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教你怎样一眼看出普洱茶年份?这9招学起来

教你怎样一眼看出普洱茶年份?这9招学起来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年份与历史痕迹。普洱茶无须特殊技巧整理茶品(如烘焙),年份与价值有间接关系:而越陈越香多数茶人都能体会,能在茶品上留下历史见证,是其他茶品无法做到的!而这一点,正是辨识普洱茶年份的一个重要因素。

  1.外包纸质与印刷

 

  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每一年代的纸张与印色无可取代。加上纸张与印色历经时间的风化,其特殊性更加无法仿冒。

 

  2.内飞纸质与印刷

 

  与外包纸质与印刷相同,但更加特殊的是内飞是镶嵌在茶品内,在一般情形下不可抽换,这也成为辨识的主要条件之一。

 

  3.模具

 

  石模、铁模、木模等等,在每一个年代都具有特殊外观与制程,对茶品陈化也深具影响。

  4.茶菁使用与拼配

 

  每一年代因时代背景不同,会使用不同茶区茶菁与拼配手法,与压制模具综合判断,亦可做辨识的辅助条件。

 

  5.茶菁外观

 

  经过时间陈化,在一定范围内,茶菁外观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转变。比如色泽、光泽、松紧度,以及触感。此为重要主观条件。

 

  6.茶菁香气

 

  相同的,不同的茶种茶区茶菁与年份陈化,有不同的茶菁香气。此为重要主观条件。

  7.汤色

 

  在了解生熟茶与入仓茶的辨识后,汤色的光泽、色泽、透亮度等等,亦是辨识的辅助条件。

 

  8.叶底

 

  从叶底可以观察茶区茶种、制程、仓储,甚至茶质优劣多少都能做初步判断,加以综合即可判断陈化。

  9.仓储

 

  从原件、筒身、外装纸外观,与茶干颜色、汤色、叶底、香味等等。可辨识仓储环境后再来推测年份。比如广东、广西仓储均在1996年以后才出现,两广仓储后一段时间,才改放于香港仓储,这样手法是2001年以后才出现。2001年以后香港传统仓储大量消失,完整传统香港仓储多为2001年以前茶品。

 

  结语:以上是从视觉上作初步判断。茶,还是要品饮之后才能了解。从香气在口腔中的位置与留存度、转化方向,加上回甘与韵味的分布情形、层次感,可以判断出茶品的产区、茶种,以及储存环境。但因为仓储状态影响陈化甚剧,如果是入仓茶,在年份判断的误差值会偏高。单凭一个或几个角度观点与依据,都无法准确评断茶品整体概况,只从视觉或单纯品茶都很难做出正确判断。

  对茶品年份及产区的判断需要时间与经验积累,更需要天赋与坚持。以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终究喝茶是休闲、是消遣。只有茶商因为必须对消费者有所交代,不只对年份茶区要有所了解,制程、厂方、储存环境等待茶品信息都应该跟消费者明确交代清楚。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杂谈:现在的茶商真牛

  自述:近日去芳村混茶喝,喝了泡下关4号,感觉还不错,准备买个2提,没想到老板竟然说不是件入的话就不跑仓库了,顾客不是上帝吗?郁闷中。
       

  茶中小鸟:像偶这种集邮货在他们眼里看不上啊!

  红薯:某日俺要买一提金大益,也给鄙视了,人家说不是件入就不卖。单提零售价都不卖,无奈俺打算从此不踏入他家店门,怀疑他们故意驱赶我等小客户。

  永久伤心帝:以后再这样直接闪人,白蹭他一泡茶,蹭穷他。

  高熊:拆了剩下的不好卖。

  新茶马:足以证明弱市行情,拆散了剩下的难卖出,不拆又纠结。如果市道好,散货很快有人买去。

  水果糖:应该接着狠巴巴的蹭最贵的,然后说老板,下午给我送四件到XXXX地方,当面结算。

  射日神弓:人家炒茶的,件入件出,折散了不好卖,也不在乎你这小茶客。

  茶醉酒城:你先叫他拉2件来,然后选2提。

  风向东:站在茶商的角度是拆了难清货,站在茶友的角度就是老板财大气粗。

  班章村民:设身处地想一想吧,大茶商就是微缩版的大益下关,人家的对象是大客户零售商,你去大益厂买茶,说要一件,没准也是乱棍打出去。

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普洱沱茶是碗形蒸压蒸,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用普洱茶的毛茶,称普洱沱茶,属黑茶类。另一类是晒青的绿毛茶,有下关沱茶、山城沱茶等,属绿茶类。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学习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艺,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就明白了普洱沱茶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艺如下:

 

  1、原料处理:

 

  沱茶特殊的色、香、味与原料密切相关,沱茶品质风格,不仅与毛茶品种、产地、制法密切相关,相互间的搭配更是提高品质的关键之一。

 

  普洱沱茶都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的,重庆沱茶:根据外形,内质确定比例,做到“四个结合”:即春夏秋茶结合;高山丘陵、低地茶相结合;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相结合;烘青、炒青与晒青相结合。

 

  毛茶进厂后,经过验收复评,定级归堆,进行毛茶加工,程序与一般绿茶相同(筛分、风选、拣剔等),只是毛茶规格较肥大。紧门筛为5-6孔(配置一定规格的筛网进行复抖,又称规格筛)。割脚筛为24孔,筛分的三、四口茶,经7孔和5孔抖筛。抖底拼作盖茶,抖面和其它各口拼为底茶,除去碎片、末、梗子及茶灰,然后复火,使水分保持在12%左右。

  2、称茶与蒸茶

 

  各种沱茶不同重量的规格有三种(50g、100g、250g),按下式计算出每次的称量:

 

  称茶重量=成品标准重量×成品标准干度

 

  原料实际干度(1-加工损耗率)

 

  例如:成品标准重量为250g,标准干度为91%,半成品干度为88%,加工损耗率为1%,则称茶重量为261.2g。

 

  每次称量后,倒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形蒸茶筒内,通过蒸汽,蒸10-20s到茶叶及湿变软,含水量增加3%时为好。

 

  蒸茶太久,茶叶会水过多,造成茶叶黄熟,香气降低,引起霉变。如蒸时太短,蒸汽不足,叶质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即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蒸汽透过叶层既便于压制成型,又可促进茶叶中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及色素的转化。

 

  3、揉袋施压:

 

  将蒸好的茶叶,倒入三角形圆底小布袋,左手捏紧袋口,右手拿茶,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几下,将口袋置于茶团中央,袋底朝上,然后用圆柱形小木棒顶住,取出木棒,将茶袋放于碗形钢模上,用杠杆人力加压成形。

 

  现在,重庆茶厂沱茶压制,从称茶、蒸茶、冷却定型到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4、定型干燥:

 

  压制好的沱茶,需经过30min的摊放冷却、定型,待茶团热气散失后,才可脱袋,脱袋后及时用高标纸把茶叶包好,放于烘盘,准备干燥。

 

  茶叶在烘盘上先冷却定型8-10h,然后送到烘房。温度控制在70℃以下,以50℃左右为好,经过30-50h可达干燥程度。

 

  传统晒青制法不仅如今许多滇南地区少数民族仍在使用,所制成的晒青毛茶口感多样化;而其制程中微渥微发酵的做法,也是现代普洱茶洒水渥堆工序的先驱。

  普洱沱茶始于时代,是团茶演变而来,原产于云南省下关市,由云南西部茶区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勐海、普洱、思茅、景洪、保山等县所产的晒青(又名滇青),集中下关加工而成。在传统习惯上称为“关茶”,云南西部地区对圆团形的物品都称为“沱”,故名沱茶。历史上下关沱茶畅销我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一带,人们一直有饮沱茶的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洱沱茶供不应求,四川重庆等地也开始生产沱茶,沱茶主要来自云南省的滇青和四川省的川青和川烘,基本上保留了普洱沱茶的品质风格。

普洱茶老茶头,被誉为是熟茶转化之王

就转化空间和转化时间而言,生茶那是远胜于熟茶的,且转化空间的不确定性甚于熟茶,所以市场上的投资主体仍然还是生茶,不过还是那句陈词滥调,凡事都有例外,老茶头就是例外。

普洱茶老茶头,被誉为是熟茶转化之王

转化空间方面,基于大叶种发酵的熟茶其实内含物本就丰富,而老茶头几乎就是丰富的平方,由果胶粘连的主体恰恰是茶叶内质饱满度、嫩度最高的部分,近年来一种最新的理论是,除果胶质外,微生物的组织形态如菌丝、分泌物以及代谢产物也是粘结茶叶的主要介质。当然这仍然需要详加考证,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微生物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是后话,权且按下不表,另外老茶头的粘连性和包裹性其实造成了部分的外熟内生,这也是它转化空间较大的原因。

转化时间方面,老茶头由于有一定的粘性,再加上堆子的挤压,以及人工操作的外界压力,往往紧结性很好,再加上一些企业将其加工成紧压茶,如砖,小方砖,铁饼之类的,大益就喜欢干这个,因此老茶头转化时间很漫长,鄙人喝过大益06年到14年生产的全部老茶头系列,即使是06年的产品,仍然汤浓油亮,口感醇厚粘稠,饱满度很好,内含物不见衰减,对比同期年份的一些熟茶,除了汤色明亮,顺滑好入口,异杂味散去外,内含物几无,回寡,所谓无味之味,不过如此。

综合上述两点,老茶头就转化来说丝毫不逊于生茶,其价值不容忽视。而且就品质来说,老少皆宜,喜闻乐见,不喜欢老茶人的简直就是异类,当然茶红是非多,遍地是大哥啊,某大师就大言不惭的声称,老茶头是发酵失败的产物,幸亏大家搭理都懒得搭理,不然又替别人宣传一把了。

说到它的投资价值,老茶头从来就不是可以投机的产品,适合长线持有,这可以从以往的大益老茶头观察到,它只会一点点往前挪,往上涨,润物细无声,在你不知不觉间就是参天大树了。因为老茶头未来转化的品质是可以确定的,不像生茶那样充满了不确定性,相同的条件下,熟茶品质后期向好的概率远大于生茶,只要不存坏,收益基本会有。

这就是老茶头:确定的出生、确定的品质、确定的未来、确定的收益,稳稳当当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