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茶叶商标可出让,关键要做大“黄汤”品牌

茶叶商标可出让,关键要做大“黄汤”品牌

2019-03-14 访问量: 38 茶礼仪网

茶叶商标可出让,关键要做大“黄汤”品牌
 

吴文彬手持黄汤商标证明。 刘伟 摄
 


 

茶叶商标可出让,关键要做大“黄汤”品牌
 

泰顺的黄汤和黄汤茶叶。 刘伟 摄
 


 

■“如果外地茶企抢先注册这枚商标,那么,温州本土的‘黄汤’就要泡汤。抢注,保护了区域品牌。”

■“我们占据主动,目的是净化黄茶市场,提升‘黄汤’品牌纯正度,避免鱼目混珠。”

■“如果在政府或行业组织引导下,本着打造‘黄汤’品牌的初衷,我们可以考虑出让。”

温州日报记者 陆剑于 柯哲人 孙余丹 报道组 翁旭欧

5月22日,温州日报《“黄汤”之争,谁是赢家》报道了温州平阳、苍南、泰顺三地,对茶叶品牌“黄汤”之争,引发社会热烈反应。随后温州日报以《“黄汤”之争,没有赢家》《温州茶,要走名品路》等继续予以关注,包括文新传媒、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网等网络媒体纷纷转载。而报道缘起的浙江四贤茶业有限公司“郑重声明”更是关注的焦点。该声明称:“‘黄汤’已由浙江四贤茶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黄汤’字样,如有使用,一经查实将负法律责任。”

依照商标注册在先原则,“四贤”占取了先机,今后,企业有可能变得一家独大。但是,作为温州最具历史渊源、最具区域竞争力的黄茶品牌,“四贤”靠一己之力,能否担当起“黄汤”开发、生产、销售和品牌锻造的大任?取得商标后,究竟是占位、投机还是试图重振历史上“黄汤”的声名?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商标持有者、“四贤”当家人吴文彬作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独占’是给自己留下更大空间”

记者:历史上的“黄汤”,不是泰顺特有,你在注册这枚商标时,是否有过“独占”的想法?

吴文彬:历史上的“黄汤”,确实有除泰顺之外的其他地方的记载。“黄汤”失传很久,大家都在试图恢复,我们也不例外。但恢复“黄汤”后,首先要有品牌保障,这是我们早在2000年注册这枚商标的本意。

最近3年,我们先后投入数十万元专题经费,通过研发,收取了明显成效。目前,“四贤”已经具备了生产“黄汤”的能力,可以利用黄茶直接制作,也可以通过绿茶发酵制作。在这些工艺不断成熟的过程,商标的作用,正逐渐体现出来。

至于是不是“独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外地茶企抢先注册这枚商标,那么,温州本土的“黄汤”就要泡汤,我们抢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保护区域品牌,同时也给企业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看好黄茶的市场前景”

记者:温州的绿茶、红茶,都很难与其他地方的品牌抗衡,黄茶的发展前景会如何?

吴文彬:这些年,很多茶叶都存在炒作,比如红茶、普洱等等,但是,随着消费的理性,这些高价茶的市场可能出现萎缩。而黄茶以其特殊的制作工艺、清淡的口感、相对实惠的价格和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会有一个“生长期”甚至是“高峰期”,是我们的机遇,因此,我看好黄茶的前景。现在,企业初步形成了27亩的黄茶种植基地,作为起步,黄茶产量明显偏低,企业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很难有足够的产出来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既然你感觉独木难支,市场需求又十分旺盛,为什么阻止别人使用“黄汤”?

吴文彬:目前,“四贤”仍然以绿茶为主打,转型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占据主动的目的,就是要净化黄茶市场、尤其是提升“黄汤”品牌的纯正度,避免鱼目混珠,给消费者一个真正的“黄汤”样本。此前,一些企业就是利用消费者对黄茶的不了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对“黄汤”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希望商标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记者:你在《郑重声明》中强调,任何个人和企业不得使用“黄汤”字样,你感觉自己有能力把“黄汤”变为一个知名品牌吗?

吴文彬:产业有个培育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企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单单凭借“四贤”的力量,要想把黄茶产业做成“独霸一方”、甚至想要做到“乌牛早”、“三杯香”这样的规模,还不现实。但我们会尽力做好,争取在若干年后,提升“黄汤”的知名度,至于能做到多大,现在不好定论。

记者:有没有想到通过茶企的组合,在温州层面实现包括商标、专利等在内的资源共享?

吴文彬:这当然值得考虑,但是,联合的前提是企业得有自己的话语权,要靠自己的实力来博取广泛的认同。现在“黄汤”刚刚起步,就已经出现了各种争执,这种情形下所谓的组合,肯定有难度,尤其是由企业之间自发性的组合。

记者:那你觉得靠什么途径才能完成这种组合,并实现商标价值的最大化?

吴文彬:当然需要政府的牵线搭桥,这是一个大前提。当初我们获得商标之后,有企业希望转让,我们不同意、地方政府也不同意,因为这是企业行为。如果在政府或者专业的茶叶合作组织引导下,本着打造“黄汤”品牌的初衷,我们可以考虑出让,前提条件是商标价值要得到充分体现,产业发展要有全局性的规划。这像孩子过继给别人,要爱护、珍惜而不是滥用。否则,我们宁可单打独斗、宁可启用法律手段,也要保护商标的使用权。

 

有用+10
分享

黄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黄茶的功效有哪些,我想这是很多刚开始接触黄茶的朋友都想要了解的问题。但是黄茶不是一种很出名的茶,很多刚刚开始接触茶叶的人都不是很了解,那么黄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茶的功效,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茶的功效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

  黄茶的功效:

  1、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2、纳米黄茶能更好发挥黄茶原茶的功能,纳米黄茶更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3、黄茶茶根的利用是用来按摩二扇门(无名指本节处)能使微量元素透入穴位,增强穴位磁场产生调节作用,增加脂肪代谢。

  4、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5、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通过以上的介绍,黄茶的功效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黄茶还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也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湖南黄茶

  各种茶书之上,凡是提到黄茶,都会以湖南的君山银针和沩山毛尖作为代表。据《中国名茶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记载:“沩山毛尖为历史名茶,属黄茶类。相传始于唐代,产于沩山地区。传说由唐代密印寺一位老禅师创制……”1941年《宁乡县志》记载:“沩山茶雨前采摘制,香嫩清醇不亚于武夷、龙井。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寺院内数株味犹佳。”《中国名茶志》对君山银针的描述是这样的:君山银针源于唐代,称为“黄翎毛”,因为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象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得名。宋代君山僧侣在白鹤寺等处种茶,取名白鹤茶,用白鹤井水冲泡,茶如白鹤在水中行走,起落不定,奇景万千,形美味佳。清代被乾隆皇帝点为贡茶。而“君山银针”正式得名于1957年,以“色、香、味、奇”四绝闻名于世.……这些文字描述令我对这两种历史上著名的黄茶越发倾慕不已。

  后来从茶界前辈处还知道了岳阳北港毛尖还有湖南农村普遍爱喝的自制烟熏茶原来竟然都属于黄茶之列。烟熏茶在益阳乡下婆家是经常喝到的,而且每次茶碗里总是放着大把的芝麻和豆子,喝着挺香,却只是当作一种农村的礼节或者解渴的甘泉而已,也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自然没有认真品过。况且农家烟熏茶毕竟多半是做工不大规范的粗茶,据称农家把茶熏烟是为了便于保存,喝到来年也不会坏,连他们自己都以为烟熏茶也是绿茶而已,很少人知道其制作工艺其实是黄茶。没有喝过正宗的君山银针和沩山毛尖,称不上真正了解湖南的黄茶。市面上茶店里到处可见的君山银针和沩山毛尖,也和杭州城里到处可见的西湖龙井一样,只是徒有其形的,根本不知道是哪里出产的茶,而且还多是绿茶。君山本来就不大,银针的产量当然很少,尤其是这些年不知为何,大家一窝蜂追求绿茶化的清汤绿叶,真正的君山好茶也被做成了绿茶银针,沩山毛尖也面临的是同样的境遇。原产地的茶,绿茶同样可以卖到天价,谁还愿意多几道工序,多几分冒险去生产黄茶呢?做黄茶的师傅无用武之地,后继更是无人,工艺濒临失传……

  好在近年来中国茶文化的复苏,使各地茶人纷纷关注到传统工艺的恢复与继承,君山银针的黄茶工艺在湖南率先得到恢复。据说湖南省茶叶总公司买断了君山茶园的原料采摘权,每年开始同时生产黄茶和绿茶两种银针供应市场,但是因为量少价高,普通茶客难有缘分品到,我也是一直只闻其名,不得其味……

  常言道:有心就有缘!

  去年收到朋友转赠一盒宁乡沩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精品沩山毛尖,公司地址就在沩山密印寺,想必算是正宗的沩山毛尖了吧。虽然是06年的茶了,但是因为没开封,保存相当好。打开封口,一股带着枫球和松烟味的醇甜茶香迎面而来,那是松柴烘烤、枫球和黄藤熏烟两种制作沩山毛尖的特殊工艺所形成的特殊香气品质特征。这种香气厚朴而沉着,就象黝黑健壮的中年农夫,给人憨实可靠的感觉。干茶外形也很朴实,细紧重实、褐绿带毫,相互勾连着,虽然不是魅力四射的类型,可也有着整齐朴素之美。用玻璃杯上投法冲泡,90度左右水温,茶叶投入杯中迅速沉落杯底,慢慢吸水舒展,叶底黄绿,自然成朵。茶汤渐渐变浓,橙黄鲜亮,可见银毫飞舞。滋味厚重醇甜,收敛性强。对照书本上对沩山毛尖的描述,我得到了基本相符的印证,我知道我得到的应当是一盒正宗而难得的沩山毛尖黄茶。

  今年春天偶然的机会,在湖南农大读硕士的好友跟着她的教授来到岳阳君山茶场考察,遇到了最正宗的黄茶君山银针。临走的时候没有忘记我跟她提到过的遗憾,特意找场长要了几泡带回来。使我终于可以了偿心愿。

  捧着这慕名已久且饱含友情的君山银针,珍惜之情自然一言难尽。这是一泡今年顶级的黄茶君山银针,出自君山最好的茶园,属一号品种,严格按标准采摘的明前茶,君山最后一个精通黄茶工艺的老师傅亲自制作,因为没量,属于非卖品。细看这珍贵的干茶,色泽就非常迷人,翠绿带黄,紧贴叶背的银毫折射着灯光,或隐或现。说是银针,不如说更象小巧精致的青铜柳叶飞刀--尾部有着小小的柄,头部带着细细的小钩,两条优美的弧线交合成腹刃。又象一把把小小的玉梭,不过它们要织成的不是平面的绸缎,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色、香、味立体的美。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撮起,一颗颗漏入另一手掌,扑簌有声地砸在掌心,感受得到它们的芽尖刺着皮肤微微的痒。捧到鼻前,才可以闻到幽幽的茶香。很难形容的香:豆香?栗香?反正是某种种子或者坚果的香气,不象通常的烘炒出来的香,非常明朗阳光的感觉,沉稳、温暖、使人心安,有一种雍容华贵又超凡脱俗的气质。

  从前总是听人说“君山银针只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味道其实很淡。”可是看到这粗壮的芽头和深沉的香气,心里油然而生对它味道的期待。

  为了品赏君山银针“三起三落”的奇妙,选择用玻璃杯来冲泡。根据前辈的指点,这银针虽然是明前嫩芽制作,可因为特殊的工艺制成,需要用95度以上的水温来冲泡,才能充分体现其特点。温杯之后,取2.5克干茶投入杯底,用下投法冲泡。开水沿杯壁冲入杯中,茶芽倏然冲上水面,慢慢的茶芽吸水长胖,纷纷下沉。茶叶颜色变为淡黄,叶边微开,现出一条优美弧线,弧线顶端张开小嘴如幼鸟黄喙,或直立杯底,仰天欢鸣;或含珠弄波,起落嬉戏。难怪古人叫它“黄翎毛”和“白鹤茶”,真是形象又生动!几分钟后,玩累了的茶精灵们终于在杯底安静下来,依然整齐矗立,如雨后春笋、如枪戟林立,蔚为壮观。

  为了尽情欣赏拍照,没能及时品饮。浸泡几分钟后,茶汤杏黄透亮富有质感,滋味厚重甘醇,口感饱满,因为浸泡时间长而微苦却并不涩,苦感也化得很快,从舌尖到舌根层层推进转甜回甘,一直蔓延到咽喉深处,久久不会消失。看来真正高品质的君山银针是形美味也美哦!后来我又以高价买到少量某茶叶公司生产的顶级黄茶银针,与从君山茶场得来的君山银针对冲,各方面因子品质水平一致,但是多了一丝青草气,少了一份醇正,据说是闷黄工艺稍欠而致。

  品过两大著名黄茶,我为自己的好茶缘而感到幸福,与绿茶相比,我觉得黄茶更有深度,更有韵味,多了一份神秘和厚重,不容易被人一眼看穿。与此同时,我也在为黄茶的处境感到担忧:黄茶比绿茶多了闷黄和熏烟几道工艺,也相应增加了制作成本和失败的风险。所以愿意制作黄茶的茶农和厂家越来越少。尽管我身处产地且与茶界人士交游颇广,都寻觅了几年之久才品到正宗的黄茶君山银针和沩山毛尖,其他更多的爱茶之人自然更加难得品到黄茶的美妙。当然是因为产量稀少,好茶难求,更主要的原因是现代人的功利心,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传统茶文化的宣传推广,致使消费者甚至一些做茶人不知黄茶竟为何物,使黄茶这中国茶六大茶类中的重要成员面临市场萎缩、工艺失传的危险。好在茶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致力于传统工艺的发掘挽救,真心的祝愿不久的将来,所有爱茶的朋友都可以喝到性价比正常的正宗黄茶。(酪奴)
 

紫黄茶清热解毒除湿功效

紫黄茶清热解毒除湿功效

 

紫黄茶

 

原料:紫草2g、黄连0.3g、黄柏0.5g、漏芦3g、赤小豆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紫草、黄连、黄柏、漏芦、赤小豆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

 

用途:热疮;痈疡;皮肤搔痒。

 

来源:《仁斋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