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普洱茶冲泡规范之四:醒茶、闻香

普洱茶冲泡规范之四:醒茶、闻香

2019-03-20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冲泡规范之醒茶

 

  所谓醒茶,即以约95℃的开水快速冲泡普洱茶,将第一次甚至第二次冲泡的茶汤舍去不喝。

 

  其目的在于洗去茶叶中的杂质、茶末、灰尘,唤醒茶性,让叶片舒展,和水充分融合,故而每次醒茶的时间宜短。

 

  散茶约3至5秒即应出汤,紧压茶5至10秒,,小沱茶可延长至15至20秒,熟茶宜延长至10至15秒。

 

  高温下茶汤表面会产生泡沫,可将水注满,用盖子导流将浮末撇去。

 

  出汤后盖子也不宜盖严,应留有1至2cm的空隙,既不会高温闷坏茶叶的口感,也不会降温过快。

 

  普洱茶冲泡规范之闻香

  古树茶的香气如同一个精灵,可谓千变万化,给品茶者带来层层惊喜。

 

  其中杯底香正是一种。古树茶的杯底香有花香、蜜香等不同香型。

  将公道杯控干,经过热度烘干后,杯底香更加突显,成为品茶者与茶交流的开始。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最极品

  好的普洱茶有四要,一要清(味道要清,不可有霉味),二要纯(茶色要棘红,不能像墨汁),三要正(存放干仓,不可潮湿),四要气(口味温和,不可五味杂陈)。我们强调。普洱茶的好坏不能完全以年代来评比,好的普洱茶喝了喉头生津,喝了才知。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

  甜--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经过长期陈化,普洱茶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出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明显。茶中的淡然甜意清雅且对健康无害,与浓糖的甜腻有所区别,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然而悠然,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苦--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

  涩--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酸、水--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无味--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普洱茶选购指南:茶商和茶农谁的茶更值得买?

  普洱茶的市场格局深受电商模式的影响,因为其快捷便利直接面向消费者使得茶农直接将茶卖给消费者成为现实。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多茶农开始选择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亦或是通过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开设微店。那么茶农的茶这的买吗?买茶时茶商和茶农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普洱茶茶山—消费者,减掉了中间加工、流通环节之后对于茶农与消费者而言看起来都有好处:茶农赚的更多,消费者买茶更便宜。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带来的收益跟带来的损益相比完全不对等。

 

  茶农身份和制茶环境令人怀疑

 

  普洱茶加工环境的卫生需要把控,茶农的生产加工能力,现在的茶山虽然相比过去好了许多。但是拥有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的茶农只是极少数,这些茶农往往都分布在老班章、冰岛这些知名产区。但是这些产区的毛茶价格令人咋舌,产品放到电商平台基本无人问津,一是茶农身份的可信度。(毕竟这个太容易造假),二就是价格,直到现在为止电商平台高价茶基本没什么市场。至于其他产区,很多茶农的经济状况仅仅是脱贫,在这样的情况下,茶农如何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普洱茶选购:茶商和茶农谁的茶更值得买?

 

  茶农产品单一缺少竞争力

 

  茶农卖茶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产品竞争力。通常一名茶农不能在多个产区拥有茶园。产品的单一化是必然,一个老班章的茶农他能够销售的产品只有老班章以及周边产区的产品。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除了自己的茶叶,收购其他产区原料的时候并不具备价格优势。这也意味着在产品多样化的问题上,茶农跟茶商处于同一起跑线。

 

  茶农拼配专业性不足

 

  最后是拼配问题,术业有专攻。茶农在茶树的种植与鲜叶的才拆上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但在拼配上面,完全处于劣势。茶农大量的时间都在与自家的茶树为伴,茶商则需要翻山越岭走遍所有产区,在拼配技术是当今主流的情况下,茶农在拼配上的不足可想而知。那具体到产品,在品饮属性上就比做茶经验丰富的茶商差了好大一截。

 

  普洱茶选购:茶商和茶农谁的茶更值得买?

 

  综上所述,茶农直接卖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当前的情况下,除了在纯料产品的选择上可以倾向茶农,其余还是应从茶商那里去选择。本文仅是小编观点,只具备参考价值,如有高见可以互相交流。

 

普洱茶原料内质与水路的关系

喝茶,评茶应以水路放第一,原料的优劣可以直接从水路上反应出!何谓水路?

  水路是指茶汤的质感,一般用“细”和“粗”来形容,“粗”和“细”都是相对而论的,需要进行比较(需要一段时间去仔细体会、回味、比较、强化的过程)

  水路“细”:代表着原料内质丰富,结构紧密,其水容浸出物丰富!表现在口感上是一种绵绵密密、丝滑的感觉,水路越是“细”离涩的感觉就越远。水路“细”的茶,其味其韵会绵绵密密地渗透至口腔各个部位,从而其味其韵留口,持久度佳!

  水路“粗”:代表着原料内质寡薄,松垮,木质纤维含量高!木质纤维含量高意味着原料内部结构空洞比率较大,其水容浸出物含量也同样寡薄,松垮!表现在口感上是一种涩、糙、燥、毛、刺的感觉!水路“粗”的茶其味其韵寡淡并浮在口腔表层,无穿透和渗透力,从而其味其韵持久度差,不留口!

  既然提到“涩”那就浅谈一下什么是“涩”

  很多茶友把涩和浓强度高给混淆了!涩其实是原料内质不足,成熟度差,含糖量低等原因造成的。涩表现为:刮口、糙、燥、刺、毛、干的感觉,类似吃未成熟的青香蕉、柿子的口感。农产品都同理,成熟度刚好,果肉的口感是细腻、嫰度高、水分足、甜滑、润的感觉!

  略提一下茶汤的粘稠度也就是通常指的厚薄:

  茶汤的粘稠度与原料的胶质含量有关,胶质含量越丰富,茶汤入口聚拢感越强,也就是我常提到的聚口程度,也有人形容为入口成团,反之入口四处分散。

  水路粗细和粘稠度没有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水路上表现很细但可能在粘稠度上表现一般,水路粗的也可能在粘稠度上表现尚可。水路和粘稠度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大体普洱茶春茶的茶汤水路和粘稠度最佳,其次是秋茶,再次是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