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一道汤,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

武夷岩茶“一道汤,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

2019-1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乌龙茶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作为乌龙茶中的特种茶,特点是发酵度较高,足火炭焙,俗称“熟喷鼻型”,因而品饮观赏需仔细体会,纯熟多喝,方能品其真理。

岩茶冲泡的茶水比例

普通1:20摆布为好,即1克干茶20ML水,比方经常使用120ML的盖碗6-7克干茶便可。不管用壶仍是用盖碗,水冲要满,利于坚持水温且宜于刮茶沫,水要高冲,即常言的“悬壶高冲”,以匆匆茶叶松动出味。

出汤快慢

浸泡工夫的是非,因茶而异。精茶,火功高者,普通只需10-20秒摆布,火功低者可略长。二三泡后可视团体可味轻重顺次延伸浸泡工夫。别的,可依据种类、条索粗细、口胃浓淡灵敏把握。

三次不雅色

辨别是干茶茶色,褐绿带宝色,佳者有褐、绿、红的三节色,精者深褐油润;茶汤色,橙黄或者金黄,火功高或者老茶者色略深至橙红等;叶底色,软绿带红边或者红点。

四种觉得

茶水厚重光滑,喷鼻气清正幽远,回甘疾速分明,味道滞留持久。

五道闻喷鼻

闻干茶喷鼻,闻气喷鼻,闻汤水喷鼻,闻品饮后的杯底喷鼻,闻冷汤冷叶底喷鼻。优良茶的喷鼻气普通锐者需浓长,幽者需清远,有芬芳芬芳气的自然喷鼻,喷鼻气耐久而纯则佳。

六类喷鼻型

幽香,清花喷鼻,花喷鼻,花果喷鼻,果喷鼻,特点喷鼻。

七个种类的特点喷鼻

水仙-->兰花喷鼻;肉桂-->桂皮喷鼻;乌龙-->水蜜桃喷鼻;佛水-->雪梨喷鼻;奇兰-->杏仁喷鼻;水金龟-->腊婢女;铁罗汉-->中药味。这均指棠规而言,因植地以及工艺差别,又会有所变革。

品赏

武夷岩茶“重正在吃水”,因而要仔细感悟其味道,端起品杯之时,先不雅其色,再闻其喷鼻,再品其味。老茶客品饮本领可能是茶水出口后,翘起舌尖,向口中吸气,使茶汤迁移转变、丰裕全部口腔,此为“啜”,意正在觉得茶水有没有甜蜜、甜蜜面巨细以及甜蜜顺序轻重,能否醇厚甘活。而后冉冉咽入喉,再体会能否顺平滑畅、清冽甜美活。

品饮武夷岩茶,最忌粗枝大叶、犹豫不决。茶是品进去的,好坏是比进去的。除了存心品啜以外,可将统一种茶常停止比照品饮,也能够差别种茶停止比照品饮。如许既能辨别同种茶的优良,又能品尝出差别茶的差别作风,以促进品饮影象。

洗茶

按茶叶专家詹梓金及吴文南等人的说法,熟喷鼻乌龙茶无需洗茶,洗茶之意指茶没有卫生。实在,武夷岩茶炒时锅温达200度以上,焙时也超100度,且足火、炖火都要很多多少个小时,又要经风选扬筛等,没有卫生的状况很少,简直没有存正在。偶然为了使茶尽快出味,以便品饮,可将茶用开水稍浸一下,便可去水,此咱们常称之为“温茶”或者“润茶”。

对于“精髓”之说

友们会常到场茶会等,听到沏茶人会说“一道汤,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髓。”,这种说法是有此不当的。武夷岩茶以茶水厚重为主,第一道会浸出内含物30%摆布,只是第一二道咖啡碱、多酚类物资含量年夜,略有甜蜜。好的岩茶至多可泡七八道,乃至十多道。

欢送存眷微信大众号:hecha_zu 为广阔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里的“陈茶”。

武夷岩茶里的“陈茶”。

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品质较好的岩茶,其价值也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变长而有所提高。那句“藏得深红三倍价”,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岩茶的内质成分具有奇妙的药理作用。在日常的品饮当中,陈年岩茶的滋味和魅力也更让人体会到啥叫“言有尽而意无穷”。

 

武夷岩茶里的“陈茶”。

 

岩茶之“陈化”

武夷岩茶,属于半发酵乌龙茶。品质以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为主:由茶多酚、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以及一些香气成分组成。这些内含物质多为还原性物质,极易受湿度、温度、光线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相互进行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缩合或聚合反应等,在茶汤中形成汤色、香气、滋味。这也是茶叶陈化质变的主要机理。譬如产生一些我们称之为“陈”的气味。

陈年武夷岩茶的内质转化,就滋味而言,因各人的嗅觉与味觉不同,感受就会各有不同。当然,岩茶在各个时间段的存放期里表现也不尽相同。

 

 

武夷岩茶里的“陈茶”。

 

岩茶之“陈饮”

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有之,明崇祯进士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陈年岩茶上品者,条索乌褐紧结,饮之香气四溢,有木香及陈香。汤色红艳透亮犹如陈年红酒一般。茶汤入口顺滑绵柔,醇厚甘甜,饮后润滑生津,喉韵明显,舌如泉涌。叶底厚实乌亮,青涩味全无。老茶耐泡度极高,泡至十多泡仍有余味,且越泡越甘甜。

 

 

武夷岩茶里的“陈茶”。

 

岩茶之“陈味”

通常认为,从制作完成开始存放,在五到十年左右是初发酵期,容易有微酸,并且会逐渐转强;到十五年左右酸味渐退,闻起来会有梅香,一般称为梅香老茶,其梅香可持续到二十年左右;然后又逐渐转化,可能会转成带有花果香,持续到二十五年左右——继续存放,茶性则继续转化,不断存放就不断转化,茶性越转越温,越来越润。

在存放的过程当中,茶叶可能碎裂,不似当初那般完整;可能变黑,可能有白霜,可能有药味,可能有木香……

其香馥郁,沉稳,醇厚,涎滑,无涩,柔中带刚;

其色深重、明亮、清澈,持久耐泡;

茶汤表面常有白雾如聚,轻盈婀娜,美不胜收;

饮后打嗝通气,养胃驱寒,消暑生津,益气安神,除闷涤乏,防辐射,抗衰老,降三高……

 

 

武夷岩茶里的“陈茶”。

总之,陈年岩茶的种种变化与好处不一而足,简直穷极要妙——它使人口齿噙香,使人心神舒畅,使人念念不忘。

武夷岩茶:品香

指茶的香气。明代张源(公元1595年)在《茶录》中说:“香有真香、有兰花香、有清香、有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青香,火候相当,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闷香,此皆不正之气”,这段话很有启发。

茶的香有好几种类型,有的是品种香,有的是制作香,有的是添加香(如茉莉花茶的香),有的是综合香,而岩茶,是品种和制作兼有的综合香。但不管哪类香,最基本的应是茶叶本身的香为主。其它香只是兼带的。

岩茶的香透着骨鲠,也有人形容为“霸气”。这种香气好像会渗透杯盖,有冲顶的感觉。且香气不散,它呈现为“一团”。感觉最好的是杯底留香,称为“杯底香”或“冷香”。茶汤冷却后,再闻杯底,那种感觉实在是妙极。

岩茶的茶汤,总的来说是甘、醇、鲜、滑。但细细品赏之下,则又有许多具体特点:

甘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武夷岩茶茶文化--武夷问茶

2007年10月,一个特殊的收藏仪式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次被收藏的藏品,是产自福建武夷山的茶叶———大红袍。将茶叶作为藏品,这对于专事收藏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藏品的国家博物馆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关双喜(国家博物馆):“它是国家博物馆近几十年来唯一收藏的茶叶。”

武夷山大红袍之所以会被国家博物馆郑重地收藏,不仅是因为母树大红袍不再采摘,更是因为以它为代表的乌龙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乌龙茶又名青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是一种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其中,以大红袍最为著名。

童启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大红袍受到海内外茶人的喜欢或者是很多顾客的喜欢,主要还是它的优良品质和精湛的加工工艺,使这个茶别有风味。”

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的境内,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米。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自古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位尊八闽、秀甲江南,更因为盛产茶叶而闻名于世,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三百多种,素有“茶叶王国”的美誉。

5000多年前,华夏先祖的神农氏遍尝百草,发现了可以用来解毒的茶,让《神农百草》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氏作为南方诸族的大首领,恐怕南方各地都有他的部下。也许,正是从这时起,茶传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为茶洞。相传,这个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长生不老,正是因为喝了武夷山的茶。这个传说,不仅让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留下了“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诗句,也让武夷山人对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层含义。

林治(茶叶专家):“我们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非常奇妙,你看茶上面是草字头,中文写就是二十,下面是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一百零八,所以说茶道界都说祝您老喝茶得茶寿,茶寿就是一百零八岁。”

事实上,直到唐代,茶才从最初的药用完成到实用的转变,成为被广为接受的饮品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也正是这时,武夷茶开始大量种植。一个叫孙樵的唐朝进士在给友人的信札里,曾经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武夷茶称为晚甘侯。

字幕:“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送茶与焦刑部书】

叶灿(茶叶专家):“侯在古时候是一种尊称,晚甘是指喝完以后回味上来的甘香馥郁,而不是当下的感觉。意思是说送你的十五个茶饼很好,不是入口就能够喝到的,而是要去慢慢品味,回味甘香馥郁。那么这个茶是哪里出现的呢,请雷而栽,拜水而和,春天第一声雷响的时候才能摘,长在九曲溪边,用特殊的山川地理环境特殊的内质使它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妙感觉。”

从此,“晚甘侯”就成为武夷茶的代名词,而这一称呼,不仅与周敦颐把莲花称为“花之君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目前关于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黄勇(福建武夷山茶叶专家):“武夷山产茶历史很悠久,整个武夷茶加工制作过程(的演变)也是中国茶叶加工制作方法的演变(缩影)。唐宋时期做蒸青团饼,明朝中后期做炒青绿茶,明末清初做乌龙茶。乌龙茶是一个介于红茶跟绿茶之间的一种茶。”

武夷山,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以及九曲溪所组成,以石为神髓,以水为灵韵。群峰连绵、秀拔奇伟,处处印证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独具匠心。或许是因为生活在灵山秀石之间的武夷山人,对岩与石的感情格外深厚,于是,他们把这种茶称为“武夷岩茶”。

刘国英(茶叶专家):“(武夷岩茶)四大名丛,有大红袍,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丛是最出名的,除了这些名丛之外,我们还有几个当家的品种,比如水仙、肉桂,这都是武夷山的当家品种。”

第一次接触武夷岩茶的人,往往会觉得它的外表黑黑粗粗,太过朴实,的确,武夷岩茶并不是以外表的精致取胜,而是胜在内质的丰厚。所以当地人说,这种茶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身价、菩萨的心肠。

因为岩茶是半发酵茶,所以像红茶般温和,不会刺激人的肠胃,同时它又保留了绿茶的清香。香久益清、味久益纯。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岩骨花香的岩韵,这就是武夷岩茶最重要的品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