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什么是台地普洱茶?

什么是台地普洱茶?

2019-03-1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经常听到有人说古树茶和台地茶,而且说道台地茶时,一脸的鄙夷,那么,到底什么是台地茶?

  台地茶,是指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

 

  台地茶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的普洱茶原料,云南普洱茶资源中95%都是台地茶,古树茶只占一小部分。

 

  云南省绝大部分茶区的台地茶种,其种性都是云南大叶种。

 

  云南“台地茶”大多不是灌木茶树,而是乔木型的茶树,只是经过人工种植和修剪、强度采摘后,改变了茶树自身的生育条件,茶树受到“限制”和“刺激”。但茶树的种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解除各种“限制”和“刺激”后,这些树型低矮的茶树,就会长高、长大而恢复它“乔木”的本来面目。

  由于受人为种植、采摘、修剪刺激的影响,这类茶树主干不明显,一级分枝部位变低。在种植密度较大吋,树体个体生育空间较小,茶青芽叶细小、叶质较薄、条形较为秀丽,这些特点在长期采摘的密植茶园里尤为明显。

  景迈山改造过的台地有机茶园

 

  “台地普洱茶”即“梯地普洱茶”,是茶树的立地条件的不同。与之对应的是“坡地”、“高山”、“平地”、“云雾”等等,这些名称不能代表茶叶品质本身,是茶树生育环境的表述方式。

 

  台地茶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的普洱茶原料。希望能给台地茶一个正确的认识。盲目追求古树茶产品而无意中贬低了台地茶产品,并不利于整个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白霜”和“发霉”的区别和鉴别方法

普洱茶“白霜”和“发霉”的区别和鉴别方法

导读:你家的普洱茶上白白的,是“白霜”,还是“发霉”了呢?

很多茶友发现自己买回去的普洱茶,打开一看表面会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还有的把茶撬开以后才发现,里面有部分像发霉一样白色的东西,看到第一时间的反应可能会怀疑,普洱茶里面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于是向商家反映,或者身边的朋友询问和讨教,这种情况是不是自己买到假茶,或者是过期的了。针对这些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那白白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不是茶叶真的发霉了?

为什么普洱茶上有白色的东西?

一般情况下出现白色的东西会是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部分棉质粘在茶叶表面。众所周知,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那么普洱茶是可以长时间的茶,在长时间放置的过程中就涉及到茶叶本身的性质以及仓储转化等过程,而在这系列过程中仓储对茶叶的品质转化和口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仓储环境的又会对茶叶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温度的高低、空气中的温湿度会影响转化的快慢。茶叶含有水分,茶油。

茶油在温度稍高、湿度大的情况下会浸到表面来,而棉纸是非常干燥的东西,有吸油和吸水分的作用。在长时间的不翻动情况下,棉纸就会附着在茶叶的表面。但因为棉纸本身干燥,无论放置多长时间都不会大面积的粘在茶叶表面,因此在打开的茶的那一刻,会发现茶饼表面有少量看起来不是棉纸的白白的东西在上面。

第二种情况,茶叶本身氧化酵素发生作用的结晶,俗称“单宁”。是茶物质逐渐氧化的结果,属于茶叶转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学术上称这种现象为自然氧化作用,是由活细胞所产生的生物催化剂-酶。酶对普洱茶转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酶也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转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三种情况,茶叶真的发霉了。霉变的普洱茶不论是茶饼表面还是撬开里面都会有白色且灰绿色的一团团或一片一片的带絮团状东西附着在茶叶上面。

白霜和发霉的区别

1、正常的“白霜”

普洱茶在正常仓储,仓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不止表面,连带茶内部都附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注意:必须是均匀分布,而且是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巣),嗅之无霉味,更无刺鼻,惹人难受的气味。属于此情况普洱茶一般是有些年份,是可以喝的。相反此种“白霜”会提升普洱茶的相关口感和价值。

2、普洱茶发霉了

有的人因为仓储不当或空气潮湿,湿度过高导致普洱茶发生霉变,此种情况下,“白点”一般是会分布不均匀,聚块,大小不一,嗅之一大股霉味,刺激,令人不舒服。此情况下的普洱茶是不能喝的,轻则会出现不舒服的状态,重则会出现中毒。

区分“白霜”和“发霉”的方法

如果我们不能直接用眼观察茶叶是不是真的发霉,还是白霜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

普洱茶“白霜”和“发霉”的区别和鉴别方法

▲发霉的普洱茶饼

方法如下:

1、闻气味。(针对于三年以上的普洱茶)将茶叶拿到距离鼻子1-1.5厘米处仔细问它的气味。如果是发霉的茶,那么它会有一股呛人而且能明显感觉到是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如果是白霜,那么茶饼不会有呛人的杂味,相反是淡淡的陈香味。

此外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还闻不出气味的话,可以试着对着茶饼呼两口气,再闻一下是不是以上两种情况。这样做的原理是,人呼出的气本身带有一定水分和温度,会让茶叶发生作用,而茶叶的气味也就会自然的散发出一些来,因此可以借此来简易的判断茶叶是不是发霉了。

2、洗茶。不管是白霜还是发霉,洗茶洗两遍。即便茶叶里发生霉变,滋生了有害物质,在两次高温的下也会降低或减轻有害菌或物质的数量,这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即便喝下几口去也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假如白霜不是霉变,洗两次茶叶能更卫生些,只是多浪费点水而已。

普洱茶“白霜”和“发霉”的区别和鉴别方法

3、品滋味。喝是对茶叶最后的感官判定,也是茶叶品质好坏最真实的反应。霉变普洱茶滋味会在口中呈现酸、杂、苦、辛辣、霉味等五味杂陈的味道,入口后就常排斥那种味道。而白霜普洱茶不会这样,它基本和转化正常的普洱是一样的味道,陈香、顺口,在口中很快化开,不会就紧缩在口中非常难受。

因此在经过这一系列的鉴别后,若发现自己所买的茶确实是霉变茶,呈现黑色或者绿色,颜色看上去让人极不舒服,有的甚至发毛,这类是变质比较严重的茶,建议申请卖家退货或者换货,甚至可以果断的扔掉,因为这类茶已经不能再喝了。为了身体安全健康着想,不要怕麻烦,也不要舍不得丢掉。因为无论喝什么茶,对身体好的茶才是好茶!

普洱赶街

普洱赶街

但凡在省内或出差或旅行,具体地点选择上,我有个基本原则,就是不会去风景名胜区,一言以蔽之,凡是收门票的地方不去。但有一处,只要有点时间,一定要去,那就是农贸市场。我坚持认为,农贸市场才是一个地方真正的窗口。要是遇上赶街,那就更加理想,“街子”的涵盖面,从人文到物产,从饮食到用度,应有尽有。

按我的猜测,云南一带街子盛行,“人民”热衷于赶街,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有关:少量坝子以外,其余多为陡峭的山地,其间散布着一些崎岖的道路,物流不便以路为市赶街应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不要说山区,不过20年前,昆明菜市场,也通常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俗称“菜街子”,几乎可以和街子合并为同类项。

云南各地的赶街时间,主要有以农历计算和用公历计算两种方式。就农历计算来说,采用干支记日法,一般一个地方每个月四次左右。不少街子,通常以赶街日农历所属的生肖命名,最著名的要算昆明的马街。早些年的街子,一般都是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但也有例外,我在个偏远山区,就见过以一块山间空地做为街子。那块空地,与周边五六个山寨距离大致相当,平时空闲,街天热闹空前。

普洱赶街

街子天的计量单位,公斤还是市斤这个事情,斤斤计较一下,情况也有些扑朔迷离,云南8个地级市8个民族自治州,基本讲公斤的,只有一个昆明。局部讲公斤的,计有楚雄、曲靖、红河、普洱。整体来看,云南基本还是“斤”天下,“公”力还毕竟有限。

跑普洱市多年,居然没有注意到也有讲公斤的地方,直到今年初,我在墨江碧溪小镇农贸市场买芭蕉,才注意到墨江讲公斤。接着跑镇沅,多了个心眼,发觉也讲公斤。此外思茅区也讲公斤。

以我的感觉,街天的物产丰富稀奇程度,以哀牢山以南高黎贡以东地区为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山货物产,应有尽有,一个街子走下来起码有一半不认识,那一带的少数民族,不少早年属于采集民族,当地谚云“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山货物产的当地称谓多为民族语言,即便带上“云南动植物大全”,恐怕也无法全认以及确认。

比如哀牢山以南的墨江,尤其是冬天,只要一过哀牢山、空气湿度骤增温度大升,便进入云南最辽阔的连片温润地带。连皮肤也润滑舒展开来,更不要说植物,即便旱季,主色调依然绿色,大面积多种类的绿色。今年冬末春初,我路过墨江,刚好第二天是星期天,干脆就把一上午的时间,花在去老城赶街。

早点按例要去街子上办理。墨江老城的一家早点铺,主打肠旺米干点,制作精细,尤其是那一勺碎芫荽,香气浓郁到让我直接怀疑昆明的芫荽就不是芫荽,多年前吃过一次,至今难忘。才一进街子,就发现那家早点铺,还老模老样在原处,立刻进去买碗红米干还要加帽。

普洱赶街

墨江街子上最打眼的摊子,通常是山货摊,像卖细蜜蜂蜂蜜的,就不下20起。细蜜蜂是哀牢山以南一种土著蜜蜂,体型不到一般中蜂的二分之一,蜂巢自然也小巧玲珑,通常结巢于树枝上,山民连树枝砍下,并列成排颇为新奇。墨江街子上的茶花鸡,外观初看差不多,放在宠物摊上就是宠物,落在肉鸡摊中便是食物,让人油然感概“鸡遇”。墨江特产紫米,米摊上见到的品种,足可以拓展眼界。各种米制品“饵块”,也非常吸引眼目,材质不同添加的配料不等形状不一,算起来不下20种。

说起米制品“粑粑”,澜沧街子的,品种虽然不及墨江的丰富,但样式和包装,却非常有看样。澜沧县城也是星期天着街,范围包括农贸市场以及市场外的一条大街。经常有朋友在澜沧街上拍了照片,发过来问我是什么东西,比如芭蕉芯,其他地方绝少见到,外观又很难与植物联系起来,问到的次数最多。云南其他地方吃芭蕉花,通常只吃花瓣,澜沧不一样,花蕊也在食材之列,芭蕉杆中间的一条芭蕉芯,也特意剔出来,捆在一起当蔬菜出售。回归线以南的澜沧,气候比较炎热,苦味的食材居多,但烧烤摊上把大苦子果穿成一串,烧熟蘸盐巴辣子吃,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橄榄皮是澜沧凉拌菜的重要作料,街子天起码四五个摊子现场制作:先用瓷碗片刮去滇橄榄树枝上的表皮弃掉,然后把真皮层细细刮下留用。橄榄皮云南以外,我还在四川攀枝花一带的彝族聚集区见识过,相隔千里之外的不同民族,用同一种方法使用一种稀见食材处理相近的食物,还是会让人浮想连连。

与澜沧同处“边三县”的孟连县城,每5天一街。孟连县城的街子天,各少数会身着民族服装,带着各种稀奇物品过来赶街,有些东西还真是会让没有见识过的人头皮发麻,比如花里胡哨的“红毛树虫”,又如四五月间的“蚂蚁蛋”,卖价还不菲,被当地人趋之若鹜。牛皮和猪皮,是当地的傣族重要增香物,吃米干米线必放,相当于昆明的脆哨广州的鱼皮,不必街天,每天农贸市场内都现场炸制,可买可观摩。

其实以上三地街子天的稀奇,稍微夸张些来说,多到难以胜数罄竹难书电脑死机,以上陈列,不过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要有真凭实感,还得亲自去赶一赶街子,彻底让眼球和心灵,得到充分的冲击,发一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类感慨。(转载此文仅作交流,图文来源于普洱杂志,转载请注明。)

品饮普洱茶的技巧

品饮普洱茶的技巧


小口慢饮,口内回转,缓缓咽下。茶汤入口之时,应将口腔上下尽量空开,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同时口腔内部肌肉放松,使舌头和上颌触部的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汤得以浸到下牙床和舌头底面。

吞咽时,口腔范围缩小,将茶汤压迫入喉,咽下。在口腔缩小的过程中,舌头底下的茶汤和空气被压迫出来,舌底会有冒泡的感觉,这种现象就叫做“鸣泉”。

而在品饮五六十年陈期普洱茶的时候,茶汤以极为柔和,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底会缓缓生津,仿佛不断涌出细小的泡沫,这种舌下生津的现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鸣泉。

品茶要品出境界,贵在茶好水好之外,还要有一种品茶的好心情,才能凝精聚神地穿透茶的本质,提升到感悟的精神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