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石门怡红”历史札记

“石门怡红”历史札记

2020-11-13 访问量: 39 茶礼仪网

“石门怡红”历史札记

图为:汤色艳丽橙红的“石门怡红”茶。贺新初/摄

茶有绿、红、青、白、黄、黑之分。红茶经过全发酵,汤色鲜红,兼容性强,清饮亦可,调饮更佳,且极富诗意,欧洲人谓之浪漫饮品。

中国红茶以安徽“祁红”久负盛名,光绪年间,粤商卢次伦来石门宜沙,首创石门“宜红”,与“祁红”分庭抗礼,有“北祁南宜”之说。民国战乱,民生凋蔽,“宜红”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005年,香港同胞林柏胜应朋友之邀,赴湖南石门太青山考察茶叶。柏胜闻山中父老言,自古文人墨客多喜登临太青,有“湘北诗山”之称。山中有巡抚洞,相传湖南巡抚来此视灾,登山中暑,龙寺观道长为之感动,命道人将巡抚抬至山洞调养,并亲沏太青野茶,巡抚暑气豁然而消。山民遂将此洞名为“巡抚洞”,太青野茶就此出名。柏胜遂登太青,见太青特立于群山之巅,昂然东视,一览众山。山顶有茶园三千余亩,因疏于管理,逐渐荒芜,与野茶无异。其山乾坤交泰,天地之灵气荟萃;云蒸霞蔚,宇宙之精华凝结。垄垄茶园,随山势蜿蜒,层层叠叠,恰似苍龙翔舞,又如绿浪翻腾;簇簇嫩芽,沐漫天春露,油油绿绿,宛若银针出蕊,有如碧峰争春。柏胜深为痛惜,当机立断,决定步卢氏后尘,创红茶事业。如此,则太青有幸,“宜红”有继,百姓有福,事业有成。

柏胜于是奔祁门,下福建,到广东,赴台湾,考察红茶,聘师兴业,以传统耕作打造有机茶叶,以机械制造替代人工操作,育天赋灵草,造健康之饮。风霜雪雨,三年有成。于是,茶中新秀恰似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又如七色彩虹,凌空出世。柏胜继卢氏之志,承“宜红”之魂,名其茶为“石门怡红”。

其茶,于农历四月,手采太青一芽两叶嫩梢,经摊青、萎凋、摇青、揉捻、发酵、速包、团揉、做形、干燥、焙火等工艺精制而成。“石门怡红”创制成功,一举填补湖南名优红茶空白,迅速占领中外高端红茶市场。“石门怡红”制作方法,获国家红茶发明专利;太青茶叶生产基地,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其手采梢、半发酵、颗粒形、有机红等工艺特色,为业界首创。红茶专家高评如潮:“石门怡红”外形条索圆润均净,身骨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香气浓郁高长,花香蜜香显露,汤色艳丽橙红,味醇滑口,过喉生津,耐冲耐泡,回味隽永。既有乌龙茶之形,更兼铁观音之神。真乃茶中君子,顶天立地,勇攀“冻顶乌龙”;不愧茗间闺秀,倾城倾国,媲美“东方美人”。

有诗为证:“太青云中卧,野茶沐苍穹。且邀天下客,怡然一品红。”

相关链接:石门银峰赋

常德日报 贺新初

湖南屋脊,千山竞秀;白云山顶,万木葱茏。此地土壤酸性,含硒丰富;茶叶生产,得天独厚。乾坤交泰,天地之灵气荟萃;云蒸霞蔚,宇宙之精华凝集。正所谓平地好花,洛阳牡丹争奇斗艳;高山好茶,石门银峰横空出世。

石门茶叶,源远流长。陆羽着《茶经》一书,“峡州”为“南茶”之首;圆悟作《碧岩》之录,“牛抵”成“贡茶”之先。唐之善会,岩泉唱“夹山境味”之说。宋之克勤,挥毫题“茶禅一味”四字。公案留之《五灯》,墨迹传诸“东瀛”。茶道源头,举世公认;茶禅之乡,名至实归。

茶乃天赋灵草,健康之饮。平民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除非神仙少不得;文人雅士,琴棋书画诗酒茶,不可一日无此君。世易时移,人类尚自然之饮,茶叶唯有机是崇。决策者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禁农药、化肥以免污染;施枯饼、粪便而壮内质。生物治虫,频频见效;电子诱敌,招招领先。十年绸缪,十万亩茶园,无公害污染;多国检测,两万亩面积,获有机认证。几分耕耘,“中国名茶之乡”脱颖而出;几分收获,“石门银峰”品牌遐迩闻名。

清明时节,春回壶瓶,鹰嘴雀舌,绿闹茶山。且听高山流水,茶歌欢唱;正是土家少女,采茶之时。但见柔荑之手,上下翻飞;又见片片嫩叶,跃入茶篮。摊青、杀青、摊凉、揉捻,炒青、复揉,复烘、做形、提毫、足干……十多道炒制工序世代相传,几十种炒制手法变幻莫测。十年打造谋一叶,千揉百捻名茶生。但见那“石门银峰”,条索紧秀,色泽绿润,白毫披露,锋苗尖圆。注入杯中,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净,恰似游鱼戏水,又如雀舌鸣春。嗅之则清香扑鼻,啜之则甘泉冒渗。真乃茶中君子,顶天立地;不愧茗间闺秀,倾国倾城。有诗为证:“石鼎烹泉活,门庭散绮霞。银针初出蕊,峰翠育新芽。”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