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解读微生物与普洱茶之间的关系

解读微生物与普洱茶之间的关系

2019-03-1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在自然界中有种生物叫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没有注意这类生物,但这类生物在人们日常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很多食物与这些微生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茶饮,而与微生物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普洱茶了,那普洱茶与微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怎样的呢?

  普洱茶有分生茶与熟茶两大类,而生茶是未经发酵直接制作而成的,但熟茶是经渥堆发酵而成的!在这发酵的过程中就会有微生物的产生,而这些微生物就会改变其茶叶中的成分,导致生茶熟茶之间的差别,而普洱茶甘甜、醇厚的味道也依赖于这些微生物。这就是普洱茶与微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普洱茶的品质形成中微生物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微生物就没有普洱茶。

  有益的微生物对人体的作用表现在普洱茶上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是形成普洱茶良好品质的特征,甘滑、醇厚和陈香等特点;

 

  第二是代谢有益物质于普洱茶中增强普洱茶保健功效,形成茶类中的特色茶。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复杂种别繁多,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青霉属、根霉属、灰绿曲霉、酵母属、细菌类。细菌数目极少,没有发现致病细菌。

 

  这些微生物中,如黑曲霉、酵母菌、根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或加工过程中优势菌群在不同的阶段的作用,最终形成了目前现行厂家不同的多样性普洱茶。

  微生物直接影响普洱茶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的形成:

 

  (1)黑曲霉的数量,在普洱茶发酵渥堆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它能产生20多种水解酶,水解产物大多为单糖、氨基酸、果糖等。使茶叶内含成分易于渗出、扩散,为增加茶汤滋味和形成普洱茶干滑、醇厚品质特色奠定了基础。

 

  (2)青霉属能产生酶和有机酸,其中产生的黄青霉对杂菌和腐败菌有消除和抑制作用。所以,黄青霉对普洱茶醇和品质形成有辅助作用。

 

  (3)根霉的淀粉酶活性高,能产生有机酸和芳香的酯类物质,有利于普洱茶粘滑和醇厚品质形成。

 

  (4)灰绿曲霉会使食品腐烂变质,该菌种只要控制好堆温,改善制茶环境卫生就能保证普洱茶纯正的口感。

 

  酵母属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菌种。普洱茶甘甜、醇厚、陈香的品质特点直接与酵母菌息息相关。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有哪些分类方法?

普洱茶有哪些分类方法?

“这是什么茶?”日常在店里喝茶,不论是喝普洱茶生茶还是普洱茶熟茶,很多茶友都会这么随口一问。我的回答常以“普洱茶、生茶、熟茶”三词回应,在茶友看来,我的回应或有点敷衍了事,或有不礼貌之意,但回应确属实情。从普洱茶制品的类别来讲,自普洱茶熟茶问世以来,普洱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口感风味一分为二,即分为现行普洱茶国家标准定义(GB/T22111-2008)规定的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这也是普洱茶最为简单的分类法。

今天与诸位茶友,一起梳理近年来普洱茶茶商一向惯用的分类法,该是如何分类的呢?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普洱茶又可细分为传统工艺和新工艺普洱茶两大类别。下面,就按照这两大类别来细谈普洱茶的各种分类法。

一、按传统工艺分类

以树型作为分类划分标准,普洱茶大可分为这几个类别。

第一种,以野生茶树鲜叶采制的成品,称之为野生普洱茶,此种茶叶制品含毒性且性寒,多属于禁产品;第二种,以种植、栽培型茶树鲜叶采制的普洱茶,称之为栽培型普洱茶,这是普洱茶市场上流通的主流产品;第三种,以过渡型茶树鲜叶采制加工的普洱茶制品,称之为过渡型普洱茶,这在消费市场上,其占有量较少。

以采摘作为分类划分标准,普洱茶制品可分为芽孢型普洱茶、芽尖型普洱茶、一芽一叶型普洱茶、一芽二叶型普洱茶、老叶型普洱茶等。其中,芽孢型普洱茶制品在全普洱茶制品中极为少见,偶尔在茶圈内或能碰巧一见,这类制品是以割“茶树心脏”为提前条件而制成的成茶制品。

以季节作为分类划分标准,普洱茶制品可分为普洱春茶、普洱夏茶、普洱秋茶、普洱冬茶。在普洱茶制品中,又以普洱春茶和普洱秋茶两种原料加工而成的成品为主。若以质论,相对来讲,普洱春茶的内含物质要高于普洱秋茶,这是普洱春茶在口感、滋味、茶汤饱满度等方面优胜于普洱秋茶的缘故。在近几年的普洱茶消费市场上,从制品的总产量来讲,普洱春茶的产量略高于秋茶的产量。当然,也不撇开,部分茶企为了一时利益,将以普洱秋茶原料冒充春茶出售,或以普洱春茶、秋茶原料拼配压制,冒充春茶制品的作为。若以价论,整体而言,普洱春茶的价格均在普洱秋茶之上,其价格是普洱秋茶两倍及以上。

以造型作为分类划分标准,普洱茶制品可分为普洱饼茶、普洱砖茶、普洱沱茶、普洱柱茶以及小巧玲珑的龙珠制品等。从消费市场来看,目前的普洱茶制品多以200克、357克的普洱饼茶为主。

以产地作为分类划分标准,可分为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保山茶区。随着古树茶、山头茶概念性制品兴起,普洱茶四大产区日渐细分化。在版纳茶区多以山头茶趋势细分,如澜沧江以东细分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古茶山,这些古茶山又细分为村寨茶、小产区茶等,澜沧江以西细分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茶山等;在临沧茶区,多以村寨茶趋势细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冰岛茶为主的勐库十八寨茶;在普洱茶区,若以山头论之,可分为二十六大古茶山,即位于普洱中北部景东、镇沅、景谷三县古茶山15座,东南部有墨江、宁洱、江城三县古茶山8座,西南部澜沧县古茶山3座。

以陈期作为分类划分标准,普洱茶制品可分为普洱新茶、中期茶、老茶等。从投资收藏和品饮二元价值来讲,普洱新茶的投资与收藏前景较大,品饮价值略低;中期茶更适宜品饮,投资与收藏价值略低。而老茶,遵循着“物以稀为贵”为原则,在拍卖市场上较为常见,可作为“文物”收藏,但不具较高的品饮价值。

二、按新工艺分类

从投资收藏和品饮二元价值来讲,这类新工艺普洱茶制品更适宜品饮,口感更佳,但不具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特征,因而,也不具备投资与收藏价值。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上,这类茶叶多以“绿茶化”“黄茶化”“红茶化”制品为主。其中,绿茶化普洱茶制品,其特点是“香”高;黄茶化普洱茶制品,其特点是“汤”艳,茶底发黄;“红茶化”制品制品,其特点是茶底红等。

三、从其他分类法

以上列举的分类法,在普洱茶生茶范畴内最为常见,这也是普洱茶行业内玩家“玩茶”的玩味之处。而在普洱茶熟茶范畴内,若以发酵程度论之,普洱茶可分为轻发酵茶、适度发酵茶、重度发酵茶等。从普洱茶熟茶的发展趋势来看,普洱熟茶可分为古树熟茶和常规熟茶两种,另按发酵环境来看,还可分大堆发酵、小堆发酵以及竹筐发酵,木桶发酵茶等等。当然,市场上近年来最火热的人气熟茶产品,要数再加工熟茶,即小青柑、大红柑类的柑普茶。

普洱茶其分类法何其多,远不止这些列举的类目。比如,以仓储环境来看,普洱茶制品可以分为干仓、自然仓、湿仓普洱等;以及独具地方风味和特色的地域仓,如北仓、南仓,大马仓、韩仓、港仓、昆明仓普洱等;在这些仓储的普洱茶,风格不一,品质各异,说不上哪一种好过哪一种,总是“有人喜欢有人嫌”,这是另一话题了。

用盖碗泡普洱茶的好处

用盖碗冲泡普洱茶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用盖碗泡普洱茶的好处

用盖碗泡普洱茶的好处

1、形状开放。不会限制叶片在冲泡过程中的舒展

2、材质是瓷,不会影响普洱细微表现。

3、冲泡上可闷可放。不会有壶泡带来的闷气或蒸煮的感觉。

4、时间控制有优势。出水快。甚至可以2秒出水。

5、温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随心所欲。

6、甚至可以随心的翻动和挤压茶底。同样造成口感的差异。

7、观察容易。茶色,汤色,叶底等等。

上面讲到的七点好处都是用茶壶泡普洱茶无法做到的。盖碗泡茶不失茶味、实用、不会串味,可以泡出普洱茶的原味。简单说,纯熟的高手,可以用盖碗泡出你不敢相信的变化。

略谈易武茶对普洱茶的影响及其发展

云南产茶的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咸通五年(864年)樊(绰)的《蛮书》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即今云南景东县城。普洱茶生产的明确记载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方志学家谢(綮洔)的《滇略》:“土(蔗)所用,皆普茶也。”普茶即普洱茶。真正称呼普洱茶的是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普洱茶蒸而成团,西番市之。”《滇海盧衡志》中记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清人阮福1825年撰写的《普洱茶记》中说:“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盛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鉴于史料对六大茶山名称说法极少部分不一,州政府曾经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后,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过去和现在》一书中认定古六大茶山为:基诺(攸乐)、倚邦、曼撒(今易武)、曼庄、革登、莽枝。除攸乐茶山属景洪市,其他五大茶山都在勐腊县境内。

易武茶山今属勐腊县易武乡,包括乡政府所在地易武古镇的易田、高山、麻黑村委会、曼腊村委会、曼乃村委会等辖区。在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易武茶在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易武茶山面积和产量均为古六大茶山之首

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首任所长蒋铨对古六大茶山实地考察写出的《六大茶山访问记》证实:莽枝又名勐芝大寨,与革登相距约7公里,周围地区不大,架布、习崆位于曼庄(曼砖)与倚邦之间,架布是个小村寨,仅产茶400余公斤,而习崆产茶更少,两地范围比勐芝还小,显然属于倚邦茶山;易武和基诺(攸乐)两地范围广、产茶多,按面积和产量,易武名列榜首,以此为倚邦、基诺、曼撒(今易武)、曼庄、革登。《勐腊县志》中说:“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习崆等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李佛一编(纂)的《镇越县新志稿》中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茶区年产茶七万担……光绪二十年前后易武茶区产量为二万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易武至倚邦茶马古道所经过的磨者河上的永安桥修建完工,所立的碑文上写有“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迤南的经济利税主要靠茶叶,而茶叶产量易武最多。《西双版纳文史资料》第四辑中“古茶区分布情况表”表明:1912年易武茶区产茶5000担,比倚邦、曼洒、曼庄、革登四茶区产茶之和还多;1957年易武茶区产茶1250担,也多于倚邦等四茶区之和。因茶叶兴衰演变,史料文献中地名、产量记述有异,而易武茶山是普洱茶的主场地则是无疑的。

易武是普洱茶贡茶之乡

易武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茶商和工匠涌入易武达“数十万人”之众,形成了“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格局,一度被清廷“严禁客商入山作茶”。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购茶,茶商复入,主产圆饼茶(又名园宝茶),因七饼为一筒出售,又称“七子饼茶”,大量运往普洱经销。《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普洱府每年拨出专款“例银”,由思茅厅在六大茶山采办贡茶的遗迹在易武、倚邦堪称屡见不鲜。起于思茅,终于易武的石块铺筑的茶马驿道,实为采办贡茶之便而修;立于磨者河永安桥遗址上的石碑上,清清楚楚地刻有“刊易武至倚邦实国家采办贡茶所必由之道”的碑文;立于易武原石屏会馆前的《茶案碑》上,也刻有“乾隆五十四年前,宣宪招李文采等父叔辈,栽培茶园,代易武赔纳贡典”之事实。这些石碑均立于清代。除有历史记载、碑文刻录、实物佐证外,易武至今还保存的清廷赐匾——“瑞贡天朝”。书赠对象是车顺号茶庄庄主车顺来、李开基等人,车顺来、李开基等人在科举考试中已获进京参加殿试资格,但因山高路遥,难于进京参加殿试,便将精心加工的易武茶送入京城表达心意。皇帝品饮后大悦,封车顺来、李开基等人为“例贡进士”,并书“瑞贡天朝”四字赠之。(“瑞贡天朝”赐匾,至今仍由车顺号茶庄后人保存)。因此,易武被誉为“贡茶之乡”。贡茶大量入京,普洱茶在京城宫廷内外获得好评,声名远播。《普洱府志》中就有“普洱茶名重京师”、“誉享京华”的记载。

历经沧桑巨变,易武虽无往日辉煌,但遗存的古茶园(树)、古街道、古茶庄、古商号、古驿道,以及“茶案碑”、“瑞贡天朝”匾额和民间制茶工艺等,是以易武为代表的古六大茶山的“活化石”、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