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减税降费政策滋养普洱茶企业

减税降费政策滋养普洱茶企业

2019-11-1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春季是普洱茶市场最火热的时候,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普洱茶的主要原产地之一,茶叶经济产值已超百亿元,当地不少人靠着茶产业发家致富。今年,西双版纳州税务部门减税降费措施规模不断扩大,使当地普洱茶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税收“红利”,减税降费像春雨一般,滋养了普洱茶企业发展。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税标准每月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使我们每月可少缴税近3000余元。”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陈昌号古茶坊负责人杨丽说。杨丽介绍,资金短缺、茶产品附加值不够高是小规模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今减下来的税收可以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推广中,进一步提升企业普洱茶品牌的知名度。

像陈昌号古茶坊这样能享受到减税降费政策的小规模茶企,在西双版纳州共有1800余户。为了让茶企尽知、尽享减税降费政策优惠,当地税务部门抓住4月份普洱茶采摘和全国各地茶商看茶、品茶、购茶的黄金时段,专门成立政策宣传小分队走进茶山,将减税降费政策带到村寨、茶企,现场问需纳税人,辅导实施新政策后的开票申报,让每一笔减税“红包”进袋,提振茶企发展信心。

减税降费不仅为小规模企业带来了实惠,从4月1日开始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也给较大规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带来了欢喜。

“增值税税率再次下调,公司每月大约可少缴3万元左右税款,一年就能增加近40万元的盈利,我们还计划提高部分贫困茶农茶叶收购价格。”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今大福茶厂财务负责人王瑜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与茶农共享税收改革红利。”

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共同发力,不仅让茶企对未来发展壮大更有信心,茶农对创收增收也有了期盼。“我们的茶叶品质好,制作工艺讲究,希望在国家减税降费的支持下,我们的茶叶不仅能走出西双版纳和云南,更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茶农也能有更多的收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茶农岩新说。

有用+10
分享

如何弄开普洱茶饼

  普洱茶多数以饼、砖、沱这些形式在市面上出现,泡茶时弄开茶饼就要花一番功夫,还特容易把茶弄得很碎。那什么方法才能快速并保证茶不碎呢?今天小编为各位茶友介绍一下:

  锥子(普洱茶刀)很锋利,注意不要伤到手。

 

  注意一边施力一边撬动。掌握好茶刀的握法,实行撬动原则,基本上没有难开的茶。

 

  1、把普洱茶饼垫着包装纸一同放在茶盘上,你不垫纸头也可以的。但是,垫一下,之后比较好收集散开来的茶叶。

 

  2、将普洱茶刀,从茶饼的侧面,慢慢插入茶饼。茶饼的边缘其实是很松的,稍微用刀划几下,表面的就会掉下来。如果你希望和店里一样,还能把饼包起来,那就弄一点边上的茶叶就可以了。

  3、来回摇晃茶刀,并慢慢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普洱茶刀慢慢得插进普洱茶饼里。普洱的饼的厚度一般不厚,所以千万不要用蛮力,这里很容易伤到手的。因为你不知道茶刀会不会从茶饼边上穿出来,扎进你的手里。所以,一定要左右摇晃,慢慢插进去。这样,就可以撬开普洱了。如果刀比较厚,小的茶饼在戳进去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了。如果是比较薄的刀,可以将左右移动的范围加大,像把一饼普洱横向剖成2片圆形的普洱一样(拿着普洱刀,沿着茶饼,兜一圈)。或者把1个饼,剖成的2个饼。如果是这样,那么剩下的用手直接掰就行了。如果不是,那么你可能撬下来的是这样的一小块。这样的小块也没关系,因为经过这么一弄,普洱其实就有点松了。之后就是重复上述动作。把普洱茶刀从边缘断面插进去,撬开来。

  提示:开茶饼需要用巧劲。使用茶道开茶饼的使用应该使用"撬动"而不是使劲扎入茶内部就行了,还要一边施力撬动,茶才容易松开。现在压制的饼茶、砖茶一般来说都不会太紧,拆开都不困难,注意不要扎到手。沱茶因其形状和工艺的原因,有些会很结实,不易拆散,这时候更要注意一边施力一边撬动。

 

  如何弄开普洱茶茶饼是需要巧力,外加经验。此文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各位茶友能有所帮助。

云南普洱茶名山名寨之那卡

  那卡,是拉祜族译音,也写作娜卡、腊卡、纳卡,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东与景洪相接,南连格朗和乡,并与南糯古茶山隔河相望,是勐海县最老的古茶区之一。

  那卡地理环境

 

  那卡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滑竹梁子(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山的东面,属山区。那卡的面积9.69平方公里,海拔1,662.00米,年平均气温16.00℃,年降水量1,800.00毫米,生态环境好,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寨一共有一百多户人。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

  那卡茶的历史

 

  那卡茶历来都是勐宋茶的代表,也是云南名茶之一。熟悉那卡的人都知道,那卡茶是普洱茶中的贵族,因茶质上好,产量极低而为大家热情追捧。其实,早在清代,那卡茶就闻名遐迩,因为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尉府”。据历史记载,那卡所产的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其茶之佳与名气之重。

  那卡古茶树分布

 

  据了解,那卡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而娜卡的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村后山坡上,森林环境虽有所破坏但还算比较好,那卡的大部分茶树都生长在森林中,连片的古茶园中的茶树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古茶树面积有600多亩,茶树密度较大,呈乔木状生长,树高多超过2米,干径十多厘米。

 

  古茶园中土壤主要是黄沙土,园中大叶小叶种混生,小叶种占有一定比例。

  那卡普洱茶的特点

 

  那卡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茶,虽比不上易武的香气,班章的茶气;却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它的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总体来说,娜卡茶条索紧结黑亮,开汤后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是那种第一次喝便能感受得到汤醇厚、滑、润喉,回甘快、持久、入口润甜的茶。

普洱茶中“回甘”的原因

普洱茶中“回甘”的原因

甜味是一种人类本能喜欢的味感,它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现在许多研究与报道摄取过多的最常见的甜味剂―糖,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如肥胖、高血压之类。但这不代表糖或甜味剂本身不可取,相反那是从古至今,人体所必需的东西,所以我们对甜味表现出会本能的好感,只是我们摄入过多,失去了平衡而已。

我们对茶中的“甘甜”也会表现出好感。“甘醇”、“甘”、“回甘”这类词语总是用来表达高档的茶叶的品质。尤其是在江浙,是主要名优绿茶的产地与消费地。如此繁复种类的名优绿茶其共同品质总会有“鲜”与“甘”。2008年有幸品尝过一款群体种狮峰龙井茶,除了浓郁、似带花香的香气之外,其口感鲜而甘甜,类似喝蜂蜜的感觉,不仅仅入口清凉甘甜,而且后味持久,的确难忘。

甜味物质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茶中的甜味物质除了糖类之外,还有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

茶中的包含了多糖与寡糖。多糖并不呈现甜味。茶中呈现甜味的糖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蔗糖,还有在加工中形成的麦芽糖。在茶树上,这些糖类物质随着叶片的生长而增加,也就是适当成熟叶片里的糖类含量比嫩叶要高;在摊放过程中,许多单糖作为呼吸基质被消耗了。但双糖、寡糖、多糖可以水解为单糖,其含量又会增加;而在后续的杀青、干燥等高温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又会消耗掉一部分糖。这些糖类经过了复杂的经历,再被我们浸泡出来入口之后,才是我们可以品尝到的糖。所以成品茶中最后嫩度高的茶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海有时也会高于嫩度低的,但这个没有规律。

茶中的一些氨基酸类除了表现鲜味外,也表现甜味,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谷胺酸、天门冬酰胺L-甘氨酸胺等,D-苯丙氨酸还表现出强甜味。

红茶及普洱茶中的茶红素也带有甘甜味。

普洱茶中“回甘”的原因

茶中的“回甘”

对于神秘的“回甘”,我们的古人就开始关注这种感觉,“望梅止渴”可以算做这一类体验。好的茶经常会带有“回甘”,回甘的强度与持久性也经常作为评判好茶的指标。实际体验中回甘与生津还经常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比较神秘的体验,但不可否认回甘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体验。相对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后味更富戏剧性,也更多的与好茶品质联系在一起。

对于“回甘”,目前也没有系统性深入的研究。

一说认为是这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也就是苦尽甘来。茶汤中含有许多咖啡因、绿原酸、儿茶素等苦味成分。这些成分导致茶汤入口后,使我们感到苦味,但人的感官会自动调整以适应这种苦味。等到这些苦味物质入肚后,感官依然保留这种错觉,以致会产生一种甘甜的感觉。但这种说法有几点说不通:

一、如果仅仅是一种对比效应,越苦的茶应该回甘更明显,但实际并非如此,许多茶我们仅仅感受到锐利的苦味,却感受不到一丝回甘。

二、在好的铁观音茶中,入口其苦涩感并不强烈,但是其回甘依然明显而持久。

但我们也不能排斥这种感受的真实存在。如我们喝下苦味明显的茶汤之后,立刻喝一口白开水,会发现那白开水会变甜,这就是一种对比效应。也许这种错觉仅仅是造成回甘的一种因素。

还有一说认为是涩感转化的结果。茶汤中的茶多酚会引起口腔的涩感,但涩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茶多酚苦涩味化掉时,收敛性转化,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就呈现生津的感觉。

以下列举一些有可能造成“回甘”的成分:

有机酸: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唾液腺进行分泌以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还会形成其它有机酸。在茶叶的萎凋及做青过程中,有机酸的含量会增加。所以品饮乌龙茶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回甘,而经过适当摊放的绿茶,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甘。

黄酮:虽然茶行业中没有报道过黄酮可以产生“回甘”。但有报道黄酮是橄榄产生回甘的物质―橄榄的苦味来源是因它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如橄榄苦苷、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含量较其他食物都高。苦瓜中的苦味物质是苦瓜皂苷和苦瓜苷;苦丁茶中的苦味物质也是苷类和少量的黄酮类。苷类物质只表现出苦味,所以吃苦瓜时只觉有苦味,回甘的感觉几乎没有。黄酮的味觉表现非常特别,初入口时表现出苦涩味,一段时间后却可感觉到一种自然的甜味。橄榄所含的黄酮就是其能回甘的主要原因,而且黄酮含量越高,回甘就越明显,气味越醇厚。茶叶中的黄酮类约为干物质的3%-4%。但黄酮回甘的机理并不十分清楚。

普洱茶中“回甘”的原因

茶氨酸:曾与一国际茶叶公司高级研发人员交流后,他认为茶氨酸是绿茶回甘的主要物质。但不能说明乌龙茶类的回甘,因为在许多经过长时间的烘焙之后,氨基酸很多都被消耗掉,与糖类进行了美拉德反应。但在足火乌龙茶中,我们依然可以体验得到回甘。也许绿茶与乌龙茶回甘的机理可能不同吧。

儿茶素:儿茶素也表现出一定的回甘。

糖类:茶汤中含有多糖类。绿茶饮料中,茶多糖为绿茶饮料固形物含量的3.5%,游离多糖喝复合多糖分别为1.9%和1.6%。这些多糖类本身没有甜味,但具有一定的粘度,所以在口腔中会有所滞留。而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具有甜味。酶类分解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反应时间差造成了一种“回甘“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