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中国茶与医药卫生自古结缘

中国茶与医药卫生自古结缘

2021-02-28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茶与医药卫生自古结缘”的资讯内容,更多茶类知识请关注!


中国茶与医药卫生自古结缘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赵石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大量史料研究表明,自古以来,我国茶与医药卫生结有不解之缘。”

今年82岁高龄的赵石麟是中国医药学史研究专家,曾任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编著有《孙思邈千金方研究》《医学史志探论》等学术著作10多部。

赵石麟说,中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远古先民在谋求生存的严酷斗争中,早就重视饮食疗法。我国是种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历代《本草》及多种医药学典籍都有关于茶的记述,既反映了医药家对茶的不断探索和认识过程,也反映出医药与茶“和而不同”的发展轨迹。

赵石麟说,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食疗学说的奠基人,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现存所见最早论述营养疗法的著作,其食疗思想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孙氏《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时值大唐盛世,饮茶之风已渐盛行,本书载述“茗叶: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其后成书的《千金翼方》中,也有“茗,春采”,“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做饮”等记载,明确将茶列为食疗品种之一。

唐代著名药物学家和营养学家孟詵(公元621-713年)曾师事孙思邈,他编著了《补养方》3卷138条,后经其弟子张鼎增补89条,易名《食疗本草》,是中国第一部以食疗命名的专著,其中将茶列为食疗佳品予以推荐,而且不再将茗、苦荼分述,并已将“荼”字改为“茶”字出现。陈藏器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著成的《本草拾遗》中,还指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与现代研究证明饮茶可以减肥相符。唐代另一位医学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著成的《外台秘要方》中,列有“又代茶新饮方”一首,开药茶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世界上首部茶学专著《茶经》面世后,茶风日盛,茶文化更以其独特魅力展现于世界。

赵石麟说,宋代以后医药家对茶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家本草著录甚多,医家临床应用则散见于许多医著之中。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一一载述了以往医家在以茶治病方面的发明及他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并载述了17种方书中有关用茶叶治病的附方20个,分别用于气虚头痛、热毒下痢、大便下血、霍乱烦闷、痰喘咳嗽等16种病症。元代医学家忽思慧曾任饮膳太医,他著作的《饮膳正要》于元文宗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初刻问世,这是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营养学著作,其中首见保健茶和酥油茶的记载,并有茶品13种及清茶、建茶等6种茶的煎用方法或与酥油加用的制法等,对人们了解元代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到明、清以至现代,人们对茶叶消费以及代茶饮、药茶等的应用和研究更加广泛。

赵石麟说,古往今来,茶并不仅仅是一种药品,也不仅仅是色味香卓越的一种饮料,它已深入到社会生活,堪称“生命之友”,并已由中华大地走向全世界。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