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普洱茶冲泡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普洱茶冲泡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2019-07-16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普洱茶吧网是一个为茶友提供普洱茶知识、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市场行情而进行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是普洱茶业界最具有活力和前景的权威非商业门户网站。下面普洱茶吧网给大家分享:普洱茶冲泡需要注意那些问题?一、投茶量;二、泡茶水温;三、冲泡时间;四、关于"洗茶"。希望这样的陈述大家能对普洱茶冲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一、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二、泡茶水温

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对于青茶,除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

三、冲泡时间

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例如,用350毫升紫砂壶"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八十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

用同一方法冲泡同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时,投茶量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有用+10
分享

喝普洱茶的感观体验之“味觉”

  味觉是人体五种感觉器官之一。茶叶的味道来源于茶叶的内含物质。内含物中的化学成分越多,人体味觉的感受度就越丰富。茶叶里面味道很多,但人类的味觉只能感受其中很少的味道,这些味道分别是:鲜、甜、涩、苦、咸、麻、酸、辛、等。前面4个是茶叶的本味,后面4个是茶叶中不应该出现的味道。

  人体对味道感觉,是通过舌面上分布着的大约50万个香蕉形的味细胞,经神经组织传给大脑形来完成的。人类的味蕾由味细胞构成,大约有3000个左右。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的味觉相当粗糙,所有进入口腔的物质,只有与唾液混合经过酶的催化。才能产生味道。

 

  味蕾分布在舌背表面、舌沿、口腔及咽部粘膜的表面。由于舌表面的不同部位对呈味物质的敏感度不一样,因而呈现出味蕾感觉茶汤的滋味也不一样。一般来讲,舌尖对甜味敏感,舌的前两侧对咸味敏感,后两侧对酸味敏感,舌根部位对苦味敏感,而舌的中部没有味蕾,属于味觉器官的交合地带。

 

  味觉的敏感度受被感觉物的刺激性和温度影响,一般认为茶汤的温度在40-60℃之间。味觉的敏感度最高,分辨能力最强。此外,味觉的敏感度还受嗅觉的影响,没有嗅觉的参与配合,味觉的体验就不完整。

  按人体味觉辨别普洱茶滋味的五种敏感度顺序排列,分别是:涩-苦-咸-酸-甜。评茶师在评茶时要经常用清水漱口,避免某些刺激物先入为主和相互串味。如果是平时喝茶就要尽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温度很高而感觉不烫,这是内含物中帖稀醇类的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表现,也是一个上好普洱的基本持征。

 

  人体的味觉阈值是0.3~1.6%的感受区间。当茶汤中呈味物质的含量低于300~1600ppm时,呈味物质就没有味道了。而当某种内含物质突破阈值时,口腔就会有强烈的刺激感,如紫芽茶中通常含有1%或更多的花青素,如果用3g干茶冲泡150ml的茶汤时,其中就含花青素30mg,大大超过了阈值,因此茶汤就会有明显的苦味。

  简单的阈值调整可通过降低茶汤的浓度,所付出的代价是滋味的强度和剌激度的损失。复杂的阈值调整是在冲泡前对茶进行适当的拚配。

 

  利用味觉的原理,我们知道,茶汤在口腔中停留时间越长,唾液中的酶帮助分解的物质越充分,茶汤味道的变化是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的过程。

普洱茶有提神的作用吗?

  长期以来普洱茶深受肯定,除了因其茶质优良,止渴提神?那普洱茶真的有提神作用吗?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正常情况下,普洱茶让人放松,当你在工作中有压力时,抽出一点点时间可以慢慢品普洱茶,泡普洱茶可以磨练一个人的耐心,喝普洱茶可以缓解压力,舒展心情,也就是说,如果你很累,喝了普洱茶,你会想休息,想睡,特别对于有亚健康的人群,自己不知道,喝了普洱茶想睡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很多人在喝酒时,酒精过度的深入体内,刺激人的神经系统,身体的承受能力超过时,就会出现神志不清,注意力不集中,那在《本草纲目拾遗》载:“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肠、醒酒第一。”事实医学证明: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使乙醇代谢能正常顺利进行。喝茶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减少酒醉后的危害。饮茶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C,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酒作用。并且用茶解酒,绝对不会伤害脾胃,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苦。所以说普洱茶是具有提神作用的。

这几种普洱茶,再老也不能买!

这几种普洱茶,再老也不能买!

一杯好的老茶,拥有甘醇鲜爽的滋味,持久并且纯正的陈香,猛烈而刚强的茶气。对于钟情于普洱的茶友来说,陈年普洱值得去细细品尝,用心记忆的茶品。不过也有很多不敢随便购买普洱,因为经常买到假货或者是一些不知所谓的茶,至少记住这三个不买原则。以普洱为例。其他茶也可以旁通。

1、违背历史事实的茶不能买

有一些卖普洱茶的茶商为了销售自己的茶,会编造出一些极其荒唐的故事,以此来吸引那些不懂茶的外行来卖茶。比如:历经千辛万苦在深山中寻得千年古茶树;祖上珍藏的,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售卖;一偶然机会从深山中一位茶农手中购得自家制作的几十年的老茶等等,这种故事多如牛毛,不一而足。

但是,这些故事都没有事实的依据,同时也严重的违背了普洱茶的真实历史。在云南普洱,90年代普洱茶的民间制作工艺几乎已经失传,除了一些年纪大的知道制作方法,其他人几乎是不知道的。在云南茶业经历了公私合营后,就在没有民间制作普洱的茶厂或者个人了,在此期间,只有几家县级茶厂和中茶四大工厂在生产普洱茶。

在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失传之后,90年代中期手工制作普洱的工艺逐渐得到恢复,但是其恢复只是形式上的,制作普洱真正的技艺并没有得到传承。在云南普洱的当地人并不喜欢收藏普洱茶,对于那些胡乱编造和改动普洱茶真实历史的茶商,我们都应该对其持有怀疑态度。

这几种普洱茶,再老也不能买!

2、违背常识性概念的茶不能买

在市场上看到一款茶,上面注有“98年福海制7572”,看到此注释便可马上断定这款茶是假茶。因为7572是一款熟茶,是由勐海茶厂出产的,这个唛号也是勐海茶厂自己的,勐海茶厂的厂属编号为2,也就是唛号中的2,这些都是勐海茶厂自己专有的编号,其它茶厂是无权使用的。由此可见这款茶是一些茶商造假的,像这种造假的茶只要熟悉普洱茶的基本知识的都能判断其真假。

3、违背自然规律的茶不能买

在普洱茶市场上,有人会拿出90年代的老茶或者中茶出来售卖,不管是印刷、注释、款式都看不出来有任何不对,但是其包装却洁白如新,内飞看不到有茶油着色,如果看见这种茶,不用犹豫一定是假茶。

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岁月,不管如何存贮,在其包装上都会看见岁月的痕迹,哪怕是几年的包装和新茶相比都会有所不同,仔细观察,去了解各个时期的茶的变化,可以避免买到假茶。

这几种普洱茶,再老也不能买!

掌握了这几项基本原则,就可练就一双选茶的火眼金睛!说了这些买茶的防骗锦囊,接下来再给茶友们普及下什么样的茶能称之为“老茶”吧!

铁观音

正常情况下,10年以上的茶叶,才能称之为老茶,而10年以下的茶叶,因为陈化作用还不够,只能称之为陈茶。此外,年份是衡量老茶品质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安溪铁观音,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15-30年这个年份段,茶叶的陈化、滋味、口感等都达到一个顶峰,是最好的。

白茶

业内多数人认为,白茶应该存放10年以上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老白茶。存放两年的基本没有特别明显的滋味,放3年后就呈现出奶油味,4-5年后就有荷叶香,5-10年转为枣香,10年以上的就呈现药香。

普洱茶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熟茶须陈放5年以上,渥堆味转化或下降,滋味得以醇化,口感协调性才能转好;普洱生茶从压制好的那天开始就像婴儿般出生一天一天的成长,要陈放20年以上醇化直至成熟。另外,普洱存放的环境对其品质有重大影响,俗称“仓味”,讲究茶香的纯净度和茶汤的陈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