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普洱茶收藏有哪些常见误区

普洱茶收藏有哪些常见误区

2019-03-1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具备“越陈越香”长久保存的收藏价值。然而,人们对普洱茶收藏存在一些误区。那么,普洱茶收藏存在哪些误区呢?

  1、有些人盲目追求三五十年的普洱陈茶,甚至于索取所谓的樟木香和荷香这种只有野生茶树才有的香气。

 

  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是很少存世,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

 

  现在市面上有部分卖价达几百元的所谓“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成本价仅为7元~8元。

  2、很多人认为普洱茶通过收藏陈化可以赚大钱。

 

  其实个人在家庭收藏普洱茶难度不少。因为普洱茶的陈化受时间、光线、温度、空气、湿度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其所储存的环境和温度不同,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差异。

 

  茶叶有个特性是吸味,储存普洱茶不能密封,要让茶叶同空气不断接触,让其不断氧化。但家庭收藏很难找到收藏茶叶十年八年无异味的位置。一旦吸了煤油、香水等气味便成废品。

 

  3、有人以为普洱茶收藏年代越久越值钱,其实不然。

  上世纪70年代故宫仓库仍存留部分清代年间作为贡品的“人头”团茶。茶叶评审专家们经过泡饮鉴定,发现该百年的陈茶只有暗红色的汤色,滋味全无。这是由于年份太久,茶叶已经确实“陈化”得太过分了,已无饮用价值。

 

有用+10
分享

普洱春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的区别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又到了一年普洱春茶上市的季节。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用早春的芽叶制作成茶,滋味更加鲜爽、鲜甜。

  从春茶的采摘时间来看,春茶又可分为头采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在唐.陆羽《茶经》中就有茶叶采制这样的记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按照公历换算,相当于3、4、5月。在这期间,我们要历经“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几个节气。

 

  所谓的“春茶”就是指的在这个期间内,采摘制作的茶叶。

 

  "头春茶",指的是开年第一次采摘制作的茶。

 

  "明前茶",指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茶。

 

  "雨前茶",指谷雨前采摘制作的茶。

  那么,普洱春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有何区别呢?

 

  1、春茶

 

  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通常在5月底前采制而成。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

  2、头春茶

 

  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叶,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对于中国的名优茶来说,头春茶都代表的是最高品质。但即使是头春茶,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也不一样。

  3、明前茶

 

  在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本身物质含量就较丰富,再加上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不仅有限且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故坊间也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简单点说,明前茶本身质量不错,偏偏量少,上市时间又早,所以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4、雨前茶

 

  在谷雨前采制成的茶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需要注意的是,这“明前”、“雨前”的概念,只对江浙皖这一带的茶区最有意义。南边像云南,北边如山东,都不会有明前、雨前的概念。山东的绿茶茶园,有些清明时还未发芽;而云南茶区到了清明节气,那已经是绿叶满枝了。

  另外,茶季上除了春茶,还有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因此,如果您要买的是普洱春茶,就要注意与夏茶、秋茶区分开来。

 

  普洱茶春茶、夏茶、秋茶区分方法

 

  1、春茶

 

  春茶条索肥嫩紧实,芽毫丰满,色泽乌润灰白,嫩度优于夏、秋茶;汤色金黄、橘黄或淡黄,明亮剔透,银豪涌动。香气沉稳,日光味鲜明。滋味清醇,茶汤入口茶气饱满,口腔收敛性较强。

  2、夏茶

 

  夏茶(雨水茶):每年5月5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此时春茶采摘以接近尾声到了5月21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就进入夏茶的采摘了,夏茶是一年之中产量最高,采摘季节最长的,从“小满”到立秋后的“白露”前都是夏茶。

 

  夏茶条索肥硕紧结重实,芽长紧细显毫。色泽乌褐油润稍显灰带花。汤色黄亮,银毫飘逸。香气平和沉闷,略有水腥味。滋味平和,茶汤入口稍淡薄,苦底较重,口腔收敛性强。

  3、秋茶

 

  秋茶(谷花茶):“立秋”后的“白露”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天气也逐渐转凉了,这时就进入了秋茶的采摘季节了,同时茶花也基本含苞欲放了。秋茶从“白露”到“霜降”后“立冬”前采摘就结束了。

 

  秋茶条索紧结粗大,稍显芽毫。色泽乌黑油润稍显灰带棕。汤色清亮。香气飘逸,多有松烟味,滋味纯和,茶汤入口柔和,苦、涩味稍重,口腔收敛性强。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大家对“普洱春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的区别”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普洱春茶的问题,如“2019年普洱春茶上市时间”、“2019年普洱春茶价格”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们的【:puercn88】微信公众号及时跟进了解或者添加微信号(zhencha100)详细咨询。

普洱茶的异化与大众化

  传统的普洱茶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异化的问题,可以说普洱茶的大众化就是普洱茶不断异化的过程。传统的普洱茶是普洱茶核心价值的坚守者,但当普洱茶面对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个性的千千万万众生时,必须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变通处理,按照个体喜闻乐见的面目出现,普洱茶拥有的子民越多,也就意味着普洱茶对世俗的不同价值之妥协的程度不断加深。

  这样一来,普洱茶就由正统时代进入了泛化时代。在泛普洱时代,将出现两种趋势,一种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观发生分化,产生不同的普洱茶流派,以适应分化的市场,这就是普洱茶的分众化,未来的普洱茶市场很大程度是由众多小众市场构成的日益分众化的市场;另一种是,普洱茶的价值观世俗化,尽量去满足普罗大众的需求,成为一种大众消费产品。普洱茶市场的分众化与大众化就是未来普洱茶市场的两种形态。

  目前的普洱茶尚处于原始佛教的形成阶段,也就是释迦牟尼住世与灭度数百年以内的正法时代,属于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与初步传播的阶段。而到了普洱茶的像法时代,也就是普洱茶的变通价值盛行的时代,将出现普洱茶借鉴其他茶类的加工方法,来适应喝惯其他茶类的消费者的口感需要,普洱茶的绿茶化将风靡这个阶段。与此对应的就是,佛教传入中土后的儒教化,产生了文人化的佛教——禅宗。目前已经处于佛法的末法时代,曾经如日中天的禅宗已经在明朝式微,代之兴起的是完全世俗化的净土宗,净土宗是最简单的佛教流派,只需一心念阿弥陀佛就能住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其在末法时代拥有最广泛的信徒。普洱茶世俗化、简单化到了极致,就是普洱茶的快消产品的盛行,普洱茶饮料、奶茶等产品就是末法时代的标志性产品。

  在普洱茶在不断世俗化,从正法时代走向末法时代的同时,价值观也在分化,产生多如牛毛的分众市场。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与墨家在短短一百多年内就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可以预期未来的普洱茶的流派也将越来越多。
 

观点|普洱茶,不讲“升值”还能讲什么?

观点|普洱茶,不讲“升值”还能讲什么?

近期,笔者熟知的一位文学女青年,也终于禁不住诱惑,上了“古树茶”的船。

能够放下文化人的矜持,在朋友圈发布高价“找茶”信息,许是迫于上线的压力,或者为生计所迫也未可知。但在一众行内人面前玩这种既俗套又无聊的炒作游戏,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这些年来,普洱茶炒作的套路并未有丝毫进步,即使打着古树茶旗号的所谓“奢侈”品牌也不例外。炒作的指导思想便是“升值”“升值”,再“升值”。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站出来“找某款茶”,当然,所“找”之茶无一例外都在自己人手上,价格就这样一路被人为推高,这时再撞进来的就是理想中的猎物了。

无“升值”,不炒作。离开“升值”概念,下线便失去了囤货的动力。仅靠枪手公司炮制几篇“古树茶”如何稀有的软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把“升值”的饼画的够大、够吸引人才行,下线的配合“找茶”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于是大家可以看到,一款新茶从出厂价几千元每件跳升到两、三万元/件,只需短短几个月时间。茶还是那件茶,“价值”就这样产生了。

2007年茶市崩盘之后,珠三角有位老板突发奇想,创建了一个“升值”普洱茶品牌,可谓用心良苦。可惜的是,“升值”的目标未能达成。在2013年底-2014年初的短暂好光景到来之前,这位老板就把货清完转行了。“升值”普洱不升值,不能不说是行业的一个讽刺。

玩滥了的“升值”套路到今天依然有市场,足见坊间热钱的饥渴与盲目。炒家总是健忘,但普洱茶除了“升值”还能讲什么?讲品饮价值?快消?年轻化?恐怕极少厂家会有耐心真正沉下去做消费市场,他们最需要的是尽快找到金主囤货,大批量地囤货,前提便是令对方形成“升值”的积极心理预期。

厂商过度炒作“升值”概念,把行业引向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珠三角终端藏家的仓库汗牛充栋,入市十年以上未能解套的大有人在,新茶贵过老茶的现象其实并不新鲜。

既然有些厂商如此推崇“升值”,何不到藏家的仓库高价“找”一下自己的老茶?总是“找”来“找”去围着新茶转,你们好意思么?

至于弄文学的也来趟“升值”这坑浑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安安分分做点能喝的茶,不好吗?(文:老茶鬼)

特此声明:转载发布本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