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2019-03-28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导读: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在于“存”,方能“陈”,后而“香”。在昨天的微信公号中与诸位普洱茶爱好者解析了普洱生茶的存茶方法,即《是不是所有的普洱生茶都可以存放在一个罐子里?》一文,随后,有茶友留言询问“生茶存储要注意文章写的那4点,那么请问熟茶也要注意吗?如果要的话,哪些熟茶不适合放在一个罐子里存储?”,接下来,子瑜就与诸君聊聊普洱熟茶的存茶法。

1、陈期不同的熟茶

从理论上来说,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存普洱茶滋味的纯正性,不同年份、乃至不同批次的普洱茶都不建议放在一起存放。这一点在熟茶中会较为明显,普洱熟茶因为经过渥堆发酵之后,相比于生茶,其后期转化空间缩小,但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的达到一个适合品饮的阶段。

尤其是在熟茶初期存储的前三年,熟茶的滋味变化较大。才经过渥堆发酵制作出来且陈期一年以内的新熟茶,火气未消,其茶性较为燥热,汤色也会偏于暗沉,不够通透明亮,渥堆味和杂味也较重,这一时期的熟茶并不建议立刻饮用。

由此看来,如果将这样的新熟茶和老熟茶存放在一个罐子里,反而会使得经过存储,好不容易才消散掉渥堆味、杂味、火气而茶性温和的老熟茶,再度吸附新熟茶中的渥堆味、杂味和火气,使其滋味不够醇和,茶性变得不够温和。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而经过一年存储之后踏入第二年的熟茶,渥堆味、杂味、火气都开始大幅减弱乃至消散,茶性也由原本的燥热转为温热,此时品饮口感会有较大的提升。如南茗佳人勐海熟茶《踏雪》制成之后,再经过一年的存储,直到进入存储转化的第二年,渥堆味、杂味、火气基本散去才与茶友见面。相比于初期,存储转化的第二年的《踏雪》,茶汤更为通透明亮,汤质更为饱满,整体滋味提升较大。

当熟茶进入存储的第三年,会达到熟茶前期转化一个较为适合品饮的阶段,在此时段,普洱茶熟茶独有的特质,如药香、荷香、枣香等,开始显现。陈期三年之久的《踏雪》熟茶,茶性由热转温,口感更显甘甜醇厚,茶香层次也更为丰富。

【建议】由上可知,熟茶在存储的前三年其变化较大,每一年都有较为显著的变化。因此,正处于前期转化且陈期差异接近一年及一年以上的熟茶,最好不要存储在同一个罐子中,新制熟茶和老熟茶更是如此。

此外,由于此时期的普洱熟茶正处于渥堆味、杂味消散阶段,故,若采用罐子存茶,建议选用具透气性好、能够吸味紫砂、紫陶等存茶罐,以便让渥堆味、杂味消散,不建议用密封性好的不透气的瓷罐。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2、香型不同的熟茶

不同的熟茶在后期转化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香型,有的熟茶会呈现出枣香,有的熟茶会呈现出药香……而为了避免不同香型的熟茶产品相互混杂而串味,故,香型不同的熟茶要分开存储,建议不在同一个罐子之中存储。

【建议】将不同香型的熟茶,装入不同的纸盒中,装有不同香型熟茶的纸盒之间留有缝隙,不要堆叠挤压,也可在纸盒之间再加一块纸板(笔者推荐有缝隙,抗挤压的瓦楞纸板),就能较好的避免串味。

3、滋味独特的熟茶

“不苦不涩不是茶”,除茶之本性苦、涩外,每一品茶都有其独到之处,独到之处且必有其独到的惊喜,这也是普洱茶迷人之处。以南茗佳人勐海熟茶《踏雪》的“勐海味”为例,在普洱熟茶界,只要接触过熟茶的茶友,对“勐海味”一词可谓是如雷贯耳,这是很多茶友都喜爱的一种味觉体验。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而对于一些如南茗佳人《踏雪》一样具有“勐海味”等独特滋味的熟茶,存储时为了避免与其他茶品共存而串味,导致其独特滋味不够纯正。子瑜建议,此等茶品就不要和其他滋味的茶在一个罐子里共同存储。

【建议】如果特别喜欢某个独特滋味,不想让那种独特滋味不够纯正,可以在存茶的时候另外准备一个罐子,或者像笔者在存储具有“勐海味”的《踏雪》一样,先用厚一些的纸盒将茶品包装起来,与其他茶品存在一起时再多加几块瓦楞纸板、硬纸板将《踏雪》与其他茶品隔离开,双重保险。

4、原本仓储不同的熟茶

这一点,于普洱茶存储而言,不论是普洱茶新生茶、中期茶、老茶还是熟茶、老熟茶等茶品,都是通用的。不同的存储环境造成普洱茶不同的转化滋味,这一点,只要是喝过不同地域存储的普洱茶的茶友都不难理解。从微观角度来说,不同地域参与普洱茶转化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其相互影响普洱茶后期转化,故,原本仓储不同的普洱熟茶最好也不要存在同一个罐子里。

【建议】原本仓储不同的熟茶,尽量分开存储,不要在存在同一个罐子里,以免影响后期转化。

切记,这些普洱熟茶不能存放在同一个存茶罐里

以上即是常见的不适合存储在同一个罐子中的普洱熟茶,如果茶友在存储、冲泡、选购普洱茶过程中还有其他疑问,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或添加文末的联系方式,欢迎前来叨唠。(本文系南茗佳人原创,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中的金瓜贡茶

普洱茶中的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

原料精选无量山海拨2000米以上的云南大叶种春茶、完全遵循古法工艺作,常饮能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平衡和抑制胆固醇,并有提神醒酒之功效。选用优质茶为原料,具有我国传统工艺的现代工艺相结合,经高温蒸压而成各种理化指标和云南贡茶相同,可压制发酵茶滇青,滇绿、滇红、四个花包品种,此茶滋味独特具有明目清心,开胃健脾润喉利咽,养生健体之特点,是品茶者最佳选择。

【今日话题】普洱茶中最神秘的东西——温度


  从茶树到茶叶,从茶叶到茶杯,温度似乎一直伴随着茶叶。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而云南大叶种是中国著名茶树良种,云南省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主要包括勐库大叶种(又名大黑茶)、凤庆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等。抗寒性弱,-5℃以下便遭受严重冻害。适制红茶。鲜叶中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丰富。近年来,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已有20个以上。而晒青毛茶的制作工艺已经更新过几次。好了,言归正传。

 

  云南茶树的生长跟其他土壤生植物一样,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生存和生长。

 

  晴天,从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萎凋前的这段时间,如果没有及时的萎凋,那么堆拢的茶鲜叶中间温度过高会影响茶的品质。进入制作晒青毛茶的阶段,温度也一直影响着茶叶的品质。从萎凋、杀青、揉捻、渥黄、干燥等环节。目前从茶区的制作人员水平及设备来看,每个环节基本靠的是“经验”。当然也有小部分的是靠技术和设备而不是经验。目前形成共识的是干燥时候的温度在60℃以下。其他的很多都没有固定的温度。

 

  雨水天或阴天,由于茶叶含水量加大,如果是用相同的温度,那么加工的时间就会延长。如果用提高温度,茶叶的品质相对就会下降。

 

  渥堆发酵熟茶中,对于温度的掌握更是重中之重。温度高了会发酵过度烧心,温度低了发酵不够。目前来说,发酵程度在科学上没有界定的。

 

  制作成晒青干毛茶后制成紧压茶前,保存的期间或者精加工的期间,温度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毛茶重量会减少;毛茶会变脆,加工的时候碎条的情况会增多。

 

  制作紧压茶中,有的熟茶会洗一遍,然后过蒸气(一般都100℃以上),然后就是进烘房干燥或者自然干燥,干燥的温度也很重要。

 

  茶叶来到泡茶人的面前,泡茶也得掌握好温度,如果一个泡手能把水温掌握好,那么什么茶到了他(她)手上都会是一款好茶。

 

普洱茶的十大特色文化

一、特色历史文化;二、特色地域文化;三、特色民族文化;四、特色岁月文化;五、特色工艺文化;六、特色品饮文化;七、特色当代文化;八、特色存贮文化;九、特色健康文化;十、特色精神文化。

一、特色历史文化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它弥透着历史岁月的芬芳。普洱茶又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云南原产地澜沧江畔的各大茶山之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表述界定有三:1.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的大叶种茶,2.使用阳光干燥的方式;3.经过后发酵加工。这个定义包括历史上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制成品经自然发酵而来的普洱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式),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

普洱茶是云南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名茶,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到唐代,普洱茶已经成为主要商品;明代“士庶所用皆普茶”,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茶”;清代入贡朝廷,名声鹊起,遐迩闻名,成为华茶名品。普洱茶原产于澜沧江流域的普洱、版纳、临沧等世界茶源中心地带,集散与思普地区,闻名于普洱。如今普洱茶已成为融入传统与时尚元素的健康绿色饮品。

二、特色地域文化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云南地域特色。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和和高度。而需求也呈多样化,又促使人们对过去尘封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深层次追溯和挖掘历史,寻找不同地域的文化宝藏。

在山川秀美的云南的不同地区,繁衍生息云南不同的民族。他们从古到今世代相传,与大自然赋予的生存条件相依为命,子子孙孙延续下去,将百年、千年的古树茶保留至今。

据成书于明嘉靖四年的《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属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易武),周八百里,人山作茶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这是史料对六大茶山及对普洱茶采撷和运输状况的记载。唐人樊绰所著《蛮书志》写道:“茶出银生茶界诸山......”。银生茶城界诸山即包括今版纳、思茅(普洱市)地区。在新政区划上,西双版纳长期隶属“思茅”或“普洱府”,指导新中国成立后才单独设立西双版纳自治州。元朝大理国灭后,西双版纳进入土司统治时期,元、明两代,中央王朝册封了"车里宣慰司",刀氏为世袭土司,共传41代,成了元代后解放前的最高世袭领主和统治者。

从历史沿革和西双版纳十二大茶山(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江内外茶山)土著民族种植茶及世居民族迁徙和茶文化演变发展史实,已确定普洱茶实则普洱府所辖之西双版纳,普洱并非茶主茶区,乃思茅沿边十二版纳所产之茶,盖以行政区域之名而得名。

今西双版纳和普洱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普洱茶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种茶、制茶、茶贸易的历史悠久,名重天下。在澜沧江东岸,以易武(曼撒)为中心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等六大传统的古茶山和位于澜沧江西岸的(亦称江外)以佛海(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山、巴达和景迈等六大古茶山与江内六大古茶山同为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共同成为自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普洱茶主茶区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三、特色民族文化

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愧宝,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晶。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云南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26个民族,国境线全长4060公里,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早在21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朝廷就在云南设立郡县,不仅在云南驻军,还有不少内地汉族工商业者来到云南,尤其是明代实行卫所军屯,内地数以万计的劳动人民携家带口落户云南。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与当地民族友好往来,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濮人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农,他们是当今布朗、德昂、佤族的先民。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树的云南少数民族。

唐代樊绰在《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都是指当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据有关人士研究,除澜沧邦威过渡性千年古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驯化、载种存活至今外,历史悠久的勐海南糯山800年栽培性大茶园是距今55代人之前被称为“铺满族”的布朗族先民种下的。澜沧景迈栽培性千年万亩古茶树,是公元695年由布朗族先民濮人栽种的,首领趴岩冷最先把野生茶称为“得责”,把栽培茶称为:“腊”。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布朗族和德昂族历史上统称仆子族,善种木棉和茶树。澜沧芒堆寨佤族怖饶人种茶,上交的贡品就是棉花和茶叶。勐海布朗族以茶树为始祖,认为茶不仅孕育了人,还孕育了日月星辰,因此布朗族无论迁徙到何地,都要先种茶。

四、特色岁月文化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岁月荡涤着人类与世界,考验着主观与客观事物,净化着一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几千年来普洱茶接受和适应了大自然的优选而生存与成长。

“茶为佳饮,茶为世饮,茶为国礼”、“普洱茶越陈越香”等至理名言,决定了普洱茶其自身的岁月价值。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沧桑的变迁,随着岁月的衍生,普洱茶发生着质的变化。一饼上百年的普洱茶,价值不菲,其原因是它蕴藏着岁月中沉淀而成的优秀品质,能给品饮者带来稀世的享受。许多普洱茶优秀特质,只有在陈年普洱茶中才能寻找到。

珍藏岁月,收藏普洱,是无数普洱茶爱好者的心愿。珍藏精品普洱茶,不仅可供鉴赏,而且还可以保值增值,使其身价倍增,在岁月的陈化中获得珍稀的茶性。无论过去和现在,爱茶人像文人收藏字画一样收藏普洱茶,把普洱茶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清代以前的普洱茶现已成为国家级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清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在云南、广东、福建以及港澳台地区收藏之风盛行,特别是广东收藏普洱茶在全国算数一数二。其收藏动力再与普洱茶的升值潜力,其升值潜力在于它在岁月陈化中产生的独特品质,如色、香、味、气、韵等。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