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对于普洱茶的留根闷泡法你了解多少?

对于普洱茶的留根闷泡法你了解多少?

2019-03-20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泡茶时,关于某几泡特定的茶汤,总有着让人纠结“去留”的问题,为了帮大家涨知识,来帮大家总结并解答一下。用大壶泡茶时,为什么每次添水前要在茶杯中留三分之一的茶汤?

 

  这种泡法叫做留根泡法,留部分茶汤在杯中,相当于延长了茶叶在水中的冲泡时间,可以使下一泡茶汤有着更好的冲饮滋味和口感体验,避免第一泡是柔滑鲜香,第二泡变宛如白水般的窘境。

 

  这里的“留根”和“闷泡”我们分开理解。

 

  留根通常用于普洱老茶的冲泡中,且以紫砂壶冲泡较为常见。

 

  留根指的是:每次倒出茶汤时都留根(也叫汤底),留多少由茶性及茶量定。有出六分留四分茶汤,也有出七分留五三分茶汤等等。常见于发酵茶类,因为在这些茶中,茶多酚经过了氧化聚合反应,或衰减,或降解.非发酵茶类通常不可用此冲泡法,否则茶汤表现为强烈的收敛性和苦涩味.

 

  闷泡:指的是用紫砂壶冲泡普洱老茶时,出汤之前稍加闷泡,讲究的是一个“慢”节奏。

 

  将留根和闷泡结合,形成了普洱茶的留根闷泡法。如:当用紫砂壶冲泡普洱熟茶时,以沸水洗茶两次,前四泡,沸水注入,即入即出(才不会使得茶汤滋味前面几泡浓烈后几泡滋味淡薄)。

 

  第五泡开始,注入沸水后,每泡闷10―15秒,倒出茶汤时,在壶中留下五分之二的茶汤,以这样的方式冲泡到第七泡。(将每一泡茶汤的五分之二与下一泡茶汤相融,能够改善茶汤滋味的浓淡、醇厚)第八泡开始,注入沸水后,每泡在前一泡的基础上加闷20―25秒,如第七泡闷10秒,则第八泡闷30秒;再将一半茶汤留在壶中,与下一泡的茶汤中和,能较大改善茶汤滋味的浓淡和延续茶品耐泡度。

 

  了解了什么是普洱茶的留根闷泡,我们再来看这样的冲泡方法有什么作用?平时我们用盖碗冲泡普洱茶将每一泡茶汤倾倒干净,一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判断出这款茶的优劣;二是去感受普洱茶每一泡的层次感。

 

  那么留根闷泡有何意义呢?

 

  

 

  优势:

 

  首先,采用留根闷泡,可调节一壶茶从开始到品饮结束时的茶汤滋味,不会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同时保持茶汤的醇厚感,增加耐泡度。再次,留根闷泡能使整泡茶的茶汤滋味呈现出一个平衡的状态。

 

  劣势:

 

  普洱茶采用留根闷泡法冲泡,使得茶汤滋味较平稳,不会呈现出丰富变化,对于想要一品普洱茶层次感的茶友,可能会稍显平淡;同时还会影响到对此款茶真正品质的高低判断。

 

  至于是否要采用“留根闷泡法”来冲泡普洱茶,需要考虑的不仅有茶品的年份,而且还需考虑品茶之人是喜欢品饮变化多端的滋味,还是喜欢品饮较平衡的滋味。普洱茶品类繁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一片叶子的魅力完美诠释,但也要根据具体的茶品来定,尽可能采取较适宜的冲泡方式,一品其真味。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滋味的浓淡和厚薄如何分辨

  品饮普洱茶的时候,浓淡和厚薄是两个概念……,薄和淡是两回事,薄是天赋的,是由其茶质所决定的;淡,是人为的,是由冲泡所决定的。薄的茶,可以冲泡得很浓;也可以冲泡得很淡。

  厚是指滋味丰富,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浓是指某种味的强度。某茶如不够浓,可增加投茶量,增加水温,增加浸泡时间,就可以达到了。茶厚,是指滋味丰富,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喝起来给人饱满厚实的感觉。

 

  薄与淡跟厚与浓是相对的。如果你懂得了厚与浓,薄与淡也就不难理解了。

 

  薄,指单薄,寡,单一;淡,指不浓,清淡。薄与淡在实际上不易分清,尤其是对茶认识不很深的人,容易混淆。

  清淡的茶,的确可令人更常饮,多饮,或更健康。试想,浓烈的茶,可以喝很多吗?又有谁可以长期受用呢?清淡的茶,不失其滋味丰富,才可口,人才会喜欢喝它;相反,如果清淡的茶,味道单一,寡口,人是不会喜欢喝的。

 

  普洱茶汤的浓淡

 

  当我们说起茶汤浓淡的时候,说的一般是茶汤入口时味道的强度。茶汤的浓淡程度一般跟茶水比、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时候的温度有关系。增加投茶量、提高冲泡时的水温以及延长茶叶的浸泡时间都可以让茶汤味道变浓。但这个改变只是原有味道的叠加,而不是层次的丰富。

  普洱茶汤的饱满度

 

  我们说一杯普洱茶是否饱满,往往指的是茶汤内含物质是否足够丰富。一杯普洱茶入口,给人一种浓稠、顺滑、柔和的感觉,就是普洱茶汤味道饱和的表现。

  而影响普洱茶饱满度的因素主要是茶汤中的氨基酸、茶多糖以及果胶物质、矿物质等含量。“饱满度”高的茶汤,香高悠然、入口醇厚顺滑柔和,韵味度、回甘持久度、耐泡度等方面都表现得很好,茶汤薄的茶,就接近喝开水的感受了,觉得没什么东西停留在口腔之中。

普洱茶,究竟“藏”了多少宝?

 普洱茶,究竟“藏”了多少宝?

普洱茶消食去腻,降脂减肥。熟茶茶性温热,暖胃安神;生茶茶性寒凉,清热降火。作为公认的健康饮料,普洱茶的品饮、功效是众所周知的。

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现代医学更是认为普洱茶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功效。

其实,普洱茶中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副产品:

茶花

普洱茶花,不同于山茶花,它色泽纯白,花蕊金黄,肥硕润泽。泡出来的汤水晶莹黄亮,喝起来十分爽口,还有阵阵蜜香。

跟所有花草茶一样,普洱茶花也是直接冲泡饮用,除了美容,还能宁神安睡。

老茶头

普洱茶的熟茶在渥堆发酵的工艺过程中,茶叶会慢慢分泌出果胶,这种粘稠的自然的胶质,会将部分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硬疙瘩,这就是老茶头。

它内含果胶较多,非常耐泡,茶汤比普通熟茶更加油润红亮,喝起来更加甜润,暖胃安神,老少皆宜。

老黄片

黄片,就是普洱茶的老叶子。因为其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所以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就会把它挑出来。

黄片的味道较普通茶叶淡,甜度高,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

黄片一般都是老茶树、野茶树上的老叶。因茶叶基地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叶子的。

古茶树上的茶叶,枝叶高大,量少,不易采摘,所以就连黄片也比较珍贵。

螃蟹脚

螃蟹脚,茶树上的寄生植物,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高,寄生在云南特定区域的野生古树茶树上。

云南当地人把它视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还会跟老母鸡炖成药膳食用,人们还赐给它个好听的名字叫“茶精”。

螃蟹脚外形长得像一只只螃蟹的小脚,新鲜时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饮有浓郁、特殊的清香,陈化后还会有药香味儿。

经验之谈:以科学方式辨别普洱茶饼是否发霉。

普洱茶发霉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就算是整箱未拆封的新茶也有可能发霉,举例说明:

1.某厂家的普洱茶饼刚压制完成,包上棉纸后几天,随即将茶饼放在塑胶袋内封着,结果几周后发现茶饼发霉了! 发霉原因很简单,新压制好的茶饼基本上含水量都很高,没经过三个月的正常存放,茶饼内的水分很难降低到正常值,此时密封的茶饼会因内部潮湿而发霉。

2.某藏家将整件未拆封的茶饼摆放在地下室,在没有除湿机运作的环境下,遇到梅雨季节,再加上箱子直接接触地面,某一天该藏家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赶紧打开箱子检视…结果茶饼发霉了。

发霉的茶如果不严重,其实只要会处理,当成入仓茶就好了,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想说的是,没发霉的茶饼却被误认为发霉了。

很多茶友看到上面三张照片(同一饼茶)都会认为这饼茶发霉了,但这其实是包装棉纸上的棉絮沾到茶饼上了。

上图是(薄)棉纸的近拍,各位可以看到棉纸是由许多棉絮所构成的,各位试想,茶饼是由粗糙不平的茶叶所压製而成,当棉纸与茶饼不断的摩擦时,茶饼上肯定会残留有白色的棉絮,残留棉絮的多寡要视棉纸与茶饼摩擦的程度而定,简单讲,运输过程越多的摇晃与碰撞,残留的棉絮就越多。

上图是一根黑色刷毛的牙刷,以一般刷牙的力道在包装七仔饼的白色棉纸上刷了六七下,结果刷毛上就残留不少白色棉絮了。

要用肉眼判断是发霉还是棉絮,最简单的方式是观察白色丝状物的方向,如果它全都是朝上,那很可能就是霉菌了,因为霉菌会向上生长的,如果它部分朝上,部分躺平,部分朝右与朝左,那就是棉絮了。

要用肉眼看,有时无法看得很仔细,有个辅助的方法,那就是拿手机或相机近距离拍照,然后放大来看,这样看起来就很轻松了。

用肉眼观察的缺点就是眼见不一定为真,就像前三张照片一样,很多人会判断为发霉;所以还是以较为科学的方式教各位辨别普洱茶是否发霉了。

方式一 : 除湿机(冷气机)判别法 – 由于普洱茶饼表面上的霉菌,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下会消失,因此只要将茶饼置放在除湿机(或冷气机)运作的环境下一天(湿度在50或以下),如果茶饼上的白色面积还存在,那就是棉絮,如果消失了,那就是霉菌。这个方式各位别拿来判别入仓茶,因为早期的入仓茶若入的是重仓,茶饼会有白霜残留,太重的白霜是去不掉的。

方式二 : 搓揉(刷子)判别法 – 普洱茶饼表面上的霉菌,若使用手搓揉,会烂在手指上,因为霉菌的菌丝是非常软的,如果是棉絮,搓揉后会成团,不过要搓揉就必须有大面积的白色区域,若白色面积不大,可以考虑像我一样用牙刷,轻轻地刷几下如果有丝状物飘扬在空中,就是棉絮,又或是刷头上有白色丝状物,那也是棉絮,如果是霉菌的菌丝早就刷烂了。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分享一个经验,如果新的茶饼刚打开棉纸,看到茶饼上有白色丝状物成一个区块,不用紧张,极有可能是棉絮,就算你肉眼看起来很像是霉菌,也请先经过方式一或方式二来测试,否则棉絮跟霉菌其实肉眼的判定上是较为困难的。