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南人是怎么饮用普洱茶的?

云南人是怎么饮用普洱茶的?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云南人是怎么饮用普洱茶的?

  云南普洱茶的饮用方法是怎样的,要知道好的饮用方法取决于冲泡技巧,今天小编要通过冲泡普洱茶的方法来介绍云南普洱茶的饮用方法。

  冲泡普洱茶还是一门艺术,它富于变化,富有个性,富于创造,而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定式”。

  如何冲泡好一壶云南普洱茶,既是一种技艺、技巧,是饮茶者经验的积累,通过正确的冲泡,充分展现普洱茶的茶性、茶美、茶俗,使饮者达到陶冶情操、身心愉悦、养生延年的目的。

  普洱茶的冲泡方式

  1、宽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闷泡。

  3、盖碗杯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有用+10
分享

细品减肥茶普洱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很多对人体有益的保健饮品都成了人们热捧的对象,时下,很多专家都验证喝茶可以使人延年益寿,且保健功能具多,在众多茶中,很多媒体都力捧普洱茶,一时间的普洱茶热便兴起来了。虽然电视、媒体网络上都大力宣传普洱茶,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是热忠于普洱茶的减肥效果显著,事实果真如此吗?喝普洱茶多久能减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普洱茶的成分和药效说起。

  普洱茶减肥能有如此的效果,与它的成分和药效是分不开的,普洱茶的减肥功效,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普洱茶在发酵的过程中,多酚类物质会发生氧化、降解和聚合。存放20天左右的散普洱茶茶多酚含量可减至9%左右。而在氧化、降解和聚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络和产物是抗癌和防癌的主要成分,如“B组化学成分”。发酵过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由于普洱茶制作时经过独特的发酵过程,所含酵素中的麴菌含有微量脂肪分解酶,这对脂肪分解具有显著功效。因此普洱茶可抑制体重,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尤其是对吸收腹部内脏周边的脂肪有显著效果。

  由此可见,普洱茶的药效还真大呀,那要坚持喝普洱茶多久能减肥呢?这个问题还是不能回答,因为普洱茶减肥功效能发挥多少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它。比如说普洱茶的科学减肥功效,还要有科学的饮用方法,刚开始喝普洱茶时,建议在饭后30分饮用,消脂解腻,并能增加食饵性体温发生。当然饭前饮用也可,能使胃有饱涨感,从而减少摄入食物,但饭前喝完后,如果感觉太饿而自己又控制不住食欲的话,就成增肥了,这点请才开始喝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如果自己不能控制的话,建议饭后半小时喝。最好不要饭后马上饮用,以免冲淡胃液。

  如果按照上面的科学饮用普洱茶,喝普洱茶多久能减肥呢?就到这,科学饮用普洱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量。喝普洱茶多久能减肥,每日饮用普洱茶的浓度和量必须足够。像早晨起床后,用约6克的普洱茶,以100cc沸水浸泡半分钟,饮用;午餐前,再用大约6g的普洱茶以100cc沸水浸泡半分钟,而在晚餐后半小时,用6g普洱茶以50cc沸水浸泡半分钟,饮用,在晚间可以300cc沸水冲泡。而且还要注意:一日三餐要定量、准时,禁用宵夜。喝普洱茶后会较快感到饥饿,切勿因此增加食量,饥饿时可喝普洱茶。如果觉得味道单一,还可用普洱茶中加蜂蜜、玫瑰花、菊花、桂花等,调剂口味,美容养颜,还可加哈蜜瓜等水果,饮来别有风味。

  普洱茶具有同中药同样的效果,可将体质调节到最佳状态。所以,当体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不会再刮去体内脂肪了。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瘦得太厉害,而可以放心大胆地喝。

  只要科学的引用上述方法,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恢复原来苗条的身材了!而且皮肤也会变得光滑柔润无比了,唯有懂得细品普洱的人,才会收到普洱茶回馈给您的良好效果。 

浅谈普洱茶古今通用的“竹壳装”


  引人注目的包装可以非常简单也可能极其奢华,但不论形式怎样,都传达着商家的定位以及考虑是否周全。普洱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伴随着普洱茶包装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它们相伴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不断给人惊喜。

 

  从最初的竹壳装,到绵纸包装,再到后来的纸盒装、锦缎装、瓷罐装、紫砂装、木器装,到如今体现时尚精致的奢侈装、轻奢侈装……强调材料生态环保的同时,给包装赋予了可持续性利用的要求。今天我们先谈谈普洱茶的竹壳装。

 

  普洱茶包装诞生伊始,最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是保护茶叶不受潮。普洱茶在运输、储存、流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不利条件及因素的破坏和影响,为了防潮防晒,茶农大多想到了就地取材,利用澜沧江沿岸竹子茂盛的优势,把茶包裹在竹笋外壳中,于是成了普洱茶最原始的包装——竹壳包装。

 

  这种包装的好处是:取材合理,成本几乎为零;材质天然原生态,避免了包装产生的二次污染;另外,竹壳笋皮在透气的前提下,还能遮风挡雨,为普洱茶营造了良好的微环境。所以竹壳包装经久不衰,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普洱茶相伴至今。就是在包装产业气象万千的现在,竹壳依然是普洱茶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出口标准的限制,普洱茶采用竹壳包装被认为是“不够卫生”的做法,无法达到出口标准,因此普洱茶的包装都改成了简单的纸盒装,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普洱茶的包装都采用这种颇具时代特征的纸盒。

普洱茶仓储之:我理解的昆明仓

普洱茶仓储之:我理解的昆明仓

说到昆明的干仓茶,我原本就是昆明人,有一定体会。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干仓的概念,在这里干仓指的是,自然存放没有人为的加温加湿。也有人说干仓是湿度80%以下,温度28度以下为干仓,以上为湿仓。

昆明的气候特点,属于高原湿润城市,我们昆明本地人就知道干燥的概念,东、春季节家里要开加湿器。尽管这样昆明从宏观数据来看,并不是干燥的城市,年平均温度:15度、湿度71%。只比广州低8个百分点,没想到吧?可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说昆明湿润,昆明是湿度大蒸发量更大,所以这湿干对消了不少。

回到存储茶叶本身,昆明干仓有自身很明显的特点,但绝不是没有变化的特点。

我们知道普洱茶的变化在于发酵,可是发酵需要有温、湿参与才能发生,那么昆明的发酵如何呢?

轻度发酵+氧化

干燥环境氧化率很高,本身有水分也就具备轻微发酵。

昆明存储的干仓普洱茶茶叶我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香气:香气变化比较明显,多出蜜香,但是不好的香气成分如:烟味、焦味、霉味较难去除。

第二、汤色:汤色的转化头二年变化不大,以后开始变的比较特别,澄黄色为主,一般汤都不够透亮,浓厚。澄黄色的茶汤放冷了以后会氧化转澄红色。茶叶老一点的茶叶会有呈现:琥珀色,太嫩的芽茶出澄红色的可能性较大。

(注:清汤绿水并不是昆明干仓茶的特点,也不能说我们昆明干燥,多少年茶汤都没有变化,这是不对的,也是违背事物规律的)

第三、滋味:头几年浓烈为主,苦味、涩消失的比较慢,层次分明,但口感的舒适度不好,甘甜味远不如湿仓存放的好,以后会走向温和,3-5年会有我们说的梅子酸,这种滋味的出现,茶叶已经进入可品饮的阶段了。

第四、叶底:头二年变化不明显,叶底有青,初制中的红片、黄片较为明显。3年左右叶底偏黄有淡绿,红片接近茶叶底色。随后年份叶底颜色逐步统一。

(红片:就是茶叶在初制时有发酵,局部出现红叶、红梗的现象,也叫制前发酵红片)

普洱茶仓储之:我理解的昆明仓

引精益求精发言:

纯干仓是在云南存放,颜色,茶底。和在沿海存放差别很大。现在很多茶友以喝“湿仓”为主,所以自然而然的以这种方式作为评判标准。其实是误区。今天还在和茶友品尝,他们喝80,90年代的茶都很多。近十年的纯料干仓大树茶,却没有几个喝过,因为在市场上也不多见,所以很多人都没喝过这也很正常。另外评论茶的质量,要从多方面评鉴,而不是单从观汤色,叶底,轻易下结论。各位茶友应该都是行家了,应该知道的这个道理。

普洱茶仓储之:我理解的昆明仓

引精益求精发言:

纯干仓只是一种茶叶的储存方式,在其他地区也可以做到,只不过在湿度高的地区(例如沿海地区)要控制好湿度,温度而已。云南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良好。气候干燥。前期在那里存放几年,然后在拿到沿海存放转化,效果不错。这是和一些茶友朋友共同试验的一种结果。就是不知道论坛里有无这样的茶友做过类似的研究,如果有的话大家可以一起切磋,研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了。

很多茶友包括,沿海一带的茶友,对生茶的认识或者说对干仓的认识见地非常高的,湿仓不都是烂茶,也不乏精品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