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忙肺普洱茶特点

忙肺普洱茶特点

2019-08-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茶区地理位置: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难怪多年来一直受台湾普洱茶人重视。

  生长形态和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的百年古树茶为原料,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有用+10
分享

揭秘普洱茶最神秘山头——那卡

  普洱茶的山头众多,每个山头之间的普洱茶无论是从口感、香气等各个方面都表现不一,各有不同。而在普洱茶的众多山头中,那卡算是最神秘的山头了。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是勐海县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那卡的面积9.69平方公里,海拔1,662.00米,年平均气温16.00℃,年降水量1,800.00毫米,生态环境好,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寨一共有107户,5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919元(2010年12月25日)。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是整个勐海唯一的小叶种古树茶山头,叶片较小,像中、小叶茶,而中小叶种古树茶在细腻感和鲜甜感是要比传统大叶种更有优势的,造就了那卡茶水路细腻、鲜甜度高的特点。经过评鉴大的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

 

  而那卡小叶种相比之下成分较少一点,滋味淡薄些,但香气更高扬,茶水路细腻、鲜甜度高。

 

  早在清代,那卡茶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尉府”,据历史记载,那卡所产的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其茶之佳与名气之重。

  熟悉那卡的人都知道,那卡茶是普洱茶中的贵族,因茶质上好,产量极低而为大家热情追捧,以至一茶难求,大都数人只能在心里留存一个想望罢了。所以,那卡茶的价格历来很高。

 

  那卡茶属精致涵养型茶品,其干茶条索纤细精致,色泽典雅沉厚,但是内质丰富,滋味醇厚柔顺,香气馥郁清扬,回甘迅速,喉韵怡爽,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精致,多了几份淡泊宁静的闲适。

干醒普洱茶的意义及方法普洱茶的特点

醒茶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普洱茶的最佳口感。干醒,顾名思义,就是普洱茶干茶的醒茶。

1.从密闭到开放。

干醒普洱茶的意义及方法普洱茶的特点

整件的茶也好,整提的茶也好,密封在纸箱也好;相对来说,普洱茶的保存,都建议保存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里。整件的茶叶, 要么竹筐装起来,外面套上麻袋捆得严严实实,要么纸箱封紧。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茶陷入了“沉睡”之中;若立刻喝,难免会有沉闷之感,甚至夹杂有各种异 味。如果是散茶,那么就敞放在空气中;如果是紧压茶,还需要继续分解为小块;如果是饼茶,需要尽可能保持条索完整。老茶也许已经很松,条索完整保存的机会 较大;通常已经用不着去撬茶,简单拨动下,就散开了。

2.摊开静置。

撬散的茶叶直接放在无强光直射、无异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1-3天,上面盖上棉纸静置。如果是仓味较重的茶,这个时间可能是10-30天,具体以闻干茶仓味不明显为止。

3.入罐。

经过第2步,然后再放入陶罐或者紫砂罐。当然,不是罐子也没有关 系,用无异味的干净纸盒、纸袋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选择陶罐或者紫砂罐,只是因为陶器能够透气。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罐子上面已经上釉,那么醒茶的 效果明显就会差很多。就我个人的看法,几元的无釉的陶罐,普通的紫砂罐,跟用顶级好泥的紫砂罐;在醒茶方面,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我更关注实用价值。好泥 制作的紫砂罐,更多的价值在于把玩。当然,新的醒茶罐同样需要一个处理过程,沸水煮下,然后晾干,重复几次,就可以用来醒茶了。有茶友问到分解成的茶块大 小应该怎样?大滇说,在保持条索完整的前提下,分解得越小越好。对于很紧的砖茶来说,实在分解不开的话,至少也得分解到7~8克一小块为宜。

4.干醒阶段的结束。

这个过程,根据不同的茶,需要7天到半年。做茶的时候,我们强调做茶看茶。醒茶的时候,也是一样,要看茶本身。更具体的东西,我们在后面来说。

历史上对普洱茶膏养生功效的记载

历史上对普洱茶膏养生功效的记载!在中国茶史上,对茶的药用功效的记载多是泛泛地指“茶”而言,很少具体到某一品种上,唯独普洱例外,由此可见普洱的与众不同,其独特的平衡养生功效早已被历史证实。

(1)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的“药用价值”纳入历史典籍《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内,过夜立愈。”(《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普洱茶)

《本草纲目拾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有《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本书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历史上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本书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除增录了药物716种外,还吸收了约511种民间药物和外来药物,如冬虫夏草和金鸡纳等;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并纠正了《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达数十条。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一直以来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2)清代吴大勋著《滇南闻见录》有“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3)清代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有“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寒,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初起,饮之辄愈”;

(4)《思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5)《百草镜》云:“内用普洱二钱煎服,少顷尽出。费容斋子患此,已黑暗不治,得此方始效。”

有关普洱茶和普洱茶膏药用价值的历史著述很多,不一一赘述。

从相关史料记载来看,普洱茶膏除了具有色、香、味俱佳的营养价值和风味价值外,其独特的祛病强身、美体养颜、延年益寿等平衡养生作用是其最主要的价值体现,也是千百年来从封建帝王到达官显贵们珍视普洱茶膏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普洱茶膏既是一款珍稀名贵的深加工茶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食品,是传统中医理论“药食同源”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诠释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