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主流不是快速消费品

普洱茶的主流不是快速消费品

2019-03-15 访问量: 35 茶礼仪网

    今年我国的茶叶总产量更可达140万吨,但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仅位列全球第20位左右,仍然落后于同为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的印度。

    在茶行业里有这么一句话"热茶卖不赢冰茶",这句话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传统茶叶的销售比不上以冰红茶绿茶为代表的茶饮料的销售,后者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

    "'快消'是快速消费品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通常被很快消耗掉的商品,比如方便面、矿泉水、果汁、口香糖、可乐、香烟和日化用品等。这些产品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大都是生活日用品;第二、都是标准化产品;第三、每个销售单元的销售单价都不高。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通常都无需太多琢磨,很快就可以做出购买决定;希望能很方便地买到;通常都是冲动型或感性的购买;基本都是依赖大规模市场来获利。"大益集团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邓增永认为,从以上几方面看,普洱茶乃至绝大部分茶叶目前主要还是属于慢饮。

    其实中国的不少茶企也曾经向"快消品"领域发展,云南的龙润普洱茶曾经推广过一些袋泡茶及茶粉,但是都没有成功。

    据前任龙润普洱茶广州市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龙润普洱的这些产品没有成功,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市场推广投入不足,或者说是不能长期投入,因为做快消品市场渠道及品牌推广的成本高得惊人。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之真性

  普洱茶之真性
  1.滑、化、活、砂
  普洱茶的真性即茶性。茶性的含义很广,狭义上理解也可称为水性。在这里台湾著名专家邓时海先生将水性归纳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的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会影响到品茗情垅。另一位在云南茶界有影响的周宏杰先生则总结得更多,他认为优质的普洱茶应具有茶的甘、醉、厚、顺、滑、甜、柔、活、洁、亮、稠的特点。反之,有麻、叮、刺、刮、挂、酸、苦、涩、燥、干、杂、怪、异、霉的均为不好的普洱茶。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只是在谈到普洱茶的茶性―"水性"方面,笔者完全赞同邓时海先生将水性归纳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这里为比较陈旧的熟茶茶品。凡喝过这两批熟茶的,者仔能感受到砂的品味。普洱茶水性的砂感,透过口腔感觉,使人有一种粗犷而浓郁的感受、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的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则不易见到。
  2.厚、薄、利
  普洱茶水性在还没有到达化劲之前,有厚、薄、利分别。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觉,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实、轻薄浮荡或刃利难受之感。
  厚:水性厚和茶汤浓并不相同。厚与普洱茶质地有关,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分较多的,在口感上觉得会比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称之越厚或越稠。浓是冲泡技术上的影响。同样一泡茶,茶叶浸泡在热水中越长,茶汤就越浓,也就是茶汤的强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时间很短,茶汤便会显得淡淡的,与水性厚薄无关。往往厚、重以及甸实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说茶汤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实,其意义就是指水性有很厚之感。如一些无纸绿印国茶、凤山茶著的福禄贡茶,茶汤水性都很厚重。厚的茶汤水性,使人感到饱满而实在,带给品茗者有较平和稳定的心境。
  薄: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汤喝到口腔里,没有坦荡舒张气势,水质也感觉轻且萧条。由于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局,使品茗者产生了轻浮、薄弱、不安稳而抗拒的感觉"搜木新树茶祷制成的普洱茶品及一些边境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显得单薄。利:利是因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触及利刃的感觉。会引起单薄、偏激、难过的感觉,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绝的作用。一般的边境普洱茶或现在新树茶有所制成的新鲜青饼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出现刃利现象。普洱茶经过长期紧扎密封,茶身很千燥,开封后立即冲泡品饮,茶汤水性常常会显得薄,甚至会有利的情形。但是如果开封后,将茶置于较宽大容器中,以使茶叶"回气"一段时间,约十几天或一个月,茶汤自然能表现出其应有的水性特色。

三千年的普洱茶背后不被人熟悉的普洱茶

中国是具有诸多文明的古国具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时间无情的摧残推移中有许多被淹没的文化,但是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普洱茶陪伴了中国历史三千多年。在这三千多年中普洱茶经历了许多不为人所熟悉的路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而据史料记载

公元861年的时候,唐代樊绰在《蛮书》里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就是今天普洱的景东县,唐代南诏国时期的银生节度,在现在普洱到西双版纳这一带。由此可见,到唐代茶叶还没有采造法,还是“散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广雅》里说四川有饼茶了,唐代陆羽说有饼茶了,那是绿茶,这个时候还没有普洱茶。

到明代明谢肇涮《滇略》言“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明代已经有了,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原地区取消紧压茶工艺令,通通改为散茶。湖南、浙江、江苏和北方这一带的紧压茶都被取消掉了。

唐代还没有,明代取消掉了,那么普洱茶的兴盛期必然是在宋代至元代。普洱茶的紧压茶成于宋元时期,明代废弃龙团凤饼改饮散茶,但是云南山高皇帝远得以保留,恰巧把紧压茶技术完美地保存下来了。

然而普洱茶的历史远远没有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品历史,品普洱,品人生,都是需要境界的,而能否有境界,关键就看对待时间的态度,看有没有那么一份对待时间,对待自我的耐心、虚静和悟性。只有有了这么一份耐心、虚静和悟性,我们才不枉一场大好的无边风月。

普洱茶要这样仓储

普洱茶可饮可藏的特性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和文化品位的需求,所以受到了广大藏友的追捧。

由于近几年普洱茶消费人群的增加,优质普洱茶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经过逐年的饮用和消耗,能够存放到一定年限的茶已经越来越少,导致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此外,还有部分投机客怀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参与其中,导致了普洱茶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上涨。所以,收藏普洱茶切忌跟风追涨,一定要注意控制风险。

首先要有个正确的心态,理解普洱收藏是一种长线投资行为;其次要选择知名厂家和优质产品,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拒绝盲目和无理性地购买;最后购入欲收藏的普洱茶时,一定要谨慎仔细辨别,千万别依赖商家推荐或迷信包装上的所谓防伪标志。

但是不管怎么收藏普洱茶,仓储条件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就谈谈普洱茶的仓储条件!

1.必须在干仓陈化:干仓是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干仓储存普洱茶不会发霉,虽然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湿仓则是指茶商为了获取利润,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加速陈化。而这样做,不但会破坏茶叶的品质,更导致收藏价值的丧失。

2.温度不可骤然变化:存茶的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普,此种情形在香港的茶库时有发生。

3.避免杂味感染:茶叶是最会吸收杂气异味的,撒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因此,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一旦吸收了煤油、香水等气味便成废品。

4.用竹箬包装:“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这是自古以来一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醇的功效。常有人将已打开了的老茶,改用较低劣品质的塑料纸重包,时间一久,就会发出异味,直接破坏了普洱茶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