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帝泊洱普洱茶珍茶饮料

帝泊洱普洱茶珍茶饮料

2019-08-16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帝泊洱普洱茶珍茶饮料

帝泊洱纯茶饮品饮用十分方便,可以用“一撕,一冲,一饮”来概括,3秒钟就可以喝到,安全、卫生、方便、快捷。而且帝泊洱纯茶饮品饮用方式多样,你可以随意喝,有养胃、通肠、除浊的功效;定量喝则可以降血脂、降血糖。用餐时喝,可以既开胃又去油腻;长期喝则能提高免疫力,远离亚健康;想随时喝时,用热水、温水、冷水冲饮即可。

帝泊洱纯茶饮品还有多个养生品种。鲜奶帝泊洱具有安胃、温胃的功效,特别适宜晚间睡前30分钟饮用;枸杞帝泊洱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软化血管、增强骨质的功效,适宜中老年人温补调养饮用;菊花帝泊洱则明目、解毒,适宜学生、白领、文化工作者等需要改善代谢平衡、长期使用电脑、用眼频繁人士;浓参帝泊洱可补肺降火、生津止渴、补阴退热的,适宜需要改善亚健康状态,补气养阴的人士饮用;蜜茶帝泊洱有滋润皮肤、润肠通便、抑菌解毒的功效,适宜清晨空腹饮用; 玫瑰帝泊洱则是女士的最爱,它有美容养颜、安抚心神、温养肝脏的功效,适宜女性朋友在改善代谢平衡的同时,调理气血,靓丽容颜。
有用+10
分享

降温冲泡普洱茶的意义

  早些年有分享易武和老班章的冲泡方法,都是降温润茶,具体降多少温,根据什么来讲,降温冲泡普洱茶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有一句俗语,叫:好茶不怕开水烫。

 

  这话没毛病。沸水有利于内含物质的浸出,用沸水泡茶,茶叶所有的特点将一览无余。

  这么泡也好喝的茶,当然是好茶。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茶有明显缺点,用沸水冲泡,就会更容易把缺点暴露出来。那么,泡这种茶,往往需要适度降温,可以对缺点略加掩饰。这是降温冲泡的妙用。

  1.好茶降温的意义

 

  在这个前提下,有人做推论——

 

  既然不完美的茶不宜用开水去泡,那么好茶就必须要用开水去泡;同时如果某款茶刻意降温,一定是品质不好的茶。

  这个逻辑过于想当然。审评和品鉴是两个概念。当我们的目的是评茶时,当然用高温;当目的是审美、愉悦时,当然是怎么更好喝怎么来。首先,降温这个动作的意义是什么?让内质特点的呈现过程放缓。在这个动作下,茶有缺陷,可以掩饰;茶没有缺陷,某些品种的好茶就更有层次感。

  仅以香气来说,每一种香气分子的散逸指数是不同的。有些好茶的某种香气很富集,但也有其它香气,直接用沸水泡,别的香气就被掩盖了,我们就享受不到了。

 

  另外,某些轻盈感很强的茶,稍微低温一点、鲜爽度、生津感会更强,比如冰岛。

  2.降温具体如何操作呢?有什么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65度到85度之间都叫降温,温度越低,溶出就越慢,相应就越好控制。降温冲泡,有上述妙用,但也有缺点。溶出慢容易导致茶汤不够有滋味、会显得有水味、甚至茶水分离。因此每一款茶都有最适合的温度和节奏,需要去试。

对话黄小元/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个人标准怎么用?

对话黄小元/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个人标准怎么用?

图为:2003年大益特级绿大树生茶(本图由南茗佳人提供  掌柜微信:dydy800)

编者按语:古普会会长黄小元于2015年制定了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标准,并在古普会试行。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大家议论纷纷,茶业复兴编辑部对黄小元先生进行了采访,看看他自己如何解读。

问:您国内首个提出古树普洱茶感官审评评分个人标准,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黄小元:我建议您把“国内首个提出”这个高帽子摘掉,它给我很大的压力。提出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古茶行业经过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随之而来,乱象丛生,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那么解决乱象的途径在哪里?我想应该有很多条,但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广大古茶爱好者、收藏家提升个人品鉴水平,进而倒逼市场、源头改进方式,提升工艺,提高品质。

第二原因是我会发展的需要。我会刚刚成立不久,第一届理事会提出了“古普壹佰”发展大战略,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打造100款典古树普洱茶收藏精品。那么问题来了,单以08年至2014年7年时间以来,号称古树茶的单品至少数以万款计,如何百里挑一筛选、评定?这需要一个标准的评分体系。

问:那为什么是个人标准?

黄小元:标准的制定是分阶段的,个人、企业、行业组织、地方、国家都可以提出。之所以是个人,是因为这个行业有它的一个特殊性,“古树普洱茶”的定义目前没有标准,需要给它定义,再推行标准,时间跨度会很长,所以我个人先提出,经我会理事会研究决定,该标准由我会广大会员共同参与,率先试行实验,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行业组织标准提供科学参考。

问:那为什么古树普洱茶要单独提列出来呢?

黄小元:首先有一个事实,按照国家相关茶叶感官审评评分标准体系,古树茶,特别是一些高品质的精品古树茶很难得到高分,或者说很难形成共识。所以,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针对高品质古树普洱茶的特性,在原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它的评鉴体系,反复实践。

问:那您的个人标准有哪些主要技术变化?

黄小元:标准整合了GB/T23776-2009,GB/T14487-2008,GB/T18797-2012,GB/T22111-2008,除了编辑性修改外还修改了审评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增加了古树普洱茶的定义,增加了古树普洱茶的感官审评定义,修改了审评条件关于环境、专用杯碗、用水及审评人员的要求,修改了审评内容关于因子及要素的描述,修改了审评内容关于结果及要素的描述。

问:关于古树普洱茶的定义,民间争议很大,您依据什么提出以1949年前人工栽培古茶园定义为古树呢?

黄小元:以多少年为标准来定义“古”字,的确是争议最大的问题。提出以1949年前为界限,我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历史原因。云南大面积推广无性系扦插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更准确地说是1976年后,按此界限,容易划分和考证。二是现实原因。

标准的制定应该要具有指导性和规范化,如果按照坊间提议,二百年、三百年甚至五百年才算作为古树,那事实上,云南并没有那么多,这对云茶产业的发展并不利,特别是对古茶树的保护更不利。

问:关于审评因子中,您首先提出把“气”纳入审评因子,而且还占了很重的系数,有哪些考虑?

黄小元:传统的审评因子为“色、香、味、形”,是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进行综合审评,可以形象概括为“脖子以上”部分。

那么实际上茶叶是喝进肚子里去的,必然会有身体反应以及心灵感受,俗称为体感。但体感是气在人身体中运行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是全部,更不能等同。

气是指一款茶关于其生命在不同环境下,不同阶段中整体表现的综合概念。清浊是指气的性质,强弱描述气的力度,顺滞是指气在体内运行的表现方式。

问:您在审评因子中“后期转化”项目里提到的“活性与灵性”应该如何理解?

黄小元: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概念提出已经有些年头了,无数茶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已经得到实践证实。但在自然科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考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从人文、哲学方面来探索“越陈越香”也是一个很好路径。

“活性”应该很好理解,泛指生命力。因为有了活性,才会有生命力,有了生命力,才会有变化、转化的源泉动力。

而灵性呢?它是个抽象的概念,与心对应,现阶段无法用现代仪器科学检测。好比如你可以感知一个人面带微笑,但无法确定他内心是否快乐。所以,我更愿意把“灵性”看作是一种境界,于制茶、于习茶,它代表一个高度。

问:听着还是有点玄,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黄小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最基本精神之一是批评,它是永无止境的。当今科学解释不清楚的,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我们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再去求证求实,我们崇尚的理性思考绝非简单拒绝或否认人们的非理性精神世界。

人是有灵性的吧,所以才会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追求理性和真,而且还追求情感、信仰、意义和价值。而与茶有关一切的活动都是具备“灵性”的人参与创造的,会不会有相对应的心灵密码在茶身上得以体现呢?听上去像是唯心主义,但唯物主义辩证法最早的提出也是从唯心开始的呀。

我们经常会形容两类人有灵性:一是天真无邪的小孩,二是看破红尘放下嗔痴的修行老者,他们有一个共通性就是人心没有被污染。那我们可不可以想象,当今茶类中有灵性的茶产品少之又少,是不是因为与茶相关的空气、土壤、人心污染得太严重了呢?

问:您的评分体系中还出现了加分项目,您所指的“特殊意义”有哪些考虑?

黄小元:特殊意义是指该款茶在推动整个古树普洱茶行业中突显的个性、地位及价值。直白一点说就是“传承与创新”。古树普洱茶行业发展时间短、问题多,解决争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沉下心来思考并付诸行动来如何提高产品品质,它需要不断实验,需要成本,也会有风险。

我们理当在情感上要为这类人或企业加分,鼓励他们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一步一步接近真理。

问:个人标准提出后,该如何应用推广呢?

黄小元:标准经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理事会研究同意,于2015年3月18日在我会平台发布了,我会广大会员将参照标准实验试行,待收集意见或建议后进一步修订,形成古普会组织标准。

我们计划将依此标准把我省08年至14年7年时间段的古树普洱茶产品进行客观的审评,把评分在80分以上的高品质古树普洱茶产品收录成集,总结阶段成果,梳理行业脉络,向广大茶叶爱好者推荐一批高品质古树茶品。

原注:黄小元,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创会会长,制茶工程师。

周红杰教授-普洱茶专家

周红杰出生于1962年,云南鹤庆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茶学专业,一直从事茶学教育及科研工作。

1999年,世博会在昆明召开,他参加了世博会茶园工程建设,作为项目的主要骨干,负责茶园中茶文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了、有机茶、保健茶、茶叶功能食品以及饮料的研究和探索,主攻研究。

在云南农大,他主要讲授《茶叶贸易学》和《茶叶综合利用》等专业课。著有教材《茶叶贸易学》、主编教材《茶文化学》,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绝大部分论文被大型丛书收录并获奖。“的特点及健身作用”等三篇论文先后被收入《当代管理艺术》,并获二等奖。论文“保健止咳茶研究”被收录入《中国实用科技大辞典》。其业绩先后被收录入《中国农林牧专家辞典》、《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中国英才》、《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风流人物志》、《中国当代医药界精英录》,并获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养生工程研究院等授予的“全国医药界精英奖”。他目前正在做三个课题:《云南化学成分及品质标准研究》(省级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品质形成机理与保健成分变化的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农大发展基金)。

2005年,因为对发展产业、弘扬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茶业协会、思茅市茶叶协会评为“全球十大杰出人物”。

,来自世界茶源,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是古法制茶、古茶文化在云南的延续,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让现代人喝到唐代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