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是否造假,内飞会说话!这7个细节请谨记

普洱茶是否造假,内飞会说话!这7个细节请谨记

2020-0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内飞的鉴别性要高于内票,主要在于大多数内飞是埋在茶饼中央的,不容易造假。

茶品如果还没有试喝,通常决定试喝与否的条件,除了茶饼本身,就是内飞了,有经验的行家可以透过内飞区分出许多不同的茶品。

今天就由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来谈谈“七子饼的内飞辨别”这个话题。

鲁文锋先生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成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历年收藏了百年宋聘、1952年红印、88青饼等珍品老茶,如今还携手白水清先生,辟有《普洱老茶讲堂》栏目,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

内飞可以透过字体的变化、纸质的不同、油墨的差异而识别。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

一、美术字内飞(细字)

▲细字尖出美术字内飞

这种内飞也有人称为“细字尖出美术字内飞”,所谓“细字尖出”,指的是内飞字体比较细,下方两行字其中的“出”字,呈现下U包上U的结构,如上图所示。

因为识别容易,常被茶行拿来当做识别的方法。根据香港茶商的说法,1974年到港的黄印七子饼,就是这种内飞。

这种内飞还在早期7572七子饼、大蓝印七子饼、大黄印七子饼、黄印沱茶等茶品中出现,但纸质不同。图例为早期7572的内飞。

二、美术字内飞(略粗)

▲美术字内飞

与第一类内飞的字体比较,这类尖出美术字内飞的字体笔划较粗,而且稍显模糊,但是字体和第一类是一致的,可能是印刷的油墨或是技术上有些差异,才造成这种现象。

部分早期7572I1七子饼上曾见过这种内飞,然而最大宗出现的,还是省茶司定茶号7452的一批茶品。

三、西双版纳内飞

▲西双版纳内飞

这种内飞除了尺寸上较接近方形外,有时候会与第一类内飞混淆。仔细分别两者的差异,可以发现除了“出”字的写法不同外,州字最左边的一点,点的方向也不一样。

此外虽然两者的纸质纹路都呈斜十字网纹,但是西双版纳飞的纸质较薄、较脆弱。 目前所知7542-73 青饼中,一部分使用了这种内飞。

四、粗体美术字内飞

▲粗体美术字内飞

也有人称这种内飞为“变体美术字内飞”,除了字体笔画较粗外,州字的三点与三竖交错,茶字中人为平头、间出的上山偏左……都是识别的方法,由于字体特殊,加上油墨显得特别饱满亮丽,并不难区别。

目前有少部分的7542-73 青饼是这种内飞,早期的8582中有小部分也是这种内飞,此外,水蓝印七子饼的内飞也属于这种。

五、颜料红平出内飞

▲颜料红平出内飞

一般从内飞识别茶品的人,最常看的字就是“出”,如图所示,这种内飞的出字上下的“山”已经一样宽了,我们称这类的内飞为“平出内飞”。

勐海茶厂的七子饼,数量上属于平出的內飞最多。如果从字体与颜色来区隔,至少还可以再区分成两类:颜料红、朱砂红。依目前的资料,平出的內飞最早出现在8582七子饼上,大部分茶号的七子饼都曾见到平出内飞。

六、朱砂红平出内飞

▲朱砂红平出内飞

与第五类的平出内飞比较,这类内飞的入中图与文字,使用的颜料比较亮橙些,接近朱砂的红。此外,州字的中央与右侧的点是斜的,大家也可以通过比较看出。

大部分茶号的七子饼也都曾见到朱砂红的平出内飞,7542-88 青饼的内飞也是这种。至迟约到 90 年代中期还使用。

七、简体字内飞

▲简体字内飞

90年代中期以后,勐海茶厂的内飞似乎呈现多样化,比较不容易归类了,以上三种内飞,可以作为参考。

以上就是“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先生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能否回归饮品本性?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普洱茶遭到市场疯炒,价格一路攀升;短短几个月时间后价格又暴跌,不少囤茶的收藏者损失惨重。今年以来,普洱茶价格涨声四起,不久前又掉头急挫。普洱茶“过山车”似的价格变换,究竟因何而成?普洱茶真的也变成投资理财的产品了吗?

  今年以来,沉寂6年之久的普洱茶再度涨声四起,普洱产区整体收购价格上涨,尤其是一些古树春茶价格平均涨幅飙升三到六成,几乎超过了2007年普洱茶最为疯狂时的价格,普洱茶似乎已经不再是饮品,而成了奢侈品。

  然而近期,一路高歌猛进的普洱茶价格出现回落态势,有的品种几乎跌了四成,价格再次上演“过山车”。是需求拉动还是游资炒作导致此轮价格暴涨暴跌?未来,普洱茶市场价值将如何变化?“普洱神话”会否持续?

  普洱茶价格暴涨暴跌

  “最近普洱茶行情有所回落,先期入市接到高价的投资收藏者,现在比较难找到下家买。”7月7日,广州一家茶商余女士称,今年大益新出的第一批7542茶饼一个月前高达8500元一件,现在仅为大约5000元一件,几乎跌了四成之多。

  而就在不久前,普洱茶还上演了几轮“涨价潮”。在今年的春季广州茶博会上,高端普洱茶价格涨到了每公斤8000多元,去年同品种的茶仅为每公斤4000多元。在云南勐海,普洱茶原料的批发价则3年涨了5倍。

  此轮价格暴涨暴跌,令人不禁联想到6年前的那轮普洱茶行情。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普洱茶遭到市场疯炒,价格一路攀升;短短几个月时间后价格又暴跌,不少囤茶的收藏者损失惨重。这之后,普洱茶由于库存压力大,消费信心不足,价格持续低迷,一直到去年销售形势才逐渐好转。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表示,今年春茶下来后,特别是四五月份,普洱茶价格确实上涨很快。但这次上涨与2007年那轮暴涨的区别是,这次只是野生品种茶价格暴涨,而人工栽培的台地茶价格上涨并没有前者明显。

  据他介绍,普洱茶从原材料上分为人工栽培的台地茶和野生型的古树茶。从市场价值看,古树茶品质上乘,已成为国内外普洱茶商家、收藏家竞相追捧的稀缺资源。

普洱茶的喝法喝普洱茶的品性及追求

普洱茶的喝法喝普洱茶的品性及追求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清?袁牧云:“品茶应含英明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品“普洱茶”,是一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田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道出了品茶之要谛:“鉴赏茶叶,首重风韵”。

  “普洱茶”是茶中珍品,采摘要求严格,精工细制,有的品种更是手工制作的工艺精品,其饮用自有许多讲究。日常生活中,普洱人的饮茶方式多以清饮为主。古代茶人云:“水乃茶之母”。宜茶用水,分为天水、地水两大类,天水即雨、雪、霜、露之水;地水则为泉、江、河、湖、井之水。因而,水的选择,对于饮用“普洱茶”也至关重要。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茶笺》一书也认为“山泉为上,江水次之;如有井水,必取多波者为佳(深井)。”可见,名茶还须用好水,方能保持其品质。因此,在普洱县城,人们首选“东门山泉水”冲泡“普洱茶”饮用。

  至于茶县,饮用“普洱茶”一般以瓷盖碗为佳。但在饮用如“普洱毫峰”之类嫩度高的名茶时,则应选透明玻璃杯,这样,冲泡时芽尖矛顶水面而后徐徐下沉,如士后春笋,芽影水光相映交辉。另外,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绿茶,那样会闷熟茶叶,影响你品饮绿茶的特有风味。品饮名优茶,还必须讲究泡饮之法:即先用滚水烫热茶具,放入茶叶,然后冲入约茶具容量四分之一的滚水将茶叶浸泡约1分钟,待茶叶泡开后再将水添满,盖上杯盖静置2~3分钟即可饮用。这样,你才能真正品尝到一杯好茶。

普洱茶拼配基石——“茶区特性”

不同茶区的茶品原料,因为产地、品种、工艺制程等区别会产生各自的特色风格,了解所谓纯料的这些风格,是拼配的基本要键。纯料是制茶的开始而并非终点。

易武茶区

包含易武、曼撒、蛮砖、攸乐。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属于较具特色的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滋味较广。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来因采摘过度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舌面较为空泛。

倚邦茶区

包含倚邦、革登、莽枝。中小叶形态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稍苦,舌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口感相对聚而不广。

景迈茶区

茶菁颜色偏青绿,条索较短,以甜香著称。早期因杀青温度较高,揉捻较紧,以至汤浑、微酸、偏苦,后期陈化反而香不显,口感下降快。2005年之后制作工艺做了大幅改变,较为正常。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在舌面中端甘韵表现佳,苦中带酸,汤质滑、较薄。

布朗茶区

口感刺激性较强,舌面与上颚中后段较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老班章茶区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然其质较重,香型特殊而饱满,香气下沉,苦涩味化的较快,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老曼娥则味强苦难化。集中于舌面中后段,与老班章同属提升香味口感之调味剂。

南糯茶区

香扬清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端及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较高。

勐库茶区

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较为粗糙。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较高,苦中带酸。

景谷茶区

条索不长且窄,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实际上,茶区特点除了体现于口感,还有其气感方面的独特表现。但现在业界言必称“茶气”者众,真正能够了解厘清茶气概念并能够在品饮时明确辨识气感走向之人寥寥。这气感一道,也就唯有真心事茶之人方能得以学习了。

文章来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