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有几种?

普洱茶有几种?

2019-03-19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普洱茶有几种?普洱茶分几种?
  关于普洱茶有几种这个问题,那就得先了解普洱茶的4种分类方法:如:依制法分类法、依存放方式分类法、依外形分类法、普洱茶依树种分类法!

  一、依制法分类法
  生茶:是指茶菁摘采后,以自然方式发酵的茶品。生茶含有果戮、丹宁酸等成分,茶性刺激,放置多年后,茶性才会转为温和。好的普洱茶通常是以此种制法制成,并利用时间与空间的延伸,产生越陈越香的效果。
        
  熟茶:是指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利用人工陈化工艺,通过调配合适的温度、湿度,加速茶叶的发酵过程,使茶性变得温和、茶味得到改变。
         

  二、依存放方式分类法
  干仓普洱茶:是指将茶叶存放在干净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具有樟树香。如果经过自然陈放10—20年并妥善保存,就能越陈越香,成为珍品。
       
  湿仓普洱茶:是指将茶叶存放在地下室、地窖等较湿热不通风的地方,加快其发酵的速度。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喝起来常有泥味或霉味。所谓“湿仓”,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短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甚高的环境中,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使新茶快速陈变,外观;上可伪充陈年茶以应市。用这种方法催化、加工出来的茶品容易产生霉变,而且禁不住高温冲泡,更对人体健康不利。
       

  三、依外形分类法
  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g,每7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g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g、250g,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g-5g。
       
  砖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以250g-1000g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g到数千克均有。
        
  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50kg左右)。
        
  散茶:指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散茶有用整张茶叶制成的条索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四、普洱茶依树种分类
  乔木: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古称大叶茶。
       
  灌木: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称为小叶茶。
       

  了解了普洱茶的分类,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市场上,上级的普洱茶越来越少,自古以来,就常有不法之徒出售假普洱茶危害社会,屡有以假充真的事情发生,上当受骗者不乏其人。喝过劣质普洱茶后,不但对机体无益,而且其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无论是品饮还是收藏都要注意,不可不辨真假。

有用+10
分享

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

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

导读

     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马来西亚茶商收茶回去最短的做仓3个月,长的达几年。茶叶就返回国内销售,一般直接接口是广东的芳村茶叶市场。



【正文】云南普洱茶近年来国内市场销售火爆,但是国内大陆仓储出来的普洱茶少之又少,大陆地区大部分老茶是港澳台以及马来西亚返销回来的,仓储环境多变,想遇到好仓储的普洱茶得看缘分的。


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


马来西亚被认为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马来西亚的普洱茶原产地都来自中国,因其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的发酵与储藏。在这里茶叶可以陈化快,茶味也会自然真醇,韵足气厚。马来西亚将成为国际普洱茶集散中心和云南普洱茶的第二故乡。


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


2007年,全球首只普洱茶基金发行一事,有了重要进展: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与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吉隆坡宣言》。根据该宣言,双方将共同为规范普洱茶出力,同时携手打造“KSC替代投资基金(普洱茶)”的基石——“普洱茶大马仓”。目前这个公司还在运作否不得而知。


但是几乎每年,马来西亚的普洱茶商来云南采购很多普洱茶,越来越多海内外茶人对马来西亚的气候对优化普洱茶后发酵作用产生共识,海外茶商和普洱茶企业在马来西亚存放普洱茶再回销中、港、台的投资风气渐成气候,形成“出口转内销”的独特现象。


近年来,一些茶企或者第三方也在自建醇化仓库,并且还配有一些增值服务(托管、交易中介、品鉴等)


马来西亚(大马仓)普洱茶的交易模式会向着电子现货模式转变,目前普洱茶也有,但是规模还没有现货交易的规模大。


地理气候


马来西亚分为东马与西马二大部份,东马由沙巴、沙劳越二州组成,西马位于马来半岛由吉隆坡与十一州组成。因位置靠近赤道,故其气候为热带气候,长年炎热如夏,加上内陆容易受海洋性气候与季风影响,雨量丰厚、湿度高,时常在炎炎热浪午后,都会有一场午后雷阵雨。整体气候可以这样概论:海洋型热带气候,全年温湿度稳定、变化小,单日起伏大,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这与云南大陆型亚热带高原气候的「四季如春,一雨成冬。」二相辉印。


后发酵茶的历史渊源


笔者在马来西亚所品饮的当地储存茶品全数出自于马来半岛地区,主要是吉隆坡与北部的怡保市。吉隆坡是马来西亚首都,也是华人主要聚集地区、商贸城市,保留最多华人文化,珍藏许多福建岩茶、铁关音等老茶并不意外。怡保市为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为最大锡矿产区,据茶人叙述,矿工长时间在地底下,环境相当湿冷,在中医学观点后发酵茶性温,当时为让矿工驱寒气,就以大量廉价的后发酵茶为主,而六安、六堡则为最大宗茶品,普洱茶数量不大。甚至在文革时期,云南、广东、广西等茶区几乎没有制作后发酵茶品,因此1966-1975年间马来西亚茶商找寻茶菁运送至怡保自行制作六堡茶,这也可以合理解释在马来西亚可以见到为数不少的越南菁、泰国菁所制作的六堡茶的原因。


气候对茶品仓储影响


马来西亚气候有一特色,虽然近赤道、雨量大,单从数据上来看似乎不利于茶品储存,容易发生霉变之虞。然而,马来西亚温度虽然高,但几乎每天在午后会有雷阵雨,很快降低温度;年雨量虽然大,但属于每日午后阵雨,雨停后云散日开,相对湿度立降,不常发生集中几周的日夜不停连续降雨,也没有台风侵袭。这对于生活在二广、港台的茶友比较不能理解,连续乾旱与梅雨季节在马来西亚是几乎没有机会见到的。


单日温湿度大幅升降,又在可容许范围内,只要能保持一定的通风性,如同快速率的收缩与呼吸一般,茶品陈化速度将会变快。这与二广、港台、云南、大陆北方的气候差异甚大,所储存出来的茶品口感迥然不同。笔者推测与实际品饮过后认为,「大马仓」茶品在十年左右与其它地区差异尚不明显,在第二个七年转变口感立即有所不同,香甜、清爽、无杂味为其特色。


大马仓特色


此次造访马来西亚,笔者所品饮到代表大马仓的茶品有下列几款:


1.1996勐海水蓝印


2.1996紫大益


3.1992中茶繁


4.越南菁六堡茶


5.六安篮茶


6.七子小黄印


7.七子铁饼


8.阳春宋聘


9.敬昌号


10.8592熟饼


基本上在1990年以后的茶品,水蓝印、紫大益、中茶繁等感觉跟台湾南部储存茶品差异不大,闷味稍轻。七零与八零年代茶品,如越南菁六堡茶、六安篮茶、广西六堡茶则明显较其它地方仓储茶品香甜清爽、韵底较深、无杂味。七子小黄印与七子铁饼更为经典,饼面、纸张泛油光,而八零年代末期8592,因为堆味与无任何杂味完全消失,轻发酵熟茶居然类似老生茶,以这熟茶品的陈化口感最让笔者震惊,这几款茶也代表马来西亚仓储的优势。


阳春宋聘,目前市场公认较为后期之宋聘茶品,主要特色除了筒身上印有「阳春」字样,每一饼都包上白纸,主要分为粗、细茶菁二批。此次马来西亚所见,为泰国茶菁,条索较为粗壮,未入仓、气感尚可,香甜滑润、口感饱满,整体来说亦是不错的难得好茶。


敬昌号,一般市场所见均为小内飞,马来西亚敬昌号为大内飞为主。小内飞敬昌号香气口感与江城号接近,然马来西亚大内飞敬昌号完全没有入湿仓迹象,干净油亮,而香气口感接近双狮同庆号,气感亦略为相近。这一款茶品,是目前马来西亚茶品中,年份较久的古董茶号,还有其它茶号,比如「本记」,这些茶品明显较期它仓储口感为佳。


以这些茶品,明显突显马来西亚仓储特色。马来西亚与台湾、香港相同,都没有产地优势,依各地特色与专长方能展现不可取代性。马来西亚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独特性,就是国际港口、语言、气候!



茶资讯大马仓精品老茶推荐

2004年章野生茶王(大马仓回流精品)

云南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

普洱茶饼的撬茶技巧

想喝普洱茶,但是看到紧实的茶饼不免让人头疼。茶艺网现在就为各位茶友送上撬茶技巧,茶友们再也不用担心喝不上醇香的普洱茶了。

普洱茶饼的撬茶技巧

1.用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

2.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

3.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

4.现在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一层一层的撬开。

5.就这样,饼茶就可以慢慢撬散了。

在撬茶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沿茶叶的间隙和茶叶条索的纹理方向来撬,这样可以把茶撬得更完整些,不容易把茶撬得太碎。茶友们只要熟记普洱茶饼的撬五个技巧,不管是茶饼还是茶砖都不用害怕了。

普洱茶的味道有哪些?

普洱茶的味道有哪些?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苦和涩这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尤其老品茶者多半喜欢有适当的苦涩味道;酸味和水味却是大家所不喜欢,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无味虽并不是味道,但是习惯性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无味之味了!

1、甜

甜味不仅是小孩儿童喜欢,成年大人也都会对糖而垂涎。但是浓糖甜腻,往往使人又爱又怕,然而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在普洱茶的行列中,红莲圆茶和圆茶铁饼,本来是用同一批普洱茶为原料,但不同的制造方法,这两种茶都有蜂蜜的甜味,是其它普洱茶所不及。

我们普洱茶品茗的爱好者,深深体验到,只有以生茶茶青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而普洱茶的甜味,都以老树乔木茶青,生茶而干仓陈化的最好,最能表现甜味。

2、苦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到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先苦极后才能回甘,并带给普洱茶品茗者,那种真道的启示。

普洱茶之所以会有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青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比较高档幼嫩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 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3、涩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哪些刚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青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依据我们品茗者的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中部,在猛库、猛弄和凤庆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冲泡苦味和涩味都需注意其技巧与个人接受度。

4、酸、水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

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而普洱茶为什么变成有水味?却没可靠的资料左证。

现在生产的那些比较轻度发酵普洱砖茶,多半是有水味的。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也是普洱茶品者所排斥接受的。

5、无味

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之味。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了。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时也处处充满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