族的待客茶与内地汉族的泡茶相似,一般有盖碗茶、壶泡茶两种,冲泡时由高向低转拉三次,称为“凤凰三点头”,表示向客人三鞠躬之意。茶水斟入茶杯、茶碗时,只满七分,留三分空位,称为“七分茶,三分情”。此外,拉祜族的烤茶、佤族的铁板烤茶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茶道。总之在思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饮茶之道,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普洱茶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