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中国普洱茶网CEO付颖:普洱茶行业的奋起者

中国普洱茶网CEO付颖:普洱茶行业的奋起者

2019-11-1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付颖,中国普洱茶网CEO,谈吐间不失风趣幽默,很有亲和力。实习记者曾高新/摄

 

  2013云南互联网大会系列人物专访——中国普洱茶网CEO付颖

 

  “央视一说茶,普洱就发笑。”6月15日《经济半小时》称普洱8000元一公斤,引来云南普洱茶行业一阵笑声。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认为这纯粹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做出的“非理性”报道,严重脱离了目前云南普洱茶现实,对行业今后健康发展伤害很大。

 

  “云南古树茶资源很丰富,而且各地古树茶质量差异不是太大,只拿着老班章的茶来炒,只盯着豪车别墅的噱头来炒,对整个云南普洱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创办人付颖在看完央视的报道后连连摇头却又无可奈何,直言其信息点挖掘不够,信息收集和播出时间也相对滞后,并没有真实反映大部分茶农至今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现状。

 

  付颖,中国普洱茶网CEO,1999年接触网络,2003年从事互联网行业相关工作,至今已有10年互联网从业经验。2012年创办了中国普洱茶网,目前在全国普洱茶圈内已小有名气。

 

  央视《经济半小时》关于云南普洱茶价格暴涨的新闻播出后,中国普洱茶网连续发布和转载一些作者的观点《媒体应有责任感:直视央视说普洱》、《对普洱茶屡遭炒作的反思》、《谈普洱茶,看央视的傲慢与偏见》等多篇文章,希望能让更多关注普洱茶的人能客观真实的了解云南普洱茶行业的现状:8000元/公斤只是个案。

 

  据了解,古树茶在普洱茶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在大资本的注入下和小成交量的个例影响下,才造成了交易金额达到8000元/公斤的个案。但是普通的古树茶也是才几百元甚至有的地方一两百的价格。极少数玩古树茶的人从信息上炒高了价格,却对普洱茶整体品牌的塑造造成了伤害。

 

  《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的作者杨普龙一直在云南山区实地调查古树茶山的种植和销售实情,央视对云南普洱茶的报道播出后,他在行业媒体上贴出一篇长文,对央视关于普洱茶的报道进行了驳斥。“关于普洱茶的报道放大了价格的上涨,却没有反映很多产区的村寨和茶农生存现状。”杨普龙认为央视对云南普洱茶的报道尽管进行了实地探访,但得出的结论却并不客观。

 

  “媒体应表达真实客观的声音,而非就其中一个点来以偏概全,这种做法完全代表不了目前普洱茶行业的真实情况,也误导了广大消费者。”付颖对央视关于云南普洱茶的报道与杨普龙看法相同,都希望媒体能给云南普洱茶行业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舆论环境。

 

  网上卖翡翠四个月赚了一套房

 

  2008年,国内二线城市房价集中进入快速上升期,当时昆明商品房均价达到了5381元/平米,让很多工薪阶层甚至白领感到压力很大。在昆明创业打工的人们住房梦与现实购买力之间的缺口被越拉越大。就在这一年,独自在昆明寻找机会的付颖开始了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次创业——做网站卖翡翠。做了四个月,付颖就靠卖翡翠赚得的钱在昆明买了一套房子。

 

  就在翡翠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付颖却毅然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在他看来,卖翡翠虽然来钱快,但行业整体环境“斗地主”味太重,不适合自己长远的发展,于是他开始了第二次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探索。经过一两年的考察研究,付颖对极具云南特色的普洱茶、珠宝、药材等行业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和研判,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普洱茶这个领域。谈起第二次创业选择普洱茶的原因,付颖直言在云南可以开发的行业太多,最终选择通过互联网销售普洱茶,一是不怕别人争,也争不过;二是这个行业从长远发展看不会太落后;三是普洱茶产业如果有大平台进入需要落地,在落地这个环节上,大平台会瞧不起这样的“小产业”。

 

  从卖翡翠到卖普洱茶,付颖完成了专业转型,但依旧保留了通过互联网卖产品的运营模式。

 

  “决定在网上做普洱茶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懂普洱茶,只看中它越老越好喝,时间越久越值钱的特质。”付颖告诉记者,在选择网站的项目内容前期,主要是通过对大行业的比较而决定的,在专业领域,自己是确定方向后才开始从零学起的。实现从菜鸟到专业人士的蜕变,付颖下了不少功夫。每天在网上浏览普洱茶的各类信息,到各家普洱茶茶商走访,向同行请教,这些都成了付颖二次创业初期的必修课。在完成了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后,付颖为自己要做的网站制定了一套在他看来很适合普洱茶销售的操作模式。2011年初期开始构建网站,2012年2月中国普洱茶网正式上线,同时有实际的有效工作,网上交易6月开始启动。

 

  第一个月营业额3万多,半年突破几百万。这对一个互联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网站来说,已经算是一份合格的答卷了。但付颖仍认为这还远远未达预期。2013年,付颖在上一年创业的基础上,对网站团队进行了新的调整,在人手只有几个人的情况下,调整团队人员分工和配合方案,从团队人员的性格特点去分配合作工作,团队平均年龄20出头,付颖就带着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实现了今年以来日均销售额好几万的业绩。据付颖介绍,在整个销售流程中来自网上的下单占到了99%的比重,只有部分产品是通过实体店零售出去的。

 

  对于销售付颖只是随便说说,说到另外一组数据付颖就来劲:从创办以来,网站平台现在每天服务1万多对普洱茶感兴趣的人,网站目前已经有了3000多万PV,我们已经和云南的十几个一线普洱茶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几百家普洱茶企业做推广,每天都有很多茶友、茶商、厂家来中国普洱茶网看新闻、报价和投稿。这样一个平台良性发展下去,能为普洱茶行业的宣传推广和渠道构建方面产生不可磨灭的贡献。每天工作人员收集的发布信息都是用时间和青春累积和分析而成,让大家对了解普洱茶行业有一个相对比较正确的信息源。这些数据才是我们中国普洱茶网的真实价值。

 

  说到这里,付颖感慨起来:“在这里非常感谢一起走过来的团队成员,是一起走过的团队造就了这个平台。不管是前期没目标的坚持还是后面有目标的奋斗,离开的还是留下的,都一起在这里为了网络的梦想和青春的梦想在奋斗。空海、飘云、春哥、梁总、皓哥、俊哥、小磊、小单、刘美女,还有不怎么符合我们公司企业体系的两个过来就走的人,每个名字都有一段让我和这个网站不能忘记的历史。”

 

  “我实际上做的是为厂家和下游通道提供服务的体系,针对普洱茶行业小通道没人做服务的空白来形成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正是找准了市场和需求的结合点,付颖在二次创业仅一年时间就能做出销售额上千万的成绩。下一步,付颖表示要继续在专业领域做精做深,做1厘米粗但是要1公里深的事情。最终要实现在行业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有用+10
分享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普洱茶是一种极好玩的茶,也是一种很伤脑筋的茶。其它茶类,茶来即泡,泡来即喝,可以简单到“只过口而不过脑”。普洱茶却不行,似乎每碰到一款茶都得像对待一个高贵而神秘的宝物一般大费周章,必先刨根问底从原料工艺到仓储价格问个清楚明白,然后才想到喝。如果问不清楚或喝不明白,还要“研究”,真可谓喝前喝后都要伤精费脑。

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式就是——翻叶底

喝普洱茶,如果不翻翻叶底,发表些意见,在“行家”眼中便有些小白的嫌疑,而一旦翻错叶底说错话,那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白了。

如果您稍加留意,从茶桌之上的小小叶底,也是可以看到众生百态的:常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门派的专家、大师、茶人、大侠粉墨登场,或肆无忌惮地乱翻叶底、或旁若无人地发表高论。其中当然也不乏真知灼见者,能从叶底上看出一些道道来,大多则是滥竽充数,或凭经验蒙对几点,或胸无点墨还胡说八道,所讲的理论与桌上的茶底风马牛不相及,至于那些“看叶底能看出在哪里存了几年,哪个山头那片坡,能看出茶树是几百年的,还有具体到树有多高,有多粗…”我只能报以佩服,佩服他们超越茶圣的辨茶神技,佩服他们堪比长城的城墙还厚实的脸皮。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翻叶底,还能发表那么多不靠谱的高见?当然有理由,理由之一便是“三无”普洱茶。三无给了我们充分的研究空间,因为三无,才有乐趣去研究普洱茶,去猜它的茶区山头和年份,去琢磨它的工艺技术。因为三无,也让这些叶底党们有恃无恐地放黄腔,反正说什么都无从查证,你耐我何?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三无普洱更高端”的流行趋势,只好顺应潮流翻叶底玩。那么,翻叶底到底对我们鉴定一款茶的品质有没有用呢?从那堆泡剩的茶渣中,我们能破译出一些普洱茶的密码么?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有人说,叶底其实无秘密。不能通过叶底来断定一款茶是否是好茶。一些有经验的茶人,却能通过叶底判断出这款茶原料是大树小树?辨别出是否是野生茶,是否是台地茶,工艺是机器还是人工?工艺水平怎样?是纯料还是拼配?是春茶还是夏茶?是班章还是易武?…我相信这些是可能的,但若没有长期待在茶山茶厂和各中类型的茶叶打交道,积累大量的常识和经验,是无法达到这种水平的。

叶底暗藏的玄机

这些翻叶底的所谓经验之谈,那么全面细致的知识学起来不易,也不现实,如果不是茶研究者,其实也没有多大用处。

对大多数茶油来说,一泡茶端到面前,如果能从叶底知道个大概就够了。

判别普洱茶品质的四个要素是原料、工艺、仓储和冲泡:仓储造成的滋味对嗅觉和味蕾的刺激较为敏感,一般靠气味和滋味就可辨明,就无须通过叶底查证了。经常喝茶泡茶的,只要水质水温茶具保持稳定,再以此为个人标准进行冲泡品鉴即可,无关叶底辨识。那么我们通过叶底辨识身份的对象就只剩下原料和工艺了,原料相当复杂,先说稍微简单些的工艺。其中熟茶变数太大,通过叶底辨还不如通过滋味去识,故也不在此贴讨论范围之中。

1、通过叶底辨识工艺

(1)手工还是机器?

从采摘上,不考虑机器采,虽然有些厂家拥有相关资源也在做尝试,毕竟没有普及到大片茶园中;重点在初制环节的杀青,通常手工炒的颜色上没有机器炒的一致,杂色稍多,机器杀的整体上偏绿,手工杀青焦边黑点不可避免,多少取决于炒茶师父的经验技术;揉捻上也是机器揉的均匀漂亮些,手工则有泡条、紧条和中条之分,手工有时候也会有揉捻过度导致部分茶叶泡不开的情况;精制中,一般手工石模压的茶饼比机器压的松,机器压的饼的中心凹进部分尤其紧结。砖茶、沱茶的压制同样有手工和机器,除了看松紧,有个盘外招:看产量!如果产量大,十有八九是批量生产的机器!

(2)焦边黑点:手工炒茶时锅温、手法、时间没有控制好造成,有可能出现同一片茶菁有“外焦里生”(外面杀青过老里面杀生)的现象。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黑点

(3)红梗红叶:摊凉之前的运输过程中被“捂”着、摊凉过程中堆积太厚、摊凉时间不足、杀青过生、揉捻不到位等。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红叶

(4)普遍偏绿:机器杀青,或手工炒茶时杀青过生。

(5)普遍偏黄:手工炒茶时小火闷炒时间过长或者经过“焖堆”处理。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图左为大益14年7542,右为手工杀青山头茶

(6)叶底较碎:机器压饼时压力过大,或手工压饼时蒸得不够软就进行压制。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叶底较碎

2、通过叶底辨识原料

原料辨识较为复杂,但也是最关键最重要和茶友们最为关心的步骤,虽然没有绝对精准的方法,但有些普遍规律也可以一试:

(1)春茶还是秋茶?

将同一个茶区的不同季节茶品的叶底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春茶叶片较肥硕,上叶和下叶之间的叶梗长度短;秋茶叶底叶片较单薄,两叶之间的叶梗较长,通常呈细长。夏茶口感和春茶比起来显得略淡薄。夏茶生长期间,雨量较多,生长的迅速,但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不足,叶底细嫩、肥硕但结合其口感汤质较春茶和秋茶要淡薄,涩味较显。夏茶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秋茶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雨水茶

(2)大树还是小树?

这个从叶型、颜色、锯齿、叶脉对数来分析不靠谱。光从叶底肥硕度来看,其实大树茶和台地茶的肥硕度存在较大的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其芽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大树茶的芽头看起来精瘦,但用手揉捏后,有韧性不易捏碎;相反,台地茶的芽头就要较古树茶的肥硕,有长势好的台地茶甚至披满白毫。大树茶生长在高山,较少人为干涉,根系发达,为茶树输送大量养料,叶片中的脉络随着自身需要,变得多和明显。冲泡后,从叶底能够清晰看到叶片上的主侧脉络。而台地茶因生长环境较多人为干涉,生长年份较少,根系不发达,叶片上的脉络显得纤细,不凸显。大树茶属乔木,树干粗壮,分枝较少,采摘时需借助梯子等外物,通常以手工采摘为主。手工采摘的特点是鲜叶长短不一,冲泡后叶底呈现出一种参差感,小树台地则相对均匀整齐得多。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台地料

(3)班章还是易武?

同过茶底辨识茶区或者山头的能力取决于是你对这些茶区山头茶叶特征的了解程度,还有个前提就是:这些山头茶的特征非常明显(如昔归茶的长梗短芽,麻黑的大、厚叶片,落水洞的细长叶底,倚邦的猫耳朵等等),因为一些特征很相像的茶区山头茶更加容易混淆。对这一论题,光凭叶底很难辨识其身份,一般辅以干茶形状颜色和滋味口感综合鉴定,也只能辨识大致茶区或少数几个特征明显的山头。

刀哥说茶:普洱茶叶底,到底藏有多少玄机?

老班章叶底

(4)纯料还是拼配?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虽然说易武茶、布朗茶及临沧茶叶形各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如此一来。判断的误差就会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饼茶叶底出现有叶尖稍圆与稍尖之别,不能认为是不同来源。(文章来源:普洱茶吧,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今年清明节前,我有机会探访了一座古老而又神秘茶山——普洱景迈山。

顺着进山的弯道开车前行,一座座连片的原始森林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山峦起伏、古树参天、云海茫茫,一路上只见美丽的茶场一片连着一片。再往里走,路边上的酒店、客栈一幢接一幢。藏于大山深处的古茶山让我展开了无尽的想象——是茶山养育了村民,还是村民养育了茶山?藏于深山这座不同寻常的古茶山将会带给我怎样的感受。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车拐了几个弯,山洼里绿树映衬下灰瓦木栏式的糯岗傣族村寨终于到了。村寨里大部分村民的房子已经是重建的新房,但依然还保留着傣族传统的木栏式古朴建筑风格,只是房子下面关牲畜的地方如今成了停放摩托车、拖拉机和汽车的地方,条件好的村民还在村里开起了客栈。顺着空气中弥漫着的茶香味,我来到了一户村民家。晒干、拣剔的茶板上,还留有刚刚晒出来的春茶的气味。屋后被一片古茶树包围着,主人休闲地坐在房檐下喝茶,旁边几个纸箱装满了新茶,静静等待茶商前来收购。由于他的茶是茶商事先定下的,他只卖了一点给我,并憨厚地笑道;“不好喝可以打电话来骂我。”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每年清明节后,这里便会涌来全国各地茶商,在这里停留居住,觅一份千年的古,品一杯清凉甘甜的香。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景迈山分布着一百多万株古茶树,在七万亩的原始森林中混交生长,古茶树与原始森林休戚与共,互相润泽,湿润的大气环境让古茶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常相厮守,不离不弃。

景迈山上的古茶树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沉淀,需要多少定力才能让他们生生不息生存下来,才能造就如今景迈山上的千年古意,恩泽景迈山上的世居村民,让他们子子孙孙生存繁衍下来,让千年万年古茶树在一代代村民的手中散发出弥久愈香的气味。

茶山行:普洱景迈山寻茶记

走进景迈山,就像走进了一个精神家园。景迈山的古茶树千年不衰保存下来,得益于世世代代世居于此的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村民。景迈山上,村寨星罗棋布,森林、茶林、村寨没有明显的界线,村民生活在茶林里,他们把先祖留下来的茶树视为茶神,把大自然视为他们的精神家园,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来祭祀敬奉,以树为生、为树为命,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历经千年沧桑,茶已融进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茶就是这里的灵魂。正因有了这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才繁衍下了一座座秀美山川,守护下了这与茶树相依为命、共生共死的精神家园,赋予了景迈山古茶树更多的精神内涵。

普洱茶常见的香味有哪些?

很多人喜欢喝普洱茶,特别喜欢它的茶香味,普洱茶的茶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茶叶香味,其他茶叶也有很香的茶叶,但是他们的香味比较单一,每一款茶叶只有一种香气存在。但是普洱茶的诱人之处在于他的丰富。不同的普洱茶有着不同的香气,很多茶友都是因为普洱茶丰富的香气而着迷于它。普洱茶到底有多少种香气呢?

普洱茶常见的香味有哪些?

陈香,一般生茶生产出来都会在干仓之中陈化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能是三五年,也有可能是十几年,时间长的甚至达到几十年之久。这个陈化过程是一段非常久的时间,在这个陈化过程中,普洱茶慢慢的会产生出一股陈香的味道,非常干净的陈香味。

青味,普洱茶生茶刚刚制作出来的时候,短时间之内就打开品尝,可以尝到一股非常明显的茶菁味,生茶没有经过发酵就直接开始陈化,但是又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转化,这时候冲泡出来的茶叶菁味十足。

樟香,普洱茶的樟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香气。这种樟香说法不一样,有些人说因为云南各地的深山雨林普洱茶树与大樟树交错生长,而这些樟树的树枝也会散发着浓郁的樟香,两种树木交错生活了几百年,茶树也吸收了樟树的香味,所以这类茶叶生产出来的茶叶自身就带着一股樟香味。也有人说因为生茶经过长时间陈放的时候,摆放的箱子是樟木做的,所以长时间陈化过程中茶叶吸收了樟木的味道,使得茶叶带有了樟木的香味。

普洱茶常见的香味有哪些?

枣香,普洱茶散发出来的枣香,是因为制作出来的茶叶使用的叶片是比较粗老发酵。如果是细嫩新鲜的茶菁是不会散发出枣香的味道,而且枣香也分比较好的枣香与差一点的枣香。枣香一般都是熟茶的香气。

荷香,散发荷叶香的普洱熟茶是等级比较高的熟茶,一般都是采用一级的芽叶发酵出来的熟茶,这个熟茶制作出来之后,再转到干仓中放置几年,这种熟茶就会转化出一种类似于荷叶的清香叶。

蜜香,西双版纳大部分的乔木普洱茶,茶叶刚刚制作好两三年之内冲泡,都是会有着一股非常好闻的蜜香。

兰香,使用三到五级茶菁制作而成的普洱茶,在经过初茶的青味之后,随着时间慢慢转化后,青叶味会转变为兰花的香味。

普洱茶常见的香味有哪些?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普洱茶的丰富的香气,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香气,有些香气比较小众,我们这里只介绍一些比较大众的香气。想要了解更多云南普洱茶知识,请点击链接 http://www.zhongjihao.com/pec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