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功效>普洱茶的抗癌功效

普洱茶的抗癌功效

2019-08-2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近二十年来,有关茶叶抗癌的研究“成果”诸多,但都只局限于专家的个人观点,没有形成最终的“科学定论”。当很多人将冲泡后的茶汤喂食实验用的小白鼠,去寻找抗癌机理时,首先就忽略了一个事实,茶汤内含的茶叶水浸出物有很多物质,到底哪些物质会产生抗癌机理?

  很多人也将茶叶内含的某种物质提纯出来,或口服或注射的方法,寻找抗癌的“因子”,但其结果离预期也相差甚远,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重大突破。

  这里有一个误区,茶叶作为饮品,具有最基本的食品功能,与药品相差甚远。没有脱离食品“原形”的物质,不可能成为“药品”,甚至连“药品”的“药源”都谈不上。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发现某种植物内含有一种或几种物质可能成为未来“药品”的“药源”时,还需将这种物质反复“提纯”,并经过“再加工”,使其完全脱离“原食品”的形态和性质,方能成为某种“药源”。

  其实,就抗癌类药品的研究而言,已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很多科学家近些年来将眼界投入到微生物与酶系上,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到,很多发酵类的产品隐藏了可作为抗癌物质的“药源”。目前国际社会之所以青睐生物制药,也是因为他们越来越看到用生物制备的技术或许能找到这种“药源”。

  就茶叶类产品而言,假如也存在这类潜在的抗癌“药源”的话,那么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普洱茶。这是因为:

  第一,普洱茶属于发酵类食品,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由于多种微生物菌群与酶系的“干预”,使普洱茶在后续的物质降解与演变中产生了大量衍生物质,这些衍生物质的“递次转化”,极易形成潜在的抗癌“药源”,为普洱茶具备潜在的抗癌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很多科学家从普洱茶的茶红素缔结物中已经找到抗癌的潜在“药源”。虽然这项研究仍处在实验室阶段,离真正的成果还有一段距离。但为普洱茶抗癌机理研究提供了更明确的理论依据。

  第三,普洱茶存在“实践在先”的特性。这个“实践”有着上千年的过程。清朝《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赵学敏对普洱茶的一个特殊品种——普洱茶膏,有过这样一个评语:“普洱茶膏治百病”。这个观点的提出显然违背科学常识。问题是,赵学敏毕竟又是清朝很著名的药学家,也是公认的一个非常严谨的治学者,怎么就能出现如此的低级“错误”呢?难道是他的“笔误”?还是他综合了大量案例才提出这一观点呢?当我们翻看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详尽查看他录入的近千种药品,唯独对普洱茶膏给出了“治百病”的说法。他为什么不说其他药材“治百病”呢。这种“夸张式”的评价是否隐含了另一方面的原因:当普洱茶膏能对某些在他看来根本不能治愈的“疑难杂症”却发挥治疗功效时,他已经找不到更准确的文字进行概括,只能用“治百病”这样高度概括的言辞去表达,以提示人们,甚至后人,对普洱茶膏的关注。其实,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科技社会之前,人们就经常将某一种“药”扩大适用范围,以期对各种疾病产生疗效。当一种“药”能够适合多种疾病时,这种“药”便立刻被视为“神药”。这样的例子,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如1899年发明的“阿司匹林”,当初只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但在后来,其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广,如镇痛、解热、抗血栓、心血管等疾病,最近几年,又有很多研究部门视它能抗癌。似乎“阿司匹林”是一个宝藏,几乎每10年都产生一个新的“适应症”。因此,对赵学敏的“治百病”说法也不能简单的一棒子打死。那么,赵学敏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疑难杂症”都有哪些病症?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癌症一说,凡是当时医学不能确诊的病统称“疑难杂症”。赵学敏所说的“治百病”是否就包含癌症呢?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是否需要因为“普洱茶膏治百病”说辞,仍然将普洱茶视为一个宝藏?西方对“阿司匹林”的研究有持续100年以上的历史,其成果颇丰。而我们对普洱茶的化学分析才刚刚起步,还有大量我们未知的物质需要我们一一破译。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盖碗泡法普洱茶的置茶量怎么把握

在冲泡普洱茶时,老茶客喜欢用紫砂壶来冲泡,口感更加圆融甘甜,也有人喜欢用盖碗来冲泡普洱茶,因为可以直观地欣赏普洱茶的香气与茶汤,也能灵活地掌握出汤的速度。但是在用盖碗冲泡普洱茶时,普洱茶的置茶量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普洱茶属于浓茶,如果熟茶的置茶量多了,就会出现酱汤的现象,生茶的置茶量多了,就会变得苦涩。但是置茶量少了,茶汤就不够香浓,没有茶味。对于普洱茶的置茶量,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比例:水与茶的比例为6:1,这个比例的茶水口感最为稳定,受到了大部分茶友的认可。这个比例不会因为泡茶时因前几泡茶未舒展开时,茶的体积过小而相对注水量过多,导致汤量过多而使茶汤滋味单薄,也不会因为茶叶膨胀而使茶汤浓稠苦涩。

在使用盖碗冲泡普洱茶时,置茶量怎么计算呢?市面上通常的盖碗容量为:100毫升、130毫升、150毫升,根据比例可计算出对应的置茶量:

100毫升盖碗:投茶量为:6.25克(建议投茶6~7克)。

130毫升盖碗:投茶量为:8.13克(建议投茶8克左右)。

150毫升盖碗:投茶量为:9.38克(建议投茶9~10克)。

普洱茶的盖碗泡法十分简单,先用开水冲洗盖碗内外,使盖碗升温。然后将拆散的普洱茶放置在盖碗里,加水开水后迅速出汤,第一倒茶水是洗茶,不喝。第二道茶水开始才可以饮用。使用盖碗泡普洱茶的时候,注意出汤速度要快,第一道茶在5~10秒左右即可出汤,接下来每一道茶可以多增加5~10秒。

普洱茶知识汇普洱茶相关百科知识介绍

1950年之前,“古董茶”时期,如宋聘号、同兴号、同庆号等。茶饼上有不同私人茶庄纸质内飞以示区别。1950年~1968年,“印级茶”时期,包装印有“八中茶”中间茶字颜色不同,区分为红印、绿印、黄印等。1968年之后统称“云南七子饼茶”。如雪印青饼、8582、88青饼等。

普洱茶知识汇普洱茶相关百科知识介绍

解读普洱茶的“唛号”】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的普洱茶的名称。如7572-701、7452-702等名字,这就是普洱的唛号。“唛”为英语“mark”音译。“唛号”亦称“唛头”,广东方言,原意是“商标”、“牌子”。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也有俗称“茶叶编码”的。

【解读普洱茶的编号】普洱茶饼茶的编号一般为4位数,如7572,头两位为创制标号,即75年的配方执行标准;第三位是原料毛茶的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特级→1级→2级→3级→……→9级,不同级别风味各异;第四位是茶厂编号,昆明茶厂是1,勐海茶厂是2,下关茶厂是3,普洱茶厂是4,其它编号都是厂家自编的。

唛号后面的三位数字为批号,第一位数表示生产年份,后两位数表示第几批茶。如:7572-906,表示此茶是用75年的配方生产,采用7级原料,勐海地区厂家生产的09年第6批茶。7452-702,表示此茶是用74年的配方生产,采用5级原料,勐海地区厂家生产的07年第2批茶。其他茶以此类推。

可分为四类:①野生型野生茶香气深沉特异,口感刺激性高,回甘长且稳定;②栽培型野生茶香气较扬,水略薄而刚烈;③野放茶色泽较深,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与台地茶之间;④台地茶茶性最烈,茶质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最强,回甘快却较短,水薄甜较不稳定。

内飞——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片,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的徽记。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那张纸片,一般印有茶品介绍、生产厂家。支飞——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编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即为支飞。

为什么普洱茶七子饼茶偏偏是357克呢?追溯历史原因:当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为了配合出口每件30kg的普洱茶,每件按国际惯例包装为一打12筒,每筒7饼。故30kg/12筒/7饼就约等于357克,这个标准沿用至今。

曼撒普洱茶茶质特色

  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老茶园1万余亩。《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中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乡,曼撤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

  曼撒古茶山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所辖茶山在现今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撒地名现今改为“曼腊”,因盛产茶叶而赋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村庄;“腊”: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毗邻,群山连绵,河谷纵横。乡政府驻地距易武街31公里。

  曼撒茶山,海拔在750-1958米之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7.2摄氏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茶区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局部地区黄壤和紫色壤土,pH值在5-5.5之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曼撤古茶园几经苍桑,大部分荒芜衰败,现古茶园面积仅存2500余亩。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或是只采不管状况,相当一部分茶园荒芜、树势衰退,有的变为林茶混杂的树林,茶园单产低下。其中一片林茶混交林,由于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地处偏僻,罕有人迹,茶树生长茂盛,树势强壮,树干基围140厘米不等,而且密度较大。其中,保存有一株高23.5米,基部围粗1.44米,树龄在500年左右的古茶树,是当地发现的野生状态下最高的栽培型古茶树。

  曼撒普洱茶茶质特色: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遍及两颊,近年汤质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