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临沧市邦东乡邦包普洱茶

临沧市邦东乡邦包普洱茶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不知道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否还有这样的印象,在一个周末的早晨,穿上最新的衣服,小小的身体对着镜子打扮一番,而后跟随着大人一起出门,去赶集,站在街口看着过往的小贩,和拥挤的人潮,那是一种新鲜和激动,就算每个星期重复做着,也不会觉得厌烦的事情。

  在临沧临翔区邦东乡这个茶叶原产地,停留了很多天,每天走出小旅馆大门,双脚就踏入了邦东的集市,往来小贩,乡民,他们热情,勤劳,散发的是热情健康的生活状态,每天从邦东乡街出发,总是带着好心情。从镇上出发,能去到邦东乡任何一个地方。这里是乡民购物中心,也是茶人集散中心。邦东的盛名来源昔归,而邦东的好茶却不仅仅是只有昔归。

  邦包,我们在邦东的第二站,邦包,在临沧临翔区,海拔属于偏高的一个寨子,高处1600米的山巅,我们从乡街出发,走很久一阵子,车上的纯音乐,和绕行之时看下去的层叠山峦,微风,山间白云,一切和谐自然。绕行的时候,想着踏步而下,是否就真的超脱了?但是,茶山传递的不是超脱,而是自然的轻松。

 

  邦东乡居住的大多数为汉族,在这里没有风情,没有浓郁名族的习俗,好似更为随意自在。过了邦包村牌,我下车步行,贪婪呼吸着1600米的空气,没有多特殊,只是更湿润一些。不愧是茶叶大乡,一入寨,就是茶叶初制所和晾晒台。正当你站在门口发呆,主人家会抱着正准备晾晒的一簸箕茶叶,向你招手,似微笑又害羞的招呼你,喊着,来我家吃茶。

 

  走进村子,会看到整个寨子,几乎都是被茶叶所占据了,每一家,每一户,都有专属的晒茶地,家门前,大片的空地之上,都铺满了墨绿的干茶,我看到茶农端着簸箕,从远处走过来,看着他们是如此熟练,把揉好的茶均匀的撒在竹席上,面前的空气慢慢变得清香,这是茶叶最真实的香气。

  每到一个茶寨,都要历经采茶,制茶,晒茶,等待茶叶干燥,在邦包,也不例外,寻找农户家喝茶,跟随茶农去茶园,虽然是重复的一件事情,却能在每次的重复里,找到不同的乐趣。邦包茶园,就在寨子周围,提上竹筐,只要走上几分钟就能到达茶园,邦包古茶树的生长模式,是很利于养分吸收的散放模式,茶树与茶树之间距离较远,茶园小片小片的包围着寨子,采完鲜叶,很快速就能回到家里,进行初制,缩短了走路的时间,就能保证茶叶不容易出现红梗。

 

  在邦包茶园中采茶,依稀还可以闻到前方农户家炒茶时,飘出的香气,鲜叶的清香和炒制的熟香,在浓郁的茶香中当一名茶农,是多少茶人所向往的事。我们贪婪的享受着茶叶带来的这份舒适,又在劳作中享受着新茶即将成茶汤的期待感。

  虽有成堆的干茶,而我们还是选择等待新鲜采下的鲜叶制成干茶,再来喝茶汤。走进干茶堆里,茶农也跟随进来,轻柔的翻转着的干茶,他们笑着说,茶叶,一定要接受最烈的阳光照射,干的透彻,茶叶才会更香,时不时的翻转茶叶,茶叶,吃起来,才会更香些。从晒茶就可以看到他们认真的做茶态度。,更想从茶汤中去感受邦包茶园的惬意和茶农制茶的认真。

 

  不管茶寨有多惬意,多舒适的环境,在茶寨最终其实是为了喝茶汤。从早晨起床,去茶园,中午归来,开始制茶,我一直在等待鲜叶变成干茶。一整天跟随着茶农的脚步,充实是自然的,邦包的茶农一直和我描述茶叶的滋味,听到最多的,就是说:“我们邦包的茶,滋味霸道”。

 

  在阳光下,等待茶叶慢慢失水,变成干茶,墨绿的干茶,和水一溶合,就变成了淡淡的橙黄色,想必是新茶,还没有呈现出他该有的浓郁和粘稠。带着茶农的引导,细细体会茶汤入口的感觉,喝进口中,茶汤的涩味很明显,苦味很淡,苦味由舌两边漫及整个舌面,转为舌面的收敛感。呼吸,吞咽之间,除了茶汤的涩味,甘甜的韵味很快就在上腭和口腔间四溢。

 

  呼吸之间,韵味甘甜的感觉异常明显,舌面的收敛性,变得淡弱,浓郁的甘甜韵味,占据整个口腔,涩味和甘甜并存,使茶汤具有了丰富的口感层次。

 

  2013年邦包散茶品鉴

 

  工序:晒青毛茶

  条索色泽:墨绿,紧结,条索短

 

  茶汤香气:淡花香,竹香

 

  杯底香:花蜜甜香

 

  喉韵回甘:快速,甜韵丰满

 

  茶汤口感:涩味显,苦味淡

  茶汤汤色:橙黄

  茶叶叶底:黄绿,柔软,光泽度好

来源:【益心泉·雨婷说茶】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中微生物安全性的评价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当今世界食品生产与消费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茶叶作为全球消费最普遍的饮料性产品,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茶叶保健功能的发挥,影响每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

  本实验对云南省普洱茶主产区的普洱茶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从微生物卫生学角度对普洱茶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普洱茶质量安全特性为出发点,对普洱茶品质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推动普洱茶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放心饮用普洱茶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材料与仪器

  1.1研究材料

  本研究以云南普洱茶主产区中主要厂家生产的普洱熟茶(散茶和饼茶)为供试材料,所选样品均具有普洱茶正常的品质特征。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供试材料一览表

  Thesourcesandtypesofthematerialstested

  培养基:霉菌类培养基(PDA培养基)、酵母属培养基(麦芽培养基)和细菌类培养基。

  1.2主要仪器设备

  SW-CJ-IA型超净工作台、BII.500-S型电热恒温培养箱、S.C.101-1型鼓风电热干燥箱、A13204-N型电子分析天平、JLQ-SI型菌落计数器、HZQ-QX型全温振荡器、高压湿热蒸汽灭菌锅、粉碎机组织捣碎机、显微镜SONY数码照相机、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冰箱、微波炉等。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水温处理的茶汤中细菌及其优势菌的数量差异

  对采集的3个普洱散茶和13个普洱饼茶分别用25℃和沸水无菌水进行处理,散茶中微生物的计数选用10-4、10-5两个稀释度,饼茶则用10-3、10-4稀释度,涂布培养后,细菌及其优势菌的计数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普洱茶样品中细菌的数量较多,一般105个/g左右,有的可达到106个/g,并且散茶中细菌及优势菌的总量均比饼茶中的高很多。但是经沸水处理后,分离的细菌数量是用室温水处理的细菌数量的一半或更少,而其中的优势细菌的数量也相应成比例的减少,这可能与他们的加工方法不同有关:饼茶经过高温蒸压,而散茶没有经过这道工序。经高温蒸压的饼茶,其中的部分细菌被杀死,所以细菌的量较少。另外,还可能和地区差异及生产工艺不同有关:勐海地区生产的普洱茶中的细菌相对较少,昆明生产的普洱茶中细菌相对较多。

  图1不同水温处理普洱茶中细菌数量(×105个/g)的差异

  Fig1ThedifferencesofthenumberofbacteriaanddorminantbacteriainPu-erhteasamplesdealedbyboilingand25℃aqsteril

  普洱茶样品中的优势菌经沸水处理后,其中的优势菌种类基本保持不变,与温水处理的种类基本保持不变,仅个别茶样中经热水处理前后优势菌种类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这可能是由于存在于其中的一些耐热性细菌遇到高温被激活的缘故。经鉴定,这些细菌多为一些有益的芽孢杆菌。
       

  图2同一普洱茶样品不同处理细菌的数量差异Fig2ThedifferencesofbacterialnumberinthesamePu-erhteasampledealedbyboilingand25℃aqsteril

  2.2不同水温处理的茶汤中霉菌及其优势菌的数量差异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霉菌对其品质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普洱茶产品特别是压制茶,经过筛分和高温蒸压后,残留在其中的霉菌数量很少。本试验分别用25℃和沸水无菌水进行处理,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对普洱茶产品中残留的霉菌及其优势菌进行分离计数,其结果见图3-1、图3-2。

  图3-125℃水温处理普洱饼茶中霉菌数量(×102个/g)Fig3-1ThenumberoffungusanddorminantfungusinPu-erhteacakesdealedby25℃aqsteril

  图2-2不同水温处理普洱散茶中霉菌数量(×102个/g)

  Fig3-2ThedifferencesofthenumberoffungusanddorminantfungusinPu-erhteasamplesdealedbyboilingand25℃aqsteril

  图2-1和图2-2分别表示经室温水处理的饼茶和不同水温处理的普洱散茶中霉菌及其优势霉菌的数量差异,由图2-1和2-2可知,普洱茶中霉菌数量要比细菌少很多,仅达102个/g,饼茶中霉菌的数量极少,且以6号茶和7号茶即思茅地区生产的普洱茶中霉菌的数量居多;散茶中的霉菌可达104个/g,其数量是饼茶中的100倍左右,可能是由于加工工艺或生产环境的不同造成普洱茶中微生物数量的差异。散茶中,尤其是9号茶中霉菌的数量较少。
       

  图425℃水温处理普洱散茶中酵母菌及其优势菌的数量(×102个/g)

  Fig4ThenumberofyeastanddorminantyeastinloosePu-erhtea

  普洱茶经沸水处理1-2分钟后,其中的霉菌数量急剧下降,尤其是饼茶中几乎为零,在散茶中只有极个别的霉菌存在,可能是存在于普洱茶中的多数霉菌不耐高温的缘故。

  2.3不同水温处理的茶汤中酵母菌及其优势菌的数量差异

  酵母菌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有益菌,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加工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工艺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很大。渥堆中酵母菌的量可达到107个/g,且随加工进程数量呈下降趋势。本试验对普洱茶产品中的酵母菌进行了分离计数,结果如图4所示。

  普洱茶中酵母菌的数量很少,特别是饼茶中酵母菌的量极少,几乎检测不到;在散茶中,也仅达到102个/g,如图4,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不适宜酵母高温高湿生长的要求,或是由于高压蒸汽压制饼茶时,酵母菌不耐热而致死的缘故。

  在散茶样中,9号茶样中酵母菌的数量比其它两个散茶样中的都要少,这可能是地区差异或由于存放环境不同造成的。

  综上所述,普洱茶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特别是酵母菌仅在普洱散茶中才可发现,饼茶中没有检测到。在所有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多,霉菌次之。

  2.4不同水温处理的茶汤中致病菌的存在情况

  在经过高温蒸压的饼茶中未检测到有害的微生物,仅在个别散茶中检测到大肠菌群和可疑沙门氏菌,但经过沸水处理1-2分钟后,全部被杀死。不利微生物的存在可能是在茶叶流通过程中沾染上的。

  3、结论

  3.1普洱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酵母菌仅在散茶中才可分离到。

  3.2在所有普洱饼茶中均没有检测到致病菌,仅在个别散茶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和志贺氏菌,但没超过国家规定的普洱茶中大肠菌群的MPN/100g≤300。

  3.3普洱茶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地区差异,总体而言思茅地区生产的普洱茶中微生物较多,勐海地区生产的普洱茶中微生物较少。

  3.4经25℃水处理的普洱茶中微生物的量为105个/g,但经沸水处理后,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大大减少,没有发现致病菌或可疑致病菌。

  综上所述,普洱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有益菌群,对人体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品饮。转载自《普洱》杂志!

普洱茶也可以制作茶饮料普洱茶饮料是怎么样制成的

  大家比较常见的茶饮料一般是绿茶饮料和红茶饮料,奶茶店调制奶茶通常用的也是红茶或者绿茶,但其实市场上也有普洱茶饮料,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普洱茶饮料是怎么样制成的?

  1、萃茶:

  普洱茶饮料是怎么样制成的?先用温度为83±2℃的RO水在1号茶萃取罐内对茶叶进行烫洗40S,然后将烫洗后的茶叶放入2号茶萃取罐,用温度为83±2℃的RO水进行萃取,萃出的高温茶汤经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到

  2、溶糖:

  用温度55±5℃、pH值6~6.5的RO水在溶解罐内溶糖,待糖完全溶解经100目和300目滤网过滤后将糖浆打入调配罐;

  3、调配:

  将茶汤与终糖浆充分混合,并加入辅料进行调配;

  4、杀菌:

  将茶饮料半成品打入UHT,在135±2℃的温度下保持15S杀菌;

  5、洗瓶、盖:

  普洱茶饮料是怎么样制成的?

  待灌装的PET空瓶、盖用含余氯2~4ppm的消毒水在适当的压力下喷洗,后经过净水冲洗;

  6、充填:

  经充填机进行充填,充填出来的饮料中心温度为88±1℃;

  7、倒瓶杀菌:

  充填后须经过大于40S的倒瓶盖杀菌;

  8、喷码:

  用喷码机对瓶盖进行喷码;

  9、冷却:

  经冷瓶机冷却,其中冷瓶机用水余氯0.2~2ppm,冷却的第一段温度为75±2℃,末段温度为36~40℃;

  10、套标:

  套标机进行自动热收缩套标;

  11、包装:

  普洱茶饮料是怎么样制成的?用包装机进行自动包装,包装好的成品外箱喷码后送入成品仓库。

  明白了普洱茶饮料是怎么样制成的后,我们可以看出茶饮料一般是萃取茶叶中的一些茶汤,添加一些糖类物质进行调配,最终才形成茶饮料。

普洱茶的通道

茶文化一是指地理上的,产生于普洱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二是指主体属性上的,居住在普洱的民族群体所创造的文化。广义的普洱民族文化,是指普洱所有民族(包括汉族在内)创造的文化;狭义的普洱民族文化,是指普洱世居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普洱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文化有许多共性,并具备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但是普洱民族文化又独具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普洱文化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也是它构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一元的根据。

普洱茶文化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蜿蜒在中国西南横断山脉间,联系着内地与西藏的民间商贸往来。一千多年来,它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西藏,又将雪域高原的特产运到内地,联系着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担负着民间运输重任的同时,这条漫长而又艰险的古道也是各种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沿途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观、传奇神秘的人文内涵,正吸引着世人越来越多的目光。

自唐以后,在云南与西藏、印度及东南亚各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以马帮驮运云南普洱茶的通道,堪与着名的"丝绸之路"相媲美这就是至今还有巨大的人文意义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源头思茅普洱,历史上长期为府、道、专署治地,是思普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明、清以来,普洱茶以普洱府治所生产加工集散的茶,称普洱茶,名扬天下,香飘四海,长盛不衰。在1729年,思茅、普洱茶叶很兴盛,清朝廷在思茅厅设总茶店。历史上的普洱茶产于普洱辖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思茅厅之古六大茶山,即江内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这六大古茶山至今犹存,有的还在生产普洱茶。此外,江外勐海、澜沧,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