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茶韵飘香,缘结四方——中国茶文化在欧洲

茶韵飘香,缘结四方——中国茶文化在欧洲

2020-12-10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全文字数365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壶中天地宽”,古今以茶为媒,分享智慧,佳话连连。

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世界文坛从不乏有关茶文化的诗词文墨。前有唐代刘禹锡作诗“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后有北宋苏东坡吟咏“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至18世纪嗜茶如命的英国智者、作家及传教士西德尼·史密斯感慨更甚:"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要是没有茶,这世界不知成何样子,不知还能继续存在否?”

本文将以中国茶文化为大背景,以俄罗斯、英国分别作为东、西欧茶文化代表国,从英国文学和俄国日常生活的角度对茶文化在欧洲的诞生、传播和发展进行相关阐述。

一、茶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称其为古代中国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

诚然,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在世界,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在中国,茶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且伴随其衍生的茶文化长盛不衰,深受人们喜爱,被传承至今。

《茶经》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世人发现。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茶成为一种高雅消遣;三国时期,崇茶之风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春秋时代,茶叶开始投入市场,到王褒时候,茶叶已经是士大夫们生活的必需品。茶,从发现至今,由祭品到菜食,到药用,直到成为饮料,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茶叶因用途、地区、茶树生长形态不同等而有不同的名称。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茶文化面貌逐渐形成,茶成为日常饮料。“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是茶业大发展的时期,宋代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至明清,饮茶风气达到鼎盛;清代后期,茶叶生产开始由盛而衰;到了现代,茶叶再现辉煌,茶叶消费开始向多元化和健康方向发展。当今社会,茶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之一。

2018年6月26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夫人蔡潇丽在大使官邸举办了中国“古风茶韵,与君共品”经典茶会。会上,谈及关于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看法,她表示:茶诞生于中国,之后传至亚洲各地,如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等。通过丝绸之路,以民间交往和贸易方式,茶品和茶文化走进了大西洋和非洲。饮茶,在中国如同欧洲人喝咖啡一样家喻户晓。“茶”蕴含着“和”。“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着和平、和谐、融合与合作。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二、英国文学中的红茶元素

提起红茶,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溢出的记忆是来自大不列颠的优雅清香。虽然早在1610年前红茶最先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茶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红茶在国外受到了更为广泛的的欢迎,尤其是英国。

自17世纪英国人接触到红茶后,三百年来逐步发展出一套幽雅的红茶文化,并成为世界红茶文化的主流。英国的红茶文化形成是自上而下的,于1662年嫁给英国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人称为“饮茶皇后”,她虽然不是英国第一个饮茶的人,却是引领英国宫廷和贵族饮红茶风气的先行者,她陪嫁来的茶叶和陶瓷茶具,以及她冲泡的在茶和饮茶方式,都成为上层阶级乃至普通老百姓仿效的时髦风尚。

英国正统的红茶文化约在1837年起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成型,红茶作为一种社会潮流逐渐渗透、深入到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据估计,英国人一天会喝4—5杯茶,一天中会有六七次的饮茶时间:如一起床即喝的早茶;早餐时的早餐茶;到十一点左右,早上工作告一段落的“十一点钟茶”:到下午三四点时的下午茶:相当于下午茶(又称Low Tea)而在傍晚六点左右进行的的高茶(High Tea);最后一天活动即将结束,就寝前还会喝杯睡前茶。

此外,红茶文化在英国的传播过程中,其潜在价值亦得到了激发和延伸,致使众多文学创作者也积极投入到了对红茶文化的运用和感慨之中。乔治·萧伯纳(George Bemard Shaw)曾说:“红茶是我产生灵感的催化剂,红茶代表了英国的一种艺术。”西德尼·史密斯(Sidney Smith)在其作品中提及:“红茶是一种伟大的饮品,我真庆幸自己能出身在红茶问世之后的时代。”此外,英国著名文学泰斗曾在文章中以早中晚的顺序分别对红茶进行了描述,以此来对红茶的独特魅力进行讴歌和抒发,更有甚者将红茶比喻成文章的灵魂、写作的源泉甚至是创作的动力,许许多多的作品见证了英国文学界对于红茶的垂青和仰慕,由此可见红茶在英国文化中的浓厚底蕴和艺术气息。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也曾在其作品中给予茶文化极高的评价。在其代表作《唐璜》中,他曾提及武夷山红茶:“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除此之外,他还采用比喻的手法将茶叶视作中国人的眼泪,巧妙地将茶文化与中华民族进行连接与融合,侧面烘托了中国茶文化对于英国的影响之大。

素有英国文学小品文珍稀典籍美称之一的《四季随笔》,出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吉辛(George Gissing)的笔下,写于维多利亚时代末期。作者以自述的口吻,抒发了自己向往大自然恬静生活的美好心愿,洋溢着浪漫主义文采,以及发自内心的人生独白。《四季随笔》之所以如此独特,原因之一是其将红茶文化与散文素材相结合后反映出一种轻松、雅致且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茶会细节的景象描写进而衬托出作者对于红茶文化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

由此可见,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红茶文化的地位如此之高,在英国文学作品中收到的敬意如此之深,正可谓“茶韵茶境,无穷无尽”。

三、东欧俄国的独特茶文化

茶文化在俄罗斯的历史早于西方,晚于东方,饮茶历史虽不算长,但茶在其民族文化中却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日常生活中,俄国人不仅喜欢喝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茶文化。

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则不得不提及著名的俄罗斯茶炊(самовар)。俄罗斯的图拉州素有“茶炊之都”的美称,当地流传着许多有关茶文化的谚语,例如:

“В Тулу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не ездят”(不必自带茶炊去图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此外,人们还把“самовар”(萨马瓦尔)亲切地称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Самовар”(伊万·伊万诺维奇·萨马瓦尔),或是“Золотой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金子般的伊万·伊万诺维奇),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和尊崇。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入。据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Старков Василий)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而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开始盛行。

然而,事实上,有关史料证明,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的时间还要早些,是在1567年。当年到过中国的两位哥萨克首领彼得罗夫和亚雷舍夫曾经描述过一种不知名的稀奇的中国饮品,这种饮品在当时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及中亚地区已经比较普及。但可能因为哥萨克首领的描述没有引起沙皇贵族的注意,因此,这段历史也就鲜为人知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抑或消遣、待客;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

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чёрныйчай”,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逻辑的道理: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们用Спасибозачай-сахар(直译:谢谢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

俄罗斯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饮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俄语里的“茶”(чай)一词有了更多的意义。俄罗斯人中常以пригласить на чай(请来喝杯茶)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每逢佳节,当代俄罗斯人一定会把茶炊摆上餐桌,家人、亲朋好友则围坐在茶炊旁饮茶,以此向下一代人传承茶文化习俗:пить чайза самоваром(围着茶炊饮茶)。

无论是英伦三岛高雅的红茶情怀,还是战斗民族独特的饮茶习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茶文化的品析、解读与探讨,归根结底,应当感恩于世世代代弘扬与传承华夏传统文化并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各界伟人,他们在以茶会友、以茶识礼、以茶论道的过程中,将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逐渐推及亚洲、欧洲乃至全世界,才有了当今“茶韵飘香,缘结四方”的饮茶盛况。

正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无论身处何方,二三友人,沏茶一壶,“淡泊宁静”,“修心明智”,茶香所在,蕴意自来。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