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葛明祥《玩壶新说》

葛明祥《玩壶新说》

2020-01-14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一:矿脉和泥料配方添加物的问题

有关紫砂泥矿质属性的介绍,以往的某些书刊曾作过一些比较专业的描述。然而,有关紫砂泥矿的实况、成品泥的配比和泥料品种命名等问题,几乎语焉不详。那些矿脉的介绍,其实也只有个别机构作过真正的勘测分析而有过第一手资料,大家所见到的这家那家的介绍,多数是互相抄袭和借用,有的已经误传甚至添油加醋而导致局面混乱,试问市场及玩家又怎么能辨别这些内容的真伪呢?本人有幸,祖上为窑户,老家就住在黄龙山四号井的前面,小时候也经常到挖泥的井边去玩。自从走进紫砂陶以后,更是三天两天跑到进口去仔细观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对我后来研究和配炼紫砂泥是很有帮助的。

关于泥料的配比,也应该算是比较专业的话题,一般行家似乎不愿多说,更多的人或许是无从可说,因为99%以上的壶工是买成品泥使用,不涉及这方面的课题。写相关文章的大多数先生们,又很少亲身从业。对于众多玩家而言,象了解些什么,当然是没有选择,只能看看书上现成的介绍。遗憾的是,大多数书中所介绍的矿源故事,只能给玩家带来朦胧的幻想,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指导;而书中没有涉及的材质结构和特性、比例配方的形成等方面的知识,却可以帮助玩家真正有所了解、指导正确选择和使用;面对实物去寻找一些较有意义的内容,领略紫砂陶艺的美学意蕴。比如,大家都知道“清水泥”这个名称,但究竟何为“清水泥”?我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认知。

十几年以前,丁蜀镇的五个紫砂厂,各有自己的泥料车间,这个负责工厂所需的各种成品泥的加工场所,一般来说有五至八个品种。而大多数品种的配置,都需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矿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练成,为了理想的颜色效果,多半还要掺入一些磨得很细的金属氧化物,并且每种泥料里都必须加入0.2-0.3%的碳酸钡细粉,以转化对制坯不利的游离硫酸盐。只有那些用同一种矿料不添加任何化工料配成的自然色紫砂,才叫做“清水泥”。按理说这种清水泥是属于真正的纯天然纯矿泥料,直接做壶岂不更好?然而,由于其色泽偏淡、偏黄,远没有添加色素的卖相好,所以,只有少数人还在用清水泥做壶,也只有少数行家才喜欢真正的清水泥作品。所以,市场上许多说是用清水泥制作的茶壶,其实实在卖概念,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有关添加化工料的话题,是近年来市场上的议论焦点之一。那么,到底可不可以使用化工色料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

1) 有史可查

在紫砂泥料中添加金属色素,并不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祖辈们在清中期后就有可能已经使用氧化铁、氧化钴等化工色料。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的一些朋友收到的部分特殊颜色的老茶壶,便可以推测到其历史的事实。而民国以来,色料的使用就更加品普遍。原先紫砂厂叫习惯了的“拼紫”泥,实际就是用氧化色素拼配而成的紫泥。至于有些经销商在无法向可人解释清楚的情况下,给予那些“一根筋”的买家一些精神安慰,倒也不一定是真心愿意去“自欺欺人”。今天市场上大部分紫砂壶所用之料,或多或少已经添加了这样、那样的金属氧化物!为什么市场上的素菜、水果都是用过农药化肥的才好卖?不用味精的饭店恐怕要关门!那是因为人性有弱点,思维有误区,而谎言有时却偏偏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安慰剂。

2)有据可依

在紫砂陶土中确有一些化学性质活泼的无机色素不能使用,如氧化铜、氧化铅等。原因是这些金属氧化物性质“软”,在水中很容易析出游离离子,何况茶水中有许多酸性物质呢?事实是市场上可能会有添加了那些活泼氧化物的泥料所制作的茶壶,但毕竟还是少数。当然,这个也不是外行能看得出的,因此,不懂就不要装懂!以免添乱。而那些为“好看”而制作的壶,为了某种色调效果,虽然添加了一些不能使用的东西,但基本上这些壶没有人用来泡茶,也就大可不必太计较了。至于有人传谣在紫砂陶土中添加玻璃水的说法,那是他们不太懂得陶瓷生产了。玻璃水又称水玻璃,化学名称叫做硅酸钠,是增加泥浆流动性的一种介质,只有注浆成型的泥浆里和外表喷浆时才用得到。如果加入紫砂土,能增加其粘性和游走性,而且会使表面起“面头”而无法修光,根本不能用正常的制作工艺来做成茶壶了。因此,加水玻璃来增亮茶壶的说法,纯熟无稽之谈!

3)有法可循

为了追求色泽效果,在泥料里添加一些必要的、性质稳定的氧化色素后,一定要将所制茶壶的结晶度烧足、烧透,否则,制备色素过程中所残留的一些没有完全反应的金属离子,还是有可能在沸水泡茶的那些含有鞣酸和某些生物碱的茶水结合而被喝进人体,这无疑是对人体有害的。(问题是,某些需要色彩表现的茶壶,往往是不允许烧足温度,否则就颜色达不到艳丽的要求。因此,只要不去挑选花花绿绿或者半生不熟的茶壶使用,也就不需要去考虑和担心紫砂茶壶有没有毒害这样的问题。)。另外,在配制泥料时所加入的碳酸钡(除霉剂),虽然是微量,要是没有经过足够的温度烧结,万一在茶水作用下产生游离钡,所导致的结果倒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壶体的烧结程度最最关键。而事实上,吃足窑火的紫砂茶壶才能算是好壶,(紫砂陶的常规烧成是氧化或者中性),尽管烧透后会出现一些铁质疵点,这确实天然好矿源所难免的,而烧足的壶使用后产生的效果也会显得特别美好。清代的大亨壶真正是好!他的壶方方面面都十分讲究,火候也烧得很透,且大部分都有点“过火”,而这又偏偏是大亨壶的一大特点!应该

二、紫砂陶土的几种常规组成及矿料品种名称

按传统要求配制的几种泥料分别是:紫泥、红泥、缎泥、墨绿泥和黑泥等等,亦即所谓的五色土。最早、最正宗的这些矿藏都是来源于本山(丁山本地的黄龙山)底下的夹层中间,以多夹层块状形式存在。黄龙山是一座不大的黄石山,因开采建筑用矿石,现在已经把黄石开光而没有了山坡(西邻的青龙山也因开采青石而早已炸平)。蕴藏在黄龙山底下的紫砂泥矿藏较深,开采时多半需要打坑道建深井,然后一层一层往下挖。四号井的开采情况是从上往下依次为假土(杂乱的废料)→夹泥(紫褐色较硬较杂的矿块)→紫泥(较纯净紫红色,规定用来配紫砂泥的部分)→绿泥(即所谓的本山绿泥)或乌泥(质地最硬的乌黑色泥块),但有些地段的分层并不太清晰太有秩序,这就导致各个时期的泥质会有些不同。这些泥在采挖时,全部是用铁轨小车用电机拉出井口进行选拣分堆,各种块泥的颜色、质地和性状并不完全一样,去向和用途也各不一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宜兴陶瓷公司曾一度比较繁荣昌盛,总共有二十多个隶属厂家。开采丁蜀镇附近所有陶瓷矿料的工作,都是由公司下属的原料总厂负责进行,然后再根据各厂的生产需要而给予配送。而原料总厂所产泥土的90%以上是供应给紫砂厂以外的单位。除从黄龙山矿出产的大部分紫泥和绿泥,以及他处三四种配红泥的料是送给紫砂厂的以外,其他的所有矿料则全部是供应给陶瓷公司的二十来个制陶厂家,这些单位的需求量,每一家都是紫砂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夹泥是制作大量粗陶的主要材质。当初根本不用它来做茶壶,最多也只是做花盆而已,(至于后来紫砂市场火暴,原材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把本来不是做壶的料也拿来配成壶料使用,那也是出于无奈)。当然,夹泥并不是不能做茶壶,它只是比紫泥硬杂一点,颜色深一点,晶相质少一点而已,紫泥一旦紧张了,它就必然成为了紫砂产品的主要原料。现在许多书里说的“甲泥”实际是把“夹”泥误写、误传、误抄的结果,丁蜀镇附近的矿土似乎不应该有甲乙丙丁之分,尽管有些想象丰富的文人把它说成是因其“身如铁甲”而释之,但要说颜色和硬度,乌泥倒更像“铁甲”……

这个问题,我曾见到一位行家在他写的书里有提到过。但更多的人从来是人云亦云,抄来抄去。估计要不要真正弄清楚也许并不重要,不过,既然要让大家知道点什么,还是应该尽量给出个究竟才对吧。其实一个人要对某事物有真正的了解,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反复对比总结的过程,要是能够比较完整地写出相关的心得文章那就更需要一定的深度。比如乡下一位老壶公,做壶几十年,施工精到技巧娴熟,可他用的料从来就是买成品泥,然后只需在家做坯就是,用不着自己去弄懂矿源、研究配方、炼制泥料,你硬是要他说出个紫砂陶土的一二三来,这不是在为难他么?然而,为了应对一些客人的提问,他往往就被迫要去看书、背书,管他对错,原文照搬,反正没有标准,只要让一般人听来已经很“内行”就行了,更何况谬误传多了,也就有人相信了。似乎这样他就变得更完美了……(可笑)。事实上,要真正认识紫砂陶土,光凭看书听故事是不可能弄懂的,宜兴附近算得上正宗的紫砂泥采矿点就有四五处,而可用来调配成各种可以做茶壶的替代泥矿却有十几处,如果没有下工夫认真地逐一考察采集;如果没有将所采集的各种生泥进行研究配试,怎么有可能获取这些实质性的第一手专业资料呢?因此,流传的不少有关紫砂泥这样或那样的说法大多并不真实,而是为了推广产品而虚构编织出来的“工具” 和“法宝”。

紫砂泥是五色土的一个统称,就紫色泥来说就有好几个品种,需要根据其粘性、纯度、硬度、成色等加以区分。现在炒得比较热的“底皂青”清水泥,以前好象没有这个名称,按照这种质地,在十五年前来看并不是最好的紫泥,比起更优质的嫩紫泥来,底皂青的性质却要硬一些杂一些,远没有那么纯净。以前好的紫泥是需要嫩紫泥和底皂青这类的矿料相拼配而成,这样的泥料无论从粘性、级比、塑性和质感层次等方面来看都更加优越。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也就越来越无法讲究,更何况那种很好的嫩紫泥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这样一来,底皂青也就成了最好的品种之一。当然,不管何种紫色泥矿料,都是可以单一配成成品泥使用的。近年来新挖出来使用的几种如“红皮龙”、“降坡泥”等紫泥,在过去都是弃之不用或配粗陶用的浅层夹杂泥。不过,到也算得上是正宗的紫砂泥。

再谈谈另外的几种泥料:

①缎泥:在我们看到的古旧紫砂壶中,有色泽深浅不一的好多种米黄色缎泥,颜色有偏黄一点的,有偏红一点的,有偏青一点的,也有偏灰一点的,所蕴含的颗粒也有好几种目数。事实上,近代正统的缎泥是由黄龙山绿泥掺入少量紫泥而配成的,比较标准的配比是85:15,改变它们的配比就能导致其最终色泽效果的改变。有资料上说丁蜀镇有个“团山矿”,那里开采出来的泥就是缎泥。然而,自从我开始研究紫砂泥以来,却并没有见到过那个“团山”,也没有“团山矿”,我想,那个“团山矿”也许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由于本山矿藏的泥土是相互间夹存在,所以开挖出来常常有些夹杂。早期的缎泥也是因出矿就已经有绿泥和紫泥相混,比例也没有严格标准,导致其色泽必然无法一致。再则,绿泥和紫泥一样,有也颜色深浅和质地软硬之分。因此,现代的缎泥是属于调配泥,不是由某矿开出来的单一品种泥料。根据绿泥破碎的方法,过筛目数的大小,就决定了其含砂的数量和颗粒级比。由于缎泥的含铁量低而含钛量相对高些,因此缎泥的烧结温度比其他几种紫砂泥要高,老一点的矿料所配成的缎泥甚至要经1200℃的温度才能烧透。

②墨绿泥:它是由单一绿泥(也可加入少量紫泥)添加氧化钴、氧化铬绿等配制而成的一个品种。不加色素的任何一种矿料,都不可能烧成深绿色。民国期间的有一批绿泥,听说是在本山绿泥里同时加入了钴矿原料和铬绿色素而炼成的,虽不是直接加入氧化钴,但和加氧化钴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钴矿比氧化钴成分复杂。所致最终发色有别于添加氧化钴而形成了一种特殊色调的‘民国绿’。钴矿加入紫泥中使其发兰发紫,也和加氧化钴大致一样的结果。同样,锰矿也可用来加进清水泥而使其发紫。至于安全性,应该说添加已经反应提炼而成的稳定氧化物更为合适。

③黑料:有二种选料配方。一是用紫泥作为基料,二是用绿泥或白夹泥作为基料,添加铬、铁、锰、钴的氧化色素调配而成,也可直接采用已经合成的黑色素来配制。用紫泥所配的黑料最终是黑中带点紫红,这是因为紫泥含铁量高的原因所致。而用绿泥或白夹泥所配黑料的结果是黑中带些青蓝色。二种虽都是黑泥,但结果却有些差异,有人喜欢偏暖一些的紫黑色,有人却也喜欢冷俊的青黑。不加氧化色素是不可能配出黑色泥料的。山东黑陶的黑其实是燃料碳素渗入的结果,故温度不能烧高,否则就褪色,因其原材料基本是接近白色的。

④红泥:是由小红泥(黄色泥性块状)加大红泥(砂性硬块状)配成的泥料(其中小红泥为基料,大红泥为骨架),是紫砂五色土中最热烈,鲜艳的颜色,分普通红泥和朱泥二类。更具体地讲,朱泥是精细的红泥。明清时期,朱泥一直是制作小品壶的最佳材料。鲜艳欲滴的朱泥小品始终倍受玩壶品茗之土的青睐。朱泥中的梨皮砂效果,即是根据设计要求调配进的目数较小的大红泥颗粒。由于小红泥细腻滋润,含铁量高,耐温低,烧结后的密度和玻化程度都高,吸水率又低,是质地最精致的紫砂泥品种。

除此之外,由于各种紫砂泥之间都可以随意混合而变为另一种色调的成料。 因此,紫砂泥颜色的品种,实际远不止五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选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原料进行混炼,配制出意想需要的泥色。但不管如何调配,总只能局限在“五色”的范围以内。至于有些“聪明人”把本来不属于紫砂的许多杂泥,拿来依赖化工色素调出的这样那样的泥,实际已经不属于传统概念之中的紫砂泥。这种泥做成的茶壶,普通消费者当然是很难辨别,但把市场弄得这么大,全部要用真正本地黄龙山中的泥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这也是形势的需要,市场的需要。

三、紫砂泥品种的命名

几百年以来,紫砂陶土品种的名称并没有标准的谱考,从来是以其自然色调的直观属性而命名:紫泥就是紫颜色的泥料,黑泥就是黑色产品的原料,而烧出来呈现红颜色的就叫做红泥,其他还有墨绿泥、青泥、青灰泥、紫红泥、彩绿泥等等都是这样称呼的。从表面质感来看,含颗粒细一些的叫做细砂泥,颗粒大一点的叫粗砂泥。其中,惟独作为黄色调的缎泥没有叫黄泥,可能是叫黄泥很难与山田里的黄色泥土相区别,又因为其色调极似绸绢缎的黄颜色,故而命之谓缎泥……(本人的观点而已)。而绿泥与紫泥的配比比例决定其最终的色相。由于纯正本山绿泥越来越少,那些与绿泥接近的几种淡色调矿块,就都将作为配制缎泥的原料。因此就出现了含铁质颗粒多的芝麻缎泥、灰缎泥等。然而,市场上的模仿缎泥也都有这些颜色。

在类似绿泥等淡色系矿料中加入小红泥之类的混合粘土,能呈现出黄加红的金黄色品种,即所谓的“全黄缎”。但无论如何,没有标准纯正的绿泥砂粒存在的“缎泥”,是不具备传统缎泥所应有的层次效果和质感,而只有真正了解所谓好泥料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能作出最终正确的判断。如果没有十分深入地在理性和感性中反复接触对比,光靠看“书”或听故事,是远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内行玩家!因此,面对狂热的市场和眼花缭乱的“壶涂世界”,就象是一串串迷茫考题,大多数人必然是难以答解,且又没有可信的部门和机构来依赖,故最可靠的也就只能看渠道,看人格,看信誉,再根据主观喜好,包括颜色、质地、形制,功用效果及性价比等来作为依据,否则,就当作一种乐趣,认真地学一学再玩吧。

四、紫砂泥的好坏与真假

紫砂泥料的好坏,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取决于矿源的品质。其次,加工、配方、练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更细一点考虑,制作作品的工艺,施工的功力及烧成的条件等,也都会影响到材料的最终表现结果。前面我已讲了有关矿源及配制的大概过程,不过,一般玩家因为没有感性认知,还是无法看懂泥料的真正好坏。我想,大家可以用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可以把几种相似的作品,从色泽的自然性、颗粒的丰富性、质感的柔和性、结构的致密性等方面进行对比;使用前和使用后进行对比……,总之,鉴别真假好坏的最根本要点,还是在于其可欣赏范围的内涵和机理质感。至于表面的亮度和敲击声音的清脆程度,那到不是绝对的标准。有的壶很亮但却不一定是好泥,有的壶敲起来很响却不一定是好料。这些,都是要进行综合全面地评判,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不同色调的泥料,对于所因该表现的具体造型,也是需要考虑和讲究的。比如,活泼圆润的款形比较适合用红泥来做;浑厚凝重的形态比较适合用紫泥来做;而端庄方正的造型则适合于更深颜色的表现。一般来说,简洁是一个基本原则,越简洁的形制却越是难做好。而越是自然简单的色调,留给玩家品味的空间就越大。

按矿物学结构的角度来看,紫砂泥和其他许多陶土一样,主要是含硅、铝、钛、铁及一些颗粒不等的盐类物质,只存在组合比例和颗粒构成上的一些区别,因此,只要黏土和矿粒级比合适,可塑性大致在可制作的范围之内的泥料,都是可以用传统紫砂工艺来制成杯、壶、盆、罐等器皿的。因此市场上有许多紫砂产品所用的泥土,都是采用了本地黄龙山以外的矿料。当然,其品质是难以达到本山矿的质量指标,不过,也有一些泥质是比较接近的,这让没有深度专业了解的人来辨别,恐怕是很难。但既然矿质指标都是相接近的原料,那么真与假又怎么能有绝对的标准呢?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1任何东西的造假,都是由于市场需求量过大以及部分商人逐利胃口的膨胀所致。2丁山黄龙山底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勘测其总含泥量为二百万吨左右,且这里面还有许多不能制作茶壶的夹层料。在台岛掀起的那股持续了近十年的第一春(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还是能够富足供应的。而今天大陆市场的需求量已远远超过当年,就目前整个紫砂陶产区的泥料需求量来估计,光茶壶大约每天要消耗三十吨以上,而杯盆罐以及杂件的用泥量则更大!可想而知,全部要用黄龙山底下的矿源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维系大陆市场的需求,势必只能寻找其他可以代替的泥矿,故真假二字,有时就实在只能含糊一点了。

五、手工货和模型货

清中期以前,一般的紫砂茶壶都不用模具制作,而一直是采用立泥片拍身筒或泥片镶身筒成形方法,并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工艺技法。当然,最原始的紫砂茶壶也不是拍身筒成形,而是手捏实心成型以后再掏空而成,叫做捏筑法。也有搓成细泥条盘旋堆筑成型的,叫做盘筑法,然后装接手把、的子和嘴巴,外表也很粗糙,远没有现在做得那么平整光洁。随着紫砂茶壶造形的不断丰富,有些比较复杂细致的形状或装饰部件,就开始借助模具印压后再加工制作,那种先做出模样再翻成外范进行靠模的方法,早在青铜器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并且十分成熟高明。清中期以后,为了成型简便、稳定以及增加产量,使用模具来做紫砂茶壶的工匠就开始增多。最初用于紫砂陶的模具是由木头所制,后来有人采用了陶制模具,其强度和稳定性超过了木制模,直到出现了石膏,因其诸多的优点而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各种模具。模具成型的特点是:稳定性好、平整度高、统一性好、尺寸标准产量高、制作技术要求低,但形制缺乏变化的韵味,以及常留有模对开接逢线,也就是常说的模型接头。而手工货的特点是:制作技术要求较高、产量低、随意性强、形体多变无法完全复制、并总能留下自然的手工意趣。相比之下,同样一个东西,手工货的价值肯定要大于模型货,每一位壶工都是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综合取向来选择成型方法,包括类型和档次、速度和数量等。然而,要鉴别手工货的真假是很难的,一般人根本无法看懂,现在处理模线和造假手工接头的本领着实高明!况且纯手工制作毕竟难度高产量低,在目前这种“大好形势”下,能有几人会真正用纯手工做茶壶呢?再说,大家都去作纯手工壶,那这么大的市场又怎能得到满足呢?因此,大部分玩家就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了。事实上据我估计,现在绝大多数的紫砂茶壶都是半手工制作,也就是说脚不能做壶而肯定是手在做,而手呢又借助模具在生产,采用些方法尽量做到看不出模型的痕迹就是了。当然,追求传统品味和档次,真的用纯手工在做壶的人还是有的,甚至也有在传统基础上成功创新的作品出现,但比例一定很小……。再说,几百年以来,紫砂茶壶始终有作品和商品之分,可是,真正算得上作品的能有多少呢?

六、谈谈养壶

紫砂茶壶的终极价值就在于使用和欣赏,而更多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你的美好享受,其中“养壶”已被公认为是玩壶的重要内容。一把紫砂茶壶从‘新’用到‘旧’,需要一定的使用频度和时间,在这个过程里中,它将让你感受到许多奇特的变化,体会到不少微妙的乐趣。从审美角度来看,紫砂材质的美就是需要在茶水的不断冲泡中漫漫呈现出来。茶水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植物碱、矿物盐和有机酸,这些物质都能对紫砂材质产生细微的侵蚀作用,更何况茶水都是热气腾腾的开水呢?同时,手和茶巾在不断地与壶体摩擦,这无意之中就在进行着一种自然而轻柔的研磨。因此,养壶实际是人们在休闲品茗时进行的一种集冲泡、侵蚀、研磨为一体的愉快劳动。这也就是紫砂陶材质最为受欢迎的独特优点。当然,不同品种的泥料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速度也不一样,这取决于泥料的质地、壶的做工和烧结程度等。对于这个现象不应该以好坏来论,而应该是属于快慢的问题,因为养壶是一个很自然的取乐过程。另外,有人在养壶时常把脸上的“油”擦到壶体上使之产生“光亮”,这真的是一种没有意义并且极不卫生的行为!正因为紫砂材质有气孔,故那些油垢钻进去以后会造成气孔堵塞,影响透气和茶绣吸收,并且这些有机垢必然要产生腐质而不利于卫生健康。还有一些人常把新壶放在水中煮沸或高压锅压,说是“退火”去“土腥”味。我认为这并没有实际意义,弄不好会冷热急变损坏茶壶,造成不必要的遗憾。其实,一般的新壶用温水或加入少量的醋冲洗几遍就可以开始使用,犯不着用一百度的水来为一千多度出来的陶瓷进行快速‘退火’。

还常常有人问起,用什么样的壶泡什么样的茶好?有没有标准?那当然是没有规定的。不过,大家都知道紫砂壶有透气性和吸水性,沏过茶以后会有该茶的香气留在里面,所以,讲究一点的茶人用不同泥料、不同大小的壶来泡不同的茶,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样,发酵程度不同的茶叶,最好是选择透气性不同的壶,这也算得上是品茶的文化吧。

七、再说说名气与价格

苍生万物皆须凭自身的能力来适应生存,人类社会也有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置身复杂的环境,输赢只能靠自己。没有裁判更没有规则,公平从何而来?这是个“自由世界”,势必形成“八仙过海”的局面。以当今时代的信息工具威力,制造点名气已经是小菜一碟。不象过去那样“落后”,出个把名人总是那么不容易;既要有让人心服口服的品德和真实才干,又要经许多部门进行各种论证、广大群众的认可以及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名家。因此,大多数历史名人的作品应该是倍有身价,但也不见得名人的所有东西都是精品。那么,按常规思维进行推理,答案已经明确。问题是在于某些有钱人想要什么?缺乏审美取向,眼睛只盯在“名气”里的人,有时还不能和他讲道理,因为这类人往往十分主观、自信并且固执。本来就没有理性的主见,难免被浮躁氛围所渲染,抑或是被他人所误导,钻进了误区,只能等他自己明白过来才行。当然,凡事都不绝对,有一些名人确实有真才实学,也出好作品。所以,并不要完全屏弃名气,而是不能盲目地崇拜名气而倒置本末。“名人”已经太多,发放名人派司的机构又何止一二?靠玩名气肯定玩不过来了。另外,本人以为,手艺型家庭对于子女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但上祖和师承门派并不是决定其成才高低的主要因素!如从纯手工艺来说,技术是可以教的,但作为高水平的工艺名家或艺术家来说,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而一个人的天份、感觉、经历、性格、毅力和汗水,是从来没有听说可以传授的。历史上的许多大师的后人好象都没有成为真正的大师,原因就在这里。因此,不少人扛牌子的作用仅仅就是为了打市场而已,有的还是很牵强的绕圈圈“牌子”。更荒唐的是居然打起子虚乌有毫无考证依据的历史祖宗品牌……

任何一样东西的定价,皆需依其真实价值作为基础,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材质 , 一般来说,材质是决定其价值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工艺品,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律。比如石器、玉器、金属器、木雕器、牙角器等的定价,都是以材质的等级作为首要指标。当然,陶瓷器也是。

2.制作难度, 这里的制作难度涉及到专业程度和技术能力两个方面。专业含量的深浅是衡量档次的重要指标,如材料运用的项目,它需要复杂综合的学科知识,专业含量就深,而仅用工艺技术完成的项目就浅。假如同时有很多人,能够做出同样的东西,那可以想象其到底有多少难度?到底有多少价值?因此也就根本不需要考虑模仿不模仿了。

3.成本, 成本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二部分,直接成本很容易估算,包括耗材,耗能,耗工和成品率等。而间接成本可能要大得多,因为作品创新肯定不会是没有文化的人所完成,常常包括思考设计和反复的实验,所费时、费神的代价,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劳动成本,而是要具备相当的天份智慧、广博学识和执着精神,有的甚至需要生命代价的付出!这些,往往并非金钱可以衡量的。至于模仿和抄袭,我想就不存在这个间接成本了。而事实上,真正能够算得上创作的,也只是少数。

4.同种物质的存世数量,。古今中外对于艺术品和工艺品都有一个共同的评判原则:物以稀为贵!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并不稀罕。因此,定价时明显就不具备优势,就是通过某些手段“卖”出了高价,也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因为它不合理!

5.效果, 按照类别:分纯欣赏类和兼实用类二种。艺术品的终极意义(价值)是提供人们感官欣赏,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净化心灵;工艺品可以凭技术完全重复生产,而艺术品则必须是不可重复的孤品,(仿制品不能称为艺术品)。

因此,这些指标实质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依据。除此以外,作者自身的修为和地位、作品类别的历史知名度等等,也都具备着一定的附加值,但是,这绝不应该是主体值。然而,市场往往比较混乱,总不免会出现一些没有真实理由(无价值支持)的价格,关键在于受众能不能领悟,有没有这个眼光去辨认。至于有人偏要以‘我高兴’,‘我愿意’的态度去强夺价格标准,那是谁也管不了的,因为他有钱,并且这就是他的需要。

八、最后讲讲真与假

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市场与其他品牌商品一样,历来都存在着真与假的问题,而假货的出现皆是因为某些人企图获取不道德的钱财,同时也因为有市场需求这样一个基础原因。因此,相关行业的制假、贩假、售假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黑色循环体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也杜绝不了。问题的关键在于:

①有市场:许多东西确实很好,但真品寥寥,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必然引发部分“能人”施展“才华”来“丰富”市场。对一般有点眼光的人士来说,有时想见到真迹也不太容易,看到赝品说不定也会有兴趣欣赏一番。而对于有些对外行或另有动机的人来说,弄件假货摆摆也是一种很大的心理满足,特别是那些名气很大的“作品”,说不定哪天还能炫耀着蒙一些更加外行的人,甚至可以作为特种“贵重礼品”大派用场……

②易仿制:除一些特殊材质、特殊配方、特殊工艺、特殊效果以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能够被仿制的。市场价格越高的东西,假货就越多,越简单的也越是容易被大量仿出。有些假货甚至比真迹做得还好,可想而知,这样的仿品怎么会没有市场呢?从实用物理学的角度来去看、从性价比来看,其生命力是很强的。甚至有人认为,既然假货可以做得不亚于真货或更好,那真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内涵的不足。有能耐就做到别人仿不了!故相对来看,难度高的东西假货就少,因为只有高手才能仿制。诚然,只要仿得有几分相象,也就足以蒙骗一批人了。不过,也有听说仿制得十分逼真,连专家的眼睛也能被骗过的。不过,专业含量高,难度大的东西,绝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够仿制的!这也决定着仿品和真品的最终价值与价格。而真正顶级的东西恐怕是难以仿制的!

③利润高:由于真品的创制过程以及作者本身的地位与名气,给予了作品相当比例的附加值,同时真品一旦创作问世,总会通过比较有效的传媒途径进行宣传展示,其费用成本都将反映到销售价格中去。所以,仿冒品尽管常常无法用质量效果来与真品比较,却可以按真品价格的几分之一来赢得市场。如果能当真品出手,那利润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面对一件专业作品,能有几人真正识货呢?外行总是多数,所以,仿冒也就成为一种地下职业,解决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发财”问题。

④管理差:这种行业并不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而都是近乎奢侈的附庸饰品和玩物,反正是有钱的人在玩,你情我愿,任何部门都不会花气力去整治。再说,这种大把钞票的特别交易,让该管的人见了也可能眼红。何况,仿冒制作过程,也都是很个人的事情,有些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因此,只能任市场去“自由发展”,等乱到一定的时候,那些玩家的认识也会提高。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